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薊縣老縣城的照明燈具

第十節:薊縣老縣城的照明燈具

過去,因爲人們在使用照明燈具時,需要用引火工具(主要是火柴)來點燃燈芯,所以,薊縣老城裡的人們就把這個動作稱爲“點燈”。因爲在停止使用燈具照明的時候,需要用嘴把燈火吹滅,或者用扇子類的工具發出一股強風把燈火熄滅,人們就把這個動作稱爲“吹燈”或者“滅燈”。後來使用電燈照明,早期多是拉線盒開關,所以人們把使用電燈稱爲“拉燈”、“滅燈”、“開燈”、“關燈”。

老縣城的照明燈具主要是蠟燭燈、油燈、煤油燈和汽燈。煤油燈中又分爲粗陶瓷製作的小煤油燈、玻璃製作的罩子燈和鐵製的提燈(馬燈)。

(一) 蠟燭燈:

蠟燭就是用“蠟”做成的細長圓柱體,中間有一根用棉線繩做的“蠟芯”,點燃“蠟芯”,就出現一股向上燃燒的火苗,火苗下的蠟在熱輻射的作用下就慢慢融化,並吸附在“蠟芯”上燃燒發光。蠟芯的作用是控制蠟的燃燒進度,沒有“芯”的蠟燭也能點燃,現在用來插在生日蛋糕上的小蠟燭,就沒有“蠟芯”。

蠟燭是一種古老的照明用具,大概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就發明並使用了蠟燭照明,使用了幾千年,現在仍然繼續使用。不過現在多數家庭買蠟燭是“打短”用的,在突然停電時做應急照明用具。

古代的蠟燭多是用動物油脂做成的,後來也有用蜂蜜中的黃蠟和油沼中的石蠟製作的。不知是原材料的原因,還是製作工藝的原因,蠟燭的顏色上是不同的。過去的蠟燭多爲白色的與紅色的兩種,現在的生日蠟燭則有多種色彩。

過去的蠟燭分爲“流油蠟”與“幹碗蠟”:“流油蠟”是指點燃蠟芯後,靠近火苗下的蠟融化較快,不能全部吸附到芯上燃燒,有一部分融化的蠟液,沿着蠟燭的“柱”流到蠟燭的根底下,與蠟燭的根部凝結成一體,而且在“柱”的外側留下條條凝結的殘蠟液;“幹碗蠟”就是火苗下的蠟融化較慢,蠟液能夠全部被吸附到“芯”上燃燒,不往“柱”的下面流淌蠟液。李商隱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裡所說的蠟炬的“淚”,指的就是點燃蠟燭後流下的蠟液。紅色的蠟燭一般都愛“流油”,白色的蠟燭有的也流油但流的量小,有的不流油,故稱“幹碗蠟”。

蠟燭的長短和粗細上有差別,大的如同小孩胳膊,小的如同小孩手指。長的使用時間較長,短的使用時間較短。蠟“柱”體細的蠟芯也細,發出的光亮小些,蠟“柱”體粗的蠟芯也粗,發出的光亮大些。當然,蠟的“柱”體長的、粗的價格也更高些。

因爲圓柱體的蠟燭容易傾倒,所以,需要有專用的“蠟扦子”(也稱燭臺)來固定。蠟扦子是用金屬製作的,多爲黃銅的,也有金和銀的,還有銅質包金(鍍金)、銅質包銀(鍍銀)和鐵質包銅(鍍銅,俗稱封包銅)的。

古代的蠟扦也有臺式與落地式兩種,臺式的高半尺至二尺不等,放在桌案上用來爲看書寫字照明的蠟扦子就比較低矮,放在供桌上的爲菩薩畫像照明的蠟扦子就最高。放在大廳裡的落地式的蠟扦子更大更高,要有兩米左右。蠟扦的形狀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由底座、支柱、托盤和扦子構成的。

底座大多是個喇叭筒狀的無底空心圓錐體,有的也可做成圓形、菱形或者方形的平面體,也有的可以做成三條斜腿形狀。底座的大小要與蠟扦的高度相適應,以保持蠟扦穩定爲準。

支柱既有在底座與托盤之間的連接和支撐作用,也具有“柄”的作用,便於用手拿握。支柱的形狀一般不是平直的圓柱體,而是有各種凹凸曲線的弧形柱體,以求美觀。支柱的高低粗細各不相同,一般講支柱高的直徑就粗些。

