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滔天之禍

560滔天之禍

就在這個時候,之前被趙廣派去城守府的白喜和劉義兩人快步趕了過來,走到劉通和趙廣面前,抱拳喝道:“主公!趙大人!”

“怎麼樣?可曾發現了什麼?”劉通倒是不在意地擺了擺手,而趙廣卻是心裡掛着這麼件事,跨了一步,抓住白喜的胳膊就喝問道。王之義剛纔所表現出來視死如歸甘願赴死的樣子,所圖謀的一定不小,讓趙廣對對方的目的越發不安了。

“呃?”白喜和劉義都是很少看到趙廣如此失態,兩人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白喜便對趙廣說道:“趙大人,我們已經將城守府內的大火給撲滅了,並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情況,只有……”

“只有什麼?”聽得白喜的話,趙廣的心頓時就提到嗓子眼了,其實在趙廣的腦子裡,已經隱約猜到了一個輪廓,但是趙廣卻是不希望自己的猜想是事實。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劉家軍可就要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關了。

劉義顯然性子要急一些,接着白喜的話就說道:“趙大人,我們在城守府內發現了一具被燒焦的屍首,應該是沒有來得及逃出來的哪個家僕吧,只是有些奇怪的是,這大火才燒了沒多久,那屍首竟然被燒得那麼徹底,很多部位都已經被燒成焦炭了。”

劉義的話,讓趙廣的臉色頓時就變得一片蒼白,甚至連站都站不穩,身子一顫,接連往後倒退了數步。見到趙廣突然變成了這副模樣,在旁邊剛剛把身上血漬給處理好的劉通也是嚇了一大跳,慌忙扶住了趙廣,問道:“趙廣!趙廣!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嗎?”

劉通連呼了好幾聲之後,趙廣的臉色這纔是稍稍緩和了一些,苦笑着看着劉通,一臉悽慘地搖頭說道:“大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次我們這次可是惹上大麻煩了。”

“呃?”趙廣突然蹦出這麼一句話,讓劉通也是滿腦門的糊塗,完全不明白趙廣此話的意思,問道:“趙廣,你這是什麼意思啊?怎麼惹上大麻煩了?”

趙廣的臉上苦得簡直可以擠出苦汁來,深吸了口氣,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城守府內那具被燒焦的屍首,應該就當今陛下趙構的屍首。主公!我們被信王軍栽贓嫁禍了。相信用不了幾天,天下間都會傳出我們劉家軍謀害陛下的消息。加上先前大人在城頭當着那麼多人的面,承認陛下在大人的手中,我們這次,還真的是百口莫辯了。”

紹興三年初,一則消息從大宋陪都江陵發出,卻是震驚了天下。劉家軍劉通,趁着信王趙榛南下平亂之際,偷襲江陵,掠走了陛下,後在見逃跑無望之後,竟然喪心病狂地害死了陛下趙構。

這一則消息傳出,天下震驚。雖說這些年來,大宋敗落,但陛下畢竟還是公認的天下之主。

對於這個傳言,劉通自然是不肯承認了,連連向各地澄清自己的清白。只可惜,這次從江陵傳出的消息,還有兩位大宋趙家宗親作證。他們跟隨信王軍一路從江陵追到永新,並且親耳聽到劉通自己承認陛下在他手中。如今陛下已死,自然是要把這筆帳算到劉通的頭上了。正如趙廣所說,劉通這次可以說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在上饒的江南東路經略使府內,夏誠與一干部下正在商討此事,夏誠緊皺着眉頭,看着坐下衆人,沉聲說道:“諸位。陛下遇害,傳言是劉通下的手,諸位以爲如何?”

猶豫了片刻,時任信州知州的張賽涼起身拱手說道:“大人!屬下以爲,劉通沒有那個膽量敢謀害陛下。如果陛下當真落在劉通手中,劉通不可能不知道陛下的重要性,就算是拼盡全力,也必定會將陛下帶回劉家軍。所以,依屬下看,這陛下之死恐怕另有蹊蹺。”

張賽涼的意見也是得到了在場衆人的認同,劉通雖然年輕,但自接任其父劉家軍之位後,與彭友互換地盤,到了南方之後,穩定各地,能力絕對不在其父劉廣之下。陛下若是落到劉通手中,劉通又豈會將趙構害死?夏誠也是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也是這麼認爲的。那依張家兄弟之言,這陛下不是死在劉通之手,那,肯定就死在信王軍之手了。”

“呃。”對於夏誠的話,張賽涼卻是沒有急着回答,整件事瞞瞞天下人或許還行,但要瞞住他們這些頂尖謀士卻是不可能,陛下被信王趙榛俘虜之後,完全是被信王趙榛給架空了。如今剛剛脫困,就死在了永新,如果說和信王軍沒關係,打死他們也不相信。只是問題是,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劉通,信王軍完全從陛下遇害之事撇的乾乾淨淨,此事茲事體大,可不能信口亂說。

張賽涼沒有回答,但答案卻是不言而喻,夏誠沉默了片刻,轉而問道:“那依諸位之見,接下來我們應當如何行事?起兵討伐劉通?”

