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節 天子與報應

李世民現在最討厭的事就是有人跟自己討論錢財的事,還有就是一些其他亂七八糟的和吃飯有關係的事,現在連自己的老婆長孫皇后都不穿蓋過腳面的鞋子了,所以當長孫無忌的話一落,不只是朝堂裡直接炸鍋了,就連他都想要對着這個人怒吼,怎麼可能沒有?

可是當他的眼神落在魏徵的身上的時候,直接就收回來了,這個事還真的不好辦呢。

“陛下,此番出現災禍,長孫無忌身爲戶部尚書竟然說沒錢,可見這人絲毫沒有盡職,這樣的人在戶部上面,就是一場災禍,還請陛下罷免他的職務。”

戶部侍郎盧佳瑤的話可以說是非常的狠毒,表面是在說長孫無忌無能,可是實際上卻是在說陛下不符合天道,而長孫皇后也不是個好人,現在說是罷免,其實呢,就是在試探。因爲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誰當了皇帝,都得聽話,否則的話,就需要折騰一下了。

而他的話讓一邊的房玄齡聽着大怒,指着他的鼻子道,“閉嘴,你身爲戶部的左侍郎難道不知道爲何如此嗎?之前陛下剛剛帶兵將來犯之敵擊退,現在你們竟然敢讓陛下拿出錢財來,你們真的是無恥。”

“無恥?”盧佳瑤臉上毫無一絲的愧疚之色,反而帶着幾分不屑道,“我大唐以孝立國,出現這樣的事,若不是天子失德的話,何至於如此,難道說,我等忠心爲國有錯?自古諫言可有罪?現在你可以出去看看,多少百姓的土地都乾涸了,大唐剛剛建立,豈能承受如此大的衝擊,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水源,你當如何,難道老夫的話有錯?”

盧佳瑤的話似乎沒錯,可是他說的天子失德卻沒有辦法否定,李世民上位可不太光彩哦,現在還將自己的老子關着呢。

要是平時,他肯定是不會這麼說的,可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都是這麼說的,自己這麼說什麼問題?

李世民失去了錢財,也被突厥弄的失去了一部分尊嚴,現在正在氣頭上呢,你還如此說,到底是什麼意思?

可惜那些武將根本就沒有機會插嘴,太常少卿鄭伯齡則直接抱拳道,“爲了天下蒼生,還請陛下下罪己詔。”

罪己詔一直都是一塊遮羞布,有的時候,陛下做錯了事就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可是一旦下發了,總是需要一個人承認錯誤,而這樣的錯誤,不用說,也知道是李世民的。

可是,他現在還想着如何宏圖大展地發揮自己的本事呢,弄出一個牛叉的國家呢,現在倒好,還沒有開始呢,就先給自己的頭上糊一個名頭,自己有罪。

這感覺,讓他本來有點慵懶和煩惱的內心多了幾分猙獰,然後擡頭看着鄭伯齡道,“少卿說的是真話?”

“陛下,我等家族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家族,都是靠着耕讀傳家,沒有任何的問題,堅持了這麼多年,現在大唐建國,我們都想着爲國家出力,只要陛下下罪己詔,我等家族願意貢獻糧食五萬石,以慰藉天下百姓。”這個傢伙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說了自己的身份和打算,不過以李世民對他們的瞭解,就算是這個糧食上來了,他們也不會讓自己去發放的,而是他們自己去發放的,如此好的收買人心的機會,怎麼會放棄呢?

而且五萬石是真的不少哦,李世民還真的有點心動。

“陛下,我等也願意將家裡的存糧貢獻出來,讓大唐度過危機,還請陛下下罪己詔。”其他的家族的人也趕緊地站出來,打算一口氣將跟腳給壓住了,否則的話,到時候要是出現問題就麻煩了。

看着邊上的一羣人都打算給自己貢獻,長孫無忌雖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心情,可是也算是一個辦法了,只是站在一邊的李承乾卻翻了翻白眼,這些人,可真的非常摳門啊,這樣子就想讓自己的父皇就範,他們想的真多啊。

想到這裡,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武士彠一眼,而武士彠也收到了太子的眼神,就趁着這些人跪在那裡的空擋,趕緊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武士彠的話讓李世民一愣,他現在難道告訴自己工部也沒錢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自己豈不是一直都在白忙活?

“武尚書,你不會告訴朕,工部也沒錢了吧?”李世民這個問題問的陰冷的很,這是要發火了,而跪在那裡的幾個人卻很高興的樣子,雖然依舊跪着,卻是在享受這個過程哦。

“啓稟陛下,工部是沒錢了。”武士彠的話讓李世民真的想哭啊,你雖然是我的父親的臣子,現在我可是大唐的陛下啊,你不頂我也就算了,現在還說什麼沒錢了,你到底幾個意思啊?你是想要逼死我的節奏嗎?

