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劉家軍團滅

631劉家軍團滅

之前張龍被王虎特意留在外面,佈置下最後一道防線,本來張龍還認爲自己沒有機會表現了,卻沒想到劉義竟然送上門了。雖然劉義逃走的路線和張龍所佈置的防線有些不太吻合,但張龍還是在第一時間就下令追擊劉義。

“劉義休走!爺爺張龍在此。”遠遠看到劉義那獨特的模樣,張龍越來越肯定那突圍的就劉義,心裡也是激動得很,一邊加快速度追擊,一邊大聲呼喝。

劉義本以爲好不容易突破了崔虎的伏擊,也算是逃出生天了,可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層攔截,也是嚇了一跳,轉頭一看,更是眉頭都皺了起來。因爲張龍所率領的追兵雖然人數不多,只有百餘人,可全都是騎兵。

要擺脫那些步兵的追擊倒是容易,可要擺脫這些騎兵,那可就困難了。宋軍的騎兵,那可是天下聞名的,雖然這些騎兵不是那些聞名天下的宋軍騎兵軍隊,但速度那也不是一般步兵所能比得了的。劉義卯足了勁,可最後還是被張龍帶着人給攔住了。

張龍將手中的長槍一揮,哈哈大笑道:“劉義。速速投降。要不然,休怪我長槍無眼。”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劉義自然是不會投降了,將手中的寶劍橫在胸口,雖然沒有回答,但意思已經是很明顯了。對於劉義的態度,張龍反倒是笑得更大聲了,喝道:“就知道你不會投降。這樣正好。劉家軍之主死在我的槍下,哈哈。這可是個天大的功勞。”說着,張龍雙腿一夾,縱馬就朝着劉義殺了過來。

其實張龍心裡早就打定了主意,根本就不想生擒劉義,如果說是生擒劉義,這功勞可都是大家的,可要是張龍把劉義的腦袋給砍下來,那這功勞就他自己一個人的了。一想到自己可以提着劉義的腦袋去邀功,張龍就感覺自己的運氣來了。劉義在他的眼裡,也已經變成了一個會移動的大功勞大蛋糕!

面對衝過來的張龍,劉義也是沉住氣,雙手緊握寶劍,現在他沒有別的退路了。不光是爲了他自他自己,還爲了已經戰死的劉義等人,更爲了他身後的趙廣,劉義都必須要血戰到底。

“看槍。”衝到劉義面前的張龍,提起長槍就刺了過去,張龍可以說完全沒有把劉義放在心上。根據情報所得,劉義只是一名文人出身的傢伙,根本就不像他的兄弟那般驍勇善戰。而張龍他自己則是在戰場上廝殺多年,要拿下劉義,那豈不是易如反掌?所以張龍這一槍刺出,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花巧,筆直地朝着劉義的咽喉刺了過去。

不過張龍未免也太小覷劉義了,劉義雖然是個文人出身,身手也的確不如劉通、劉頌那麼厲害,但並不代表他就真的手無縛激之力。

至少,劉義能夠從南雄州城一路衝殺到這裡,就足以說明劉義也有着一身不俗的本領。面對張龍這直來直去的一槍,劉義揮起寶劍,擋在自己的面前,正好將長槍給擋了下來。

只不過,從長槍上傳來的勁道,卻是迫使着劉義雙手一彎,那寶劍都逼到劉義的臉上了。最後劉義大喝一聲,鼓足了勁往上一推,這纔將長槍的勁道給卸開。

自己這一槍竟然沒有得手,倒是讓張龍也是大感意外,不過張龍也算是經歷了不少戰鬥,只是稍稍愣了片刻,便立刻再次挺槍攻擊。張龍的長槍雖然比不上趙雲等槍術大家,但也頗有章法,這槍招使出,數道槍影層層疊疊,朝着劉義輪番攻去。

面對這些刺來的槍影,劉義也只能是盡力揮舞寶劍,不停地擋架張龍的攻擊。不過劉義的身手比起張龍這樣一個常年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畢竟還是差了一些。雖然劉義已經是拼盡全力,但還是有三六道槍影透過了寶劍的阻攔,落在了劉義的身上,頓時就在劉義的身上留下了數道傷口。