支柱上面是圓形的托盤,托盤直徑的大小在5——15釐米之間,是個中間凹四周翹邊的盤子形狀。

托盤的中間位置是一根“扦子”,也就是帶尖的金屬棍,高度在二三釐米至六七釐米之間,粗細在一至二毫米之間。

使用時把蠟燭坐插在托盤上面的“扦子”上(扦子插進蠟芯的孔內),點燃蠟燭後,“流油蠟”的蠟液就凝結在托盤上。

另外,窮人家也有自制的簡易蠟扦,就是在一塊小木板上面中間位置訂進一根釘子(或鐵絲),另一面露出2——3釐米高的釘子尖(或鐵絲),把蠟燭坐插在釘子(或鐵絲)上。(現在,已經沒有專用的蠟扦了,人們應急點蠟燭時,往往是把蠟燭點燃後,在窗臺或茶几上傾倒一些蠟液,把它粘在上面,也可以防止蠟燭傾倒。)

這種“蠟燭”與“蠟扦”的組合體,就是“蠟燭燈”了。

蠟燭燈還有的帶有防風燈罩,便於在窗口下面的桌子或窗臺上使用。中國古代沒有玻璃,燈罩都是用紗、薄絲綢等繃在鐵絲架上或者用紙糊在竹篾子編織的架上做成的。有燈罩的蠟扦托盤要大些,周邊要有卡子,能夠卡住燈罩,燈罩的上方要有通風孔,就是個圓窟窿。下面要有空隙能進氣,保證蠟燭的燃燒。

燈籠是一種室外專用的帶防風罩的蠟燭燈,它的蠟扦子更低矮,直接鑲嵌在燈罩下面通風孔的中心部位。燈籠分爲手提式與懸掛式,手提式的比較小些,用於夜間走路,與現在的手電筒作用一樣。懸掛式的掛在屋檐下或者路旁及場地的燈杆上,類似現在的門燈和路燈。

由於室外用的燈籠罩的花樣很多,已經成爲一種手工藝術品,它就不僅單純的具有防風功能,同時也具有了裝飾作用。古代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搞燈籠大會展,各種各樣的燈籠都有,供廣大百姓欣賞,看起來非常漂亮。其中還有畫着馬匹的燈罩會轉動,看着就和馬來回走一樣,古人稱之爲“走馬燈”。其奧秘就是把燈罩做成可以在中心軸上轉動的活動罩,上下通風孔處安裝渦輪形狀的紙條(葉片),利用燈罩內部的熱氣流上升的推力,使燈罩慢慢的轉動。

過去的蠟燭燈一般是官府和富貴人家使用,普通老百姓家裡只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纔在供桌上擺放兩個大蜡扦,點燃兩隻蠟燭,要亮堂一宿。同時在大門口和院裡的天燈杆上懸掛燈籠。而平時老百姓家裡是捨不得“點”蠟燭燈的,只是“點”油燈。

(二)油燈:

歷史最悠久的油燈是燃燒植物油老式油燈,有的地區也稱爲“麻油燈”。老式油燈的結構簡單,主要是燈碗和燈捻(是用棉花擰成的細繩,也稱燈芯),燈碗是類似現在的菸灰缸形狀的粗陶瓷黑釉碗(缸、罈子、罐子等炻器也被稱爲黑釉粗陶瓷,餐桌上的盤、碗、碟等瓷器也被稱爲白釉細陶瓷),碗沿處有個放置燈捻的凹槽。也有燈碗下面帶底座和支柱的高腳燈(二三十釐米高),還有在支柱的一側,底座與燈碗之間加一個手柄,或者加幾根起裝飾作用的側柱。總的看它的底座、支柱、(側柱、手柄)和燈碗是一體的,容易用手拿着各處移動。

