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第127章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武王府外。

張義帶着小女孩在一個邊攤上,正埋頭吃着早飯。

小女孩見張義眼神一直盯着某處,好奇道:“哥,你在看什麼?”

張義輕聲說道:“現在武王的處境並不是很好,你看郡守對他的監視仍沒有放鬆。”

順着張義所指的方向,小女孩看到有幾個武夫手中拿着長刀聚攏在一起閒聊。

他們時不時會看向武王府,眼神中充滿了警惕。

“我聽說這個郡守在武王剛來的時候,就打算在武王裡面安插人手。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安插的人手被殺了,武王趁着這個機會召回了自己的禁軍,不然的話武王的處境會更難。”

“武王不是與那個明教有關係嗎,爲什麼他不讓明教的那個魏無忌替他解決這個問題?”

“還沒到時候。”張義把這些天收集的情報,整理了出來,他理了一下思路說道:“穎郡這裡有武道勢力上百家,其中過半的武學勢力與郡守關係很近。十幾家武學勢力則投靠王家,而這個明教才五家,若不是魏無忌修爲高,讓其他人不敢輕舉妄動,不然的話,這個明教與那些草臺班子並無太大區別。”

“這個武王是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張義若有所思說道:“武王不是那些等閒之王。”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說道:“哥,我們爲武王做了這麼多事,他怎麼還不召見我們?”

張義沒有說話。

想要見到武王的話,那個高公公是繞不過的坎兒。

現在看對方的樣子,似乎並沒有引薦的意思。

鋪外有個少年匆匆走了過來,他的視線在鋪子裡逐一掃過。

當看到張義之後,面色一喜,快步走了過去。

“老大。”

張義擡了擡了眼皮,並未作聲。

這個少年名叫樑英,之前是個衣不蔽體的叫花子,後來張義發現他腦袋瓜比較聰明,邏輯清晰,跟鹿陵裡面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

索性他就重點培養,跟在他後面學到了不少東西。

“有什麼消息嗎?”

“老大,王家現在好像有點缺錢。”

“細說說。”

“你知道咱們在王家有些夥伴。我聽他們說,以前王家倒的泔水裡面有不少肉,現在連片菜葉也沒有了。這王家比不上以前闊綽,我猜肯定是王家的財路緊張了。”

張義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王家失去了穎河河運,這是他們的主要財路,受影響是必然,就看影響到什麼程度。”

樑英想了想說道:“我有些想不通,王家的老祖實力不低,爲何對明教的所作所爲視而不見?”

“這裡面應該發生了我們不知道的事。”張義說道:“不過只要大的戰略方向正確,一時戰術上的退讓並不會影響局勢。”

張義從懷中拿出一個碎銀,放在了桌上:“後面要是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及時告知我。”

“我知道了,老大。”

樑英壓低聲音,手在桌子上一抹,不着痕跡的將桌子上的碎銀收了起來。

他剛要走的時候,張義叫住他說道:“樑英,我今天會見大人,伱要不要一起?”

樑英聽到這話,臉上頓時露出許多狂喜之色。

他知道張義是在爲一位大人做事,他若能讓這大人做靠山,會有莫大的好處。

樑英幾乎想都沒想的說道:“樑英願意。”

……

武王府。

趙弘明坐在假山旁的長亭中,高延士恭敬地站在身側,沒有任何的不耐煩。

他倚靠在長沿上,盯着遠方的一顆楓樹。

正值深秋的時節,楓樹的葉片已經變黃,微風吹過,楓葉便嘩啦啦作響。

趙弘明臉上難得露出了幾分輕鬆之意,他突然開口問道:“你現在修爲到什麼地步了?”

高延士低頭道:“回稟殿下,奴才現已經是開脈七品的修爲了。”

聽到高延士的回答,趙弘明心生滿意。

高延士修煉武道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已經達到這種程度。

這裡面固然有願石的作用,但瑕不掩瑜,武學天賦已經很高了。

趙弘明接着問道:“常侍衛呢?”

