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

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

過去,人們習慣把屬於國家和公共所有的東西稱爲“官的”。在縣城裡必然要有若干代表國家實行管理的機關單位,這些國家單位所佔據的房屋和宅院,就被稱爲“官宅”“官地”。而廟宇,不論有人居住(僧道人士)的大廟,還是沒人居住的小廟,都屬於公共設施,也是一種“官宅”“官地”。

薊縣城裡的許多老年人,都聽上輩人講過,在清朝年間,薊縣城裡曾經有一宮(也有人說一觀)、三寺、九庵、十八廟。何謂宮、寺、庵、廟呢?

過去,人們把那些信奉道教,供奉仙人(道教認爲,凡人和其他動物通過修煉可以成仙)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女媧娘娘等真人、老祖、娘娘、聖母的地方,稱爲“宮”或“觀”,由道士或者道姑居住並侍奉香火。把信奉佛教,供奉菩薩、羅漢、比丘(佛教認爲凡人和其他動物通過修煉可以成佛,佛的最高級別是菩薩,羅漢次之,比丘再次之)、天王、金剛的地方,稱爲“寺”和“庵”,由和尚或者尼姑居住並侍奉香火。對在社會上有過一定影響,死後被大家奉爲神靈(古人認爲天上有各種神,人間的優秀人物死後靈魂可以成爲神),塑像立碑表示紀念,併成爲人們頂禮膜拜、祈福消災的地方,稱爲“廟”。較大的廟也有“廟祝”(俗稱香火道人)居住和管理,小廟只有神像無法住人,由附近的信衆侍奉香火。不過,平時大家的習慣是,對這些宮、觀、寺、庵也統稱爲“廟”或“廟宇”。可見,“廟”或“廟宇”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別,本節標題中所說的就是廣義的廟宇。

過去,人們把供奉仙佛的屋子統稱爲“殿”,大殿也稱正殿,是供奉本廟宇裡級別最高的仙佛的屋子,多爲座北朝南的正房。配殿在大殿的左右兩側,與大殿並排,但房屋比大殿矮小些,是供奉較次等級仙佛的屋子。偏殿一般是大殿前面東西兩側的廂房,是供奉再次一級的仙佛的屋子。如果大殿兩側沒有供奉神佛的配殿,只有僧道們生活起居的房舍,則稱其爲“耳房”。其他供僧道們學習生活用的則稱爲“禪房”、“誦經廳”“僧舍”等。而那些供奉神佛的“殿”,不論大小都是豪華型宮殿式建築風格,而這些生活用房也有豪華型的,多爲普通型的磚瓦房。過去的宮觀庵寺,不論大小,都是既有供奉仙或佛的大殿、配殿、偏殿等豪華型房屋,也有僧道居住的宿舍廚房廁所等生活用房。有的寺廟前面還有一片空場,以便爲舉辦廟會(爲寺廟上香而定期舉辦的集貿活動)使用。

規模大的廟也和宮觀庵寺一樣,既有供奉級別不同神靈的大殿、配殿或偏殿,還有供人居住的生活用房。而規模小的廟,有的只是一間大屋,裡面供奉神聖塑像,門前一小片場地,無專人管理。最小佔地面積不過兩三平方米,在路旁建個兩三米高的小屋,小屋裡只有神像和供桌,正面敞開,連門窗都沒有。

薊縣城裡的幾處較大的宮觀庵寺,不僅是僧道的居所,還兼有接待去東陵上墳的“皇差”的“行宮”職能。因爲過去的皇帝、皇后、太后、和嬪妃們,所乘坐的所謂“龍車鳳輦”,只是馬拉的木輪車,車上有不到一人高的木製車樓子,俗稱“轎車”。車樓內只能蹲着和坐着,不能站立。車軸上沒有減震設施,雖然裡面鋪墊較厚,坐久了也不舒服。而且那些手持旗羅傘扇、舉着金瓜斧鉞的儀仗隊,持槍垮刀的警衛隊,以及左右侍候的太監、宮女們都是步行的,雖然也有些官員是騎馬或坐轎,總的看速度都不快。從北京到東陵要走好幾天,途中每過十幾公里就要休息,中午要吃飯,晚上要住宿。薊縣境內的白澗、邦均、桃花寺、隆福寺等地,都有“皇差”隊伍休息的寺廟和“行宮”(專門供皇帝皇后們休息的屋子)。薊縣城裡獨樂寺內有專門的行宮,城裡的獨樂寺、廣福寺、龍泉庵、上庵等幾個大寺廟和西門外的仙女宮,都有多餘的房屋,作爲臨時的“行宮”或者“驛館”,供“皇差”們吃飯或住宿(“廟”不論大小,均無接待“皇差”食宿的任務)。過去,薊縣流行一種說法:“要當老道在西關,要當和尚去盤山,要當尼姑到白澗”。就是因爲西關的道士、盤山的和尚、白澗的尼姑們,都有較多的機會接待皇帝和娘娘們,所以得到皇家的賞賜和大戶人家捐獻給廟裡的耕地及佃戶比較多,這些出家人都過着豪紳般的生活,這些宮觀寺院裡的“當家人”,比縣官還牛氣。