燈碗裡面盛着燈油(蓖麻子油、青麻籽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都可以)和燈捻,燈油把燈捻浸透,把燈捻在碗外翹出的頂端用火點燃,即可發出蠟燭一樣的火光。過去的食用植物油不像現在的精煉油(色拉油)這麼“稀”,而是雜質較多比較粘稠的,它的燃燒速度緩慢,有碗沿的隔絕作用,燈火只在燈碗的外邊燃燒,並不向碗裡蔓延。可以用燈捻子在碗沿外翹出的多少的方法,來控制燈火的大小。雖然食用油都可以點燈用,可能因爲蓖麻或青麻(麻皮可以做繩,籽可榨油)榨出的麻油價格低廉,纔多用麻油點燈(過去也用來做鐵輞車軸的潤滑油)。也有家庭不用專門的燈碗,就用普通的飯碗(也是黑釉粗磁的),雖然碗沿上沒有凹槽,使用起來也和專用的燈碗一樣。大概這種麻油燈和蠟燭都是我國勞動者的發明創造,都是用食用的動物和植物油脂燃燒發光的,有着相同的歷史淵源,不過因工藝差別較大,成本造價不同,麻油燈多爲窮人家使用,蠟燭燈多被富人家使用。到了近代,煤油傳入中國,這種老式的油燈基本上被煤油燈取代了,不過在有些家庭還可以看到保留下來的老式燈具,有時煤油用盡了,或是家中來客,煤油燈不夠用時,還可以在老式油燈的燈碗內倒些食用油,臨時使用。

(三) 小煤油燈:

廣義的煤油燈,是指所有用煤油做燃料光源的燈具,有粗陶瓷製作的普通煤油燈與玻璃製作的罩子燈和汽燈。狹義的煤油燈指的是粗陶瓷煤油燈,俗稱“小煤油燈”。

煤油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油原油經提煉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和瀝青等)工業產品,應該是近代工業化的產物。煤油的揮發性比麻油快得多,而且易燃性很強,燃燒速度快,所以用麻油燈的燈碗和燈捻就不行了,如果在燈碗裡裝滿煤油,把燈碗外面翹出的燈捻點燃,很快就會蔓延到碗裡面,把燈碗裡面的油“騰騰的”全燒着了。所以,煤油燈不能用敞口的“燈碗”來貯存燃油了。

wωw● ttκa n● c o

根據煤油的易燃特點,煤油燈的結構就比較複雜一點了。首先是把儲油的“燈碗”改成直徑二三寸大小的空心球形的“燈壺”來貯存煤油。燈壺的頂部是個直徑二三釐米的圓孔,也就是“壺口”,在壺口上面安裝個“燈頭”。

“燈頭”是一個三四釐米高的圓錐體,圓錐體底面是一釐米高,比圓錐底的直徑要少一釐米的圓柱體的“脖子”。這個“脖子”和上面的“燈頭”,也是用粗陶瓷做成一體的。“脖子”的作用是插在“燈壺”的“壺口”裡,把“燈頭”安裝在“燈壺”上。在“燈頭”及“脖子”的正中間有一條上下貫通的圓孔,直徑大約二三毫米。用棉花擰成的“燈芯”就穿在這個圓孔中,燈芯大部浸泡在燈壺的煤油中,燈頭外面露出一二毫米,壺中的煤油自己就會沿着燈芯吸附上來。點燃燈頭上的燈芯,會形成一個花生米粒粗細,四五釐米高的火苗,俗稱“燈火”,火苗上方還有一縷黑煙。燈芯在燈頭外面露出的長一些,燈芯粗一些,燈火就大一些,燈光就明亮些,但是黑煙也大些。反之則燈火小光線暗,當然黑煙也小。燈頭可以隔斷燈芯外面的空氣,能夠阻止燈火沿着燈芯向燈壺內蔓延。燈頭和燈體還能起到一定的散熱作用,可以保證燈壺裡面的煤油安全。

普通的粗陶瓷燈大多是六七寸高的高腳燈,它的下面是一個直徑10釐米左右的倒置凹形圓盤底座,中間部位是直徑四五釐米、高十多釐米的圓形支柱(手柄),上面是與底座直徑相似的球形燈壺。底座、支柱與燈壺是三位一體的。高腳燈的底座和支柱的中間是相通的空心,形成一個“喇叭筒”,喇叭筒和燈壺的陶瓷厚度大約二三毫米。

另外也有一種三四寸高,平底燈壺的小煤油燈,還有的在平底燈壺一側多出一塊陶瓷板,上面有個小孔,既可以平放又可以掛在牆壁的釘子上的“壁燈”。

煤油的揮發性很強,老百姓說煤油“會飛”,也能慢慢的從粗陶瓷燈壺中滲透出來,加之粗陶瓷煤油燈的燈壺口與燈頭“脖子”之間密封性差,屋子裡會聞到煤油的氣味。粗陶瓷煤油燈用過一段時間後,燈壺、燈頭的外面會沾滿一層油污,需要定期擦拭。