“不可。”夏誠此話一說出口,擔任信州經略的張賽良立刻就驚呼,對夏誠拱手拜道:“大人。如今齊帝劉豫已滅,除了金兵之外,就只剩下諸路諸侯只剩下大人與高安、劉通三方抵抗信王,信王軍勢大,大人唯有與高安、劉通聯手,方能抵擋住信王軍的攻勢。若是與劉通翻臉,且不說大人能夠拿下劉家軍,光是大人與劉家軍相爭,只會便宜了虎視眈眈的信王軍。望大人三思啊!”

張賽良的話剛剛落定,就得到了其他謀士的贊同,所有謀臣都是勸阻起夏誠。其實夏誠也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當即便點頭說道:“賽良所言極是。剛剛是我有失計算了。那既然如此,我們還是支持劉通?”

“也不行啊!”這時,另一名文臣起身說道:“大人。如今信王軍以大宋之名宣告劉通謀害陛下之罪,而且是證據確鑿。可以說劉通被認定爲叛逆罪人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大人若是在這個時候支持劉通的話,只會被認定爲是劉通的同黨,被劉通給拖下水。倒是天下之士都以大人爲叛逆,對大人的名聲那可是大大的不利啊!到時候信王討伐,師出有名,我們就被動了。”

“這個……”夏誠這下可是有些爲難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夏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緊皺着眉頭,思索了好半天,夏誠都隱隱感覺自己的偏頭疼病要發作了,咬着後槽牙,伸手使勁揉着兩鬢,他搖了搖頭,說道:“如此,我應當如何是好啊?”

夏誠這一問,卻是讓衆人都是啞口無言,就連張賽涼和張賽良等人都是不知該如何回答。最終,所有人的目光都轉而集中到了夏誠左手邊首位的那一人,此人正是夏誠手下的首席智囊張華軒。如今,衆人恐怕就只能指望張華軒來回答夏誠的這個問題了。

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自己,張華軒只是淡淡一笑,卻是沒有着急回答,而是頭轉向了右邊,目光直接移到了議事宮殿的末席,笑着問道:“胡大人。不知道你有何高見呢?”

聽得張華軒的問話,所有人包括在那裡揉頭的夏誠在內,都是唰地一聲,把頭移向了議事宮殿的末席,只見在末席上坐着的,一名中年男子,昂首挺胸,面色淡然,卻正是年前率大軍放棄齊國投靠到夏誠帳下的胡諸葛。

自從胡諸葛投靠到夏誠帳下之後,卻是一改以前在彭友與齊帝劉豫帳下那種鋒芒畢露的性情,無論何事,都不發表意見。本來胡諸葛投奔夏誠帳下,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兵馬,還有大量的齊國爲金人搶掠的財寶,夏誠正欲大肆封賞胡諸葛。可胡諸葛卻只是要求了一個閒職,每次參與會議也是好像在混日子,漸漸的,就連夏誠也忘了,在自己手下這麼一個智者。

不過夏誠雖然忘了,但張華軒卻是沒忘,自從當年在鄱陽第一次見到胡諸葛,張華軒就知道,此人絕對有着和自己不相上下的智謀。雖然不知道他爲何現在會是如此表現,但張華軒卻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他的注意。這次的這個難題,張華軒倒也有解決之法,不過卻是突然想起了胡諸葛,正欲藉着這個機會,把胡諸葛再度給揪出來。

“哦!賽諸葛先生啊。”夏誠望向了胡諸葛,這纔想起他來,只是不知道爲何張華軒會突然提起胡諸葛,但對於張華軒的信任,夏誠還是問道:“賽諸葛先生可有良謀以教我?”

