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人心似水

上官婉兒剛剛出了寢帳,便有個宦官來報:“宮裡來了人,送了許多蔬果來,說是奉韋娘娘之命,特來見過上皇。”

“哦?”上官婉兒輕笑,卻是不以爲意的點點頭:“是嗎,你且少待,我去稟告。”

她不得不回去,等進了寢帳,卻發現武則天已經酣然睡下。

上官婉兒失笑,方纔陛下還精神的很呢,這纔多少時候,她躡手躡腳的去尋來那宦官:“告訴那人,就說陛下已經睡下,讓他回去覆命,就說在上皇已經知道了韋娘孃的心意。”

那宦官忙是去了。

這個小營地裡,如今許多人都已經乏了,很多人都只是圍着篝火打盹。

上官婉兒擡頭,遙望着長安城,她記得自己當初的時候,是對長安有印象的,那個時候……自己的祖父還沒有死,依然還在做宰相,可是後來,祖父獲罪,她小小年紀也就入了宮,只是那時候,都城已經從長安遷去了洛陽。

在她的記憶深處,似乎還有一些長安的殘存記憶,記憶中,有一處宅子,但是更多的,卻是當官兵衝入上官家的時候,那如狼似虎,面目可憎的樣子。

那時候她自然還年幼,許多事都不懂,直到後來,她才知道,因爲如此,本該是大家閨秀,閨閣小姐的自己,已經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或者……若不是那一次,自己理應已經出嫁了吧,嫁給了萬年縣的某個世家子弟,管着一個諾大的家,和成羣的奴僕,或許……也就沒有現在的紛擾不休了。

上官婉兒記得武則天第一眼看她的時候,就對人說,這是一個心大的丫頭。

其實上官婉兒卻知道不是的,那時候剛剛入宮的自己,不過是個飽受驚嚇。卻不得不假裝鎮定的小姑娘罷了,她心一點都不大,只是……

當她數年如一日的躲在凌煙閣裡看書,當她在武則天觀摩着這個女子。當她慣看了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在武則天面前的奴顏之態,這些人或許高貴,或許才高八斗,或許……玉樹臨風,可是……上官婉兒卻見多了他們最醜惡的一面。他們的怯弱,他們的滿腹心思,他們的諂笑,一一在上官婉兒的眼前,某種程度,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更像是一個旁觀者,這些年來,她所見所聞,比許多人幾輩子加起來都要多。

念及於此。她的眼眸自長安的高大城牆輪廓上收回,目光隱入夜色中的幽暗,她不禁輕輕一嘆,或許也正是因爲如此,自己的心才大了吧,也正因爲如此,所以天下間,已經沒有幾個人能放在眼裡了。

唯一讓她印象深刻的男人,似乎也只有一個,在這個男人身邊。她也正如她從前所扮演的角色一樣,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她看到一個小小的廚子,卻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抓住時機。一步步向上攀爬,靠的……不是阿諛奉承,也不是他尊貴的血統……到底是什麼,上官婉兒也說不清。

她只好幽幽嘆口氣,不禁笑了。

………………………………………………………………………………

一夜過去。

清晨拂曉的晨霧還未升起,城門終於洞開。

武則天還未醒。一夜未睡的上官婉兒也不急着通報。

可是接下來……卻是無數人從城裡涌出來。

爲首的正是二皇子李重福,除此之外,就是三皇子和四皇子,還有不少大臣、官宦,一些關中門閥的子弟也參雜其中。

那李重福幾乎是一馬當先,上官婉兒上前去,李重福忙是道:“上皇醒來了嗎?”

上官婉兒道:“還未醒來,殿下不知有何事?”