這種低檔煤油燈,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家裡使用。在1955年公私合營之前,薊縣城裡大街上的私人商家店鋪門外路燈杆上的路燈匣子(四周是玻璃防風罩,一側能打開,上面是傘形燈罩蓋子)裡,用的也是這類普通煤油燈。

(四)罩子燈:

罩子燈也是以煤油爲燃料光源的,只是在燈火燃燒的部位加上了助燃的玻璃罩,故稱爲罩子燈。罩子燈燈壺是用玻璃製作的,可分爲臺式燈與懸掛燈兩類。

臺式燈較高些,平時就放在桌子或窗臺上。臺式罩子燈的大小形狀與帶底座和支柱(手柄)的粗陶瓷煤油燈差不多,只不過底座手柄和燈壺都是玻璃製作的,在燈壺的圓孔(直徑三四釐米)上面伸出六七毫米高的“燈脖腔”,上面是螺絲口。

罩子燈的燈頭構造比較複雜,是用黃銅片製作的。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的形狀也是圓錐型的,又不是標準的圓錐形,而是像見頂草帽一樣周邊有一圈帽檐的形狀。帽頂部位也不像粗陶瓷燈的實心圓錐體,它是空心的,如同一個“蛤蟆嘴”似的,張開一條二毫米左右的縫隙。圓錐體的帽檐下部是一個一釐米高下部粗、上部細的“脖套”,下半部粗的部位帶“螺絲扣”, “脖套”的螺絲扣正好擰在燈壺的玻璃“脖腔”上,可以把“燈頭”牢牢地固定在燈壺上邊。“脖套”的上半部細一些,與上邊“蛤蟆嘴”圓錐體的底部銅片的中間部位緊緊的卡在一起。燈頭圓錐體的底面的是個直徑五至七釐米的圓片,中間部位與下面的脖套重疊相連,在脖套外面的部位,也就是蛤蟆嘴底面大於脖套的地方,上面佈滿了比針眼大些的小孔,這些是向蛤蟆嘴裡進風的孔。進風孔區域的外圈(帽檐部位),是放置蛤蟆嘴的底沿和玻璃燈罩的凹槽,凹槽外面是四個分佈均勻的、垂直向上的“卡子腿”。每條“卡子腿”大約二三毫米寬,五六毫米高,可以把玻璃燈罩緊緊地卡在燈頭上面。

在蛤蟆嘴底面和脖套重疊連接的中間部位,垂直鑲嵌一個銅片製作的一釐米寬、一毫米厚、五六釐米長的空心扁方筒(燈芯筒),上端如同短舌含在燈頭張開的“嘴”裡。條帶狀的棉線燈芯就穿在筒內。燈芯筒的一側中間開一條一毫米寬、五六毫米長的口子,口子外面安裝一個直徑一釐米的齒輪,輪上的牙齒正好刺進帶狀燈芯裡。齒輪軸是用一根如同火柴棍粗細的鐵絲做的,橫穿在燈頭圓錐底面下的“脖套”的螺絲扣上方。鐵絲的末端位於燈頭之外,做成個一釐米的圓環形的手柄,捻動小圓環,齒輪就隨着旋轉,用以控制帶狀燈芯的升降,使帶狀燈芯可以像舌頭一樣在燈頭的“蛤蟆嘴”內伸縮。

罩子燈的玻璃燈罩是下部三分之一處鼓凸狀(插入燈頭卡子內部分內徑與蛤蟆嘴圓錐底相同,上面最凸處內徑10釐米左右),上部三分之二部分成內徑三四釐米的細筒狀,燈罩高約二十釐米,可促進熱氣流上升,起到拔火的作用。它可以使燈芯上的煤油充分燃燒,點燃罩子燈的燈芯後,形成一個二三釐米寬、四五釐米高的火舌,既亮度大又不產生黑煙(時間長了玻璃罩也被薰黃,需要定期用白酒擦拭),還節省燈芯(棉線製作的帶子,燃燒不充分時容易被殘油汁子糊住,須剪掉)。因爲帶狀燈芯的寬度要相當線繩燈芯的好幾倍,燈芯上的火舌體積也相當普通煤油燈燈芯上火苗體積的好幾倍,所以罩子燈比普通煤油燈要亮的多,自然耗油量也大的多。在桌案上的罩子燈下看書,要比在懸掛個15w白熾電燈的室內看書還清楚,當然不如15w的檯燈下亮度大,而且整個室內也不如15w電燈照的明亮。