從身上傷口處傳來的疼痛,並沒有讓劉義放棄,劉義的那一雙眼睛,始終死死地盯着面前的敵人,雙手堅定地握着寶劍,一劍一劍的擊出。

隨着那一聲聲撞擊聲響起,劉義也是被張龍逼着連退了數十步。張龍將長槍在胸口一橫,冷眼看着面前大口大口喘着粗氣的劉義,說道:“到現在你還不肯放棄嗎?哼!難道就憑你一個人,你認爲可以逃得出我們宋軍的千軍萬馬?就算是你可以逃得走,難道你以爲憑你一己之力,能夠對我們宋軍恢復河山的大業有什麼影響嗎?哼!簡直就不自量力。”

趁着張龍收槍的這一刻,劉義也是一邊喘着粗氣,一邊抓緊時間恢復體力,雖然現在的他模樣十分狼狽,但劉義的那雙眼睛卻是始終沒有放棄的意思,依舊緊緊盯着張龍。深吸一口氣,稍稍平和了一點呼吸,劉義沉聲喝道:“就算是如此,我也絕對不會放棄。劉家人,從來就不知道放棄是何物。要我們放棄,還不如讓我去死。”

“哼!冥頑不靈。”見到劉義竟然如此固執,張龍也懶得廢話了,本來他沒有生擒劉義的意思,當即便再次提起長槍,朝着劉義刺了過去。這次張龍可沒有保留,這一槍卻是使出了他全部的實力,長槍帶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地朝着劉義的胸口點了過去。而此刻,劉義似乎還沒有緩過勁來,呼吸依舊很急促,看樣子張龍這一槍,他是再也躲不過去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義的臉上突然閃過了一絲詭異的笑意,面對就快要刺中自己的長槍,劉義猛地揮起寶劍,再次砍中了那長槍的槍桿。就聽得鐺的一聲,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張龍手中的那根鋼鐵打造的長槍,竟然被劉義的寶劍直接斬斷。

張龍看着那空中飛舞的槍頭,臉上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饒是他征戰多年,也從未見過如此事情發生。雖然張龍手中的長槍並不是神兵利器,但也是算是堅硬無比了,跟隨張龍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破損的跡象,哪怕劉義手中的寶劍如何鋒利,也不可能一劍將長槍給砍斷啊。

而張龍這裡在發呆,可劉義卻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趁着張龍還沒有緩過神來,劉義猛地就刺出寶劍,正中張龍的胸口。那張龍慘叫一聲,卻只能是瞪大了雙眼,看着眼前這個剛剛還被自己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敵人,滿臉不甘和疑惑地從馬背上倒了下去。

劉義此刻已經是全身沒有半點力氣,就連將寶劍從張龍的胸口拔出都做不到,只能是鬆開了寶劍,任由寶劍跟着張龍一道摔下馬去。因爲劉義已經注意到,就在身後不遠處,王虎和崔虎都已經趕到了,以他現在的狀態,根本就不可能逃得出王虎和崔虎的追殺,有沒有寶劍在手,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王虎和崔虎兩人一臉鐵青地縱馬走了過來,他們剛剛趕到的時候,正好看到張龍的長槍被斬斷,可他們卻是根本來不及救張龍,只能是眼睜睜看着張龍被劉義給殺了。

張龍戰死,他們兩人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了。見到劉義似乎已經放棄了抵抗,王虎和崔虎兩人也是慢慢走到了劉義左右,看着地上張龍的屍首,王虎一臉殺意地盯着劉義,簡直恨不得立刻將劉義給碎屍萬段。

對於王虎的殺意,劉義就好像什麼都沒看到一般,身子一沉,整個人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不過當他快要落在地上的時候,劉義卻是將身子一扭,自己面朝地面摔落,護住了自己背上的趙廣。

之前趙廣只是在從崔虎那裡突圍的時候,醒過來了一次,後來一直都是陷入昏mi當中。現在被這麼一震,趙廣也是微微睜開了眼睛,醒了過來。不過趙廣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卻是呼喚一個人的名字:“劉通。”

“劉通?”在一旁的狄虎和崔虎聽到趙廣突然蹦出這麼一個名字,都是不由得一愣。

而躺在地上的劉義卻是立刻坐起身,並且將綁住他和趙廣的腰帶給解了下來,慌忙將趙廣抱在懷中,喊道:“趙廣兄!趙廣兄!你怎麼樣了?”

