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一葉浮萍歸大海

同時,多爾袞卻又特意着人,在京城四面城門口處貼出告示來。宣告八旗鐵騎此次進入大明境內,並非是爲了趁火打劫而來的。卻是因爲接到了大明朝皇帝的親筆所書的求救書信,這纔不遠萬里,帶着八旗鐵騎穿過山海關,趕到了大明朝的京城城門口這裡。

同時爲了讓這些大明朝的百姓相信自己告示上所說的話?多爾袞索性又將吳三桂給搬出來,令其來爲自己這次進兵大明,對那些住在京城裡面的老百姓們加以解釋?而吳三桂此時,卻是建議多爾袞應該繼續以追擊大明朝的匪患李自成爲名?帶着八旗鐵騎踏入大明朝的腹部之地。

畢竟此次時機難得,若還是藉着剿殺流民匪患李自成的名頭,多少可令大明朝的百姓,對於這支韃靼人的軍隊,不至於心生厭憎之感。也可令那些大明朝的,如今已經是各自割據一方重鎮的大明武將和藩王們,也不至於對於八旗騎兵過於的敵視?而大概最有可能的,就是這些大明朝的藩王以及割據一方的武將們,爲了保住自己所轄據的地盤,從而主動會和多爾袞進行一番交流和聯繫?而吳三桂爲了勸說的動多爾袞,使其下令於手下的八旗鐵騎,繼續朝着前面追擊與李自成部?竟然又給多爾袞推薦出來了一個人。

且與多爾袞言說,此人素有大才,只是當時不曾被大明朝廷所承認?更是被一些大明朝的的文臣,對其嫉賢妒能,最終合起來,在崇禎皇帝狠狠地參了他一本。在這道本章之上,竟然給他羅列了十二條大逆不道的罪名。自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捕風捉影得,根本無有證據來證實與其。

而多爾袞爲了安撫住大明百姓的民心,卻是下令於貝勒貝子們,令其下令與各營的額真和牛錄們。令其將大營紮在大明京都城外,同時又命人將崇禎的遺身,給重新命人將其給安置在了田貴妃的陵寢。因爲這位大行皇帝尚不增修下陵寢,自己的京都卻就此被李自成所攻佔下來,使其最終頭懸樑。而最主要的一點,也是曉得自己如今,可是剛剛帶着兵馬踏進大明朝境內。若是一個不留神?就很有可能會被那些大明朝的藩王和武將們聯合起來?再度將自己給趕出山海關?若是那樣一來,自己這一番苦心豈不白費掉了?

而最爲主要的一點,就是多爾袞此時亦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八旗鐵騎就當真能夠踏平,大明朝的這片大好河山。若是依着多爾袞在臨出山海關之前的打算?乾脆就是趁着統兵進入大明朝境內之後,專門帶着人馬去尋找那些大明境內較爲富庶的地方。隨後自然是縱兵劫掠一番,然後揮兵退出山海關。

而經過山海關的總兵官吳三桂,還有一些投降過來的漢人大臣的幾番進言之後,多爾袞就此決議,還是帶着人馬,朝着大明朝境內追擊李自成一段路?看看大明朝百姓對於八旗鐵騎的反應?而後再由此做出一個定論。而吳三桂爲這位大清朝的攝政王所推舉得這位,號稱大才之人?

便是孫之獬,此人乃是是明朝天啓年間進的進士,曾被皇帝授檢討之職,後遷任於侍讀。而在孫之獬做官時正是所謂的九千歲,大宦官魏忠賢當權時期,朝內閹黨吃香,他也便跟着就此成爲閹黨成員,着實過了一段好日子。崇禎元年魏忠賢倒臺後,明崇禎帝下令毀掉由閹黨編寫的以排斥、誅殺異己爲目的的《三朝要典》,而這位進士孫之獬,曾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廟之內痛哭一場,由此便爲士林所不齒。同是這年八月,朝廷“削孫之獬籍”,讓他回鄉居住。

而他在家鄉聽說,大清朝的八旗鐵騎居然叩關而進之時?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個春天再度來臨。立刻自己帶頭與家人奴僕一起剃頭留了辮子,並換上了滿洲人的袍服,初始一心一意在山東等待滿清主子的到來!後實在是有些隱忍不住,這等苦候自己主子到來的日子?