“聽說正在閉關衝通竅九品之境,最近正是緊要關頭。”

他封王之後手上的資源便充足了許多,加上先前斬殺楚國軍隊,帶過來的願石就足有幾千顆之多。

哪怕他每天不間斷的煉化,一天下來也只煉化六七顆而已。

根本煉化不完。

多餘的願石都在他手上,並無太大的用處。

正好身邊人武學修爲都相對偏低。

趙弘明並未藏私,對這些身邊的部下很是的大方,不斷將多餘的願石分別賜予常無病、高延士、吳起等人,着重培養了起來。

身邊的這些人還是有些天賦,以前他在皇宮中沒有太多地位,導致身邊的班底也跟着受累,武學修爲進度緩慢。

現在趙弘明擺脫了這些束縛後,他們在願石的加持之下,一個個都刻苦修煉,進度飛快。

“那就讓常侍衛安心突破。等他晉升到先天后,本王另有安排。”

明教的發展速度有點出乎他的預料,人數與日俱增。

他平日裡要將大部分時間放在修行上,沒有太多精力去負責這件事,若常無病常侍衛順利突破的話,倒是多可以讓其多負責明教的相關事務,而不用他再拋頭露面。

高延士低頭稱是。

“現在加入明教的武夫日益增多,若讓他們一直閒着,恐生事端。”趙弘明思索着:“可若練兵的話,吳起必不可少,現在外面都是郡守下面的人,如何讓他不着痕跡的外出呢?”

當時考慮在外組建武學勢力用來練兵,卻沒有考慮到這一層,讓他頗爲苦惱。

要是郡守撤去外面的那些監守就好了。

可趙弘明知道,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忍不住在長亭中嘆了一口氣。

一旁的高延士察言觀色,若有所思起來。

今天是與張義約定交流情報的日子。

高延士在趙弘明開始修煉之後,獨自一人出了武王府,來到了平日與張義的約定之地。 當他到的時候,發現眼前除了張義之外,還有一個面色激動的少年。

高延士眼神中閃過一絲異色,然後面色平靜如常的走了過去。

張義見到了高延士,主動俯身抱拳說道:“張義見過高大人。”

“這是樑英,能識字,是個打聽消息的好手。”說着他又指着高延士相互介紹道:“這是高大人。”

高延士不是糊塗人,他似笑非笑地說道:“你這是何意?莫非是打算離開鹿陵?”

張義嘆息道:“大人實不相瞞,我在趙國有一同門師兄身居高位,我之前就打算要去投靠他。只不過一路落魄,得大人收留,才拖延至今。我師兄已經託人傳信,言我只要過去便給我引薦給安陽君,所以我便將樑英舉薦給大人。”

高延士知道張義乃是有才之人,這段時間也多虧了他的鼎力相助,才讓他順利在鹿陵城打開了局面。

這樣的人放任離開,他有些猶豫。

高延士想到武王殿下身邊正是用人之際,他們這些人見識有限,沒有辦法爲殿下分攤更多。

不如引薦此人給武王殿下呢?

從這幾個月相處的情況來看,張義這個有始有終,不卑不亢,不像那些的偷奸耍滑之輩。

考慮再三後,高延士開口道:“不知道安陽君能給你什麼樣的地位?”

張義搖了搖頭說道:“那需要我去了才能知道。”

高延士笑道:“那你何必捨近求遠。你知道我侍奉何人,不知道你願不願試試?”

張義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猶豫了幾下說道:“既然大人相邀,那張義也不再推辭,願意一試。”

“那麼過會兒你就隨我來吧。”高延士把視線轉向樑英說道:“你把最近打聽的消息告訴我吧。”

樑英精神一震道:“大人,是這樣的……”

一番交談之後,高延士已經心中有數,拿了十兩銀子給到樑英,叮囑道:“好好做,不要讓我等失望。”

樑英頭一次收到這麼多錢,變得有些語無倫次,連連感謝了數次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請吧。”

“大人請。”

張義在高延士的帶領之下很是順利的進入了武王府。

兩人繞過影壁,朝着王府深處走去,很快就到了趙弘明的書房之外。

“你在外面等我一下,我去通稟武王殿下。”高延士小心叮囑道。

張義抱拳示意,說道:“辛苦高公公。”

高延士敲了敲門,說道:“殿下,奴有事稟告。”

“進來。”趙弘明無喜無悲的聲音從房間裡面傳出。

高延士推門而入。

趙弘明吐出一口濁氣,睜眼道:“什麼事?”

