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連斬敵手滅族之戰

646連斬敵手滅族之戰

“不好!中計了。”見到突然出現的敵人,楊靠臉色大變,不由得驚呼了一聲,也顧不得繼續殺劉正將爲兄弟報仇了,立刻就對着楊鳴禮等人喝道:“集合!重新佈陣。”

其實用不着楊靠招呼,楊鳴禮等人也是立刻掉轉馬頭,帶着大軍朝着楊靠那邊集結。可現在的情況卻是通往弋陽的道路已經被敵人給攔截了,要想退回弋陽,就必須和敵人硬碰硬地突圍。不過這些夏族外姓子弟比起夏家族本姓子弟要強得多,不愧於英傑之名。幾兄弟只是相互看了一眼,便同時做出了相同的決定,兄弟幾人立刻便領着大軍縱馬朝着前方衝擊,試圖突圍回城。

“哼!”面對衝殺過來的夏族外姓楊家子弟,花中龍和單山嶽同時冷哼了一聲,停下了相互之間的鬥嘴,提刀便迎了上去。花中龍直接便接下了楊鳴禮和楊梟,而單山嶽則是對上楊靠、楊以及其他兩名將領。雖然單山嶽以一敵四,但這幾人當中也就楊靠和楊庭厲害點,其他人不足爲懼。相反,花中龍要對付的卻是夏族外姓子弟當中最厲害的楊鳴禮與楊梟,卻是遠遠比單山嶽要困難得多了。

不過花中龍也不是普通人,他大大小小也經歷了數百戰。雖然到現在還未能踏入武學宗師的行列,但光憑他這一身蠻力以及那抗打的身子,已經不比一般的武學宗師差多少了。因此雖然楊鳴禮和楊梟都不是庸手,但花中龍卻還是憑藉着他那手大開大合的刀法,也不差。所以他也能與對方打得熱火朝天,不呈敗勢。

兩軍將士也都廝殺到了一起,如果單從人數上來看。宋軍和夏家軍軍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但再比上戰鬥力,夏家軍軍雖然也能堪稱精銳之師,可比起宋軍卻是明顯要差上一個檔次。

更何況,這一戰宋軍已經是佔得了先機,而夏家軍軍遭遇伏擊,在軍心士氣上也是已經有些低落了。兩軍這一交鋒,雖然不是潰敗,但夏家軍軍也是被打得節節敗退。

看到自家兵馬竟然敗得這麼快,楊靠一邊和單山嶽交手,一邊急躁地對身邊的兩位將領喝道:“兩位副將,你們帶着兵馬繼續突圍,我倆拖住他。”

“不行!將軍,要走一起走。”兩位副領手中的長槍沒有片刻停頓,不停地朝着單山嶽點去,只是無論他們的長槍如何攻擊,卻是始終破不開單山嶽青龍大刀的防守。

“聽命令!否則軍法處置!”楊靠如此一說,同樣是夏家子弟,只不過是本姓子弟的兩名副將,立刻帶人離開了。

“哼。”見到楊靠和楊庭兩人竟然擋在自己面前,讓兩名副將帶着大軍逃走,單山嶽的眼中一寒,冷哼一聲,手中的青龍大刀高高舉起,猛地就朝着楊靠和楊庭兩人劈了下來。

看到單山嶽的這一刀,楊靠和楊庭都是心中一驚,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刀,落在他們兩人的眼中,簡直就像是萬丈高山落下來一般。

面對如此攻勢,兩人哪裡敢擋架,連坐騎也顧不上了,慌忙就往旁邊一跳,跳到兩邊這才躲過了單山嶽的這一刀。只是他們是躲過了,可他們的坐騎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被單山嶽這一刀給劈了個正着,只來得及發出一聲嘶鳴,兩匹高頭大馬竟然瞬間就被青龍大刀給斬成兩截。而青龍大刀的勢頭還沒有停住,繼續往下落,竟然在地上砍出了一道深數寸的裂痕。

“躲得倒是利索。”單山嶽冷笑一聲,望向前方灰頭白臉、狼狽不堪的楊靠和楊庭,眼中滿是不屑。看着眼前居高臨下望着自己的單山嶽,楊靠和楊庭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了絕望的想法。

而在另一邊,花中龍與楊鳴禮、楊梟的交戰也已經進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楊鳴禮的槍法剛猛,而花中龍的刀法也是大開大合,因此楊鳴禮就負責和花中龍正面交鋒,而楊梟則是在旁時不時刺出一槍,干擾花中龍。就靠着這個辦法,楊鳴禮和楊梟兩人這才能夠和花中龍拼個平手。

“孃的!”花中龍卻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原本以他的實力,要比楊鳴禮勝上一籌。可多了楊梟像個蒼蠅一樣在旁邊搗亂,弄得花中龍根本不能專心與楊鳴禮拼殺。