夏誠雖然是開口發問,但是聽他的口氣,對於胡諸葛卻並沒有抱什麼希望,儘管當年夏誠也知道胡諸葛是彭友手下的第一謀士,但先是彭友被滅投奔齊國,齊國被滅來投奔自己,胡諸葛這個帶點喪門星的表現卻是讓夏誠對他失去了信心,相比之下,夏誠還是更信任張華軒多一些。

面對衆人質疑的目光,胡諸葛淡淡一笑,卻是一改之前沉默的態度,臉上露出了從未出現的自信神情,對夏誠拱手一拜,朗聲說道:“大人。屬下倒有一計,請大人及諸位賜教。”

胡諸葛的回答卻是大大出乎了夏誠等人的意料之外,以前夏誠也曾問計於胡諸葛,可得到的都是一些敷衍之言,卻是沒想到這次胡諸葛竟然會蹦出這麼一句。唯有張華軒的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模樣,心中對胡諸葛的評價無疑又高出了許多。張華軒已經看穿了胡諸葛沉寂的緣故,卻是因爲天下的局勢正處於平穩之勢,胡諸葛就算是積極參與到夏誠的謀劃當中,卻最多隻能落得個能吏之名,根本無法與張華軒、張賽涼等人相比。胡諸葛沉寂下來,卻正是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夏誠陷入困境的機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恐怕就胡諸葛的想法吧。

想到這裡,張華軒不由得眯起了雙眼,淡淡一笑,單手捋了捋下巴下面的鬍鬚。對於胡諸葛的這些個小心眼,張華軒並不在意,只要胡諸葛能夠爲夏誠謀劃,對夏誠有益,那張華軒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第一智囊的地位,就算是讓與這胡諸葛又能如何?他看得出來,胡諸葛有野心,不過,這對於夏誠來說,有益無弊,更能促使胡諸葛爲夏誠謀劃,張華軒自然是樂見於此了。

張華軒心裡想着事情,胡諸葛此刻卻是開始了他一鳴驚人的表演,對周圍衆人掃了一圈,胡諸葛朗聲說道:“主公!屬下之見,不論如何,劉通誅殺趙構皇帝的名頭已經壞了,大人就不宜與之結盟。至少,在明面上不能。大人可以江南東路經略使之名,率先發出矯詔,稱劉通爲逆賊,號召天下之士共討之。而暗地裡,大人卻可分別遣使於高安、劉通,暗自結爲盟友。如今信王軍主力與金兵對峙,我中原也只剩下大人、高安、劉通和信王趙榛親自率領的南方軍四方勢力。金人強大,信王軍能奪回大部分失地,已經很費力了,現在想要覆滅金國也不太可能。”

“就因爲如此,我們纔能有機會對抗信王。而大人和高安不會起兵討伐劉通,那剩下討伐劉通的,自然就信王趙榛了。況且信王趙榛身爲信王殿下,又是大宋親王,於情於理都應當起兵討伐叛逆。大人大可坐看信王趙榛與劉通爭鬥,如果劉通處於劣勢,大人便可暗中相助。等到信王趙榛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與劉通的爭鬥當中,大人便可起兵突襲信王軍佔領的境地。重創信王軍。”

“妙計。”胡諸葛剛剛說完,張賽涼已經是聽得雙眼放光,擊掌驚呼道:“大人率先發出矯詔,那在明面上,這討伐逆賊的名聲自然是大人的。倒是名聲大人得了,拼死拼活的,卻是信王趙榛和劉通。胡大人此計果然是妙啊!”

張賽涼這麼一讚,其他謀士也是紛紛出言稱讚此計,而夏誠也是露出了驚喜之色,似乎對胡諸葛能夠想出如此妙計趕到驚訝。在場衆人當中,也唯有張華軒的表情很是淡然,以他對胡諸葛的瞭解,能夠想出此計的確不會讓他感到意外,而張華軒所想出的解決之法,和胡諸葛剛剛所言,正是不謀而合。見到夏誠望向自己詢問,張華軒一頷首,對夏誠點頭說道:“大人。胡大人之言實乃大妙。可以爲之。”

張華軒這麼一說,夏誠也算是徹底放下心了,連連點頭說道:“賽諸葛先生此計深得我心。好!就這麼定了。”

“這次你們做得很不錯。沒有讓我失望。”坐在最上首位的信王趙榛眯起了眼睛看着下面的衆人,帶頭一人正是信王趙榛最信任的馬擴,而在馬擴身後的,還有一大批此次留守在江陵的謀臣武將。

聽得信王趙榛的評價,馬擴首先便抱拳喝道:“微臣能爲王爺分憂,乃是微臣的本分。此次微臣行事不密,讓賊人偷入了皇宮,並且將陛下劫走,最後累死了王將軍。微臣實在是罪責難逃。請王爺降罪。”