“劉通!劉通!”對於劉義的呼喚,趙廣卻是不理,只是不停地喊着劉通的名字。從他那蒼白的臉上,沒有半點痛苦的跡象,反倒是透着一絲欣喜,就彷彿他看到了什麼值得他開心的事情。不過,這種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趙廣的眼睛突然睜得老大,一直盯着空中,隨即笑了笑,便腦袋一歪,再也沒有了生息。

“趙廣兄!”劉義不由得悲呼了一聲,整個腦袋也都是埋在了趙廣的身上,雙肩不住地顫抖。當年,劉義也曾經對年紀輕輕就總領劉家軍大權的趙廣很是不滿。不過這麼幾年過去了,至死也才二十幾歲的趙廣爲劉家軍的發展耗費了多少心力,劉義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對於趙廣,劉義現在所懷有的,就只有敬意。

在旁邊的王虎和崔虎也不再說話了,雖然心中很恨劉義和趙廣,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趙廣這樣一位人傑,也值得他們去尊敬。

沉默了片刻,王虎也是慢慢翻身下馬,朝着劉義走了過去,就算是對趙廣有如何的敬意,也不能讓王虎就這麼放過劉義。不過,就在王虎剛剛走出第一步的時候,劉義突然猛地一擡頭,狠狠地瞪了一眼王虎,就這麼抱着趙廣的屍身站了起來。

當然,以劉義現在的身體情況,光是站起來就很費力了,更不要說是抱住趙廣。就算是勉強站起來,他也是搖搖晃晃的,就像是隨時要倒下去一般。不過就算是如此,劉義整個人卻是露出了一股傲然的氣勢,就連王虎也是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

看了看王虎,又轉頭看了看周圍的包圍自己的宋軍將士,劉義嘿嘿一笑,只是這笑容配合他滿是鮮血的臉,多少有些慘然的感覺。

劉義回過頭,再次望向王虎,笑道:“王虎將軍,這場仗我們輸了。而且是輸得是心服口服。不過,我是不會投降的。只有戰死的劉家人,沒有投降劉家人!”說完,劉義用手在趙廣的腰間一抹,卻是將趙廣的佩劍給拔了出來,直接便指向了王虎。

被劉義用劍指着,王虎的臉上卻沒有半點驚慌,從剛剛劉義的話語中,王虎就已經知道劉義的用意了。王虎自然很希望能夠生擒劉義,但在目睹了剛剛趙廣的死,還有之前那些劉家軍戰將的奮戰。不知爲何,原本對劉家軍恨之入骨的王虎,卻突然有一種想要成全他的想法。

而見到王虎沒有上前阻攔自己,劉義的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絲感激。至少,王虎給他保留了這最後的尊嚴。劉義慢慢擡起頭,仰望着天空,深吸了口氣,高聲呼喊:“父親!大哥!我來了!”話音未落,只見劉義手腕一轉,寶劍轉了個方向,直接就朝着他自己的胸口刺了過去。

鋒利的寶劍,很輕易便刺穿了劉義的胸口,可劉義的臉上卻沒有半點痛高,反倒是露出了幾許輕鬆的表情。身子晃了一下,雙膝一軟,跪在了地上,腦袋也是往下一沉,就這麼沒有了生息。

看着眼前劉義和趙廣的屍首,王虎嘆了口氣,轉頭對崔虎說道:“劉義和趙廣兩人身份太重要了,我們不能擅自處置,你且讓人將他們兩人的屍首好生處理一番,派人送往江陵。至於老張,把他好生安葬。”張龍和王虎也是多年的戰友,如今張龍也是死了,王虎心中自然難過,這打了勝仗的喜悅也是衝散了不少。

“王虎!王虎!”這個時候,之前在前方廝殺的王宗石也是趕了過來,別看他渾身上下都是血跡,不過那滿臉的笑意就足以證明他剛剛不僅是打了個痛快,而且也是獲得了一場大勝。

很快,王宗石便趕到了王虎身邊,看了一眼正在指揮將士們收拾戰場的崔虎,笑着對王虎說道:“那三個小子還真難纏。不過被我用拖刀斬給殺了一個,剩下兩個也是收拾了。怎麼樣?你這邊也結束了?那劉義是被擒,還是死了?”

