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與結束

抗日戰爭爆發與結束

中國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全面戰爭,戰場主要在中國大陸。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抗日,拉開了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中國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戰爭過程中民衆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習慣上,中國人所說的“抗日戰爭”一般指稱“中國抗日戰爭”,但各地華人習慣上也將各自國家或地區同時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稱爲“抗日戰爭”,並將其和中國抗日戰爭視爲一體,或作爲它們的總稱。

“中國抗日戰爭”在中國大陸地區也被稱作“八年抗戰”(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於7月31日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宣告全面抗戰開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區一般被稱作“十四年抗戰”(於警鐘長鳴,勿忘國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算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的中國部分是以皇姑屯事件爲日本侵略中國的起始點(1928年6月4日算起,爲17年)。這場戰爭在日本被稱爲“日中戰爭”。

日本也習慣把“珍珠港事變”以前的中國抗日戰爭稱爲所謂的“支那事變”或所謂的“日華事變”,原因是當時日本帝國並未和中華民國相互正式宣戰,因此“技術上”並非一場戰爭。“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的中國抗日戰爭,則被日本視爲“大東亞戰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和印緬戰場)的一部分。

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抗日,拉開了世界大規模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的抗日戰爭經過艱苦的戰略防禦和相持階段於1944年轉入反攻。1944年,中美英聯軍在印緬戰場上接連打擊日軍,並在當地抗日武裝積極配合下發起緬甸戰役,消滅日軍7萬餘人。1945年,中國抗日軍民進行全面反攻,蘇聯紅軍也出兵中國東北,圍殲日本主力關東軍。中國戰場是亞洲太平洋戰場中的主戰場。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國及多數華人稱其爲八年抗戰、中日戰爭等等,簡稱抗戰,日本稱其爲日華戰爭或支那事變,西方國家多數稱其爲第二次中日戰爭(把甲午戰爭稱爲“第一次中日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爲,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爲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一種觀點認爲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抗戰之說,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則認爲日本暗殺張作霖(當時張爲國際公認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的皇姑屯事件爲抗戰伊始,故而亦有十七年的說法。但期間6年,中華民國政府因爲種種原因,並未對日宣戰。直到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佈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計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但主流史學界一般不採用這種說法。在這段時間裡,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共同抗日,而中國戰場也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中從中國奪得的賠款2.3億兩白銀中的80%來發展軍事,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

1900年,因爲庚子事變問題,日本作爲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攻克俄國建立的旅順口要塞,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加強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韓併合,更使日日軍在濟南屠殺我同胞

本有朝鮮作爲侵略中國的跳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意志帝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佔據山東。

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獲得在山東的一系列特權。

1928年,日本以保護僑民爲名,試圖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炮轟濟南城,與中國北伐軍發生交戰,造成濟南慘案,殺害了中國外交部山東交涉員蔡公時等十六人。最後,在蔣介石表面懲辦參戰主要軍官之後,日軍退出濟南。

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號召“攘外必先安內”九·一八事變

、“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趁張學良調動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中原大戰留駐華北之機,由司令本莊繁親自策劃,在瀋陽附近的柳條湖破壞了一小段南滿鐵路,誣衊此爲中**隊所爲,當夜向瀋陽北大營之中**隊發動進攻,標誌着“柳條湖事變”——即“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張學良等部獲知後,認爲這和1928年的皇姑屯事變如出一轍,遂令部下“避免與日軍發生衝突,蔣中正亦發電“不得與日軍反生衝突””,日軍遂將北大營內的守軍繳械、俘虜。駐防瀋陽的中國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張學良命令部下嚴禁對日軍作戰,但團長王鐵漢等仍率部進行了抵抗,黃顯聲領導的瀋陽警察也成爲東北爲數不多的給予日軍打擊的武裝力量。但他們皆不敵日軍,翌晨全城即告陷落,警察們在繳械之後大多被屠殺。東北主要軍事負責人張學良引咎降職,後赴歐洲躲避輿論譴責。