191 以弱擊強兩面夾擊575 各有定計522 城破血腥名將損409 甕中捉鱉489 福建路變故176 逃跑與追殺618 圍城319 比試314 激鬥49 馬擴遊說百萬衆歸268 古靈精怪的少女645 反伏擊545 皇宮驚變622 太行英雄戰萬敵359 私仇公怨第22章 奚人金兵的應對之策609 火神逞威348 明爭暗鬥選盟主142 謀算與埋伏51 斂財與殺人術596 猛將對英豪507 趙家軍將逞威風623 梁山張榮上234 強悍信王與攻襲都統府邸549 異變568 城守府對峙651 滅諸侯結南亂528 局勢不利的高安203 夜襲399 伏擊35 局勢212 獵物247 誘餌戰術512 火中大敗400 中計斷腕434 空營休戰620 識破計謀後的緊急攻城355 安鄉城下274 鬥雙蟒579 碟計655 大結局457 大火城亂539 諸侯亂趙構俘65 攻山廝殺564 先鋒兵敗受阻362 衆人藏私信王出戰55 李彥仙與假高龐120 比武打賭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113 搭線求見532 將計就計拿下光澤26 與剩餘八字軍匯合249 人馬衆多的山賊軍618 圍城654 最後的勝利281 石門部署148 決戰之地225 罪惡與殺戮314 激鬥60 黃毛大王定計161 合圍金兵652 北伐309 武功山高聚199 試探104 信王趙榛治下幸福而勤勞的子民397 軍議奪權271 鬥巨蟒531 夏誠謀劃526 勇將341 蟬與黃雀515 趙構與齊國的聯軍突襲28 大戰中的鋒芒無敵信王257 爭執與無奈的解決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575 各有定計584 三打一121 驚險打鬥34 速佔沃州549 異變308 反擊聯盟431 戰和440 峰迴路轉來援軍41 趙構的愚蠢480 福建高安392 南昌崛起555 平叛76 衝擊羣龍無首的金營270 隧洞巨獸368 楚國太尉347 鼎州會盟471 內應斬首360 兩軍對峙605 梅州程鄉443 聯軍先鋒54 親兄弟也是敵人211 目標588 兵鋒空城269 協議371 英宣退兵191 以弱擊強兩面夾擊
191 以弱擊強兩面夾擊575 各有定計522 城破血腥名將損409 甕中捉鱉489 福建路變故176 逃跑與追殺618 圍城319 比試314 激鬥49 馬擴遊說百萬衆歸268 古靈精怪的少女645 反伏擊545 皇宮驚變622 太行英雄戰萬敵359 私仇公怨第22章 奚人金兵的應對之策609 火神逞威348 明爭暗鬥選盟主142 謀算與埋伏51 斂財與殺人術596 猛將對英豪507 趙家軍將逞威風623 梁山張榮上234 強悍信王與攻襲都統府邸549 異變568 城守府對峙651 滅諸侯結南亂528 局勢不利的高安203 夜襲399 伏擊35 局勢212 獵物247 誘餌戰術512 火中大敗400 中計斷腕434 空營休戰620 識破計謀後的緊急攻城355 安鄉城下274 鬥雙蟒579 碟計655 大結局457 大火城亂539 諸侯亂趙構俘65 攻山廝殺564 先鋒兵敗受阻362 衆人藏私信王出戰55 李彥仙與假高龐120 比武打賭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113 搭線求見532 將計就計拿下光澤26 與剩餘八字軍匯合249 人馬衆多的山賊軍618 圍城654 最後的勝利281 石門部署148 決戰之地225 罪惡與殺戮314 激鬥60 黃毛大王定計161 合圍金兵652 北伐309 武功山高聚199 試探104 信王趙榛治下幸福而勤勞的子民397 軍議奪權271 鬥巨蟒531 夏誠謀劃526 勇將341 蟬與黃雀515 趙構與齊國的聯軍突襲28 大戰中的鋒芒無敵信王257 爭執與無奈的解決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575 各有定計584 三打一121 驚險打鬥34 速佔沃州549 異變308 反擊聯盟431 戰和440 峰迴路轉來援軍41 趙構的愚蠢480 福建高安392 南昌崛起555 平叛76 衝擊羣龍無首的金營270 隧洞巨獸368 楚國太尉347 鼎州會盟471 內應斬首360 兩軍對峙605 梅州程鄉443 聯軍先鋒54 親兄弟也是敵人211 目標588 兵鋒空城269 協議371 英宣退兵191 以弱擊強兩面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