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五軍府

任何時代,別人都不會無緣無故的保護你,任何保護,都需要付出代價。

只是這個代價,有的是明碼標價,有的是心照不宣而已。

當然,鄭榮顯然是個極聰明的人,聰明人不必明碼標價,既然得到了秦少游的許諾,鄭榮笑了笑,道:“鄭家各地的子弟,老夫會盡力將他們從各地召去洛陽,至於舍弟,雖爲都督,卻不諳世事,還要殿下多多委派一些人,從中幫襯他一二。殿下凡有需要鄭家效勞之處,鄭家上下,願效之以死。”

這句話看上去很平常,不過卻把鄭榮的識趣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第一句是召子弟到洛陽,可是偏偏,自己的弟弟鄭彤分明是昭義鎮的都督啊,按理來說,鄭家要在這裡落腳,最好的選擇其實是衛州,藉由衛州,再加上這個弟弟都督的身份,足以讓鄭家獲得新生,而他,偏偏選擇了讓子弟們去洛陽,洛陽固然有許多好處,可是那兒,卻是神策府的老巢,鄭榮這樣的做法,就是告訴秦少游,自己並沒有二心,鄭家也沒有要經營衛州的意願,他們願意在秦少游的羽翼之下,仰仗秦少游的鼻息。

而這第二句,也是如此,他希望秦少游多讓人協助鄭彤,其實還是那個道理。最後告訴秦少游,鄭家的力量就是秦少游的力量,只要殿下願意,鄭家總能提供各種幫助。

鄭榮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知道大勢已去,眼下鄭家沒有任何染指昭義鎮的資本,也沒有任何與秦少游討價還價的餘地,與其玩小聰明,反不如索性做一個‘老實人’,只有去除掉這個顧慮,鄭家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在洛陽生根發芽,藉着神策府。漸漸進入神策府的權力核心,成爲秦少游倚重的力量。

秦少游對此,顯然是極爲樂見的。他忙是點頭:“鄭公太客氣了。不過……此次鄭公來,有過什麼打算嗎?”

“打算……”鄭榮哂然一笑。到了如今,他還能有什麼打算呢。到了這個地步,他實在有些心灰意冷,若不是爲了鄭家最後那麼點兒家業,他甚至想索性放下一切。和崔公一樣去悠遊南山。

鄭榮想了想,鄭重其事的道:“自然全憑殿下做主。”

這個回答,有些刻意了,不過卻是無懈可擊。

秦少游沉吟片刻,道:“眼下朝廷還沒有旨意,所以論起來,鄭公還是朝廷,呵……”秦少游冷笑:“這個朝廷哪,真是陣腳亂了,什麼糊塗的事都有。所以眼下,既然鄭公還是侍中,那麼自然在洛陽,也是侍中,現如今,神策府要推行新政,主要實施的對象,卻是昭義五鎮,說起來,萬事開頭難啊。對於本王來說,要關注的事也是多不勝數,本王打算在五鎮作出一點實打實的政績出來,這才請王方翼來來主持五軍營。可是關於五鎮的施政,就如神策軍和五軍營一樣,若是用神策軍那一套在五軍營上頭很不妥,這五鎮的政務,其實用神策府的辦法,也很不妥當。所以本王一直希望能有一個精於政務。同時又信得過的人來主持五鎮的新政,鄭公主持朝廷十年之久,又曾歷任諸多地方官職,卻是不知,鄭公是否有意,爲本王分憂。”

秦少游卻是一直在找一個推行新政的人選,王據是不可能的,他的心思主要是在河南府,而神策府顯然也不成,河南府與五鎮的各走各縣的差距實在太大太大了,就好似兩個世界一樣,用神策府的政令套到五鎮各州上頭顯然行不通,因此必定因地制宜,否則極有可能出亂子。

這就如河南府可以練出神策軍一樣,這是因爲神策軍首先擁有最好的兵源,即便尋常的士卒也能做到識文斷字,所以從素質上來說,神策軍顯然有先天的優勢,他們已經不再是一支喊打喊殺的軍隊,嗷嗷叫着便提刀衝擊,已經和神策軍的全不相干,在這裡,即便是最普通的炮兵,也懂得目測和實測出距離,懂得風力和各種不同天氣對於火炮對影響,他們知道多少斤的火藥,應當用多少斤的炮彈,他們懂得配藥多少,方能顯出多少威力。