事變兩個月內,日軍佔領中國東三省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龍江遭到馬占山部等的強烈抵抗之外,並未遭受重大損失。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民衆自發組織了大量東北抗日義勇軍抵抗日本軍閥侵略,這些抵抗得到了關內民衆同情和聲援,國民政府亦在1933年起支持東北義勇軍,成立東北協會,負責人裴毓貞,並先後將學生送往黃埔軍校,如宋長志、王多年(後任金防司令)等。1932年3月,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建立僞滿洲國,其傀儡政府名義上的領導人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淞滬戰役中**在堡壘中堅守

海的第十九路軍(粵軍)在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的帶領下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2月28日,英國、法國、美國三國公使介入調停。**隨即擴張在江西的勢力,導致抗戰不利。5月5日,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議》,規定中國國民革命軍不得駐紮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隊,日本取得在上海駐軍的權利,參與抗戰的主力**第十九路軍不得不離開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軍則撤退至蘇州、南京一帶,6月,日本軍閥全部退回日租界。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閥在中國北方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反而將軍隊開進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兩省,史稱“長城事變”。1933年1月,日軍進佔山海關,開始向中國關內進攻。熱河省會承德遭到襲擊,僅10余天即告陷落,駐守平津的西北軍第二十九軍宋哲元率部抵抗,中央軍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率所部3個師北上參戰,終不敵裝備精良的日軍和僞“滿洲國”部隊,長城抗戰失利。同年5月,日本軍閥向察哈爾進攻,並一度佔領察北重鎮多倫,然而不久馮玉祥和吉鴻昌發起組織的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經過5天的激烈戰鬥,奪回多倫,併成功將日本軍閥驅趕出察哈爾。5月31日,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甲級戰犯土肥原賢二

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通往華北的大門。

《塘沽協議》後,由於日軍戰略重點轉向準備對蘇作戰和防範英、美,其侵略方針由單純的武力征服改變爲在繼續準備發動武力進攻的同時,全力推行“華北自治運動”。

1935年1月中旬,日軍制造了“察東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認察哈爾沽源以東地區爲“非武裝區”。5至7月,其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關東軍奉(今瀋陽)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又藉口“河北事件”和“張北事件”,脅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與梅津達成的條件,即“何梅協定”,及察哈爾代理主席秦純與土肥原簽定的“秦土協定”,接受日軍所提取消冀、察兩省境內的國民黨黨部等多項要求,使河北、察哈爾兩省的主權大部喪失。

同年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自治”。

10月20日,日軍繼“豐臺奪城事件”後,再次收買漢奸、流氓發動“香河暴動事件”,並一二九運動紀念亭

同時加緊進行以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爲重點對象的上層策變活動。11月11日,土肥原賢二向宋提出《華北高度自治方案》,誘其出任華北共同防赤委員會委員長,誘惑不成後轉而策動灤榆區兼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殷汝耕在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一月後改稱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同時繼續對宋及南京政府施加壓力。經過日軍、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間一系列的討價還價,12月18日,終於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體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實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在日本侵略者的壓力下,南京國民政府特派宋哲元爲委員長,王揖唐、王克敏等爲委員。在此期間,中國青年發起的反分裂、反割據愛國運動,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的一·二九運動。

華北事變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爲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標誌。

1933年12月,國民黨內的左派和蔡廷鍇、李濟深及蔣光鼐的十九路軍領導人組織“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紅軍簽署《抗日停戰協定》,力圖挽救危局,史稱“福建事變”。但由於蔣介石對十九路軍進行進行鎮壓,加之當時**領導人奉行的“左”傾關門主義政策,僅僅53天中華共和國就被蔣中正擊敗,之後,蔣介石撤銷了十九路軍的番號,十九路軍這支名揚四海的抗日部隊的歷史到此結束了

