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是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裡面的句子,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只要經歷了一些事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慨,人們想要自由和放鬆,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可是到最後,努力之後,奮鬥了之後,紛爭了之後,最後卻只能深埋其中,不得自由。

所以,樊籠書院的校訓除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之外,還有的就是我們不做傻蛋。如果自己開設的書院成爲和後世一樣的書院的話,那麼還折騰什麼啊?豈不是白忙活了,所以,前者的話是忽悠那些酸儒的,而後面的一塊卻是告訴別人,這裡存在的真正意義的。

本來有些人都會認爲那些京城來的人肯定會生氣的,特別是後面一句。一點文采沒有,一點典故也沒有,簡直就是鄉下的俚語,粗不可聞。

結果卻是,讓李綱等人大喜,因爲經歷了人生大半的人來說,這樣的校訓也算是古今第一了,說明這裡面肯定會有很多道理可以看的。

一個老人興奮的時候,就會做出一些情的事,特別是一大早的時候,就要求葉檀的人備馬,他們打算先走一步,不過呢,既然是一起回家,肯定是要帶路的,葉檀說很快就好。

於是,等到出發的時候,陽光微微照射着庭院裡的花草,帶來了一絲暖意,吃飽喝足的人也跟着上了馬車,目標就是葉家村方向。

路上很平整,之前還發火認爲葉檀濫用民力的李綱等人問的最多這個東西是什麼,因爲他們不認識啊。

還能是什麼,是水泥啊,現在鬆洲很多地方都用這個東西,效果極好。可惜對於古人來說,一條路用黃泥墊道的話,就算是皇恩不減了,還想要用石頭來修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葉檀在鬆洲城和九里鋪硬生生地修出了一條寬度五丈的水泥路,雖然說花費不少,可是有一部分是由鬆洲府那裡承擔的,因爲一個衙門如果不出錢總是想要好處的話,會出事的。加上葉檀現在是鬆洲候,所以,不過是左手進右手出的關係,可是連葉度都不理解,爲什麼,葉家村沒有資格收取過路費,而官府卻可以,明明錢財自己這裡拿出來的更多,葉檀沒有和他解釋,因爲沒有辦法解釋,這條路的出現,讓葉家村裡的好東西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外面,也讓外面的人開始見識一下這裡的與衆不同。

古人講究眼見爲實,耳聽爲虛,這個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古人的一個習慣,那就是眼光短淺,他們只是相信眼前的事和人,至於以後的,不管,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嘛。

“水泥,何物?爲何從未聽說過?”離石好奇地問道,這個東西自己是真的不知道,當初以爲是用糯米汁的辦法來搞這樣的事,可是現在發現根本就不是。

“這個是葉家村的秘密,除了極少的幾個人知道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秦瓊跟在這些人身邊,說的話主要是解釋,雖然這些道理也是他從別人處聽來的,可是現在自己就是知道的比別人的多啊。

“如此好的東西,爲何不讓大家知道,如此一來,大唐的路豈不是好走了百倍?”玉山跟着說道,他似乎不能理解,因爲如果真的非常好的話,那可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啊。

“因爲葉檀不是門閥,他們不敢。”芮登的話像是一記耳光,將玉山的話給堵住了,他想要說什麼,卻只能嘆息不已,因爲在這個世界上,你有好東西,也不是想要拿出來就拿出來了,要麼就是有人惦記,要麼就是你拿出來之後,你就得自己不能用,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拿出來嗎?

“而且,葉家村弄這個東西花費了不下於一萬貫的錢,如果直接拿出來給天下人用的話,以後也就沒有人願意投入做出一些爲國爲民的事了,畢竟,就算是再有錢的人,也不能免費爲別人工作吧?”芮登現在可以說是風流的一塌糊塗,脾氣也是風流的一塌糊塗,說話更加的不容情。

玉山覺得有點難堪,卻沒有繼續說什麼,因爲他知道人家說的不錯,爲國爲民,的確是讓人欽佩,可也讓人生畏啊,因爲這樣的人可是爲了自己的名聲或者理想,可以隨時犧牲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人,比如說方孝孺就是餓例子。