懸掛式的罩子燈沒有底座和支柱(手柄),它的燈壺不是球體的了,而是平底矮粗的圓瓶子形狀,圓瓶子的高度大約十多釐米,不是直筒形,而是上部三分之一粗些,下部三分之二細一些。粗的部位直徑大約十五六釐米,細的部位十三四釐米,結合部是直角,相差一釐米左右。燈壺口(瓶子口)與臺式罩子燈一樣,也是六七毫米高帶螺絲扣的“燈脖腔”,上面的燈頭和玻璃燈罩與臺式罩子燈一樣,也可以平放在桌子和窗臺上。

懸掛式罩子燈要放置在燈架裡,燈架是用二三毫米粗的鐵絲做的,鐵架的形狀與燈相似,底下是上下兩個圓環,鐵環左右兩側垂直向上伸出兩條連接在一起的長方形框架。也不是標準的長方形,而是類似啤酒瓶子形狀,中間的轉角是橢圓形的,下部寬上部窄,正好把燈頭和燈罩子攏在裡面。框架的頂部中間是個能活動的鐵絲鉤,可以掛在屋頂垂下的鐵絲上。

燈架下部的兩個圓環大小是不同的,下面的圓環的內徑與“燈壺”(瓶子)下方細的部位相同,上面的圓環的內徑與燈壺(瓶子)上部粗的部位相同,可以把整個燈(包括玻璃燈罩)穩穩地坐進燈架子裡。

在長方形架子上下由寬變窄的凹進部位,外面套着一個下面反光的搪瓷製作的傘形盤子,卡在鐵架上。這個燈傘盤可以使光線反射到下面。玻璃燈罩的頂端伸出燈傘盤中間的圓孔之外,燈傘盤是可以在燈架較窄的部位活動的。爲燈加油時,要先往上托起燈架上的傘盤,才能取出帶玻璃罩的燈來,擰開燈頭,往燈壺(瓶子肚)裡添油。點燈時,則不必把燈拿出架外,也不把燈傘盤托起多高,只在架內掀開玻璃罩,點燃蛤蟆嘴裡的燈芯就可以了。

這兩種罩子燈,機關單位、商家店鋪和富裕人家常用,普通老百姓多數人家也有。可老百姓家平時捨不得用,因爲它比較費煤油,只是在過年或者家裡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才捨得用。

(五)提燈(馬燈):

除了上述兩種罩子燈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移動式罩子燈,薊縣人稱爲“提燈”,手提燈之意也,外地人稱爲“馬燈”,馬幫或馬車上常用之意也。它除了玻璃燈罩外,其他部位都是用鐵製作的。

提燈(馬燈)的燈壺是一個直徑20釐米左右的半球體的鐵盒子,它的底面是平的,便於平放。在鐵盒的左右兩側垂直焊接出兩根2釐米粗的類似臂膀的空心鐵皮支柱,高度約25釐米,略向內傾斜,頂端向內並彎曲抱住“燈帽子”。

燈壺的頂部安裝燈頭,這是與玻璃罩子燈的燈頭是一樣的,不同的是燈頭的蛤蟆嘴底下的帽檐外沒有“卡子腿”。燈頭與燈壺也是用螺絲扣擰在一起的,而且密封性更好,怎麼搖晃也不會漏油。在燈壺的側面上方有一個“加油孔”,孔上有個小圓蓋子,也是用“螺絲扣”擰進擰出的,密封性很好。

在燈壺與燈帽子之間是玻璃燈罩,這個燈罩與罩子燈的燈罩不同,一是用的玻璃比較厚,另外它是下口較大上口較小,略帶凸面的圓筒形狀,高大約十二三至二十釐米、粗大約十三四釐米,放置在下面的托盤裡。

托盤是固定在兩條臂膀中間的圓環形鐵片,中間是空心,正好扣在燈頭蛤蟆嘴外面的帽檐上,外面周圍是翹起的檐,可以卡住玻璃燈罩,環形面上有許多小孔,用來通風進氣。托盤上面有兩個交叉環抱的鋼絲環,可以把玻璃燈罩緊緊的“抱在”托盤上。托盤的軸是粗鐵絲做的,在臂膀外有手柄。搬動手柄,托盤就向側面旋轉掀開(因有鋼絲環抱,燈罩雖傾倒也不脫落),露出燈頭的蛤蟆嘴。鬆開手柄,托盤迴轉扣在燈頭蛤蟆嘴底盤上。

