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NFF成員迅速拿出武器,就算明知道打不到遠距離的狙擊手,手裡握着武器也感覺到踏實一些。
負責保護車隊的特種兵有三名狙擊手,他們立刻開始尋找敵人的位置,準備反擊。作爲優秀的特種兵,他們沒有冒然探頭,而是暗中尋找,只有找到對方位置,才能開火,一擊斃命。他們要是探頭尋找敵人,那就是給敵人當靶子。
特種兵將車隊遇襲的事情彙報給寇振海,頓時將寇振海驚得渾身發麻。之前他強硬更改廖飛的命令,結果就遇上襲擊,看起來自己就像是敵人的內奸,故意安排了此事。他倒是不太擔心自己的職位,但兩個人就因爲自己的錯而丟掉性命,還是讓他很自責。
寇振海命令道:“車隊立刻轉向,回到之前的岔路,快!”
第一輛車因爲司機犧牲,失控的車輛直接撞向路邊的大樹,冒出滾滾濃煙,一副隨時都能爆炸的樣子。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管這輛車內可能尚未犧牲的兩名NFF成員。就連廖飛都沒有命令人去救援。
外邊有着用重型反器材武器的狙擊手,想要救人那是做夢。別說不停車都能被人打死,停車的話更是給敵人送菜。那不是救人,而是找死。作爲NFF成員和特種兵,他們也不怕死,但是犧牲換不來戰友的性命,反而會影響到任務,就沒人會去自我犧牲。何況不去救那些人,他們可能還不會被敵人關注,要是去救,那纔是給他們招災。
龐大的車隊想要掉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調頭的過程的,所有車輛都處在危險之中。就算前面迪調頭的車輛會用車體擋住後面的,避免了被狙擊槍打中,可依然充滿了危險。
所有人都知道要保護廖飛所在的車輛,所以車隊是整體原地調頭,也就是說廖飛的車子還在中間的位置。並不是像過紅綠燈那樣,大家在一個地方轉彎。
美國人就在前面伏擊,他們和日本人分別把守兩條道路。美國人很聰明,用天空中的衛星監視着廖飛的車隊,但他們發現廖飛撤退剛纔要轉彎時,本以爲伏擊要失敗,他們正準備從躲藏處衝出來,進行追擊強攻的時候,卻發現車隊又轉了回來。這個發現讓美國人再次潛伏下去。他們雖然不知道車隊內部除了什麼事情,不過已經看出車隊有換道路的傾向。當車隊接到寇振海的命令,準備轉彎的時候,頭車的司機只是露出一點這個意思,將車子往右行駛,就被美國人發覺。他們不敢賭車隊這次是否還不會轉向,所以提前進攻,想要攔下廖飛的車隊。
狙擊手希爾的瞄準鏡中看不到廖飛的汽車,先是一槍擊中輛護送的越野車,才說道:“無法抓到跳蚤。”
美國的負責人莫奈斯對身邊的人點點頭,一架“彈簧小折刀”微型無REN機飛上天空,在操作員的控制下,直奔廖飛所在的支援車。
“彈簧小折刀”微型無REN機是美國特種部隊的最愛,特種作戰司令部在各種場合都很喜歡使用它。“彈簧小折刀”無REN機在2012年
時,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訂購了數百架。這種小飛機說是飛機,其實就是個微型導彈,重量只有2.2公斤,續航時間30分鐘,飛行半徑爲9公里。探測裝置具備夜間可視能力,並且更具穩定性。它能夠鎖定目標,並跟蹤目標。彈頭能夠令輕型交通工具喪失活動能力,不會對目標10米範圍外的人員造成傷害,但對4米以內的人能造成致命傷害。實際上就是能夠偵查,能夠遙控的巡航DAO彈。在阿富汗的戰場,美國人喜歡用它消滅狙擊手,或平民很多的環境中的少數敵人。
“彈簧小折刀”在操作員的控制下,先是找到廖飛所在的車輛,接着控制飛機朝着車輛的車頭扎去。
當“彈簧小折刀”升空後,所有車上的人都降下車窗,對着天空的“彈簧小折刀”開火,要將它打下來,避免擊中廖飛所在的車輛。
控制着偵察無REN機的特種兵也不想讓“彈簧小折刀”成功,爲了保護廖飛的車輛,操作員控制偵察無REN機,撞向“彈簧小折刀”。
美國人又不是傻子,控制着“彈簧小折刀”在空中左右搖擺,晃動,躲開想要同歸於盡的無REN機。爲了攔住“彈簧小折刀”,三架無人偵察機全都飛了過去,全力攔截。不得不說,美國人的科技很先進,他們的“彈簧小折刀”要比我們的飛機先進,在空中的飛行速度和機動能力都要好一些,就算三架飛機全力攔截,依舊無法將它攔下來。