一個人不管是農家,還是做工,還是當官,都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沒人不是想要一點東西的,就連那個死活說話難聽的魏徵,也是爲了包住自己的內心抱負才那麼做的,他這麼做自然是人人稱讚了,可是苦了他的家人和朋友了,一點好處都沾不着,哪天皇帝要是不高興了,他們都得跟着倒黴。

以前從鬆洲到九里鋪至少需要一天半的時間,而現在卻只需要一個上午就夠了,因爲馬車不顛簸,也不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非常的簡單和迅速,雖然兩邊密林深處,可是秦瓊卻告訴他,這裡附近十里連一頭野獸也沒有,都被軍隊裡等人都吃光了,而且如果書院的邊上都是野獸的話,那麼就麻煩了,到時候可不怎麼好啊,今天被叼走一個,明天被叼走一個,最後還剩下什麼啊?

因爲路上順暢,所以李泰,吳墨吳全吳金晶,崔清晨等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雖然這裡只是一條路,而且屬於拐來拐去的,可是平坦的路面和時不時會有一些野兔出現的地方,初春的溫暖還沒有吹到這裡,林子裡還沒有樹葉看着很光亮,可就算是如此,人彷彿躺在牀上看着外面的天空,感覺就是舒服。

馬車在一羣人的各種思路下,慢慢地停了下來,然後幾人下來之後,就看到了一個足有三十米的石碑,上面是葉檀的顏體:樊籠書院。

“好字,好字。”李綱和幾個老傢伙一下來之後,就忍不住**着自己的下巴的鬍鬚笑着說道,同時幾個老人也是如此。

自古門面很重要,人都是要臉的,所以這裡的門面除了那個巨大的白色石頭之外,還有的就是門口有一個巨大的吊頂,有點類似現在的天花板一樣的地方,上面雕刻的卻不是什麼野獸之類的,而是五穀雜娘以及一些錢幣書卷之類的,這些東西看似不重要,卻不得不說,你離不開這些。

一個長條形的類似柵欄一樣的東西橫在巨大的吊頂下面,下面有小型的輪子,別看不如現在的那種電動門來的快,可是隻要是有人推,一個巨大的鐵柵欄就過去了,然後人就可以進去和出來了。

門衛那裡,是一個老兵,沒有一隻手,卻身材卻比較健碩,最重要的竟然是一張娃娃臉,叫周狗子,外號周老狗,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人,只是打仗的時候,手臂斷了,很快就退伍了。只是在家裡的日子過的還可以,卻沒有想到被葉檀派去的李夸父等人找到了他們,然後一說去書院當看門的,直接就同意了,因爲在過去,書院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來的,而且一個月還有一貫錢,現在當兵的一個月也沒有這麼多啊,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這裡,不讓其他人隨便進來,當然啦,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另外一個叫做張驢子的,胳膊沒事,就是大腿上出現問題,不能長時間地站着,於是這人經常會去裡面撿糞,按理說書院裡沒有這種東西纔是,可是現在還在建設當中,所以還是會有的。

聽到秦瓊的介紹,看着精神和衣服都非常乾淨的周狗子,李綱拍着葉檀的肩膀道,“你小子,做了一件人事啊。”

周狗子聽到老先生的話,趕緊低頭不敢亂看,雖然他一身亮灰色的衣服很帥氣,可是這個老人的氣質真的是太好了,他不敢多想,這次來這裡,目的除了賺錢和養家之外,還有的就是家裡的小子也不小了,聽說可以先去預讀班試試,如果可以的話,就可以進學,否則的話,就會被踢出去,爲了這個,他將家裡的孩子打了好幾頓呢。

“既然我是鬆洲刺史,不爲鬆州百姓着想,那麼還做的有什麼意思?”葉檀渾然不在意地說道,“如果只是爲了自己的生活好一些,我早就可以做到的,可是到時候,我這裡有吃有喝的,結果鄉親們都是飢寒交迫的,這樣的幸福生活,我是不敢享受的,所以,就開始做做看。”

說到這裡,他笑着看着周狗子道,“狗叔,既然當了看門狗,就要好好地看好這裡的一切,如果到時候出了什麼事,您是知道我的脾氣的。”