王虎淡淡一笑,輕輕地搖了搖頭,隨即說道:“沒事了,王將軍,這場仗,我們贏了。”

信州上饒城,原江南東路經略使府,同時也是現在的夏家諸侯軍的總帥部。

這幾日,夏家諸侯軍總帥部上上下下都瀰漫着一股緊張的氣氛。原因很簡單,夏家諸侯軍的主人,執掌信州的霸主夏誠病危。

自從大聖王死後,其實夏誠的身體一直都不好,以前在洞庭湖、鼎州等地與官兵和各方勢力作戰受傷遺留下來的毛病,時不時就會發作。前幾日,傳來消息,與夏誠有救命之恩的大將夏山嶽戰死衢州,正在處理政務的夏誠一聽之後,便暈倒在地,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醒,幾個負責爲夏誠醫治的醫師在診斷過後,都是一臉苦澀地搖頭,看來這次夏誠還真的是熬不過去了。

夏誠一手創立這夏家軍霸業,也算是這亂世中的一代霸主了,如果夏誠就這麼死了,對於夏家軍上下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另一方面,夏誠的生死,更是預示着夏家軍內部馬上就要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浪。

在夏家諸侯軍總帥部的大門口,身爲最早跟隨夏誠的頂級謀士,張賽涼正滿臉苦澀地朝着大門口走去。按照前幾日從衢州傳來的軍情,按照楊淮的說法,原本突襲衢州的計劃沒有成功,衢州戰事已經是陷入了僵持。

這個消息讓張賽涼很是不安,衢州雖然被他們的大軍給阻攔在信州之外,但衢州不僅有趙雲、管天下等大將,更有輕騎和重騎兵軍隊這兩支宋軍強軍。時間拖延的越久,衢州戰事對於夏家軍就越不利。

原本的計劃,是針對輕騎和重騎兵軍隊不善攻城的弱點,以閃電之勢突襲衢州城。將衢州城拿下之後,便可進一步謀取衢州。可現在衢州戰事陷入僵持,分佈在衢州各地的輕騎和重騎兵軍隊就會源源不斷地朝着衢州趕來。沒有取得衢州城爲依仗,楊淮他們手下就算是有再多的兵馬,那不是宋軍的對手。

可偏偏這個時候,夏誠有重病在牀,不能理事。楊淮的大軍是進是退,如此重大的決定,張賽涼等人可不敢擅作主張。今日張賽涼已經是第三次來夏家諸侯軍總帥部探病了,他要確保夏誠在醒來的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這個消息,好早日做出決斷。

就在張賽涼滿懷心事地朝着夏家諸侯軍總帥部大門走去的時候,忽然從身後傳來了一聲呼喊聲,張賽涼回過頭一看,臉色又是一沉。

在身後不遠處的街道口,一名男子正在快步朝這邊趕來,此人張賽涼自然是認得,正是負責軍情傳達的一名偏將。而看這名偏將那急急忙忙的模樣,張賽涼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衢州那邊出事了?

那名負責軍情的夏軍偏將,很快便趕到張賽涼的面前。這麼遠跑過來,他連氣都沒有喘上一口,就直接對張賽涼說道:“呼呼張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剛剛從信州傳來戰報,楊淮將軍他們大敗而回。十萬大軍,如今只剩下一萬餘人。不僅如此,張頂天將軍也是身受重傷,性命堪憂。”

聽完這個消息,張賽涼就感覺好似一道雷轟地一下劈在了自己的頭頂,讓他臉色慘白,連着往後倒退了好幾步,差點站不住腳。虧得張賽亮眼疾手快,伸手把張賽涼扶住。

張賽涼愣了好半天,才慢慢緩過勁來,深深吸了口氣,沉聲問道:“如今楊淮將軍身在何處?”張賽涼之前就已經猜到楊淮可能會敗,只不過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麼快。至於楊淮是怎麼敗的,張賽涼現在沒有什麼興趣知道了,唯一關心的就接下來的這個爛攤子該如何處理。

這時,匆匆趕來得到更新的消息的張賽亮立刻回答道:“楊淮將軍收拾敗軍,已經退往上饒東關城,只不過張頂天將軍的傷太重了,楊淮將軍不敢冒險帶着張頂天將軍上路,只能是暫且在上饒東關駐紮下來,同時也可防備宋軍的反撲。”說完,張賽亮從袖中掏出了軍情錦囊,遞給了張賽涼。

張賽涼點了點頭,楊淮如此安排倒也正確,如今大軍方敗,對於衢州的敵人,不可不防。當即張賽涼便伸手接過了軍情,也不急着看,而是對另一邊剛剛趕過來的張賽亮說道:“賽亮,你我現在就進府去找大人,看看大人醒了沒有。如果大人還沒有醒的話,我們只有先去找張華軒商量對策了。現在的情況,已經容不得再耽誤了。”