部分激進學生不滿於蔣的“攘外必先安內”,隨即發生暴動。這給剛剛完成長征的中國**帶來了擴大影響力的機會。1935年底,**中央召開了瓦窯堡會議,決定按照共產國際在西班牙的活動,以建立統一戰線爲方式抵禦法西斯國家的侵襲。該年底,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期希主動和合圍陝北根據地的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部磋商結成抗日反蔣的軍事同盟。並藉助各種渠道與國民黨中央試探妥協的可能性。

但蔣介石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意圖,並調遣撤回關內的東北軍和西北軍繼續圍攻**的陝北革命根據地。在此情況下,張學良及楊虎城決定接受**的聯合抗日主張。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自來到西安“督戰”,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施“兵諫”。這次事變最後在國民黨、**和其他勢力的協商下,得到和平解決,國共兩黨也達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協定,成爲日後影響抗日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

紅軍從陝北南下,佔領了西安附近地區。周恩來、葉劍英、博古代表**中央開始和國民黨中央展開關於合作的談判。大批在十年內戰期間被關押的**政治犯被釋放,**中央派遣**到天津指導北方局工作。

同時,蔣介石開始全面加速抗戰的政治、軍事、經濟準備,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帶修建了三道國防工事,進口了大量德國裝備武裝中央軍。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中國駐屯軍藉口一個兵士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個要求,日本軍閥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亦有說,根據“辛丑條約”駐紮的日本軍閥在宛平附近演習時遭到國民革命軍的槍擊,而向中國守軍進攻。

1937年7月16日、17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對於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談話,表示:“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表明了對日本軍閥挑釁的退讓底線。1937年7月28日、30日,日本軍閥相繼佔領北平、天津,第二十九軍退守保定一線。平津一帶的大學紛紛遷移。1937年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現南京軍區大禮堂)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投降書,向同盟國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表示接受日軍投降並繳獲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日本投降書中日文各一份,儀式歷時15分鐘。

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講話:“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的結果。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1]