高延士恭聲道:“奴這兒有個人想要引薦給殿下。奴在外的情報網絡都是此人一手搭建,是個難得的有才之人。”

趙弘明起了一絲興趣,說道:“哦,既然你都說是個人才的話,那本王就見一見吧,讓他進來。”

高延士走到屋外對張義說道:“你進去吧,武王願意見你。”

張義抱拳示意,沒再多言,昂首走了進去,待見到如他一般年輕的武王,不卑不亢地說道:“草民張義拜見武王殿下。”

趙弘明上下打量了張義一眼,說道:“你看起很年輕,多大了?”

“草民剛過十五歲。”

“那與本王是一般的歲數。有些年輕啊。”趙弘明隨口說道。

張義笑了笑說道:“我聽說魏國的霍將軍,十八歲爲剽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楚韓,兩次功冠全軍,而殿下十五歲孤身入邊境,此等大毅力與年齡又有何關係?有些人在草民張義看來,蹉跎歲月幾十載,到頭來還不及殿下英勇呢。”

“哈哈哈。”趙弘明突然有了一絲興趣,從牀榻之上走了下來說道:“這麼說的話,先生是有大才華的了。不知道先生到我這裡來,能替我做什麼?我看先生也不是修爲很高的樣子。”

張義朝前一步,當着趙弘明的面說了一段微妙的話:“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

“此鳥三年不展翅,是爲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爲了觀察穎郡各大勢力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

“武王殿下若想成此鳥,需要我這樣的人爲您出謀劃策。”

當張義說出這樣的一席話,趙弘明臉色不由地變得嚴肅了起來。

他一個人在武王府之中,深入簡出,在外面做事也都掩蓋了身份,做得很小心。

沒想到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男子,能夠看得這麼透徹,着實有些不簡單。

趙弘明面色如常,平靜地說道:“那依先生看,本王接下來該如何做呢?”

張義早有準備地說道:“當務之急,殿下需讓郡守大人放開監視,還武王自由,而若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則需要藉助王家的力量。”

趙弘明突然有了一絲興趣,說道:“你說說看。”

“草民已經打聽到,王家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殿下此時以此與王家暗中結好,王家必然同意,後面即可讓王家去推動郡守撤銷對殿下的監視。”

趙弘明打個哈哈說道:“那錢從何處來呢?”

張義臉上掛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沒有多言,似乎一切都在無言之中。

趙弘明馬上明白張義的意思。

是要他用從王家各處搶來的收入,再給王家。

不得不說,這條計謀確實有些意思。

又當又立。

“先生是讓本王白給王家錢財?”

“非也,落入口袋的錢爲何要平白無故掏出去?就看殿下想要什麼?”

趙弘明想到自己正好要練兵,張口說道:“盔甲,弓弩。”

“望殿下派人護送我去王家,並給我千金,張義願前往爲殿下促成此事。”張義抱拳,恭敬說道。

趙弘明顯然沒有想到張義竟然如此直接了當將此事攔了下來,不由的高看了兩眼,他客氣地說道:“先生要是能促成此事,本王願尊先生爲座上賓。”

張義說道:“此爲張義應盡之義。既然確定好,那草民張義便下去準備了。”

“先生隨意。”

張義抱拳,躬身退下。

等他走到門外的時候,高延士不知何時已經拿着一把寶劍,守在門外。他笑着說道:“先生的寶劍,我已經差人取來了,現在物歸原主。”

(本章完)