李重福道:“皇祖母遠道而來,我既是孫臣,豈敢無動於衷,本王是來給上皇問安的,既然上皇還未醒,你不必通報,我去賬外跪侯就是。”

他倒是一點沒把自己當外人,吩咐了這一句之後,便急匆匆到了寢帳之外,跪在門口,不發一言。

另外兩個兄弟見了,當然也不甘示弱,他們當然清楚,現在到了這必死的局面,一句容不得他們苟且了。

而現在的上皇,終究還是有底牌的,一方面,她是父皇的母親,又是上皇,身份尊貴,真要論起來,便是父皇和韋后見了上皇,還不是乖乖要行大禮。

再者,誰都清楚,上皇的背後就是秦少游,秦少游的背後就是神策府和五軍府,就是一萬多神策軍精銳,加上近十萬的五軍營精兵。

這就是力量,正因爲有了力量,就有了分庭抗禮的資本,一旦父皇有什麼不測,或者那韋氏想要做什麼,皇子們至少,可以有一線生機。

三個皇子,直挺挺的跪在賬外。

而其餘的人,則是遠遠側立一邊,他們連跪的資格都不曾有。

就這樣,雖是烏壓壓的人,可是場面卻很安靜,安靜的落針可聞。

……………………………………………………………………………………

韋后也起了個大早,或者說,其實她這一夜都是輾轉難眠,還不容易在即將天亮的時候打了個小盹,緊接着又被噩夢驚醒,等她問明瞭時辰,方纔知道這時候城門理應開了,她急匆匆的道:“去叫韋洵來。”

韋洵乃是韋后的異母兄弟,也是韋家的長子,奉命在此節制大明宮中的人馬。

韋后左思右想。覺得還是韋洵靠得住一些。

過不多時,韋洵便匆匆而來:“娘娘有何吩咐?”

“立即帶一隊人馬,迎接上皇入宮,記着。要懂禮數,切莫讓人覺得咱們韋家的人不懂的規矩,你平時是浪蕩慣了的,以往輕慢的事本宮不追究,可是你要知道。你現在是去迎駕,若是惹出什麼事,本宮絕不姑息。”

韋洵忙是應命,旋即便點齊了一支人馬,鮮衣怒馬的往東城去。

其實韋洵對於韋后的話有些不以爲然,迎駕?那個姓武的惡婦,現在算什麼?這天下……可是姓韋不姓武。

不過韋后的叮囑還是起了作用,韋洵本來就是紈絝子,甚至連韋后都瞧不上他,只不過這幾年來。隨着楊再思和鄭家的背叛,再加上許多人的蛇鼠兩端,讓韋后對於那些大臣,已不再有多少信任了,不得已之下,才啓用了韋洵。

不管怎麼說,還是自己家人用的放心一些。

韋洵本來只當這是一個小差事,所以也沒有太過重視,只是等接近東城的時候,發現那兒熙熙攘攘。他不由皺眉。

這是怎麼回事,東城又沒有挨着市集,而且絕大多數入城的人,平時都是從其他門進來的。這是東城的正門,除了一些身份高貴的人,不會有人出入。

所以久在長安的韋洵才覺得詫異,而且……他發現了許多的熟悉面孔,這些人可都不是一般人,甚至有一些禁衛的武官也參雜其中。

韋洵皺起眉。當衆人看到韋家的人到了,倒是不敢造次,紛紛讓出一條道路出來。

只不過,韋洵越是出了門洞,越是心驚,等他看到了三個皇子,臉色更加差役。

此時天已涼了,李重福三人已經跪了小半時辰,可是紋絲不動,他們即便看到了韋洵來,也是不理不睬。

以往的時候,這三個皇子真是狗都不如,見了韋洵都要熱絡的招呼,甚至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如此,以往的笑容不見了,有的有的只是陌生。

這時候韋洵即便再蠢,也感覺到事態嚴重起來。

他打馬上前,有人截住他:“什麼人。”

韋洵只好下馬,道:“我奉韋娘娘之命,特來迎駕。”

“上皇陛下還在休息,煩請稍待。”

煩請稍待……真是好大的架子。

韋后的心意,在這長安城就是聖旨,誰敢輕慢了韋后。

可是……這種輕慢,卻讓韋洵猛然意識到,事情很不簡單。

那個女人,當真還在酣睡嗎?

這可不見得,人在城外呢,幾個皇子就跪在外頭恭恭敬敬的候着,許多的官宦和顯貴們此時都在屏息等待,而自己作爲韋后的使者,卻也只能在此‘稍等’。

這是什麼架子?即便是天子也不過如此吧?