“沒錢的話,暫時朕也沒有辦法,春秋兩稅還沒收呢。”李世民有點不耐煩地無力地說道,意思就是你滾到一邊去,別在這裡礙眼。

“陛下,請息怒,還請聽臣把話說完。”武士彠雖然感覺到了壓力,可是呢,因爲心裡有底,所以很多事做起來其實不難的,特別是這樣的先揚後抑的事,絕對是一種享受。

“你說。”李世民氣呼呼地坐在龍椅上,眼睛瞪的跟牛眼一樣,看他能夠說出來什麼。

“啓稟陛下,工部雖然已經無錢,可是不缺糧食和布匹等物,所以,還請陛下不用擔心。”武士彠的話聲音不大,在不打的空間裡卻像是炸雷一般,這句話什麼意思,你工部竟然比戶部都要大氣嗎?長孫無忌也跟着不可思議地看着他,這人到底幾個意思啊?

“工部有糧食?怎麼可能?”李世民還沒有說話,一邊跪着的盧佳瑤直接就站起來,心情激動地看着武士彠,看樣子,準備對他動粗了,而其他剛剛還跪在那裡的人也跟着站起來了,直接盯着他,看來只要是有一句話說的不對,就要開始噴人模式了。

“左侍郎是不相信我工部有糧食,還是不希望我工部有糧食?”武士彠卻絲毫不在意地反問道,語氣之中就有了陷阱了。

“不可能,連戶部都沒有這些東西,你們工部爲何有,難道說,你們工部已經凌駕在戶部之上了?”盧佳瑤倒是很厲害,這句話就是在挑撥離間啊,簡直就是過分到了極點了。

可惜,今天的武士彠一點都不生氣,不僅不生氣,反而有點高興地看着這羣氣急敗壞的人,說道,“工部是工部,戶部是戶部,這個是不能混爲一談的,我說的是工部有糧食和布匹,只是因爲之前我們在扶民政策時出現的副產品,所以,戶部不知道也正常。”

“扶民政策?什麼意思?”他們這些人還真的不知道這個,什麼時候出臺的,他們都不知道?

“這項政策的來源自陛下的惠民策,我等身受皇恩,就自然會按着陛下的旨意行事,爲了不波及大唐的百姓,我們先用自己莊子以及黃莊作爲據點進行實驗,然後成功了之後,聯繫幾位膽子比較大的大臣一起合夥爲百姓做點事,現在雖然還沒有完美完成,可是已經有不少的規模了。”武士彠的話可以說是說的雲裡霧裡的,讓人聽不明白。

不過呢,自古所謂的惠民的政策,在很多人眼裡不過是個過場,斂財都忙不過來了,誰會那麼做啊。

“朕的惠民政策?”李世民也表示迷糊,自己什麼時候說過的啊,但是呢,現在卻不能說出來,因爲如果說出來的話,後面的事就不好辦了。

“陛下也許不記得,可是這件事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我大唐的政務千千萬,陛下不記得也是正常,可是我等身爲臣子怎麼能不記得這些事呢,所以,微臣斗膽先去做了,還請陛下恕罪。”武士彠是老成精的傢伙,自然知道如何落陛下的認清了,說話也好聽。

“哦,原來是對大唐臣子忠於職守的訓令,沒有想到你們還真的能夠體諒朕的心聲,不錯,不錯。”李世民高興地說道,然後期待地看着他問道,“不知道愛卿現在有多少糧食?”

“此事雖然是微臣主要去辦的,可是方向等卻不是微臣製作的,這事陛下需要詢問太子。”武士彠知道有些時候有些事自己不能貪多了,說的太多了,或者想要的太多的話,到最後可能什麼都沒有。

“太子?”大家的眼神直接落在了站在一邊的一個小屁孩的身上,他到底懂得什麼啊,不過呢,李世民忽然想起來上次的時候,自己去東宮看到的那些錢財,當時這小子不是說有用的嗎?難道就是爲了這個事,這孩子真的是不錯啊。

李世民滿意地看着自己的長子,這孩子當儲君,做的是真的挺不錯的哦。

“啓稟陛下,兒臣這將近一年的時間,籌集了糧食大概一百萬石,布匹十幾萬,還不包括其他的城池的貨物。”李承乾的話讓李世民的心臟差點爆裂了,這個孩子到底做了什麼,如此的厲害?這麼多東西,可能比國庫裡的都多,而且是以前的國庫。