葉檀的這話明顯具有侮辱的味道,唐人,很多都是意見不合就拔劍拿刀的主,大家都沒有想到葉檀會如此的說,剛要說什麼,卻發現周狗子直接跪在地上道,“刺史大人還請放心,其他的我不敢保證,可是隻要是有我在的一天,就當好看門狗,絕對不辜負刺史大人的期望。”

這個話題李綱等人沒有繼續問,因爲後來他們才知道,葉檀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是鬆洲的刺史,也是鬆洲的看門狗,如果鬆洲出現的了任何問題,就說明我這條狗不合適,既然不合適,那麼要麼吃了,要麼扔了,還有第三條路走嗎?我既然是的,你們是不是?想要錢,拿出堅持或者本事來,想要忽悠,你去別的州縣吧,我們鬆洲地方小,還存不下有人吃閒飯。”

幾人在葉度的帶領下,慢慢地朝裡面走,然後就看到一條差不多五十米長度的大路,大路也是水泥做的,不過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是,這裡的水泥路上面還有一些野草,只是這些野草不是那些野地裡長的,而是特意有人去草原上找來的軟草,非常適合躺在上面發呆入睡。

鬆洲河流不多,但是也不少,很多地方都有那種鵝暖石,很順滑的,在當地的一些能工巧匠的幫忙之下,變成了一些雕像,很多的都是假山之類的居多,不過呢,說真的,這些事後來被葉檀知道了,說了,就這些吧,其他的不行。

這條路走在上面很舒服,而且視野很開闊,左邊是一個巨大的圍牆,圍牆外面的是一條長河,現在還看不到這裡的變化,可是如果到了夏天,肯定是極爲美好的。而右邊則是一塊很大的空地,有兩個類似房子一樣的東西,可是上面卻沒有門板之類的,只有一個網兜,這個佔地面積極大,四周一棵樹木也沒有,只是中間的一個類似圓形的地方,長滿了軟草。

“這裡是?”李綱還是第一次看到學院裡有這些東西,真的挺奇怪的,風情雅趣可以理解,渡河遊玩,可這個有什麼用啊?難道就是爲了顯示這座書院的厲害之處,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老先生準備好好地說說葉檀,雖然鬆洲現在情況不錯,可是不過是個中州的水平,還是中州里面排下面的,這個時候不想辦法如何化解老百姓們的問題,花在這裡不合適啊。

“這裡是書院的運動場,那些孩子如果光讀書的話,恐怕不合適的。”葉度在邊上解釋,雖然他也是個孩子,可是人家長的壯實啊,不如葉彪那麼強悍,卻也是個結實的小夥子。

李綱沒有說什麼,可是看得出來,覺得有點浪費。

然後繼續朝前走,就看到了一排的房子,雖然門窗上面的玻璃讓李綱心疼,可是還是很高興啊,雖然只有兩棟樓,可是都四五層以上,看樣子應該是和剛來鬆洲的時候的那個平房很相似,只是不知道葉檀不用木質結構,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也是就跟着葉度走了裡面的樓梯,走到了二樓,隨意推開一個木質的門,門邊上都包着鐵皮,看來葉檀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教室裡面的桌子和葉檀家裡的大同小異,只是看樣子是兩個人一個桌子,下面的也是凳子,而不是椅子,看來是鍛鍊孩子們的警覺性。

轉身的時候,就看到講臺和身後的一塊黑板,這個東西是幹什麼的,他表示不知道。

葉度邀請幾個老人都坐在那裡,然後從前面的木盒子裡取出一根白色的圓柱形的東西,走到黑板前面,用白色的圓柱在上面寫了一行字:吃喝玩樂不如讀書寫字。

字體說不上好看,可是工整,只是錯了一個字,李綱剛要提醒,就看到他用黑板下面的擦子將自己寫錯的一個字改了過來,重新寫上去正確字,轉身將這東西放在黑板下面的槽子裡道,“這個是黑板,是葉家村先用來的東西,然後這個是粉筆,雖然有個缺點是灰塵太多,不過學生們都會打掃衛生的,所以也不在乎。”

李綱一躍而起,走過去拿起他的那支粉筆,在黑板上寫字,雖然是剛剛開始用,寫了幾個字難看不已,可是隨意就習慣了,用慣了軟筆的人,用硬筆比用慣了硬筆的人再用軟筆容易適應的多,看着上面字,李綱轉身拍着講臺對葉檀道,“怪不得你小子當初說一切都準備好了,果然有你的,只是你當初在國子監的時候爲什麼不說出來,當時要是說出來的話,可是能夠做了大事了。”