人都是盲從的,盲從的人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很多時候人並不理智,比如上皇和天子,到底誰更尊貴呢?理智上來說,天子纔是正主,畢竟上皇只是尊位而已,這和太后沒什麼分別。

可是人最大的盲從就在於,他們更習慣於從表面上來看人的權勢高低,也正因爲如此,所以纔有人需要面子,所以纔有人需要擺架子,架子擺的越高,大家越是會產生錯覺,越是生出敬仰之心。

這長安城到底誰說了算,從法理上來說,當然是陛下,當然也是韋后。可是當無數人在此屈膝奴顏地奉承着武則天的時候,人心就變了。

武則天要的……顯然就是這個人心。

…………………………………………………………………………………

韋洵的不耐煩已經越來越多,因爲足足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日頭都已經上了三竿,這時候,已是正午時分。

而這裡的人,沒有一個人敢輕易離去,所有人都焦灼的看着那寢帳,寢帳裡一點聲息都沒有。

就好像上皇卯足了勁頭,在和大家玩看誰先眨眼的遊戲而已。

而最最可怕的顯然不是這個,要等,韋洵可以等一天兩天,他雖然是不耐煩,可是這畢竟不會少一塊肉。

真正可怕之處就在於,長安已經震動。

起初有人聽說了上皇到了,倒也不以爲意,大家該吃吃,該喝喝,有一些大唐的忠臣們,想要表態,那是他們的事,和自己沒有關係。

可是……時間過得越久,有人開始坐不住了。

三個皇子去了,三省的周公也去了,禁衛中的趙都督也沒有拉下。

這麼多人,這麼多自己聽說過和沒聽說過的人,據說是聚衆者上千。

於是乎……一些恪守中立的人有些坐不住了,人都是盲從的,別人都去了,自己該不該去?不去,說不準會得罪太子,會得罪上皇,會得罪許多人,可是不去……似乎也未必能討好到韋家,更何況,就算是去了,在場這麼多人,所謂法不責衆,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www¸тt kan¸¢○

於是猶豫的人越來越多,終究,還是有人悄悄的動了身,而動身了一個,就有兩個,乃至於十個、八個,而去的人越多,不去的人就越是不安,就彷彿別人都密密麻麻的站在一起,而自己卻孤零零的站在另一邊,彷彿要被千夫所指一樣,某種程度,人是需要安全感的,而安全感卻是需要從別人的身上才能得到,只有抱了團,站在人羣之中,人心才能踏實。

個剛剛個就就就幾乎好就好(。

第316章 不敗之地第502章 生死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8章 服不服?第258章 誅殺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41章 征服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196章 必死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596章 大治第124章 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645章 入關第34章 敕命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561章 爲了活着第565章 圖窮匕見第80章 天變第198章 殺戮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595章 備武第359章 絕招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53章 勤王第452章 聖天子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63章 君臣會面第103章 幹掉周興第321章 政由婦人出第267章 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第171章 入宮第572章 臣萬死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21章 生死之戰第336章 決戰長安第648章 萬象更新第585章 事急矣第341章 他來了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327章 遍地黃金第268章 掃清障礙第341章 他來了第143章 生殺奪予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572章 臣萬死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645章 入關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192章 事態升級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622章 天降神兵第171章 入宮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33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8章 憤怒的天子第385章 見鬼了第238章 開府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436章 權柄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179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580章 殺無赦第641章 征服第578章 魏王第165章 朕受命於天第187章 聖恩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191章 殺手鐗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624章 大勝
第316章 不敗之地第502章 生死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8章 服不服?第258章 誅殺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41章 征服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196章 必死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596章 大治第124章 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645章 入關第34章 敕命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561章 爲了活着第565章 圖窮匕見第80章 天變第198章 殺戮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595章 備武第359章 絕招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53章 勤王第452章 聖天子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63章 君臣會面第103章 幹掉周興第321章 政由婦人出第267章 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第171章 入宮第572章 臣萬死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21章 生死之戰第336章 決戰長安第648章 萬象更新第585章 事急矣第341章 他來了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327章 遍地黃金第268章 掃清障礙第341章 他來了第143章 生殺奪予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572章 臣萬死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645章 入關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192章 事態升級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622章 天降神兵第171章 入宮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33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8章 憤怒的天子第385章 見鬼了第238章 開府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436章 權柄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179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580章 殺無赦第641章 征服第578章 魏王第165章 朕受命於天第187章 聖恩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191章 殺手鐗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624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