“不可能。”鄭伯齡一聽到這話,直接就站起來,盯着李承乾,這小子是不是打算給他父親一個說法啊,這種話都說的出來了,“太子,此乃朝堂,可不能信口雌黃。”

李承乾自從之前自己太子六率的事,已經讓很多人刮目相看了,雖然葉檀纔是其中的主角,可是畢竟是太子親自指揮的,事後李世民說了,你的六率不錯,你就繼續掌握吧,還給他補充了兵員,而其他的大臣這也才發現,李承乾的與衆不同。

上過戰場的人,活着回來的,脾氣上面總是會大一些,與此同時,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也和很多人不太一樣,所以此時的李承乾卻絲毫不覺得有什麼反感,反而拱手道,“這件事,還得謝謝各位大人啊。”

“何解?”李世民不解地問道,這個時候,自己沒有直接上手將這些人都掐死的話,就是自己的修養不錯了,還要謝謝他們?

“是的,需要謝謝他們。因爲工部和幾個葉家村的小作坊製造的那些好東西,別人可用不起,可是幾大家族,幾萬貫的錢都可以掏出來,在彌補了那些農莊上的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錢之外,剩下的錢本宮也不知道乾點什麼,於是,就按着民以爲食爲天的標準,買了你們的糧食,你們不會不知道吧?”李承乾的話帶着一絲調侃,卻讓幾個人愣了一下,隨即一個崔家的人臉色一變,像是想到了什麼,指着李承乾道,“難道那些陳糧食都是你買走的?”

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麼,自從自己家裡的錢買了哪些東西之後,大家也是有點心疼的想要拿回來一些,而家裡的陳糧食呢,也不能一直存放的吧,這樣子的話,時間長了就浪費了,於是這個時候有人來購買這樣的糧食,自然是願意出手了,可是沒有想到,一切不過是人家設的一個計策而已。

“嗯,是的,都是孤和幾個大臣做的,陛下不知道,怎麼,你們的糧食在庫房裡都要長黴了,還不願意拿出來給百姓吃,難道孤就不能自己破費來做這件事,還是你們以爲大唐的百姓就不是人了?”李承乾剛開始的時候還是笑呵呵地說着,到最後忽然臉色一變,冷聲問道,聲音很大,在整個大廳裡都可以聽得到。

那些人剛要說什麼,一邊的程咬金和裴矩都站出來了,對着李世民說道,“陛下,還請恕罪。”

“兩位愛卿何罪之有?”李世民對於程咬金出現問題,那是正常的,他就是這麼一人,不出問題,自己都不習慣呢,而裴矩之前不是說要死了嘛,可是現在卻精神抖擻地站在這裡,真的不容易哦。

“陛下,微臣等參與了陛下的惠民之策,參與了太子殿下的爲民抽糧之法,沒有告知陛下,還請陛下恕罪。”

兩人的話剛落,一邊的李道宗李孝恭兩人也跟着出來表示謝罪,然後李世民發現自己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也跟着謝罪,這一刻,他才發現事情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哦。