好不容易和楊鳴禮拼了一招,憑藉着花中龍的力量,硬是將楊鳴禮給逼退了數步,花中龍正要上前追擊,可又是楊梟從旁邊刺了一槍,弄得花中龍不得不停下來應付這一槍,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這下花中龍可是真的火了,怒喝一聲,竟然丟下楊鳴禮不管,提着單刀就朝着楊梟劈了過去。

楊梟雖然也稱得上高手,但比起楊鳴禮還有所不如,更不要說是花中龍了。看到花中龍氣勢十足的這一刀,楊梟也是不由得一驚,慌忙往後縮。而楊鳴禮見到兄弟有難,也是立刻提起長槍前來相救。只見楊鳴禮這一槍揮出,擋在楊梟的前面,想要爲楊梟擋下花中龍的攻擊。

可沒想到,原本是一臉怒容的花中龍,突然嘴角一翹,臉上竟然掛起了狡黠的笑意。只見花中龍的手腕一轉,那本是劈向楊梟的單刀卻是刀鋒一轉,竟然突然轉向了楊鳴禮的身上。

這突然的變化,讓楊鳴禮和楊梟都是嚇了一大跳。咋一看花中龍五大三粗,好像是個莽漢子。可楊鳴禮和楊梟不知道的是,其實花中龍心裡的鬼主意那可是不少,這一點,宋軍的幾名將領都是心知肚明。有不少人在和花中龍交手的時候,都被花中龍那看似忠厚的外表給騙了,吃了大虧。

面對這樣的突襲,楊鳴禮雖然手忙腳亂,但總算在最後關頭還是來得及做出防守,長槍橫在胸口,堪堪來得及擋住花中龍的這一刀。只是花中龍的力道極大,雖然擋住了刀鋒,卻沒辦法抵擋住從刀鋒上傳來的力道,楊鳴禮直接就被花中龍這一刀給劈得翻下馬去。

“兄長!”楊梟見到楊鳴禮摔下馬,也是不由得驚呼了起來,只是他現在爲別人擔心還太早了,只見花中龍一扭頭,一雙冒着寒光的眼睛就直勾勾地瞪向了他。弄得楊梟也是不由得一驚,慌忙將長槍護在胸口,準備迎接花中龍的攻擊。

“小子!剛剛你打得很過癮嘛。”花中龍一咧嘴,便獰笑着揮刀上前,看準了楊梟就唰唰劈出了兩刀,勢大力沉的兩刀落在楊梟的長槍上,竟然直接就將長槍給砍得變了形。而楊梟的雙臂也是被震得發麻,連長槍都抓不住了,擡起頭,就彷彿看怪物一般地看着花中龍,他以前可從未見過力氣這麼大的人。

“住住手。”剛剛從地上爬起來的楊鳴禮,嘴角掛着一道血漬,顯然是傷的不輕。可他現在卻完全沒有在乎自己的傷勢,看着花中龍的刀距離自己兄弟的脖子越來越近,楊鳴禮近乎是嘶吼般地喊了起來。

只可惜,花中龍根本就沒有把楊鳴禮的怒吼放在心上,面對已經毫無防守能力的楊梟,花中龍的刀直接便落在了楊梟的脖子上,沒有片刻停滯,直接就將楊梟的脖子給斬斷。楊梟的腦袋直接飛上了半空,帶起一大片血霧噴灑了出來,看得一旁的楊鳴禮眼睛立刻就紅了,歇斯底里地喊道:“兄弟!”

夏族外姓楊家子弟五人自幼一同接受義父楊淮的教導,兄弟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可是沒想到今夜竟然一連折損了兩位兄弟,而且還都是死在楊鳴禮的眼前。這讓他如何能夠沉得住氣?

當即,楊鳴禮就滿臉猙獰地怒吼着,直接跳了起來,手中長槍筆直地朝着花中龍刺了過去,口中還大聲喝道:“狗賊!我要你的命。”

不過,楊鳴禮雖然想要和花中龍拼命,可在花中龍的眼裡,已經是失去理智的楊鳴禮已經完全不是自己對手了。面對楊鳴禮的攻擊,花中龍眼中寒光一閃,手中的單刀後發先至,帶起了一道光華,直接從楊鳴禮的胸口一抹。就聽得嘶嘶的聲音響起,從楊鳴禮的胸口噴出了一道血霧,楊鳴禮整個人也是從半空中摔了下去。

