第二百五十二章 師兄弟,年輕

“見過師兄!”

不得不說,薛仁貴因爲跟在舒安身邊,所以並不是所有人情世故都不清楚。

至少來福還是會教導一會,薛仁貴還是沒有以長孫大人來稱呼長孫無忌,更何況伸手不打笑臉。

而這則是讓長孫無忌面色之上的笑意更濃了,彷彿真是一副師兄弟情深的模樣。

“師弟,快裡面請!”

當然長孫無忌還沒有忘記現在薛仁貴找上門肯定是有要緊之事,不得不說在人心方面之上長孫無忌把握十分精確。

此時薛仁貴同樣回過神來,回想了自己這一次還是有着要緊的事情。

兩人一前一後先後走進了長孫無忌的府邸之中,當然長孫無忌還是有着不少的感慨。

因爲薛仁貴的年紀不過比自己嫡長子大上一些,但是並不多,只不過已經如此驚才豔豔。

或許日後衝兒能夠繼承自己的位置,但是想要達到薛仁貴的位置確實沒有那麼容易。

長孫無忌內心不由多想了一些,事實之上不僅僅是他,每一個見到薛仁貴的人都會有着這樣的感慨。

在兩人坐定的時候,長孫府的管家已經早已經準備好了茶點,不過此時薛仁貴的注意力可都不在這裡。

“不知曉師弟來找爲兄可有什麼事情?”

長孫無忌彷彿看出了薛仁貴似乎有一些走射面色之上笑眯眯出聲道,似乎瞭解薛仁貴不好意思開口一般,先發制人。

當然這同樣是善解人意的一種方式,不得不說面對這樣的一位師兄,薛仁貴從一開始便喪失了主動權。

好在薛仁貴現在還沒有想那麼多,而是將自己事情說了出來,畢竟這件事情薛仁貴內心同樣有着不少陰霾。

若是尋常人的話,那麼給予足夠的賠償那麼未嘗不可私了,這一個時代人命並沒有想象之中值錢。

只不過對方並不願意,畢竟別人或許還會考慮一下老師,但這一位死者的家屬似乎沒有在意一般。

那麼薛仁貴就算是再傻也是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的孔穎達了。

要知曉身爲孔聖傳人影響力更上一層,當然主要是李世民尊老子爲先祖的緣故,所以對於孔聖並沒有漢代那麼重視。

畢竟漢代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聖人的地位可以說一天比起一天還高。

不過在亂世之中遭創,之前的五胡亂華,北魏等等,孔聖人地位已經一落千丈。

但是哪怕是淪落,在整個儒學依舊年代還是有着不小的影響力,加上先前的緣故,孔穎達自然是不會給舒安面子了。

隨着薛仁貴將整件事情緩緩說來,就算是長孫無忌眉頭都開始緊皺。

哪怕是他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竟然牽扯到儒家,要知曉現在儒家士子同樣不在少數。

若是處理不好的話,那麼足以讓不少人言語攻之,雖然長孫無忌不是很在意,但還是要一點臉面的。

“師弟,這一件事情先讓師兄想一想,捋一捋思緒。”

許久之後長孫無忌的聲音緩緩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無奈,事實之上他是真的想要幫助這一位師弟。

讓這一位師弟欠下一份人氣人情也好,更不用說是加上老師關係了,只不過這件事情確實有一些複雜。

........

長安郊外的書院之中,來福同樣向舒安彙報這一件事情。

哪怕是沒有想到一次無意的關注,就發現了薛仁貴遇上了大麻煩,只不過舒安面色如常,仿若一切都不放在心上。

“老爺,那一位被打死人只不過是一位下人而已,偏偏咬着柳三寶不放,顯然是有原因的。”

來福面色之上帶着一絲難看出聲道,整件事情自然是瞞不過他們調查。

哪怕是百騎都不一定能夠比他們信心來得詳細,正是這樣的原因,他纔有一些氣憤。

這明顯是算計到了薛仁貴的頭上,自然是讓來福內心暗恨了,畢竟他早已經薛仁貴當做了自己子侄看待。

“無妨,這件事情就看薛仁貴自己了,何況他不是去找輔機了。”

