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

bookmark

“主公,興緒可是把第八衛的軍糧給截留了!”由於第七衛提前北上開拔,所以位於蒲州的第八衛在見到朱全忠的兵馬已經越過滑州,就開始轉到進入曹州,但是原本的軍糧卻被截留住之後只能無奈先行返回,再度變成了中軍。

“那就暫時留在汴州吧,還不至於到了缺糧的地步!”薛洋也有些無奈,李振主導的大運河疏浚工程越搞越大,現如今圍繞着東都和汴州兩地,幾乎所有的百姓全都發動了起來,工程是進展速度飛快,但是後方的船隊運輸卻被阻斷,不得已,部分船隊已經開始在徐州等地卸貨,或者從其他河流轉運,導致了整個中原和南方的水路運輸被暫時給斷了。

“如此一來能夠往北追擊的就只有第七衛一支兵馬了。”袁襲點了點頭,河東戰事倒是不用擔心,就是楊功所部無法顧及到那麼多的地方。要知道河東的範圍可不比中原小多少,而且道路比起中原也差了許多,沒有兵馬支援,只怕進展比較緩慢。

實際上此時這個困境在過了澤州之後,已經開始出現,逼不得已之下,第七衛只能分兵兩路,一路跟隨吳彥成開始掃蕩河中府所在地,儘快和關中的高濟合流,另一部則由他親自率領,緊追朱全忠不放,直奔太原府而去。

“大將軍,十三司來信,太原府內,也在進行緊急搬遷,看來這個朱全忠是被我們嚇破了膽子,大有繼續往北越過雁門關的架勢!”吳彥成走後,楊功所部就只有一萬多人,但是卻讓還有數萬之衆,如今已經在太原府站住腳的朱全忠再度有北逃的趨勢,也讓他哭笑不得之餘,只能命令各部兵馬再次往北,試圖儘快打下汾州,打通前往太原府的最後一道關隘。

第七衛全軍全都是火器裝備,攻城之時,更是隱隱然已經有了後世軍隊的架勢,所以對於城牆他們絲毫不在意,即使汾州已經算是河東的堅城之一,但是卻依舊被他們半日之內,靠着炸藥包強勢炸開,駐守在此地的王彥章見到全軍火銃兵的第七衛,無奈下令撤退。

就這樣,一路橫衝直撞的第七衛到最後甚至於連火炮都扔在了半路上,讓人送回汴州,自己全軍輕裝,一路靠着炸藥包和手火雷開道,壓着王彥章的數千殘兵敗將直接衝到了太原府城下。

此時的楊功才知道暗衛所言朱全忠要搬遷到底是什麼意思,整個太原府內所有的宣武軍士兵已經開始準備停當,大隊的物資已經開始出城往北去了,這一下惹得原本想着在太原府打劫一點物資的楊功直接衝了上去,差點沒和王彥章再次短兵相接。

無數的火銃兵排隊進攻,三段式射擊法和三三制的散兵線戰術開始輪番上前,猶如滾筒一樣此起彼伏,硬生生的打的斷後的王彥章和守備後勤輜重的宣武軍李思安所部狼狽不堪,在三天之內丟掉了數千車物資。

不過沒有了這輜重物資的束縛,王彥章和李思安所部合流後,兵力倒是得到了加強,開始逐漸對楊功所部形成人數優勢。雖然後者是強撐着病體指揮兵馬斷後,但是王彥章因爲在丁公山受傷很早,所以恢復的差不多了,所以大有躍躍欲試,想和楊功打一仗的架勢。

此時王彥章所想的氣勢也是楊功在考慮的問題,他手上這一萬多人,在穿過太原府之後,實際上已經必須要打一仗了,也只有打掉了王彥章和李思安所部,才能夠讓朱全忠最後的斷後兵馬徹底耗盡,從而將其後路全部斷絕,如此纔有可能步步蠶食,將其消耗在河東各地。

此時的他背靠太原府,實際上反而佔據了有利的地形,雖然沒有火炮掩護,但是對於火銃兵而言,火炮只是威懾作用,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他們手中的火銃。一萬七千多人的兵馬迅速開出北城,沿着城牆迅速部署完畢,三列陣線,標準的三段式射擊法構築起來的陣地,足以確保宣武軍不論多少兵馬衝鋒他們都能夠快速發起反擊。

火銃自從裝備天策軍之後,實際上陳燁主導的兵仗局就一直想要研製出薛洋預想當中的那種燧石擊發,後膛裝彈,彈藥合一的線膛槍,但是研製到現在,前兩個問題實際上都能夠解決,但是但是彈藥合一卻沒想出好辦法,而且槍管之內的膛線刻畫雖然靠着薛洋的指點找到了材料,卻一時之間無法想出刻畫的方法,所以進展一直停滯不前。倒是前膛槍越來越成熟,不僅僅火藥經過數次技術提純之後,威力越來越強大,而且以前所需要的明火也改成了燧石擊發,這等於是將薛洋爲線膛槍準備的槍機安裝到了前膛槍上,組成了一個過渡型號。

不過雖然依舊是滑膛槍的範疇,但是技術卻更新了好幾代,而且在薛洋的干預之下,天策軍的火銃也改變了歷史上雜亂無章的三眼銃等等填裝速度慢的發展過程,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單管,努力提升射程,增大威力,並且儘可能縮小槍管口徑,使之能夠形成統一型號,統一口徑和統一彈丸的道路上來,最大程度可以實現標準化生產模式。

這種理念之下,導致的結果就是在打完徐州大戰之後,重新換裝的第七衛此刻手中的火銃射程已經超過了五十丈,具備了真正和弓箭一較高下的程度,一舉走過了歷史上火銃最尷尬的時代,火器射程不如弓箭的境地,具備了真正可以獨立作戰的程度。

這也是如今楊功的信心所在,他沒有薛洋的那種超越時代的眼光,所以總是嫌棄前膛槍,他對於手中的這種火器非常看好,所以儘管看到了王彥章搞出來了三千人的騎兵打頭陣,而她這邊連火炮都丟在了半路上,弓弩兵也只有兩千人跟了上來,卻依舊信心十足,主動列陣相迎。

這一戰對於王彥章來說是打擊天策軍追擊,穩住如今局勢的辦法,但是對於楊功來說也同樣如此,只要打掉了王彥章,就等於看到了全殲宣武軍的希望所在,雙方都是志在必得。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三百八十章 撥亂反正(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三百八十章 撥亂反正(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