葉檀輕輕地笑了笑,絲毫不在意他的埋怨,解釋道,“李師,這些東西我就是提個想法,剩下的都是下面的人做的,現在能夠做到這一步,說真的,我也很驚喜,只是呢,我們這裡的東西不能直接拿出去,因爲到時候恐怕會有人覺得不高興呢,不過您放心,到時候會讓他們追着我們要的纔好。”

李綱似乎想起了什麼,嘆了一口氣,將粉筆放在桌子上,轉身就離開了這裡,走到走廊裡,看着外面的風景,只見羣山環繞,枯樹滿山,有的時候都有綠色的草了,再過一些日子,站在那裡,簡直心曠神怡啊。

等到所有的人都出來之後,他們就去了教室邊上的辦公室,這裡是老師臨時休息的地方,而此時一推門,卻發現一塵不染,桌子上沒人都有一個杯子,玻璃做的,要是放在現在的話,肯定不會有人在乎,可是放在此時卻極爲的合適。桌子上除了玻璃杯,還有一些鵝暖石雕刻的石硯以及水盂,還有一些看着價格也不高的毛筆和架子筆漏子等物,同時葉度將每個人的抽屜都抽出來了,除了一個青瓷做成的存放茶葉的茶罐之外,還有的就是一疊雪白的東西。

葉度取出幾張,放在桌子上,然後將水盂裡面的水注入一個雕刻竹林七賢的石硯裡之後,輕輕地研磨墨棒,然後對着李綱伸手道,“李師,還請寫個字試試。”

唐朝有紙,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是漢朝的時候也有,蔡倫是改善改良,不是說本來就沒有,可是因爲價格不低,所以,很多人都用不上的。

李綱一夥地拿起筆架子上的毛筆,用手摸了一下,不錯,應該是野兔毛,然後在石硯上面輕輕地磨筆,隨即將桌子上的白色的東西攤開,用普通的獅子頭做成的鵝暖石鎮紙壓住,提筆寫了論語上面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毛筆果然筆粉筆舒服多了,而且這種紙和竹紙不一樣,吸墨等方面效果很好,只是不太適合作畫,可是白色的紙張和黑色的字體,對於他的衝擊反而更大。

將毛筆放回去之後,看着葉檀問道,“這個不會也是可以量產的吧?”

