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

“大刀隊隨我穩住陣型,快!”黑暗中,王茂章手中的火把都被濺射起來的河水和打滅了,但是那咆哮的聲音還是快速指引無數的第二十都將士跟隨衝了上去,開始和守在河岸邊的齊軍各部展開瘋狂激戰。

暗夜裡,弓箭手成了讓所有人防不勝防的武器,渡河之中,雙方的箭矢在空中此起彼伏,都在拼命壓制對方的同時,儘可能的爲自己提供掩護。

王彥章第一波衝鋒的時候選錯了兵種,讓大刀隊上前,沒有防護的這些士兵吃盡了苦頭,雖然甲冑防護得當,但是受傷者卻不計其數,能夠堅持到對岸跟着他發起衝鋒的,只有一半不到,其餘的幾乎全部帶傷。

這也一下子將他徹底激怒,一把衝上去之後,手中長刀幾乎是持續不斷的力劈而下,開始掃蕩那些沒有回撤圍攻第三都的齊軍各部。

好在大刀隊人數雖少,但是確確實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連續幾把大火徹底將整個灘塗陣地點燃之後,讓這裡亮如白晝,確保了後續大軍不必要持火把參戰,而且那些傷兵返回之後,重新過來的全都是嚮明手下的刀盾兵。

這樣一來不僅僅過來了強援,而且大隊的刀盾兵在這種混亂的戰場發揮出來的戰力比起大刀隊還要強大的多,連續兩撥衝鋒之後,渡河大軍已經牢牢佔據了一整塊陣地,並且開始分兵往後方橫掃,逐漸的朝着第三都所在的位置靠攏。

而此時,陸盛動用炸藥包開路的做法也讓王茂章如夢方醒,在對方的幾個牢固的地堡工事面前,直接將炸藥包扔了進去。

驚天動地的爆炸震動的漳水河面都跟着沸騰不止,卻被天策軍當成了全軍進攻的號角,原本還在待命的第八都幾乎是瞬間踏上木筏,開始全力往對岸而去。

而此時,作爲主力突擊吸引齊軍注意力的第三都在陸盛和李向陽的雙箭頭帶領之下,已經將對方的中軍團團圍住。爲了儘快取得戰果,陸盛不顧危險,親自手持炸藥包衝了上去,接連幾枚直接扔進對方的人羣之中,強行將齊軍的反擊人馬隊形打散。

趁此機會,李向陽幾乎是踏着硝煙前行,在很短的時間內依靠着強勢的殺戮,將對方的優勢兵力給生生打散,並且在激戰之中一刀將對方的中軍主將砍翻在地。

失去了調度和指揮的齊軍開始徹底混亂起來,也給了渡河大軍最大的機會,無數的天策軍開始衝擊整個齊軍的灘塗陣地,並且以火油彈提供照明,生生的在漳水岸邊製造出了一片火海。

在這種打法之下,當王茂章率部開始衝到第三都跟前的時候,兩都兵馬開始全力圍攻剩餘的齊軍主力,並且開始發起了大規模的追擊戰。

第三都的速度是齊軍望塵莫及的,這場持續到第二天天明時分的戰鬥直接靠着他們兩個都不到一萬人直接將三萬齊軍打的煙消雲散,無數的齊軍士兵死在了他們的屠刀之下,屍體從漳水河邊一路延伸到距離南皮不到十幾裡的地方。

這一路追擊,第三都的那股狠勁發揮的淋漓盡致,也讓那些僥倖逃生的齊軍心寒不已。他們是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對手,在追殺的時候猶如跗骨之蛆一般,根本就無法擺脫,而且只要稍不注意就直接被對方給攆了上來。

而且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那種殺伐之氣到最後直接變成了死氣,全部追擊的第三都士兵全都猶如從地獄中衝出來的魔鬼一樣,撞到他們這些人基本上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一刀梟首。甚至於爲了減少麻煩,很多齊軍士兵明明已經投降,這些天策軍卻依舊視而不見,上前就直接展開了瘋狂的屠殺。

可以說,這一戰不僅僅讓陸盛他們獲得了一個穩固的河灘陣地用來搭建浮橋,接應中軍各部渡河,更重要的是這一場瘋狂的屠殺給齊軍帶來了深刻的心理陰影,並且伴隨着那些少量逃回來的士兵迅速帶到了整個南皮的守軍當中,直接造成了士氣出現了大面積的削弱,從而讓原本就擔心不已的米志城顯得更加擔憂這場大戰的前景。

天策軍這一次幾乎是和高陽之戰完全相反,全部行動都是大張旗鼓,絲毫不加以掩飾,幾乎是明白無誤的要告訴他,自己的目的就是南皮,就是要拿下滄州這個齊軍最大的重兵集團。

這種行事作風和陸翊此前的戰術戰略有着天壤之別,作爲如今南皮的主將,米志城對於這位天下第一大將是沒有絲毫的輕視,對方不論是在戰術調度還是戰略謀劃上都無愧於自己的名聲。這種時候,對方越是大張旗鼓的進行行動,就越說明他的謀算不會簡單。

只不過米志城在苦苦思索陸翊到底要做什麼的時候,漳水這邊,杜廣義他們的到來卻很顯然讓大戰之後的河岸陣地變得歡聲笑語一片,即便是那些傷兵,也同樣是到處亂竄,這一次戰鬥非常短促,只持續了半夜時間,但是卻生生的打散了對方的三萬大軍,而且幾乎算是全殲了對手,帶回來的俘虜和跑掉的齊軍人數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死在了天策軍的戰刀之下。這對於如今,需要在大戰之前儘可能消滅對方的有生目標的天策軍而言,無疑是個大好消息,所以杜廣義是難得的下令修整一日,藉此機會,進行犒軍,準備隨後發起的大戰。

“浮橋搭建好之後,我軍之後勤補給就可以源源不斷送上來,只要拿下南皮,就可以直接打通大運河,到時候靠着船運,我軍可以直接進入山東作戰。”殷紅林手指在南皮城一戳之後笑道:“如此,陸帥的謀算也就可以完全實現,將齊軍主力聚殲於河北境內。”

“如果此戰打贏了,那麼勢必會產生比高陽之戰還要大的影響,齊軍主力喪失殆盡之後,楊行愍就只有舉手投降了,山東各州郡會被我軍從西到北全部包圍。”李秀峰跟着起身,手指頭點了點臨淄的位置笑道:“我看不如讓陸帥設法將水師步軍都換回來算了,到時候必要的時候可以讓水師船運進入臨淄港,一箭穿心,奪下臨淄。”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