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私仇公怨

359私仇公怨

孫師爺雖然沒有看到雷轟豹眼中的異樣,但卻是頗有意味地看了一眼雷轟豹,隨後又轉頭對英宣說道:“英大將軍,依屬下之見,既然王旦敗於敵手,那我軍要擊退義軍聯盟,非雷將軍不可破敵。只是屬下卻是對這支擊敗王旦,奪取安鄉的盟軍有些疑惑。按照先前那幾名士兵所言,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已經不比英大將軍的英宣軍差多少了。據屬下所知,義軍的兵馬雖然不少,但擁有如此強兵的,卻沒有幾個。”

說到這裡,孫師爺頓了一頓,開始細數起來:“那叛匪大聖王楊幺手下頭號大臣劉文路和彭首領,手下都有如此強兵。不過按照情報,劉文路那乃是諸路義軍的盟主,應該不會擔當這先鋒一職。而彭首領手下只有一個叫魯奎的大將,可是比起王旦來說,卻是相差甚遠。所以應該不是他們兩人。那夏誠倒是有可能,此人的統兵能力不凡,聽聞他在鼎州招兵買馬,也招了不少猛將,或許正是他擊敗的王旦。”

聽得孫師爺提起了夏誠,英宣的臉色越發陰寒了,顯然是想起了當初自己攻破灃州城時招降夏誠,卻被夏誠將計就計假意投降,突然反擊逃跑的事情耿耿於懷。此時,聽到孫師爺的話,他不由得氣得直吹鬍子,喝罵道:“夏誠這個忘恩負義的畜生,若是當真落到我手中,我非要把他的心挖出來,拿去喂狗。”英宣說這話的時候,額頭都爆出了一條條的青筋,足見他對夏誠那是恨之入骨。

對於英宣的憤怒,孫師爺卻是不以爲意,而是等到英宣發泄完了之後,才繼續說道:“英大將軍。不管到底是不是夏誠,總之如今這諸路義軍的實力已經大大出乎我們之前的預計。雷將軍此去若是勝了倒還好,可萬一要是敗了……”

孫師爺這話說到一半,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不過其中的意思,在座衆人卻是都明白得很。那雷轟豹聽得此話,頭猛地就擡了起來,緊緊盯着孫師爺,顯然對孫師爺說自己會敗給諸路義軍,心裡很不滿。若不是顧忌着孫師爺的身份,只怕雷轟豹此刻就已經衝上前直接將孫師爺的腦袋給擰下來了。

英宣卻是沒有注意到雷轟豹的不滿,不過孫師爺的話英宣卻是聽得明白。要是換作別人,英宣或許聽不進去這個諫言,可說這話的卻是孫師爺,依英宣對孫師爺的信任,他也不得不好好思量思量。最後問道:“孫師爺,那依着你的說法,我們該如何是好?莫非放棄英山軍營,據守灃州灃陽?”

“不。”對於這個說法,孫師爺是否定得很乾脆,說道:“英山軍營絕對不能放棄。此關乃是灃州灃陽只屏障。若是放棄此關,則灃州灃陽城就會完全暴露在敵軍面前。到時候,盟軍只需將灃州灃陽城團團圍住,那我軍可就成在無回天之力了。”

英山軍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宣剛剛所言也只是說說罷了,見得孫師爺說的這麼肯定,英宣也只有繼續問道:“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英大將軍。”孫師爺心中卻是已經有了打算,立馬拱手說道:“以屬下之見。英大將軍不若親自領兵出征。與雷將軍一同攜手在英山軍營抵禦盟軍。一來可以振奮我士兵氣,二來倘若萬一不敵盟軍之勢,英大將軍也可退回灃州灃陽,暫避其鋒。除此之外,主公也應派重兵守在公安,以爲接應。”

“不可。”孫師爺此言剛剛說完,一直坐在下面沒有做聲的英宣軍大將南宮和立馬就出聲反對,站起身對着英宣就是抱拳喝道:“英大將軍,如今灃州灃陽城內局勢並不算是穩定。倘若英大將軍冒然出征,萬一灃州灃陽城內的那些宵小趁機作亂,那豈不是斷了英大將軍的退路?”南宮和在英宣帳下的一干部將當中,也算是有些腦子的了,他很清楚,雖然現在英宣是威風得很,但那都是基於英宣大軍在灃州灃陽城坐鎮的緣故。若是英宣帶着大軍跑到英山軍營去了,難保那些傾向於義軍的人不會有二心。