玻璃燈罩的上面就是燈帽子,燈帽子是十多釐米高,七八釐米粗的空心鐵皮筒,分內外兩層,外層是固定在兩條臂膀(支柱)上的,中間用彈簧和內層連接。內層在彈簧的作用下,可以上下伸縮四五釐米。內層的下部是向外擴展的喇叭嘴狀,用來扣住下面的玻璃燈罩。內層鐵筒上面有一個傘形的鐵片蓋子(燈帽蓋),蓋子頂部有個可活動的鐵環,用來掛在手指或鉤子上。在燈帽蓋的下部,也就是內外鐵筒的之間有縫隙通風,可以使燈罩內的熱氣向燈蓋的周圍散開,不至於炙烤到提燈人的手上。

在使用提燈(馬燈)時,先擰開加油孔上的蓋子,向燈壺裡加油,擰緊油蓋。之後,一隻手拉動燈帽子上面的鐵環,把緊扣在玻璃罩上面的燈帽子內筒向上提,使其脫離“緊扣”的狀態。同時另一隻手搬動燈罩托盤的手柄,使燈罩向外側傾倒,然後點燃燈芯,鬆回托盤柄使燈罩迴歸正位,再把燈帽子的內筒鬆開,靠彈簧的作用力,又使燈帽子緊扣在燈罩上。

這種提燈(馬燈)很適合行進中使用,即使掉在地上滾出老遠,也能保持既不漏油,也不熄滅。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蠟燭、老式油燈還是煤油燈(包括罩子燈),因爲燈捻或燈芯都是用棉花或者棉線擰成的,經過一定時間的燃燒後,都會和油中的雜質結合而焦炭化。焦炭化的燈芯失去了對油脂的吸附作用,影響燈火的亮度,需要用剪刀剪掉(蠟燭),或者用鑷子撥掉(普通煤油燈和罩子燈),並且把燈芯從燈頭的圓孔中提上一些來。已恢復正常的光亮。古詩中“何時共剪西窗蠟,話卻巴山夜雨時”,所說的“剪蠟”就是剪掉“蠟芯”上的焦炭部分。

另外,蠟燭燈、老式油燈、煤油燈和罩子燈還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燈下黑”,因爲在自然燃燒的狀態下,火焰總是在燃料的上方,以上幾種燃料及儲存燃油的碗或者壺,都在燈火的下面,所以必然會產生陰影,因此就出現了“燈下黑”的現象。而後來發明的懸掛式汽燈,就解決了這個弊病。

(六)汽燈:

汽燈的燃燒原理不同於煤油燈了,它既可以燒煤油,也可以燒汽油。

汽燈的出現大概比罩子燈還要晚些,薊縣城裡何時開始使用的汽燈,老百姓也不清楚,大家見到的汽燈是解放初期,戲劇舞臺上使用的懸掛式汽燈。

汽燈的工作原理有些類似現在的噴燈,就是利用高壓氣體把燃油(煤油、汽油)霧狀化,使其燃燒更充分更劇烈。

使用汽燈時,在裝上煤油或汽油以後,首先要向油罐或油壺裡(油壺上安裝有特製的氣筒子,推拉手柄充氣)打氣,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的燈嘴處噴出,汽燈的燈嘴是一個縫衣針那樣細的小孔,可以向外噴霧。汽燈沒有燈芯,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外面的一個蓖麻纖維或石棉做的如同雞蛋大小的紗罩,從燈嘴出噴出的霧狀煤油充滿燈頭(石棉紗罩)內,點燃燈頭(石面紗罩)後,形成一個雞蛋大小的火球。這個火球的體積要相當於普通煤油燈的花生米大小的火苗幾十倍,相當於罩子燈燈嘴內吐出的火舌的十幾倍(現在,經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石棉紗罩使用硝酸釷溶液浸泡工藝製成,所以當紗罩遇到高溫後會發出耀眼的白光),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範圍都照得通明。另外,在燈頭(石棉罩)的外邊也要有一個圓形的玻璃燈罩,距離燈頭大約四五釐米的距離。這個玻璃燈罩是爲保持燈頭(石棉罩)附近的高溫,以免被風吹滅,這和罩子燈、提燈(馬燈)的作用是一樣的。