這絕不是一羣大字不識的人可以輕易學會的,甚至許多炮兵會有專門的學習紙張,他們總會記錄下許多的數據,以供往後的參考。

正因爲會讀書寫字,因爲他們擁有較好的家庭環境,所以他們對於神策府更爲忠誠,他們學習掌握武器的能力也是最高,秦少游也肯在這些人身上毫不猶豫的砸錢,可是各鎮的兵源,即便是秦少游砸了大價錢下去,也未必能起效。

根本原因就在於因地制宜,這也是秦少游爲何想要在五鎮之上,新設一個政治中心的原因,專門負責五鎮的新政事宜。

秦少游希望鄭榮來處理這件事,自然也有其原因,固然是因爲鄭榮有豐富的施政經驗之外,更大的原因是鄭榮的身份,一方面,鄭榮託庇於自己,這使得鄭家想要重新崛起,就必須徹徹底底的依靠秦少游,推行新政,又何嘗不是鄭榮的投名狀,所以秦少游幾乎可以肯定,對於這件事,他一定會極爲上心,畢竟秦少游一來就託付了他重任,只要幹得好,往後在這個秦氏集團裡,鄭家才能佔據一席之地,鄭榮爲了家族,一定會拼了性命去做。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推行新政,最重要的是對付那些地方上錯綜複雜的世家大族,這些大族至少在暫時,必須經歷陣痛,要嘛隨着新政去轉型,像弘農士族一般,搖身變成弘農士族工商集團,要嘛就徹底的掃進垃圾堆裡,自此一蹶不振。

要對付這些人,自然是不容易的,首先,這個人必須對於士族瞭若指掌,只有最清楚豪強底細的人,才懂得如何分化和瓦解這些盤踞在五鎮土地上的一個個大族,另一方面,則需要足夠的威信和資歷。

鄭榮畢竟曾是侍中,即便現在。依然也是侍中的身份,這個資歷,誰敢不服?而另一方面,他乃是七家五姓的鄭家大家長。即便現在的鄭家有些頹廢,可是對於這五鎮的鄉巴佬們來說,依然屬於龐然大物一般的存在,你們不是人脈廣嗎,再廣。能比得上鄭家,你們不是土豪嗎,再土豪,夠給鄭家提鞋嗎?

毫無疑問,鄭榮絕對屬於最適當的人選,只要他願意,那麼新政的事,秦少游就可以不必過於費心了。

所以秦少游真摯的道:“此事關乎本王,也關乎上皇,極爲重大。若是做的好,則對本王來說,便是如虎添翼。若是做的不好,極有可能讓本王焦頭爛額,顧此失彼,這樣重大的干係,非鄭公出面不可。本王打算在五鎮之上,設五軍府,鄭公以侍中的身份,兼任五軍府府丞。推行新政,治理五鎮諸州各縣,其位,在五鎮都督之上。鄭公若是點頭,明日就可走馬上任,其他的事,自然由本王安排。”

鄭榮也是嚇了一跳,他萬萬想不到,自己前腳剛到。秦少游就已經給他準備了一個位置,至於這五軍府,顯然和五軍營一樣,都是超越了五鎮的機構,只不過一個治軍,一個施政而已,權柄在秦少游這裡,顯然是極大的,甚至地位,想必與神策府的王據差不多,都是超然的存在。這等於是一下子成了秦少游的左膀右臂。

這秦少游,當然就如此信任自己?