清末洋務運動中實行“廢科舉、改學堂”運動,傳統文化被批判,廟宇裡也就逐漸斷了香火,年輕和尚道士們也就“還俗”了。辛亥革命以後,又興起“拆了大廟改學堂”運動,許多廟宇的大殿、配殿、偏殿都成了學校教室,或者是縣裡新成立的機關單位的辦公地點。所以,到新中國成立時,薊縣城裡的一宮三寺九庵十八廟,早已改作他用或是斷壁殘牆一片廢墟了。不過,在1955年之前,這些被改做學校的廟宇痕跡還是明顯的。因爲神佛們居住的房屋,也就是供奉泥像的所謂大殿、配殿,不論大小高低,都屬於豪華型宮殿式建築風格,儘管雕樑畫柱的畫面油漆已經褪色,但房屋木架門窗結構與普通民房不同,有的教室內還有明柱。而且房頂上面的瓦都是盒瓦壟,房脊、房梢高大,還裝飾着象徵神聖標誌的陶製小動物。這些特殊的建築材料,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古建築材料”,民國年間在薊縣是沒處去買的,可能是官窯(爲官府燒製磚瓦的窯)停產,民窯不會製作的緣故。因此,那些被改做機關單位的廟宇,新建的普通型房屋比較多,保存的原寺廟中舊式房屋少。只有學校,因學生人數少,不需添置房屋,再加上教育經費不足,無力改舊換新,才使滿清時代的房屋保存到解放以後。但是到七十年代後,隨着學生人數和教育經費的增加,學校裡的舊式房屋也被淘汰了。而殘存的幾處廟宇裡的大殿,都被縣裡作爲重點保護文物,留存下來了。下面分別介紹:

薊縣城裡的一個宮是“文昌宮”(俗稱老君廟),它和西城門外邊的“仙女宮”(俗稱娘娘廟)一樣,都是道士居住的地方,但是文昌宮的規模不如仙女宮的規模大。文昌宮的地址在新鼓樓西北角,也就是現在的東大街郵政局對面的華能集團的臨街樓房及後邊的院子處。民國年間,文昌宮的建築就荒廢了,四十年代以前殿堂房屋和院牆就沒有了,只在南部靠近大街的位置剩下一個坐南朝北的戲臺。解放前在這裡唱戲不要票,大戶人家出錢,大家隨便看。解放初期薊縣評劇團,在這裡唱戲時就賣票了,在外邊用葦蓆圍個圈,兩毛錢一張票。裡邊沒有座位,人們站着看也行,從家裡帶來凳子也行。裡邊還有賣花生瓜子和糖葫蘆的。

1956年公私合營以後,縣裡修建了大禮堂,可以唱戲演電影。在文昌宮遺址上建起了一座“東大樓”,就是一座雙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也是副食百貨綜合門市部。後來人們就改稱此處爲“東大樓”,“新鼓樓”的地名也被“東大樓”取代了。1980年以後,東大街拓寬改造,東大樓拆除了,改成華能集團辦公地點了。“東大樓”的名稱也沒了,“新鼓樓”、“文昌宮”更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老城裡的三個寺是獨樂寺、白塔寺和廣福寺。

獨樂寺在西大街路北的最西面,它的西面是西門北馬道,也就是一片空地,它的東面有一座行宮。白塔寺在獨樂寺的正南面,臨近西城根的地方。白塔寺西面也是一片園田。白塔寺的規模比獨樂寺小的多。廣福寺在北大街北半段的路東魯班廟的東面,規模比較大,它的後邊是漁陽書院和北倉厫。

辛亥革命後,獨樂寺內十丈高(注1)的“觀音之閣”裡的“十面佛”(實際有一大十小十一個頭)像,山門裡的哼哈二將等神像被保存下來,其他房屋被改做“官宅”公用了。日僞時期,獨樂寺曾經是警備隊的駐地。解放後,獨樂寺被列爲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新建的縣文化館(文化局的前身),及文化館下屬的圖書館、電影隊、皮影社、評劇團,以及後來建立的文物保管所,都在這個院裡辦公。西面城牆下的空地被圈進獨樂寺大院裡,西南角的大院是露天電影院。改革開放後,獨樂寺被作爲旅遊景點,露天電影院處建成“清代民居”,供遊人參觀了。

