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

“啓稟大將軍,第三都初戰告捷,已經拿下了眉縣啊!”十三司送來消息的時候,暗衛都是安耐不住心頭的激動,轉而笑道:“恭喜大將軍,此次出川,必定震動天下!”

“老王,你馬上帶兵星夜兼程,一刻都不要停,給我守住渭南,和眉縣形成掎角之勢,在我大軍抵達之前,務必給我守住那裡!”陸明是臉上帶着一絲感慨,轉而朝着王茂章道:“這一次成不成可就看你了,不光是我在看着你,主公在看着你,你想想,那是什麼地方?”

“大將軍放心,末將若是守不住渭南,就死在那。”王茂章臉色漲紅,幾乎是一刻不停,帶着第二十都快速脫離大隊兵馬,急匆匆往前突進而去。

“暗衛有消息送往高帥那裡嗎?”安排完這一切之後,陸明才朝着暗衛問道:“如今藍田那邊情勢如何?”

“周德威大軍已經在藍田縣城附近,不過並沒有靠近,想來是在等李克用的援軍。”暗衛此時也得到了藍田那邊的消息,一五一十道:“長安方向,李克用集中了全部的兵馬總計兵力多達十五萬之多,不僅僅抽空了關中所有的人手,連帶着西北碩方、靈州的邊軍也一同被拉了過來。”

“這是孤注一擲了。”陸明搖了搖頭,轉而吩咐對方離開之後,朝着杜廣義道:“讓各部加快腳步,西北邊軍一旦被抽調出來,邊防不穩,我軍隨時需要補上去。”

“明白!”早在天策軍進軍關中的時候,薛洋就曾想過這個問題,這一世的李克用離開了河東,進駐關中之後是真正的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西北邊軍若是有唐皇詔令的話,只怕會和党項族一樣,抗拒不了李克用和朝廷的雙重威壓,到時候一旦邊軍撤走,那麼河西方向必然空虛,這也必然導致和燕北那邊相似的結果,給了外族機會侵入中原。

“大將軍,我們還要不要去祁山大營了?”杜廣義去帶隊先行之後,陸明身邊就只有李秀峰一個都,而原本的計劃是幾人重登祁山大營,去看看當年蜀漢六次北伐時留下的遺蹟。

“走吧,趁着現在有時間,去看看。”陸明擺了擺手,帶頭朝着祁山大營所在山峰而去,一行人包括第十都全軍將士也一同前往,大軍在祁山大營原址上紮下營寨。

“準備三牲,我們去祭拜這裡的漢軍英魂。”陸明讓李秀峰幾個高級將領帶着三牲香燭,來到大營遺址外面的一塊石碑處,灑下酒水,幾人行軍禮祭拜。

“漢章武年,武鄉侯立。”隱隱約約的字跡被李秀峰念出來之後,陸明啞然失笑道:“這石碑只怕不是當年武侯留下來的,而是後人所立,不然的話不會只有這些模糊不清的字眼。”

“這上面好像寫了立碑之人姓名。”李秀峰舉着火把,仔細看了看之後笑道:“大將軍說的是,這上面似乎是寫着傅玄兩個字。”

“這倒是個人物啊!”陸明倒是知道一點歷史,所以笑道:“那也算是遺蹟了,倒是沒拜錯地方。”

“當年諸葛武侯六出祁山,卻困於這崇山峻嶺,而被魏軍屢屢以逸待勞,最終抱憾五丈原,留下了千古遺憾。”陸明將手中的水酒倒在地上之後臉色慨然道:“而今,我們走的是武侯的祁山舊道,卻註定要爲他老人家完成這段夙願,否則,我軍出川,就沒有意義了。”

“也請武侯和漢軍諸將士英靈靜聽,大唐景福三年三月十三,天策軍第四衛全體將士奉成王之命,出師北伐,走祁山舊道,出斜谷,進兵渭水,佔據眉縣,定要完成這千年以來漢軍遺願,收復中原,一統天下,爲我百年離亂之蒼生結束戰亂。”陸明煙聲音悠遠,迴盪在這羣山峻嶺之中,也似乎一瞬間傳到了天際,更是引得第十都將士全體自發的出營列隊而立,面朝北方。

“願武侯在天之靈有感,當年之夙願,今日,時隔千年,後輩子孫重走舊道,一定不負天下所望,北伐關中,北伐中原,恢復漢家正統,諸位英靈不遠,尚饗!”陸明躬身下拜,那一刻,似乎冥冥之中帶着一絲奇異的聲音在空中跟着迴盪不已,羣山相應,迴應不斷,千古悠悠,這裡,當年漢軍北伐的地方,在如今,再次迎接新一代漢家子弟從這裡出川,腳步征程不斷,踏着前輩走過的足跡,去奮戰新的征程。

“大將軍放心,當年武侯沒有做到的事情,如今我天策軍絕對不會讓他失望!”李秀峰臉色堅毅,抱拳一躬到底,身後第十都將士幾乎是瞬間跟着下拜,山呼之聲在夕陽西下之後,讓整個祁山都跟着震動不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陸明本身今日前來憑弔,除了了卻自己這些人一個心願之外,更多的還是讓第四衛的將士都能夠感受到這些遺址遺蹟沉淪此地數百上千年,能夠給自己這些後人留下多少教訓,留下多少回憶。現如今雖然主力兵馬離開了,身邊只有這數千人之衆,但是如今,卻也一樣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只要這種遺憾和精神能夠流傳下去,那麼天策軍也必然會繼承這股遺願,從而在征戰的過程中更多一份助力。

前來祭拜祁山大營遺址,也代表着陸明和第四衛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大軍出川,整個關中的局勢必然會因此而大變。在眉縣被拿下之後,當年諸葛亮想要達到的局面已經拉開,而且還因爲這一次藍田縣城外面,高濟的主力兵馬牢牢地吸引住了周德威所部之後,讓這個局面在短時間內快速朝着有利於天策軍一方傾斜。

這就是第四衛獨立出西川進入關中的最大意義,這是一柄尖刀,在關鍵時刻捅入李克用的腹心之地之後,直接讓對方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地,而且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兩難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此刻長安那邊,已經因爲眉縣的丟失而天策軍的出現,而打亂了李克用的所有部署,斜谷這種地方根本不用想,只要出現敵情,後續的惡果也一瞬間被所有人察覺。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