第16章 重要消息51.第51章 禁衛頭領的謹慎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206.第206章 突破武膽六品第9章 一日開脈211.第211章 四皇子掌控皇宮,此逐君側之惡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134.第134章 魏武卒初試鋒芒,完勝!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256.第256章 一個不留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243.第243章 吞服龍脈,五國使者進京第273章 突破造化境,異象凝練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95.第95章 高延士的春天來了(33)252.第252章 新鄭全軍覆滅,韓國舉國無措(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97.第97章 三國退兵,突破先天三品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63.第63章 四皇子的小心思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215.第215章 進宮,建安帝的後手!59.第59章 虎毒不食子53.第53章 天地一刀斬的正確用法90.第90章 決定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第3章 五殿下性子向來寡淡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233.第233章 龍駒認主,攻佔正一門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第16章 重要消息148.第148章 上仙門顯露蹤跡98.第98章 博衆家之長,成一家之言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64.第64章 煩心(求追讀)241.第241章 韓國的危機感,密謀第3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156.第156章 戈盾裡面出皇權73.第73章 表達心意225.第225章 逼上絕路,霍家老祖倉促拜神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221.第221章 武始經突破,恐怖的霍家老祖124.第124章 提前洞察,王家洶涌而來的惡意179.第179章 發兵,攻趙第35章 新年家宴166.第166章 祭旗,開戰!74.第74章 你哪一點能配得上五殿下?111.第111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44.第44章 晉升先天112.第112章 本王差點就死了!這就是你說的257.第257章 李幕求援被拒,修補大陣死守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211.第211章 四皇子掌控皇宮,此逐君側之惡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125.第125章 這就是王家的麒麟兒?117.第117章 鹿陵王家和上仙門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262.第262章 阮家傳承,返回大梁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108.第108章 到達穎郡73.第73章 表達心意第281章 犯我強魏者,雖遠必誅75.第75章 大梁城消息傳來,衆皇子驚訝138.第138章 王家武庫,雷霆破滅法身228.第228章 大勝消息傳回,朝廷上下震驚!70.第70章 見龍駒,四皇子敗北141.第141章 鎮殺殷王辛,得傳國玉璽第4章 八皇子贈石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140.第140章 進入湖底,殷國最後一位帝王第18章 詔令與通竅境93.第93章 五皇子怕是有幾分梟雄之姿啊!(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09.第109章 郡守相迎,不懷好意159.第159章 暗波洶涌233.第233章 龍駒認主,攻佔正一門第18章 詔令與通竅境第297章 趙國獻璽,突破造化二品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76.第76章 畢靈君第5章 得洗髓丹一枚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66.第166章 祭旗,開戰!200.第200章 李俚的革新,張義出使趙國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185.第185章 穎郡之戰,我們敗得很徹底
第16章 重要消息51.第51章 禁衛頭領的謹慎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206.第206章 突破武膽六品第9章 一日開脈211.第211章 四皇子掌控皇宮,此逐君側之惡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134.第134章 魏武卒初試鋒芒,完勝!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256.第256章 一個不留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243.第243章 吞服龍脈,五國使者進京第273章 突破造化境,異象凝練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95.第95章 高延士的春天來了(33)252.第252章 新鄭全軍覆滅,韓國舉國無措(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97.第97章 三國退兵,突破先天三品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63.第63章 四皇子的小心思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215.第215章 進宮,建安帝的後手!59.第59章 虎毒不食子53.第53章 天地一刀斬的正確用法90.第90章 決定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第3章 五殿下性子向來寡淡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233.第233章 龍駒認主,攻佔正一門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第16章 重要消息148.第148章 上仙門顯露蹤跡98.第98章 博衆家之長,成一家之言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64.第64章 煩心(求追讀)241.第241章 韓國的危機感,密謀第3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156.第156章 戈盾裡面出皇權73.第73章 表達心意225.第225章 逼上絕路,霍家老祖倉促拜神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221.第221章 武始經突破,恐怖的霍家老祖124.第124章 提前洞察,王家洶涌而來的惡意179.第179章 發兵,攻趙第35章 新年家宴166.第166章 祭旗,開戰!74.第74章 你哪一點能配得上五殿下?111.第111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44.第44章 晉升先天112.第112章 本王差點就死了!這就是你說的257.第257章 李幕求援被拒,修補大陣死守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211.第211章 四皇子掌控皇宮,此逐君側之惡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125.第125章 這就是王家的麒麟兒?117.第117章 鹿陵王家和上仙門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262.第262章 阮家傳承,返回大梁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108.第108章 到達穎郡73.第73章 表達心意第281章 犯我強魏者,雖遠必誅75.第75章 大梁城消息傳來,衆皇子驚訝138.第138章 王家武庫,雷霆破滅法身228.第228章 大勝消息傳回,朝廷上下震驚!70.第70章 見龍駒,四皇子敗北141.第141章 鎮殺殷王辛,得傳國玉璽第4章 八皇子贈石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140.第140章 進入湖底,殷國最後一位帝王第18章 詔令與通竅境93.第93章 五皇子怕是有幾分梟雄之姿啊!(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09.第109章 郡守相迎,不懷好意159.第159章 暗波洶涌233.第233章 龍駒認主,攻佔正一門第18章 詔令與通竅境第297章 趙國獻璽,突破造化二品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76.第76章 畢靈君第5章 得洗髓丹一枚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66.第166章 祭旗,開戰!200.第200章 李俚的革新,張義出使趙國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185.第185章 穎郡之戰,我們敗得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