在另一邊,楊靠和楊庭雖然心中已再無戰勝敵人的想法,卻還是拼命朝着單山嶽攻擊,不爲別的,就爲能夠幫助夏侯惠與夏侯和多爭取一點逃走的時間。

不過楊靠和楊庭的努力,卻是隨着劉正將與李威化的到來而付之東流。之前劉正將和李威化幾乎是被逼到了絕境。幸虧花中龍、單山嶽及時趕到,圍困被解,劉正將和李威化也是順勢發起了反攻。之前夏族外姓子弟與花中龍、單山嶽廝殺的時候,劉正將和李威化兩人已經是將留在後面的那些夏家軍將士清除乾淨。

兩人見到花中龍那邊的戰鬥已經解決了,便直接掉轉頭往單山嶽那邊趕。正好看到楊靠和楊庭朝着單山嶽撲過去,劉正將和李威化二話不說,一個箭步上前,分別將楊靠和楊庭給攔了下來。

李威化直接攔住了楊靠,而劉正將則是將楊庭給拖住了,劉正將先前大腿被楊庭給刺了一個血洞,不過當時劉正將以一敵二。現在楊庭身上也不比劉正將好多少,身上被單山嶽的青龍大刀割了好幾處傷口,還在不停地往外流血,和劉正將正好是傷員對傷員,鬥個旗鼓相當。

眼看着對手都被人家給搶走了,單山嶽卻是沒怎麼生氣,只是笑了一聲,扭過頭,遙望着遠處正在倉皇逃走的夏家倆兄弟。趁着剛剛那段時間的空當,這哥倆帶着一小隊兵馬竟然硬是從宋軍的包圍中衝了出去,距離城門口已經沒有多遠了。

單山嶽的眼睛一眯,卻是從馬背上抽出了弓箭,隨手便彎弓搭箭,直接就瞄準了前方。就看得單山嶽的嘴角微微一勾,那手中的箭矢脫弦而出,帶着尖銳的破空聲,瞬間便飛向了遠處一名夏姓副將的後背。就聽得一聲慘叫,那名副將就像是被重錘擊中了一般,直接便從馬背上飛了出去。

一旁的另一名夏家副將見到哥哥竟然就這麼飛了出去,落在地上只是抽搐了一下,就再也動彈不得了。眼看着族兄沒有了氣息,又驚又怒。可當那名夏姓副將剛剛扭過頭的時候,就看到一支箭矢正朝着自己的面門飛了過來,那箭頭在自己的眼中越來越大。緊接着,他也只能是發出一聲悶響,便跟着從馬背上摔了下去。

兩人臨死前的那一聲驚呼也是驚動了這邊正在廝殺的楊庭。楊庭正在和劉正將廝殺正酣。兩人都是受了不輕的傷,雖然招式沒有太過凌厲,但卻都是拼盡全力在廝殺,原本楊庭雖說不能擊敗劉正將,但劉正將想要擊敗楊庭也沒那麼容易。可夏侯和的驚呼聲卻是讓楊庭徹底亂了方寸,而經驗老道的劉正將又豈會放過這個機會,看準了一個空當,手中的單刀斜着往上一削,正中楊庭的腰間。

中了一刀的楊庭本能地就將身子一縮,而劉正將立刻就反手再來一刀,在楊庭的肩膀上又是劃了一下,最後劉正將雙手握刀,猛地往楊庭的胸口一送,那鋒利的單刀立刻便刺進了楊庭的胸膛。楊庭疼得整個身子都扭曲到了一起,嘴角不斷涌出鮮血,眼睛鼻子擠到了一塊,滿臉不甘地看着劉正將,慢慢從馬背上滑了下去。

“混蛋!”眼看着自家兄弟一個個慘死,楊靠瞋目裂眥,恨不得將眼前的敵人全部殺個乾淨。只是光眼前的李威化就已經讓他吃不消了,更不要說已經是慢慢圍上來的宋軍大軍。

而李威化似乎也看出楊靠怒火攻心,也不管楊靠如何猛攻,李威化左閃右躲,就不和楊靠硬拼,時不時還從旁邊刺上一槍,弄得楊靠哇哇亂叫,卻又沒有任何辦法。而趁着楊靠揮出一槍用力過猛,李威化手中的長槍突然一轉,從後面一敲,直接就敲在了楊靠的後腦勺,立刻就讓楊靠摔下馬去。

見到楊靠落戰馬,左右的將士早就準備好了刀槍,一擁而上,將楊靠直接給捅成了馬蜂窩

而此時,周圍的戰鬥也已經是全部結束了,那些夏家軍兵馬死的死、降的降,就算是有少數一些人逃出去了,那也不足爲懼。劉正將四將聚集在了一起,花中龍、單山嶽兩人立刻便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了劉正將的戰馬前,扶着劉正將下馬,花中龍忙問道:“老劉,怎麼樣?沒事吧?”