不過……秦少游既然重用自己,想必這個推行新政很不容易吧,一般讓怕也做不來,除了神策府的王據,其他神策府的屬官畢竟沒有獨當一面以及豐富的施政經驗,秦少游這纔對自己寄以厚望。

鄭榮其實沒有任何的猶豫,如秦少游所想的那樣,對於鄭榮來說,他沒有選擇,鄭家本來要一蹶不振,現在秦少游拋出來的橄欖枝,顯然是鄭家的一個機會,做的好,就是第二個王據,楊炯,將會成爲秦少游身邊最重要的肱骨之臣。

鄭榮沒有謙虛,若是按照以往的性子,他少不得要說幾句,我何德何能之類的話,其實在短短的交談之中,鄭榮已經摸清了秦少游的性子,秦少游這個讓雷厲風行,做事豁達,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而且說話開門見山,這樣的人,你越是玩那一套虛假的把戲,反而不會對他胃口,甚至會滋生出他的反感,所以鄭榮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殿下既有請託,鄭某豈敢推脫,既然如此,老夫定然要盡力而爲,絕不辜負殿下的期望。”

他心裡不由感嘆起來,原以爲這一次,鄭家要徹底的淪落下去,即便是託庇到了秦少游身上,至多,也不過是秦少游的吉祥物而已,從此之後,鄭家只能仰人鼻息,漸漸的淪落。

可是現在看來似乎也並不是全然沒有機會,只要抓住了這個機會,就相當於上了秦少游的便車,鄭家一個人管理着五軍府,又出了一個都督,即便不可能染指什麼,至多也不過是秦少游之下的螺絲釘,沒有真正割據一方的資本,可是在這裡的地位,算是徹底的鞏固下來。

祖宗保佑啊。

鄭榮心裡百感交集,竟是有了一絲慶幸,他現在最需要的,反而是明白這個五軍府到底要做的是什麼事,推行的新政又是什麼,不過他倒是對此頗有信心,畢竟是個經歷過無數大方大浪,曾經獨當一面,葉曾經主政一方,同時還位列廟堂高位的人物,無論是何種政務,本質上都是一樣,漸漸熟悉和上手,再利用自己的辦法去執行而已,鄭榮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秦少游見他答應,自然大喜,便道:“既然如此,那麼本王……便拿一些公文你,鄭公且先熟悉了再說。”

鄭榮知道時候不早,理應告辭了,忙是起身和鄭彤告辭而出。

……………………………………

這一對兄弟出了秦少游的行轅,鄭榮長長的鬆了口氣,兄弟同車,鄭彤不禁道:“兄弟似乎有心事?”

鄭榮頜首:“殿下委託重任,老夫自要傾盡全力,盡力而爲。”

鄭彤不禁道:“不就是個五軍府,兄長過濾了。”

鄭榮卻是捋須笑吟吟的道:“你不明白,既然殿下要施政,還要推行什麼新政,那麼爲何。他不直接用神策府來直接管理,你可想過原因嗎?”

鄭彤不由愕然道:“這……或許是爲了制衡……”

鄭彤的心思很複雜,不過這句話,倒是說的也有道理。或許秦少游的目的,不過是借用這個五軍府來制衡神策府呢,畢竟什麼都讓神策府去做,那神策府的府丞王據豈不是一家獨大,難道這是因爲爲了壓制一下王據?

鄭榮卻是搖頭。道:“你錯了,若只是如此,大不了,殿下在神策府設一個左右府丞分而治之就可以了,又何必需要搭一個新的架子,徒費這麼多錢財,畜養這麼多官吏,來弄一個五軍府。依着老夫看,他這樣做,問題的根源。還是這個新政上頭,新政……卻不知是什麼名堂,想必擔子是不輕的,爲兄定要有所準備纔好,否則,就實在愧對殿下厚愛了。”

鄭榮只要提及秦少游,都是帶着恭敬,就彷彿忘了在不久之前,秦少游把他們鄭家滿門都坑了。

鄭彤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兄長實在太厲害,只要風向一變。就能立即適應角色,當初自己來衛州的時候,他滿腦子想的是對付秦少游,定要從虎口奪食。得到昭義鎮的控制權,而如今,卻是言必稱爲殿下分憂,定要爲他效勞之類,哎……鄭彤自覺的自己就做不到,何止是做不到。至今到現在,他還對自己被秦少游戲耍的事耿耿於懷呢。宰相肚子能撐船,果然古人誠不欺我呀。