再將家眷簡單的作了一些安排之後,便帶着一個下人急急忙忙的,朝着京城這面趕將過來。其一直在路上走了多半個月之後,終於抵達大明的京師重地。且聽說吳三桂竟然和八旗鐵騎一同進了關,來到了大明京師附近之後?就急忙寫了一個拜帖,又在拜帖之上註明了,自己曾經在大明朝朝廷裡所擔任過的官職。

並在拜帖之內,稍有些含蓄的提及到自己,打算來爲大清朝做一番功業?懇求與吳三桂能夠接見與他,並將他給推薦給大清國的攝政王爺的面前。並在信上坦言,一旦自己若是能夠獲得多爾袞的賞識?定會對吳三桂有所投報。而吳三桂出於自己的利益,便趁着多爾袞正在猶疑着,是否要繼續帶着八旗鐵騎去追擊與李自成,一直深入到大明朝的腹地?或者是陳兵在此,先靜觀一番大明朝的形勢之後?在由此做出一個較爲正確的決策之時。就將孫之獬推薦給了攝政王多爾袞,而當多爾袞聽說,對方乃是一個進士的時候?卻不免有些喜出望外。雖然手下有着范文程,和一衆的漢人文官們。而那些漢人文官,時不時倒也能替其出一些主意。

只是,這些人所做出的主意,卻沒一個是可以讓八旗鐵騎在中間得到好處的。而那個范文程,卻在皇太極暴斃之後,竟然乾脆就此閉口不語起來?卻還是每天風雨不誤的,到朝廷裡面點個卯。隨後,亦是跟着位列朝班,卻並不參與任何的本章的爭議。而就算多爾袞親自開口詢問過他幾次事情?

他已是對此不置一詞,就是沉默不語,多爾袞因其乃是皇太極身邊的重臣。倒也不太好就此申斥與他,索性,也就此不再對他加以理會。而從這時開始,多爾袞就期盼着,自己也能有這麼一個重要的漢人謀臣,留在自己的身邊,時不時的都能來爲自己出謀劃策一番?

如今聽吳三桂提及此人乃是進士出身?不由喜出望外,急忙讓吳三桂將此人推舉上來。

而等這位孫大人和多爾袞相見之後,多爾袞眼見此人身穿滿洲人的服飾在身,眼中對其也就有了幾分的歡喜之意。在於他彼此交談過一番以後,就此斷定,這位孫大人的才識,並不在那位皇太極的忠臣范文程之下。便索性加封起一個文官職位,且與他明言,只要立有微功?當許以重賞。