第10章 航母艦隊的燃眉之急第221章 盤尼西林第195章 高志航的不敗傳奇第69章 危機四伏第117章 日本開始全面反擊第210章 軍旗飄揚 重返戰場T第167章 女人 不可共享第35章 價值連城的輪船第46章 狙擊組率先進入陣地第22章 百樂門風雲第108章 特戰隊員在行動第11章 主席震怒第180章 一號工程第156章 軍區醫院中曖昧第13章 象牙山上的威脅第6章 推倒總統的妹妹第1章 轉世重生第20章 核輻射的危機第111章 誓師大會第95章 曾經的狼頭第45章 陽城魚水情第19章 魔鬼的化身第94章 鈾礦第196章 即將展開的戰鬥第51章 甲級戰犯寺內壽一第23章 近乎瘋狂的日軍第135章 高手vs高手第119章 歐亞中國友好關係第134章 雄鷹出擊T第229章 百樂門鬧事第60章 單奕軒骨折第94章 日對中美宣戰第13章 自殺式武裝襲擊第180章 一號工程第81章 血濺長空第147章 空軍再現陽城機場第100章 “三光”政策第6章 蠍子重出江湖第212章 解放徐州 振興中華第8章 我的女人也敢搶?第12章 國防部通令第127章 北上第6章 推倒總統的妹妹第109章 飛虎隊遭遇包圍第73章 二十一世紀的裝備包第106章 美國的支援第38章 總攻前的調侃第106章 裕仁的野心第86章 日本惱火了第89章 武館風波第9章 德國軍事援助第113章 開業典禮第67章 肇事者賠償費第44章 肖峰出院第49章 雪狐獨立縱隊成立第18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69章 誰坑德國 德國坑誰第140章 重返戰場第76章 上海騰龍集團遭遇電子襲擊第131章 送槍第179章 血洗鄭州第98章 支援一號工程第19章 神秘的信號源第116章 贛州風雲(上)第194章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第218章 雷霆出擊第46章 對日宣戰第111章 被抓第187章 神秘武器第233章 世界級通緝犯第37章 響尾蛇突擊隊第110章 哈爾濱內的戰爭第34章 審訊第172章 三天的假期第2章 這不是在拍戲第121章 各國的表態第55章 中國通達船舶製造集團第78章 特別行動隊第87章 我訂的桌位第232章 上海風雲第153章 南京震怒第38章 青龍寨的糾紛第187章 軍魂第208章 重大決定第92章 徐州會戰關於41章已經修改請刷新訂閱第169章 誰坑德國 德國坑誰第112章 岡村寧次的陰謀第70章 奇怪的夢第182章 巴丹吉爾沙漠的秘密第206章 回家的感覺第79章 擴充後的八路軍一一五師第234章 拯救行動第224章 華北驅逐戰第136章 新式步槍交貨第39章 船長被殺第23章 近乎瘋狂的日軍第83章 蒼狼來訪第195章 中日海軍狹路相逢
第10章 航母艦隊的燃眉之急第221章 盤尼西林第195章 高志航的不敗傳奇第69章 危機四伏第117章 日本開始全面反擊第210章 軍旗飄揚 重返戰場T第167章 女人 不可共享第35章 價值連城的輪船第46章 狙擊組率先進入陣地第22章 百樂門風雲第108章 特戰隊員在行動第11章 主席震怒第180章 一號工程第156章 軍區醫院中曖昧第13章 象牙山上的威脅第6章 推倒總統的妹妹第1章 轉世重生第20章 核輻射的危機第111章 誓師大會第95章 曾經的狼頭第45章 陽城魚水情第19章 魔鬼的化身第94章 鈾礦第196章 即將展開的戰鬥第51章 甲級戰犯寺內壽一第23章 近乎瘋狂的日軍第135章 高手vs高手第119章 歐亞中國友好關係第134章 雄鷹出擊T第229章 百樂門鬧事第60章 單奕軒骨折第94章 日對中美宣戰第13章 自殺式武裝襲擊第180章 一號工程第81章 血濺長空第147章 空軍再現陽城機場第100章 “三光”政策第6章 蠍子重出江湖第212章 解放徐州 振興中華第8章 我的女人也敢搶?第12章 國防部通令第127章 北上第6章 推倒總統的妹妹第109章 飛虎隊遭遇包圍第73章 二十一世紀的裝備包第106章 美國的支援第38章 總攻前的調侃第106章 裕仁的野心第86章 日本惱火了第89章 武館風波第9章 德國軍事援助第113章 開業典禮第67章 肇事者賠償費第44章 肖峰出院第49章 雪狐獨立縱隊成立第18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69章 誰坑德國 德國坑誰第140章 重返戰場第76章 上海騰龍集團遭遇電子襲擊第131章 送槍第179章 血洗鄭州第98章 支援一號工程第19章 神秘的信號源第116章 贛州風雲(上)第194章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第218章 雷霆出擊第46章 對日宣戰第111章 被抓第187章 神秘武器第233章 世界級通緝犯第37章 響尾蛇突擊隊第110章 哈爾濱內的戰爭第34章 審訊第172章 三天的假期第2章 這不是在拍戲第121章 各國的表態第55章 中國通達船舶製造集團第78章 特別行動隊第87章 我訂的桌位第232章 上海風雲第153章 南京震怒第38章 青龍寨的糾紛第187章 軍魂第208章 重大決定第92章 徐州會戰關於41章已經修改請刷新訂閱第169章 誰坑德國 德國坑誰第112章 岡村寧次的陰謀第70章 奇怪的夢第182章 巴丹吉爾沙漠的秘密第206章 回家的感覺第79章 擴充後的八路軍一一五師第234章 拯救行動第224章 華北驅逐戰第136章 新式步槍交貨第39章 船長被殺第23章 近乎瘋狂的日軍第83章 蒼狼來訪第195章 中日海軍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