……………………………………………………

當無數的公文送到了鄭榮的下榻之處,這裡頭,有新政的一些政令,還有各鎮的情況,以及神策府的情況。

鄭榮幾乎是閉門不出,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這上頭,他不厭其煩的去看每一份公文,極爲認真,甚至有些不甚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直接跑去問一些秦少游帶來的神策府隨員。

就這樣日積月累下來,鄭榮終於明白了。

公文這東西是極爲奇妙的,不懂的人,看的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覺得裡頭的官話太多,雲裡霧裡,可是鄭榮這樣經歷過文山會海的人,卻只需要一看,就能一覽公文背後的全貌。

通過公文,他明白了神策府和其他治所的不同,也大致摸清了五鎮與河南府的區別,知道了什麼是錢莊,什麼是議事堂,議事堂如何運作。

除此之外,就是五鎮大致的情況。

當然,最緊要的還是,他終於明白了秦少游爲何要設五軍府了。

某種程度來說,五軍府的建立,就是爲了保障河南府那些商賈們切身利益的。

這和以往,保障地方的士紳地主們不同,也就是說,五軍府未來的所有施政,都是向這方面傾斜。

你必須建立較爲便捷的水陸交通,促使工商的往來。

你必須壓低地價,保證商能夠較爲輕鬆的獲得土地。

你必須經歷引導大家開山開礦。

你也必須將大量的勞力從世家大族手裡釋放出來,投入到生產中去。

當然,你的傳統項目,依舊還是勸農,農是根本,絕不能出任何的差錯。

某種程度,神策府所管理的地方是秦氏集團的核心地帶,這裡最核心的就是工商集團,而五軍府的責任,則是使五鎮成爲河南府的附庸。

所以,要貫徹所謂的新政,第一件事,就是把各鎮的世家大族打壓下去,或者說,強迫他們徹底的臣服,乖乖的釋放出奴隸,釋放出他們的田產。

這……似乎不太容易。

不過……鄭榮既然接受了使命,也只好在其位謀其政了。

他心裡想定的同時,五軍府也趁此機會,終於把架子搭了起來,鄭榮去見了他的屬官,這些了除了本地的一些人物,相當多數,都是從神策府抽調來的,都是頗爲幹練的人,這讓鄭榮頗感安慰。

……………………………

五千送到。

第470章 節度使第363章 知罪嗎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352章 立威第459章 雪中送炭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346章 原來是韋皇后第191章 殺手鐗第352章 立威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363章 知罪嗎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228章 御狀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576章 聖旨到第295章 天地色變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466章 投石問路第87章 反戈一擊第96章 不共戴天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157章 殺人之心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02章 首功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485章 殺人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604章 攤牌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3章 君臣會面第437章 人至察則無徒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89章 封官許願第247章 奪門之變第610章 死路一條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589章 決戰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436章 權柄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206章 奇襲第83章 殺一儆百第280章 狼狽爲奸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501章 決戰第206章 來者不善第472章 昭昭天命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7章 能吃飯麼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358章 自證清白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57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4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615章 討韋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343章 生與死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359章 絕招第83章 殺一儆百第236章 榮升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108章 高擡貴手第487章 拼了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645章 入關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
第470章 節度使第363章 知罪嗎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352章 立威第459章 雪中送炭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346章 原來是韋皇后第191章 殺手鐗第352章 立威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363章 知罪嗎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228章 御狀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576章 聖旨到第295章 天地色變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466章 投石問路第87章 反戈一擊第96章 不共戴天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157章 殺人之心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02章 首功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485章 殺人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604章 攤牌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3章 君臣會面第437章 人至察則無徒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89章 封官許願第247章 奪門之變第610章 死路一條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589章 決戰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436章 權柄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206章 奇襲第83章 殺一儆百第280章 狼狽爲奸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501章 決戰第206章 來者不善第472章 昭昭天命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7章 能吃飯麼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358章 自證清白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57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4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615章 討韋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343章 生與死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359章 絕招第83章 殺一儆百第236章 榮升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108章 高擡貴手第487章 拼了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645章 入關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