舒安並沒有如同來福那般氣憤,反而是面色之上沒有多少波瀾出聲道。

這件事情的話若是他猜得沒有錯的話,肯定是有人背後授意,至於是誰他同樣清楚。

只不過正好趕上了,說起來這一個時代人命確實廉價,好在李世民登基後纔好上不少。

但是有一些人餓死或者出生夭折等等還是不能避免,這自然是讓人命更加廉價。

一開始穿越這一個時代,哪怕是舒安都有一些不適應這樣的時代,畢竟他內心之中還堅持生命平等的信念。

不過最後也只能獨善其身,而不是去要求什麼,因爲他沒有這一個能力,同樣也做不到。

“怕是長孫大人同樣沒有太多的辦法。”

聽到自家老爺的話語,來福倒是有一些泄氣出聲道,因爲這看起來明顯是一個無解之局。

反正意圖自然是讓薛仁貴不好受,無論結果如何,仁貴名聲之上肯定有一個污點。

若是見死不救的話,那麼就是薄情寡義了,若是救了話,又會讓人安北伯以權欺人,可以說兩面不討好。

不過舒安倒是覺得這樣的情況十分正常,畢竟朝堂之中互相算計可還不少。

但誰讓薛仁貴被抓住了一些破綻,當然這件事也不能怪薛仁貴,不過這件事情話倒是可以取巧一些。

“還是有一些年輕了。”

舒安輕聲呢喃道,這便是他現在對於薛仁貴的評價。

至於薛仁貴和長孫無忌接觸的事情,他倒是沒有多大在意,畢竟長孫無忌雖然精通算計別人。

但還是一個不錯的盟友,當然前提是不涉及他的利益,這就要看薛仁貴自己把握了。

不過薛仁貴此次應該也能夠成長不少,至少長孫無忌身上有着諸多優點讓薛仁貴學習。

儘管現在成爲了安北伯,但是薛仁貴人生僅僅剛剛起步,還是一大張白紙,提早的享受這一份榮華富貴,代表想要達到歷史高度就更難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意外,接連不斷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八百九十七章 集思廣益,準備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歐陽詢的想法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七百七十章 虞世南,年少不甘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四百二十五章 靈感,可惜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反應,身份顯第二百九十八章 驗證,時間推移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八百零九章 想法,按捺不住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擔憂,朝聖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六百九十七章 溫彥博的果斷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帝王考驗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段,嚐到甜頭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次登門,市稅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八百二十四章 隱瞞,洞察第三百二十八章 請求,信念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元蹴鞠,驚駭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六百二十三章 淳樸,扶桑再臨第三百零九章 決心,等待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四百零六章 轉折,邀請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八百八十二章 張柬之與狄仁傑第二十四章 門閥和寒門!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六百三十六章 辭別,爲難與機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希望輸的賭局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二百零六章 震動,疑惑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一百八十一章 封伯,成家第三十八章 耿直的李泰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財力,決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高明變化,洛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
第四百六十二章 意外,接連不斷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八百九十七章 集思廣益,準備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歐陽詢的想法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七百七十章 虞世南,年少不甘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四百二十五章 靈感,可惜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反應,身份顯第二百九十八章 驗證,時間推移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八百零九章 想法,按捺不住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擔憂,朝聖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六百九十七章 溫彥博的果斷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帝王考驗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段,嚐到甜頭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次登門,市稅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八百二十四章 隱瞞,洞察第三百二十八章 請求,信念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元蹴鞠,驚駭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六百二十三章 淳樸,扶桑再臨第三百零九章 決心,等待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四百零六章 轉折,邀請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八百八十二章 張柬之與狄仁傑第二十四章 門閥和寒門!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六百三十六章 辭別,爲難與機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希望輸的賭局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二百零六章 震動,疑惑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一百八十一章 封伯,成家第三十八章 耿直的李泰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財力,決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高明變化,洛陽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