“彈簧小折刀”翻滾着,躲開最後一架飛機的攔截,收起機翼,變身爲一枚小型巡航DAO彈,開始向着廖飛的所在俯衝。一時間,所有的子彈都打向天空,彷彿是彈幕一般。“彈簧小折刀”的控制員就算是神,也無法躲開這麼多的子彈,被數枚子彈擊中。可“彈簧小折刀”已經化身爲導彈,子彈打在它的身上只是令它的彈道偏移,卻沒有被擊毀。“彈簧小折刀”撞在廖飛車輛的兩米處,發生了巨大的爆炸。
火光,破片,衝擊波瞬間擊中廖飛所在的支援車,就算車玻璃採用了防彈玻璃,依舊被炸碎,車內的駕駛員受傷,無法駕駛,輪胎更是被炸壞,就算有人去開,車速也無法開快。
廖飛等人在車內,劇烈的晃動讓他們都受到不同的傷害。寇振海大喊道:“報告損失情況。”
其他車輛的特種兵還沒有看到敵人,已經被狙擊手又打死了兩名汽車的司機。導致兩輛車無法行動。加上“彈簧小折刀”的威力,不但令廖飛的車子報廢,就連旁邊的一輛支援車都被炸得翻倒,無法行駛。特種兵在彙報情況的時候,還能聽到重型狙擊槍的聲音,不斷給我國軍人帶來傷亡。
廖飛怒了!這幫傢伙太瘋狂,竟然想要和車隊硬拼。既然他們想要找死,那就成全他們。廖飛大喊道:“全體下車,進入戰鬥。”
每個人都知道在敵人狙擊槍下開車逃跑就是在賭,賭自己會不會被敵人打死。只有反擊才能又一線生機。而且反擊才能離開車子這個固定的大靶子。
狙擊手鄒
侖已經確定了美國狙擊手希爾的位置,拎着QBU-10式軍用12.7毫米反器材狙擊步槍跳下車,瞄準希爾,立刻扣下扳機。
砰!
巨大的槍聲響起,QBU-10式的槍口冒出一團濃煙,巨大的後坐力讓槍都後退六七釐米。
由於跳下來的士兵就幾十人,希爾等人就算猜到會有狙擊手,可一時間也找不到人。希爾更沒想到我國的特種兵已經鎖定他的位置,直接給他來了一槍。
希爾明知道應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可他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攔截車隊,消滅有生力量,留下更多人,才能因爲車隊損失過大而留下來和他們硬拼,固守待援。所以他才放棄狙擊手的規則,留在原地,正是這個決定,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鄒侖的子彈打在希爾身旁五十釐米的位置。雖然沒有直接命中,可子彈的破片四濺,將他的一個眼睛打瞎,身體上到處都是傷口,彷彿被散彈槍擊中一般。旁邊也升起了一團火,燒到了希爾身上。
我國的QBU-10式軍用12.7毫米反器材狙擊步槍外形和M82A1非常像,是參考了這支槍設計,可由於技術上的限制,我國狙擊步槍始終無法達到世界一流的行列,精準度有待提高,就算是鄒侖的槍法很準,但在倉促瞄準之下,加上狙擊步槍的不給力,才導致子彈沒有直接命中希爾。不夠希爾吃的這個虧也是因爲我國的軍工技術,鄒侖的槍中放的並不是普通的狙擊槍專用精準彈,而是另一種是多功能彈,型號爲DBJ-10式12.7mm多功能彈。這種高精度反器材彈藥,彈初速是840米/秒,同時具備穿甲、燃燒、破片殺傷多種終點效能,正是破片的效能纔將希爾打中。
這時,連續響起三聲狙擊槍的聲音,在空中飛行的無人偵察機被子彈擊中,全都掉落下來。而廖飛那邊還沒有將美國人的情況完全偵察清楚。
希爾被鄒侖一槍報廢,無法再次攻擊。可美國人的狙擊手並不是只有他一個,還有三人,他們都是用得輕型狙擊步槍。倒不是他們無法控制重型反器材武器,而是爲了精準度。他們的槍口之前全都描向天空中的無人偵察機,將它們都打下來,讓車隊的人徹底變爲瞎子。結果這麼一耽誤,他們無法準確找到我國的狙擊手。
鄒侖一槍建功,立刻換了位置,躲到支援車的後面。狙擊手是神出鬼沒的殺手,不應該和敵人硬拼。他們要藏匿起來,對敵人遠距離暗殺,伺人不備,突然襲擊,除了給敵人致命一擊外,還要給敵人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恐懼,無法快速衝上來。所以他們必須保護好自己,一旦美國人發現廖飛那邊沒有狙擊手,衝上來的速度會很快。
廖飛和寇振海跳下車,寇振海看了眼還在車內的張毅,道:“我們應該將他擡出來,避免敵人擊毀車輛。”
廖飛沒有搭理他,而是先查看着周圍的情況,指揮特種兵和NFF成員防守。他們首先要藏好,只要固守待援,勝利就屬於自己這一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