南宮和這一出聲反對,剩下那些將領也都是紛紛隨聲附和。倒不是說他們針對孫師爺,而是現在他們能夠在灃州灃陽城內享受着榮華富貴,全是憑着英宣佔據了灃州灃陽,控制了繁華重鎮的緣故。若是沒有了這些依仗,只怕他們又要回到戰場上去受苦了。

南宮和等人所言,也頗有些道理,英宣也是不由得猶豫了起來,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而這個時候,孫師爺卻是淡淡一笑,似乎早就知道南宮和等人會反對一般,搖頭說道:“諸位將軍,莫要着急。在下還沒有說完,若有什麼意見,不妨等在下說完之後,再提出也不遲。”雖然孫師爺的臉上帶着笑意,可是這話語中卻是帶着一陣陰測測的寒意。

聽得孫師爺的話,南宮和等人頓時全都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全都很自覺的安靜下來。他們這纔想起,眼前這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書生,要是用起陰招來,那可是讓人防不勝防。在英宣軍中,衆人最害怕的,不是天下無敵的雷轟豹,而是眼前這個受到英宣重用的孫師爺。這個傢伙從來都是陰險小人,詭計多端,一旦得罪了他,必將遭到報復。

似乎對衆將的反應很是滿意,孫師爺點了點頭,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暖意,隨即便是轉頭對英宣說道:“英大將軍,王將軍他們所言,倒也不無道理。不過這件事倒也不難解決。灃州灃陽城內的確有不少宵小,不過這些宵小卻是不敢公然和英大將軍爲敵,因爲他們沒那個膽量。現在朝廷正在看着我們,如果大將軍親自出馬,還可以體現大將軍的勇武,爲陛下將來的重用做籌碼。”

英宣聽了,想了想利弊,便同意了孫師爺的建議,決定親自出馬。

此時,在義軍聯盟總軍帳。“當真?”“不可能。”兩個聲音同時在軍帳內響起,一個滿是了驚喜,一個卻是充滿了驚愕。

發出驚喜聲音的,正是諸路義軍聯盟的盟主劉文路。他剛剛接到從安鄉送來的軍情,信王趙榛領兵攻打安鄉,竟然大獲全勝,英宣手下大將王旦也慘死在信王趙榛的部將手中。

雖然信王趙榛算不上是劉文路的嫡系,但這畢竟是盟軍的第一場勝利,而且還是如此大勝。作爲盟主,劉文路當然也是臉面有光了,全然不記得當初對信王趙榛出戰,那是如何的擔憂。

而那充滿驚愕的聲音,卻是發自坐在劉文路右手邊的龍泉軍首領彭友。他滿臉不敢置信地看着剛剛報出軍情的斥候,差點沒有蹦起來掐着對方的脖子追問真假。早在前幾日,他和劉忠一同派去搶功的大軍大敗而回,他手下的部將高平以及劉忠手下大將王潘全都死在了王旦的刀下。龍泉軍首領彭友卻沒有心疼慘死在王旦刀下的高平,反倒是幸災丁禍地等着看信王趙榛的好戲。可是沒想到,他卻是等來了信王趙榛大獲全勝的捷報,這讓龍泉軍首領彭友怎能甘心。除了龍泉軍首領彭友之外,還有不少也派了兵馬過去的義軍首領大將們的臉色不怎麼好看。

龍泉軍首領彭友和那幾名義軍的那點小動作自然是瞞不過劉文路和夏誠了,先前聽說龍泉軍首領彭友等人的兵馬鎩羽而歸的時候,他們兩人還真的是有些擔心。王旦如此勇猛,信王趙榛說不定真的是要敗給王旦了。可沒曾想,信王趙榛竟然贏了,不但贏了,而且還是大勝。這可給盟軍漲了不少士氣啊。

夏誠笑呵呵地撫掌說道:“我就知道趙燕不凡。這次拿下安鄉,那可是大大挫敗了英宣狗賊的囂張氣焰。我盟軍氣勢也是跟着高漲。到時我軍完全可以趁着這氣勢,直接殺入灃州灃陽,除去英宣狗賊,匡扶我大楚江山。”