張賽亮點了點頭,當即兩人便轉身朝着夏家諸侯軍總帥部內走去,張賽涼和張賽亮都是夏家軍重臣,那些把守夏家諸侯軍總帥部門口的士兵自然是不敢攔阻他們了。如今夏誠病重,自然是在後院休養,所以進到府內,張賽涼和張賽亮也是不用問人,徑直便朝着內院走去。

213 三路分兵135 一降走亂再降622 殊死激戰304 兵權的分配238 心態與戰鬥383 少年有計60 黃毛大王定計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88 武技更精湛513 將死546 救趙構444 私自偷襲516 火燒聯軍558 俘虜631 劉家軍團滅587 新的征伐145 偷襲與勝利會師194 血戰生天352 罷鬥交友281 石門部署375 各謀地盤254 暗流漩渦的石門城330 將計就計順水推舟310 糧草被劫兩家抗主386 危機時刻來援兵151 突來的伏兵135 一降走亂再降631 劉家軍團滅166 南下517 漢陽軍趙構兵610 火炮被襲625 失去希望的劉家軍255 局勢317 白家土家爭奪的武功山267 地下異怪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608 新的戰爭162 混亂中的追擊與逃跑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32 真定城下金人的恐怖火器324 將鬥488 陰森的碟部257 爭執與無奈的解決654 最後的勝利284 慘敗的秦檜413 任務不成遇大魚359 私仇公怨402 拼死斬敵將支援鐵騎來283 調動精銳199 試探595 劉家勢傾650 新來強敵482 奪寨392 南昌崛起397 軍議奪權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396 桂陽軍衆官聚首425 發展556 陛下歸來346 瀏陽遇賢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117 明教來人489 福建路變故132 戰與穩611 鬥戰敗中取勝184 強人601 高家軍夏家兄弟536 援軍解圍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654 最後的勝利511 臨陣退卻295 招降要兵不要帥286 石門城與秦檜歷史性的會面57 亂世人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440 峰迴路轉來援軍143 攻襲115 女軍管143 攻襲311 世仇227 傾瀉怒火518 守城血戰421 北方搶掠471 內應斬首242 石門物資397 軍議奪權576 四面攻城116 光大中華375 各謀地盤第8章 追兵531 夏誠謀劃85 截馬回城447 戰損數將341 蟬與黃雀395 敗敵464 惹事的王熊535 四面圍攻慘烈城戰435 信王真正的實力517 漢陽軍趙構兵264 糧倉敵襲
213 三路分兵135 一降走亂再降622 殊死激戰304 兵權的分配238 心態與戰鬥383 少年有計60 黃毛大王定計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88 武技更精湛513 將死546 救趙構444 私自偷襲516 火燒聯軍558 俘虜631 劉家軍團滅587 新的征伐145 偷襲與勝利會師194 血戰生天352 罷鬥交友281 石門部署375 各謀地盤254 暗流漩渦的石門城330 將計就計順水推舟310 糧草被劫兩家抗主386 危機時刻來援兵151 突來的伏兵135 一降走亂再降631 劉家軍團滅166 南下517 漢陽軍趙構兵610 火炮被襲625 失去希望的劉家軍255 局勢317 白家土家爭奪的武功山267 地下異怪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608 新的戰爭162 混亂中的追擊與逃跑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32 真定城下金人的恐怖火器324 將鬥488 陰森的碟部257 爭執與無奈的解決654 最後的勝利284 慘敗的秦檜413 任務不成遇大魚359 私仇公怨402 拼死斬敵將支援鐵騎來283 調動精銳199 試探595 劉家勢傾650 新來強敵482 奪寨392 南昌崛起397 軍議奪權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396 桂陽軍衆官聚首425 發展556 陛下歸來346 瀏陽遇賢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117 明教來人489 福建路變故132 戰與穩611 鬥戰敗中取勝184 強人601 高家軍夏家兄弟536 援軍解圍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654 最後的勝利511 臨陣退卻295 招降要兵不要帥286 石門城與秦檜歷史性的會面57 亂世人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440 峰迴路轉來援軍143 攻襲115 女軍管143 攻襲311 世仇227 傾瀉怒火518 守城血戰421 北方搶掠471 內應斬首242 石門物資397 軍議奪權576 四面攻城116 光大中華375 各謀地盤第8章 追兵531 夏誠謀劃85 截馬回城447 戰損數將341 蟬與黃雀395 敗敵464 惹事的王熊535 四面圍攻慘烈城戰435 信王真正的實力517 漢陽軍趙構兵264 糧倉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