汽燈也是有弊端的,一是有時汽燈點的時間太長了,還需要再打氣。二是燈嘴經過一段時間,可能被煤油中地雜質焦炭堵死,需要用燈上附帶的專用工具(長十多釐米、一頭七八毫米寬、另一頭二三毫米寬的薄鐵片,在鐵片窄端頂部橫向焊接一根一釐米長、比縫衣針還要細的鋼絲,俗稱汽燈扎針)進行清理。三是燈頭上的石棉罩也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往往是在使用過程中“癟”了,需要更換新的。

據我所知,汽燈有手提式與懸掛式兩種:

手提式汽燈在外形上和提燈(馬燈)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構造上也有一些差別。一是油壺的構造不同,汽燈的底座兼油壺上有打氣筒,提燈(馬燈)沒有。二是燈頭不同,汽燈是噴油嘴和石棉紗罩,提燈是布帶狀燈芯和青蛙嘴形的燈頭。三是汽燈的上部(手提環的下面)還有一個像草帽檐一樣的遮光罩,是爲了避免強光炙烤手臂,而提燈(馬燈)則不需要。手提式汽燈和提燈(馬燈)一樣,用起來很方便,既可以作臺式燈具使用,也可以當手電筒在行進中使用。

懸掛式汽燈的形狀就很特殊了,它和現在的電燈中的吊燈類似,最上邊是掛鉤,鉤下面是帶氣筒子的扁圓筒狀油壺,油壺下面是草帽檐式的遮光罩(燈傘),在燈傘的中間是一個類似草帽頂的半球體玻璃燈罩。這個玻璃燈罩是倒扣在燈傘上面的,一側有軸,另一側是個卡扣,可以隨時打開。半球形玻璃燈罩的裡面是燈頭,也就是那個雞蛋大小的石棉紗罩。平時這個玻璃燈罩是扣在燈傘上的,點燃汽燈時,先打氣。之後打開玻璃燈罩,開油門點燃石棉紗罩,再把玻璃罩扣好。在更換石棉紗罩和清理噴油嘴時,也要打開這個玻璃燈罩。

由於懸掛式汽燈是燈火朝下的(內部高壓氣流向下吹),就避免了“燈下黑”的現象。一盞懸掛式汽燈的亮度,大概與一百瓦或二百瓦的白熾電燈差不多,可以說照的燈下如同白晝。懸掛式汽燈平時似乎用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遇到一些大場面或隆重的場合的會場、大廳裡纔會使用。解放初期,城裡各村在過年的時候,都要搭臺子唱評劇,舞臺上的燈光就是用的懸掛式的汽燈。因爲,在唱戲的中間,需要給汽燈打氣或者清理噴油嘴及更換石棉罩等,一個舞臺上要懸掛四五盞汽燈。表演過程中,有的汽燈光線逐漸暗淡下來,劇務組的管理燈光的人就搬着的凳子走過來,站在凳子上給汽燈打氣,這個汽燈又逐漸明亮起來。有的汽燈突然熄滅了,需要用汽燈扎針清理,或者石棉罩突然癟了,需要更換新的,管燈的人也在衆目睽睽之下清理和更換。在燈管人員做這些工作時,舞臺上的演員,照常表演,而臺下的觀衆,則是把目光集中到燈管人員身上,看清了汽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所以,儘管個人家庭並沒有汽燈,可是通過看戲也瞭解的汽燈的奧秘。

1958年10月1日,薊縣城裡南大街路旁的路燈杆上,普通的白熾燈泡,發出淡紅色的電燈光亮,這是薊縣城裡首次有了電燈,電源是薊縣城南關水電站發出來的水電。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水源不足,水電站停止了運轉。1959年7月,薊縣城裡經三河鎮接通了國家電網的10千伏火電(火力發電廠的電),首先在薊縣城裡實現了照明設施的電氣化,從此結束了自古代以來使用蠟燭和老式油燈,自近代以來使用煤油燈、罩子燈和汽燈作爲照明用具的舊時代,開創了室內燈火明,街道路燈亮的新時期。

1962年薊縣修建了豆腐營變電站,從唐山電網引來電源,逐步在全縣範圍內實現了電氣化,使全縣大部分,老百姓家裡都有了電燈。尤其是1980年改革開放後,不僅大街上的路燈更加明亮,而且許多新建的高樓大廈上面還安裝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使薊縣縣城也變成了不夜城,進入了燈火輝煌的新時代。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
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