“說得好。”劉文路和夏誠也算是老搭檔了,兩人一唱一和,也是將義軍當中的那些尷尬氣氛抹平了,劉文路喝了一聲彩,直接站起身,對着軍帳內的衆人說道:“傳令下去,全軍開拔。繼續朝安鄉進發。”

這個時候的盟軍聯軍,早就已經離開了鼎州,若是按照先前的速度,至少也要三天的時間才能感到安鄉。不過劉文路這一聲令下,全軍剛剛搭建好的營帳也都不要,直接就是朝着安鄉加快進程。

可還未等大軍走出半天的時間,又是一匹快馬從前方趕至。不過遠遠地就被劉文路的護衛給攔了下來,不過那名騎馬的士兵看上去像是十分着急,也不理會攔在前面的護衛,便是硬着頭皮往走在大軍前列的劉文路等人衝了過來,一邊衝還一邊喊道:“盟主。前方急報,前方急報。”

不過那些護衛卻是不會因爲士兵的那句話就將他給放過來,後面那可都是重要人物,要是有個什麼閃失,殺了他們都不頂事。倒是在後面的劉文路和夏誠兩人不由得緊皺起了眉頭,這纔剛剛接到從安鄉傳來的捷報,怎麼又來了一個急報啊?疑惑歸疑惑,既然是急報,那肯定是很要緊的事情,當即劉文路便是一揮手,喝道:“讓他過來。”

有了劉文路這句話,那些護衛纔敢放人,當然,首先也要解下那名士兵身上的兵刃再說。那名士兵趕到劉文路等人面前的時候,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從懷中掏出了一個錦囊,舉過頭頂,大聲喊道:“盟主。安鄉緊急軍情。”

劉文路騎在馬背上,自然不能去接那錦囊,對着身後的親兵擺了擺手,由親兵將錦囊給他接了過來。打開錦囊,抽出了裡面的錦帛,仔細一看,劉文路的雙手頓時就是一顫,臉色變得鐵青,差點連錦帛都沒有抓住。

在劉文路旁邊的夏誠見了,馬上就知道肯定是大事不妙,慌忙問道:“盟主,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英宣狗賊。我與你勢不兩立。”劉文路緊緊盯着西面灃州灃陽方向,惡狠狠地喝罵道:“趙燕昨日接到了從灃州灃陽發來的軍情。英宣狗賊,英宣狗賊竟然敢對我家族動手。我灃州以南居住的叔父一家上下百餘人盡數遇害。”

“什麼。”聽得劉文路的話,倒是在劉文路後面的龍泉軍首領彭友立馬驚叫了起來,其他各路義軍也都是一臉驚愕。萬萬沒有想到,這英宣竟然如此厲害,能找到他們的家屬。

“可恨的英宣狗賊。不將你碎屍萬段。難消我心頭之恨。”劉文路當即便是拔出腰間的寶劍,狠狠地揮了幾下,就好像英宣在他面前一般。隨即他滿臉的殺意,喝道:“英宣竟然敢對我叔父動手。待我們殺到灃州灃陽,定將他一家老小滿門凌遲,已祭叔父一家在天之靈。”

夏誠聽得劉文路的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這各路義軍結盟,乃是爲了國家大事,怎的聽劉文路的意思,卻是要用這盟軍去尋私仇?不過隨後想想,雖然目的不同,但結果都是要除去英宣,倒也無所謂。況且這各路義軍當中,劉文路是盟主,他的親信也多。這想法夏誠在心裡想想還可以,若是說出來的話,只怕要得罪不少人。

不過劉文路也是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了,輕咳了一聲,隨即又是對夏誠以及身後的各路義軍說道:“諸公,英宣狗賊的惡行卻不止這些。英宣狗賊知曉趙燕攻破了安鄉,竟然自稱得到宋朝那個逃跑天子的皇命,親率大軍前往英山軍營。並對天下宣告,說我等都是謀逆之臣,他要來討伐我等。”

劉文路繼續說道:“如此,我等速速進兵,將英宣狗賊剪除。”

對衆人說完,劉文路馬上就是對着那前來報信的士兵喝道:“你且立刻返回安鄉,告訴你家大人。讓他立刻盡起兵馬前往英山軍營,我等於英山軍營與他會合。”

安鄉並不是前往英山軍營的必經之路,可以說,安鄉與英山軍營,乃是把守在前往灃州灃陽城南方的必經之路的東西兩邊。雖然沒有阻攔到前往灃州灃陽的道路,但只要這兩關有兵馬把守,那就非得先取下這兩關,才能夠直取灃州灃陽。