第一百一十七節 讀書人的心眼和筆桿子哪個大?第二百九十七節 需要重視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六十節相遇坑人第二百五十八節 破案(4)第二百三十八節 太原家族(89)第二百零四節 太原家族(55)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1317章 告狀無語(2)第四百零三七節 年關總結(2)第一百五十八節 太原家族(9)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一百三零節 挖掘(2)第一百七十六節 佛不是道(3)第二百四十一節 上趕着去鬥(4)第五十節參觀第一百五十三節 家門不幸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一百二零節 去山寨借炊具(2)第一百五十一節 自力更生是根本動力,幫助是原罪第三十三十節 災後凝固人心(3)第一百一十二節 小事也轟動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二百五十四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3)第二百四十八節 拍賣二三事(3)第三百七十五節 剪除羽翼(4)第一百三十三節 二公子很二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二百一八節 玩玩就玩玩(2)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作孽不可活(1)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二百六十三節 破案(9)第二百六十六節 學院一日遊(2)第一百零一節 賺錢和發展之間的學問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七十一節 只是因爲她的眼神像媽媽第二百零二節 黑狼部落第一百六十三節 秦瓊的如實彙報第二百六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12)第二百三十二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4)第七十節 鏡鐵山(26)第三百零零四節 你們做什麼,不知道嗎?第一百六十五節 談條件之訴苦第一百七十八節 赴宴第六十八節 可愛的胖子第一百五十一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3)第二百二十五節 太原家族(76)第三百四十一節 衆籌建光明殿(1)第三百五十一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6)第一百五十一節 太原家族(2)第二百八十八節 逼問真相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二百七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28)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一百節 三個月得到的財物讓人震驚第二百五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6)第二百一零節 太原家族(61)第一百六十六節 魔鬼地的血(2)第十三節 童言無忌有心第三十一十六節 狂蛇亂舞第六十八節沒有證據的兇手第一百四十六節 邊塞之地,隨他折騰第一百八十二節 不幹活不吃飯第三百零零六節 深宮暗殺(5)第一百二十五節 你裝什麼裝?第二百八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36)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36)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二百三十五節 囂張跋扈第七十七節 鐵村(4)第八節 有用與沒用第二百七十三節 吃肉的傷害(1)第四十七節 燒了吧第二百三十一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3)第一百零三節 葉氏學堂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三十一節 太原家族(82)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二百五十九節 老乞丐之死(1)第一百二十七節 實話不好實說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一百五十六節 父親管兒子(4)第一節我很害怕,很冷第二十一節 好悶啊第一百五十八節 聖旨到第二百八十七節 暗夜裡的紅船第一節我很害怕,很冷第三十七節 戰後福利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六十六節 鏡鐵山(22)第一百九十七節 太原家族(48)第二百二十一節 太原家族(72)第一百四十一節 一鍋端(2)第二十八節 刺史府(3)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第一百四十五節 再見郭孝悌第三十四節 半個月讓作坊的人有飯吃
第一百一十七節 讀書人的心眼和筆桿子哪個大?第二百九十七節 需要重視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六十節相遇坑人第二百五十八節 破案(4)第二百三十八節 太原家族(89)第二百零四節 太原家族(55)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1317章 告狀無語(2)第四百零三七節 年關總結(2)第一百五十八節 太原家族(9)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一百三零節 挖掘(2)第一百七十六節 佛不是道(3)第二百四十一節 上趕着去鬥(4)第五十節參觀第一百五十三節 家門不幸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一百二零節 去山寨借炊具(2)第一百五十一節 自力更生是根本動力,幫助是原罪第三十三十節 災後凝固人心(3)第一百一十二節 小事也轟動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二百五十四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3)第二百四十八節 拍賣二三事(3)第三百七十五節 剪除羽翼(4)第一百三十三節 二公子很二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二百一八節 玩玩就玩玩(2)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作孽不可活(1)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二百六十三節 破案(9)第二百六十六節 學院一日遊(2)第一百零一節 賺錢和發展之間的學問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七十一節 只是因爲她的眼神像媽媽第二百零二節 黑狼部落第一百六十三節 秦瓊的如實彙報第二百六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12)第二百三十二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4)第七十節 鏡鐵山(26)第三百零零四節 你們做什麼,不知道嗎?第一百六十五節 談條件之訴苦第一百七十八節 赴宴第六十八節 可愛的胖子第一百五十一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3)第二百二十五節 太原家族(76)第三百四十一節 衆籌建光明殿(1)第三百五十一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6)第一百五十一節 太原家族(2)第二百八十八節 逼問真相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二百七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28)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一百節 三個月得到的財物讓人震驚第二百五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6)第二百一零節 太原家族(61)第一百六十六節 魔鬼地的血(2)第十三節 童言無忌有心第三十一十六節 狂蛇亂舞第六十八節沒有證據的兇手第一百四十六節 邊塞之地,隨他折騰第一百八十二節 不幹活不吃飯第三百零零六節 深宮暗殺(5)第一百二十五節 你裝什麼裝?第二百八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36)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36)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二百三十五節 囂張跋扈第七十七節 鐵村(4)第八節 有用與沒用第二百七十三節 吃肉的傷害(1)第四十七節 燒了吧第二百三十一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3)第一百零三節 葉氏學堂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三十一節 太原家族(82)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二百五十九節 老乞丐之死(1)第一百二十七節 實話不好實說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一百五十六節 父親管兒子(4)第一節我很害怕,很冷第二十一節 好悶啊第一百五十八節 聖旨到第二百八十七節 暗夜裡的紅船第一節我很害怕,很冷第三十七節 戰後福利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六十六節 鏡鐵山(22)第一百九十七節 太原家族(48)第二百二十一節 太原家族(72)第一百四十一節 一鍋端(2)第二十八節 刺史府(3)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第一百四十五節 再見郭孝悌第三十四節 半個月讓作坊的人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