劉正將的臉色的確不怎麼好,畢竟剛剛那一番惡戰,劉正將身上可是流了不少血,臉色也因此有些蒼白。聽得花中龍的問話,劉正將只是擺了擺手,說道:“沒事,這點傷算不得什麼。”

112 摩尼明教206 真假獵物與獵人471 內應斬首402 拼死斬敵將支援鐵騎來356 花中龍斬將175 拜會韓世忠377 戰中各謀610 火炮被襲421 北方搶掠526 勇將443 聯軍先鋒152 伏兵中的伏兵對勇悍女真軍313 花中龍發威119 談崩578 太行山故人277 救人71 中條山428 突來的英宣軍153 金兵戰敗的混亂336 峽口伏擊346 瀏陽遇賢632 困境261 潛入官糧糧倉399 伏擊641 冒險入府160 聶兒強退兵610 火炮被襲62 第二次運糧269 協議第21章 奚人金兵被伏擊584 三打一310 糧草被劫兩家抗主431 戰和634 城頭兇險635 城破追逃324 將鬥481 假意還官印487 奪取臨江軍80 趙榛的勝利與趙構的爲難49 馬擴遊說百萬衆歸480 福建高安431 戰和473 新亂局一旨平572 趙榛稱帝新的契機517 漢陽軍趙構兵629 阻擊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77 殺俘報復與血戰第20章 金兵的夾擊與信王的應變101 北強南弱榛攻構逃303 部署分兵291 招降165 強勢的信王軍180 匪兵亂信王威428 突來的英宣軍519 變數354 請命先鋒209 追殺606 無敵皇帝戰猛將654 最後的勝利270 隧洞巨獸第19章 金兵來援與改變目標43 金軍大軍壓境岳飛巧計連番161 合圍金兵448 太行山同門對陣65 攻山廝殺642 反擊成功353 義軍會盟316 藥王343 連捷513 算計618 圍城62 第二次運糧569 峰迴路轉244 出動奪回礦場309 武功山高聚94 南北軍情417 反間計469 衝動與老謀第16章 最後的勝利與義軍的打算409 甕中捉鱉303 部署分兵157 攻城跋涉48 金軍失利152 伏兵中的伏兵對勇悍女真軍490 誰是獵物134 女真探馬167 吳家有女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292 衝突56 貪圖享樂與兵敗抉擇422 江陵風雲636 羣鬥王康第7章 遣使謀算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113 搭線求見617 絕處逢生608 新的戰爭150 發展罵陣與冷槍
112 摩尼明教206 真假獵物與獵人471 內應斬首402 拼死斬敵將支援鐵騎來356 花中龍斬將175 拜會韓世忠377 戰中各謀610 火炮被襲421 北方搶掠526 勇將443 聯軍先鋒152 伏兵中的伏兵對勇悍女真軍313 花中龍發威119 談崩578 太行山故人277 救人71 中條山428 突來的英宣軍153 金兵戰敗的混亂336 峽口伏擊346 瀏陽遇賢632 困境261 潛入官糧糧倉399 伏擊641 冒險入府160 聶兒強退兵610 火炮被襲62 第二次運糧269 協議第21章 奚人金兵被伏擊584 三打一310 糧草被劫兩家抗主431 戰和634 城頭兇險635 城破追逃324 將鬥481 假意還官印487 奪取臨江軍80 趙榛的勝利與趙構的爲難49 馬擴遊說百萬衆歸480 福建高安431 戰和473 新亂局一旨平572 趙榛稱帝新的契機517 漢陽軍趙構兵629 阻擊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77 殺俘報復與血戰第20章 金兵的夾擊與信王的應變101 北強南弱榛攻構逃303 部署分兵291 招降165 強勢的信王軍180 匪兵亂信王威428 突來的英宣軍519 變數354 請命先鋒209 追殺606 無敵皇帝戰猛將654 最後的勝利270 隧洞巨獸第19章 金兵來援與改變目標43 金軍大軍壓境岳飛巧計連番161 合圍金兵448 太行山同門對陣65 攻山廝殺642 反擊成功353 義軍會盟316 藥王343 連捷513 算計618 圍城62 第二次運糧569 峰迴路轉244 出動奪回礦場309 武功山高聚94 南北軍情417 反間計469 衝動與老謀第16章 最後的勝利與義軍的打算409 甕中捉鱉303 部署分兵157 攻城跋涉48 金軍失利152 伏兵中的伏兵對勇悍女真軍490 誰是獵物134 女真探馬167 吳家有女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292 衝突56 貪圖享樂與兵敗抉擇422 江陵風雲636 羣鬥王康第7章 遣使謀算182 南宋匪官與盜吏113 搭線求見617 絕處逢生608 新的戰爭150 發展罵陣與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