454 騎兵突襲165 強勢的信王軍289 城破604 算計618 圍城416 大勝85 截馬回城447 戰損數將326 飛箭救人178 驚險逃亡第15章 風雲變幻的戰鬥384 二人襲營477 各有所謀474 深謀遠慮而野心龐大的人258 聯縱密謀77 殺俘報復與血戰589 被圍反算641 冒險入府190 斬爪奪目行動293 血腥殺俘480 福建高安124 出戰兩軍對決558 俘虜319 比試567 圍城135 一降走亂再降280 南宋官兵攻城受阻326 飛箭救人267 地下異怪446 丟面子大軍到429 石門激戰651 滅諸侯結南亂141 追敵得財給封賞386 危機時刻來援兵508 重騎兵的威力441 劉軍退大將亡568 城守府對峙593 城破人失523 勝利者的輿論634 城頭兇險62 第二次運糧593 城破人失331 高聚的危機417 反間計201 風吹衣衫動128 攻城掠地搶地盤106 信王宏願546 救趙構441 劉軍退大將亡297 伏擊大勝626 烈火守城471 內應斬首475 暗中偷襲75 斬首偷營256 財政的困擾321 媚兒引來猛壯士58 遊擊251 攻守中的變局420 尋覓565 迂迴中計225 罪惡與殺戮559 人質換命251 攻守中的變局336 峽口伏擊316 藥王580 毒瘤451 說服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321 媚兒引來猛壯士第10章 圍城引來的大魚415 激將71 中條山214 殺戮511 臨陣退卻624 重騎兵逞威風213 三路分兵501 雙槍鬥512 火中大敗188 戰匪軍騎兵546 救趙構192 圍追堵截與輾轉騰挪579 碟計210 強弱的轉換455 拿下江陵101 北強南弱榛攻構逃67 圍剿血戰457 大火城亂549 異變371 英宣退兵第16章 最後的勝利與義軍的打算178 驚險逃亡351 旗鼓相當的救援315 幾招敗敵584 三打一509 劉廣之死584 三打一304 兵權的分配407 北方支援來的使者650 新來強敵249 人馬衆多的山賊軍
454 騎兵突襲165 強勢的信王軍289 城破604 算計618 圍城416 大勝85 截馬回城447 戰損數將326 飛箭救人178 驚險逃亡第15章 風雲變幻的戰鬥384 二人襲營477 各有所謀474 深謀遠慮而野心龐大的人258 聯縱密謀77 殺俘報復與血戰589 被圍反算641 冒險入府190 斬爪奪目行動293 血腥殺俘480 福建高安124 出戰兩軍對決558 俘虜319 比試567 圍城135 一降走亂再降280 南宋官兵攻城受阻326 飛箭救人267 地下異怪446 丟面子大軍到429 石門激戰651 滅諸侯結南亂141 追敵得財給封賞386 危機時刻來援兵508 重騎兵的威力441 劉軍退大將亡568 城守府對峙593 城破人失523 勝利者的輿論634 城頭兇險62 第二次運糧593 城破人失331 高聚的危機417 反間計201 風吹衣衫動128 攻城掠地搶地盤106 信王宏願546 救趙構441 劉軍退大將亡297 伏擊大勝626 烈火守城471 內應斬首475 暗中偷襲75 斬首偷營256 財政的困擾321 媚兒引來猛壯士58 遊擊251 攻守中的變局420 尋覓565 迂迴中計225 罪惡與殺戮559 人質換命251 攻守中的變局336 峽口伏擊316 藥王580 毒瘤451 說服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321 媚兒引來猛壯士第10章 圍城引來的大魚415 激將71 中條山214 殺戮511 臨陣退卻624 重騎兵逞威風213 三路分兵501 雙槍鬥512 火中大敗188 戰匪軍騎兵546 救趙構192 圍追堵截與輾轉騰挪579 碟計210 強弱的轉換455 拿下江陵101 北強南弱榛攻構逃67 圍剿血戰457 大火城亂549 異變371 英宣退兵第16章 最後的勝利與義軍的打算178 驚險逃亡351 旗鼓相當的救援315 幾招敗敵584 三打一509 劉廣之死584 三打一304 兵權的分配407 北方支援來的使者650 新來強敵249 人馬衆多的山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