“還有什麼是朕不知道的?”李世民此時卻沒有想起他的,而是想到這樣的人越多越好啊。

第四十節 威脅不了,就死皮賴臉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第一百八十四節 摳門的人可以發財(2)第二百三十九節 太原家族(90)第一百二四節 殺伐(1)第一百九十四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4)第七十六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1)第二百二十四節 低級看法與高級看法第二百七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24)第四百零二七節 年關的兄弟(4)第七十九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4)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二百八十九節 順流而上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一百九十八節 李氏家族第五十四節 有人告狀第三百三十八節 涼州不是涼州人的(1)第二百一十六節 無恥之極第三百二十節 青雀之怒(14)第一百八十二節 太原家族(33)第一百二十二節 好好過日子與生不如死,你選第一百一九節 夜路不長走,野獸都是肉第一百九十四節 李大路家被洗劫了第二十六節 夜陀(4)第一百九十四節 太原家族(45)第二百二十八節 回家第五十二節奇思妙想第十八節村子裡的人的歡愉第八十二節 走了第八十五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2)第二百五十零節 拍賣二三事(5)第四百零零零節 解決問題才能做事(3)第四百零一二節 粗暴的開始(4)第二百零八節 太原家族(59)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一百五十一節 大巴山與系統變異第二百三十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2)第九十三節 因由第二百四十三節 舊城修補案(2)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九十二節 大巫師古圖魯第一百三二節 上路第三十四十七節 溫文爾雅之作死幹嘛第一百四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44)第二十三節 夜陀(1)第四百零三八節 年關總結(3)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一百二十二節 月光下的玄術第七十八節 鐵村(5)第九十二節 豬肉與房玄齡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38)第七十九節 禮物(1)第一百七十三節 分一杯羹(5)第一百九十四節 太原家族(45)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三十二十七節 掃蕩寨子(2)第三十二十六節 掃蕩寨子第三百八十六節古槐村(4)第四十二節 將計就計(2)第二十二節 吃飯就要有吃飯的感覺第一百零四節 奇怪的成年人教育第十九節 大魚小魚都有第三百六十三節 奴隸人口(2)第一百四十二節 溫柔歲月第三百十八節 青雀之怒(12)第一百一二節 告刁狀(2)第六十四節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二節 糊塗縣令(5)第九十八節 刺殺出名了馬車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三百零八節 大陣運轉第三百五十零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5)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三十二十一節 沒理由對你好第三百二十九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3)第七十二節後續事第一百九十節 這麼多錢,你說什麼?第六十五節 一頓飽飯第一百五十七節 殺瀟瀟下的相談甚歡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九十七節 論民論佛第十一節 吐血也要堅持(1)第一百一十四節 隱士之無知書生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三十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2)第二百八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30)第四十一節 花園裡的發現第一百六十節 交代一些再走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一百二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26)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九十九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八十三節買人和搶人其實是一回事第四百零零二節 整改縣城(2)第二百五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5)第五十六節 爺孫樂(2)第二百四十四節 舊城修補案(3)第三十三十三節 不速之客(2)第九十節 瞬間改變的草原人
第四十節 威脅不了,就死皮賴臉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第一百八十四節 摳門的人可以發財(2)第二百三十九節 太原家族(90)第一百二四節 殺伐(1)第一百九十四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4)第七十六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1)第二百二十四節 低級看法與高級看法第二百七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24)第四百零二七節 年關的兄弟(4)第七十九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4)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二百八十九節 順流而上第三十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1)第一百九十八節 李氏家族第五十四節 有人告狀第三百三十八節 涼州不是涼州人的(1)第二百一十六節 無恥之極第三百二十節 青雀之怒(14)第一百八十二節 太原家族(33)第一百二十二節 好好過日子與生不如死,你選第一百一九節 夜路不長走,野獸都是肉第一百九十四節 李大路家被洗劫了第二十六節 夜陀(4)第一百九十四節 太原家族(45)第二百二十八節 回家第五十二節奇思妙想第十八節村子裡的人的歡愉第八十二節 走了第八十五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2)第二百五十零節 拍賣二三事(5)第四百零零零節 解決問題才能做事(3)第四百零一二節 粗暴的開始(4)第二百零八節 太原家族(59)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一百五十一節 大巴山與系統變異第二百三十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2)第九十三節 因由第二百四十三節 舊城修補案(2)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九十二節 大巫師古圖魯第一百三二節 上路第三十四十七節 溫文爾雅之作死幹嘛第一百四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44)第二十三節 夜陀(1)第四百零三八節 年關總結(3)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一百二十二節 月光下的玄術第七十八節 鐵村(5)第九十二節 豬肉與房玄齡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38)第七十九節 禮物(1)第一百七十三節 分一杯羹(5)第一百九十四節 太原家族(45)第三十一十二節 金錢地獄第三十二十七節 掃蕩寨子(2)第三十二十六節 掃蕩寨子第三百八十六節古槐村(4)第四十二節 將計就計(2)第二十二節 吃飯就要有吃飯的感覺第一百零四節 奇怪的成年人教育第十九節 大魚小魚都有第三百六十三節 奴隸人口(2)第一百四十二節 溫柔歲月第三百十八節 青雀之怒(12)第一百一二節 告刁狀(2)第六十四節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二節 糊塗縣令(5)第九十八節 刺殺出名了馬車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三百零八節 大陣運轉第三百五十零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5)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三十二十一節 沒理由對你好第三百二十九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3)第七十二節後續事第一百九十節 這麼多錢,你說什麼?第六十五節 一頓飽飯第一百五十七節 殺瀟瀟下的相談甚歡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九十七節 論民論佛第十一節 吐血也要堅持(1)第一百一十四節 隱士之無知書生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三十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2)第二百八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30)第四十一節 花園裡的發現第一百六十節 交代一些再走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一百二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26)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九十九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八十三節買人和搶人其實是一回事第四百零零二節 整改縣城(2)第二百五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5)第五十六節 爺孫樂(2)第二百四十四節 舊城修補案(3)第三十三十三節 不速之客(2)第九十節 瞬間改變的草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