第87章 東北戰事第998章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第579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 憐君何事到天涯第1301章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第1075章 一襟風月看昇平,山雨興亡淚不盡第851章 但得城池百戰後,耆老故舊幾家殘第344章 秘 營第545章 零落殘紅倍黯然, 雙垂別淚古城邊第273章 正 月第1380章 皇星散落九重門,破城血流十二街第207章 興亡在人心第932章 深夜行刺遇故舊,倭寇拙使美人計第481章 孤身夜探八旗營,生來非是披甲奴第760章 雪夜奇襲潰八旗,水寇突起莫等閒第886章 八旗老寨入敵手,晚來暮雨秋色濃第1041章 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第1198章 傷兵折將東城頭,馬蹄急促北風催第1200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深秋素寒查夜城第394章 陣 膽第1120章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第1184章 誠然漸喜秋弓健,空見雕翻白草齊第535章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第9章 努爾哈赤第959章 三封信函惑心明,皇族流落一飄零第568章 萬箭千刀一夜殺, 平明流血浸空城第777章 鄭家有子名成功,馳騁東北尊真主第1252章 長平公主的隱秘,獵騎靜逢邊氣薄第413章 大 敗第130章 鹿死誰手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592章 今古河山無定據,鐵馬金戈黃昏路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457章 誓要以敵之屍而爲路第384章 春風一度玉門關第684章 紅妝春騎踏月影,人間兒女自成狂第98章 苦中作樂第935章 沙草晨牧船楊帆, 夜正長兮風淅淅第1107章 旌旗閃閃搖天末,長笛橫吹虜塵闊第957章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第254章 好 兵第1331章 聲東擊西擁長矛,萬馬鳴蹄掃空壘第917章 海上初現海狼旗,威名遠赫出中華第744章 雪虐風饕愈凜然, 老大徒傷未拂衣第366章 千家酒第118章 箭在弦上第61章 李巖其人第274章 吞 並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34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上)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859章 萬箭齊發助守城,承疇善計卻入轂第1343章 何事退耕滄海畔,閒看富貴白雲飛第248章 守城決戰第756章 舊日重城風萬里,舉頭已覺千山綠第403章 鐵王座第561章 孤月滄浪河漢清, 北斗錯落長庚明第496章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萬金收駿骨第950章 揚帆遠去歸遼東,鉅變突生太極死第99章 渾水摸魚第357章 開封第1266章 悵然積屍草木腥,眼前烽火被岡巒第126章 義結金蘭第361章 鏖 戰第1105章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第691章 平岡千騎波濤卷,慣曾射虎南山下第59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去射天狼第245章 情義無價第236章 大好男兒第1404章 待人不預平戎策,一襟風月看昇平第858章 力效八旗洪承疇,城頭借箭名後世第406章 喜 宴第365章 走馬取宜川第397章 鵲巢鳩佔第688章 月升日落山之幽,眼中風雲竟朝夕第155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第587章 各安鬼胎鬥心機,欲破西樓求火馬第237章 金錢豹子第780章 永憶江湖歸白髮, 欲迴天地入扁舟第1334章 三年護塞從戎遠,萬里投荒失意多。第589章 鐵血巾幗寧玉碎,不可殘生換人欺第876章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落胡手第327章 受 敵第1180章 碼頭燈傳火已長,眼前船跡成空波第92章 血戰孤山第1067章 亂水東流落照時,黃花滿徑客行遲第580章 一宵光景潛相憶, 兩地陰晴遠不知第1108章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第1112章 此時悵望新豐道,握手相看共黯然第585章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第660章 兵分三路出奇擊,漂洋過海勸三桂第755章 平沙莽莽絕人煙,看君馬去疾如鳥第866章 驕縱之計欲破敵?尚需主上無猜忌第826章 僅以倭寇血染海,俯首東北看誰雄第1138章 地靈曾有劍爲龍,夕陽吟斷一聲鍾第462章 暮然回首第488章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第686章 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第793章 萬帳穹廬人盡醉,歸夢隔斷狼河遠第256章 鬥 智第623章 漢月又圓垂鄉淚, 胡沙靜默費馬蹄
第87章 東北戰事第998章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第579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 憐君何事到天涯第1301章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第1075章 一襟風月看昇平,山雨興亡淚不盡第851章 但得城池百戰後,耆老故舊幾家殘第344章 秘 營第545章 零落殘紅倍黯然, 雙垂別淚古城邊第273章 正 月第1380章 皇星散落九重門,破城血流十二街第207章 興亡在人心第932章 深夜行刺遇故舊,倭寇拙使美人計第481章 孤身夜探八旗營,生來非是披甲奴第760章 雪夜奇襲潰八旗,水寇突起莫等閒第886章 八旗老寨入敵手,晚來暮雨秋色濃第1041章 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第1198章 傷兵折將東城頭,馬蹄急促北風催第1200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深秋素寒查夜城第394章 陣 膽第1120章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第1184章 誠然漸喜秋弓健,空見雕翻白草齊第535章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第9章 努爾哈赤第959章 三封信函惑心明,皇族流落一飄零第568章 萬箭千刀一夜殺, 平明流血浸空城第777章 鄭家有子名成功,馳騁東北尊真主第1252章 長平公主的隱秘,獵騎靜逢邊氣薄第413章 大 敗第130章 鹿死誰手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592章 今古河山無定據,鐵馬金戈黃昏路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457章 誓要以敵之屍而爲路第384章 春風一度玉門關第684章 紅妝春騎踏月影,人間兒女自成狂第98章 苦中作樂第935章 沙草晨牧船楊帆, 夜正長兮風淅淅第1107章 旌旗閃閃搖天末,長笛橫吹虜塵闊第957章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第254章 好 兵第1331章 聲東擊西擁長矛,萬馬鳴蹄掃空壘第917章 海上初現海狼旗,威名遠赫出中華第744章 雪虐風饕愈凜然, 老大徒傷未拂衣第366章 千家酒第118章 箭在弦上第61章 李巖其人第274章 吞 並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34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上)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859章 萬箭齊發助守城,承疇善計卻入轂第1343章 何事退耕滄海畔,閒看富貴白雲飛第248章 守城決戰第756章 舊日重城風萬里,舉頭已覺千山綠第403章 鐵王座第561章 孤月滄浪河漢清, 北斗錯落長庚明第496章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萬金收駿骨第950章 揚帆遠去歸遼東,鉅變突生太極死第99章 渾水摸魚第357章 開封第1266章 悵然積屍草木腥,眼前烽火被岡巒第126章 義結金蘭第361章 鏖 戰第1105章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第691章 平岡千騎波濤卷,慣曾射虎南山下第59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去射天狼第245章 情義無價第236章 大好男兒第1404章 待人不預平戎策,一襟風月看昇平第858章 力效八旗洪承疇,城頭借箭名後世第406章 喜 宴第365章 走馬取宜川第397章 鵲巢鳩佔第688章 月升日落山之幽,眼中風雲竟朝夕第155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第587章 各安鬼胎鬥心機,欲破西樓求火馬第237章 金錢豹子第780章 永憶江湖歸白髮, 欲迴天地入扁舟第1334章 三年護塞從戎遠,萬里投荒失意多。第589章 鐵血巾幗寧玉碎,不可殘生換人欺第876章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落胡手第327章 受 敵第1180章 碼頭燈傳火已長,眼前船跡成空波第92章 血戰孤山第1067章 亂水東流落照時,黃花滿徑客行遲第580章 一宵光景潛相憶, 兩地陰晴遠不知第1108章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第1112章 此時悵望新豐道,握手相看共黯然第585章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第660章 兵分三路出奇擊,漂洋過海勸三桂第755章 平沙莽莽絕人煙,看君馬去疾如鳥第866章 驕縱之計欲破敵?尚需主上無猜忌第826章 僅以倭寇血染海,俯首東北看誰雄第1138章 地靈曾有劍爲龍,夕陽吟斷一聲鍾第462章 暮然回首第488章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第686章 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第793章 萬帳穹廬人盡醉,歸夢隔斷狼河遠第256章 鬥 智第623章 漢月又圓垂鄉淚, 胡沙靜默費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