辛亥革命後,白塔寺內九丈九尺高的白塔也保存下來了,但是一層大殿(三大間正房)和東西偏殿(各三小間廂房)都變成西南隅小學的教室,偏殿下面的僧舍變成了教師宿舍和辦公室。全國解放後,白塔寺的塔被列爲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改革開放後,學校搬遷,白塔寺修復重建,變成了旅遊景點。不過現在白塔寺正門東邊的那個小院,過去只是一片空場,沒有房屋。合作化以後成爲生產隊的打麥場。1990年後,把西關的“仙女宮”拆遷到此處,現在北面供着仙女塑像的大殿和東面的廂房,都是後來爲發展旅遊新建的。

廣福寺的命運就慘了,因爲寺院的規模雖大,卻沒有獨樂寺中“十面佛”那樣的大佛和白塔寺中“大塔”那樣的特殊建築,廟裡的菩薩塑像容易拆毀,結果就和漁陽書院融爲一體,成爲很好的“官宅”了。首先是在這裡建立了縣裡的第一個中學,正殿改成學校的圖書室和閱覽室,配殿和僧舍也改成教室和辦公室了。因爲學生不多,廣福寺的部分房屋還曽是警備隊的駐地,北面的空地——北倉厫,成爲部隊訓練和學生上操的場地。後來學校不斷髮展壯大,拆舊房蓋新房,拆平房蓋大樓。除去廣福寺西南角上的魯班廟小院外,其他的大殿配殿早已不見蹤影了。現在,大家只知道薊縣一中旁邊有個魯班廟,誰能想到一中的校園過去曾經是漁陽書院和廣福寺呢。

也可能有人會認爲老城裡只有三個寺的說法不準確,不是還有個清真寺嗎?確實在西南隅塔後衚衕西側,靠近西城牆的地方,曾經有過一座清真寺,是仿阿拉伯民族風格的教堂式建築,有個超出城牆高度的尖頂小閣樓。這個清真寺小閣樓,是老縣城的“第三高”建築(第一高是觀音閣,第二高是白塔)。清真寺裡面有個“阿訇”(伊斯蘭教的神職人員)居住,城附近的回族民衆要定期到這座清真寺裡做“禮拜”,回民家中辦喪事要請阿訇去“唸經”。1966年“破四舊”時,“阿訇”被造反派趕回原籍,回民們的伊斯蘭宗教活動也停止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薊縣,這座清真寺小閣樓倒塌了,後來這個院子建成了一戶回民家庭普通住宅。據說這個清真寺是民國初年由當地回族民衆集資修建的,所以不在明清朝代薊縣城內的“一宮、三寺、九庵、十八廟”之內。

現在,知道老城裡曾經有過“九庵十八廟”的人,或許還有一部分,但是能說清這二十七個廟宇的名稱和具體位置的人,幾乎沒有了。現在薊縣一中的院內,曾經有四個寺廟,廣福寺是最大的,西南角是魯班廟,東面的兩個小廟的名稱已經鮮爲人知了。所以,我只能介紹其中的幾處。

據說九個尼姑庵,分佈在四個隅中,規模大的平時居住幾十人,小的只有兩三人。名氣比較大的是東南隅的“龍泉庵”和東北隅的“上庵”。

龍泉庵:位於東南隅龍泉庵衚衕(昌南路)中部西側(現在的三府公寓東面),它的前門在“龍泉庵西衚衕”的東端,後面在“豬市衚衕”(三府街)。辛亥革命後龍泉庵改爲東南隅小學校,裡面的大殿、配殿、石拱橋(俗稱羅鍋橋)小涼亭,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後來根據需要拆舊翻新,逐漸被新房取代了。八十年代後,學校遷走,龍泉庵東北角的部位建成東南隅村委會辦公地點,其他部位建成民宅。

上庵:位於東北隅的東北城牆根下,現在的漁陽賓館東南部。“上庵”原名“望月庵”,因在城中地勢較高容易看到月夜星空之意。但人們都稱爲“上庵”,稱南邊城牆根地勢低窪處的小尼姑庵爲“下庵”。辛亥革命後,原來的宮殿式房屋保存了一段時間,逐漸荒廢了,後來與它西北側的錢局子合併在一起,成爲一塊官宅官地了。

如意庵:位於東北隅上井衚衕(小間道衚衕北、王家菜園衚衕南)東側的城牆根下,院內有兩層正殿(六間正房)和東西偏殿(東西廂房),辛亥革命後改成東北隅小學校,改革開放後小學校遷到原上庵前面王家菜園東面的北大廟遺址處,建了新校舍,後又建了教學樓。過去如意庵的遺址也就建成了民宅。

圓通庵:位於西南隅四眼井衚衕與塔東胡同交叉路口東北側,一個小院,三間正房是佛堂,東西廂房是尼姑的食宿處所,平時只有兩三個尼姑。民國年間斷絕香火後,尼姑還俗嫁人,房屋被拆走改建他處官宅,小院荒廢。後被建成民宅,蓋了茅草房。七十年代後,民房拆遷,擴建到縣供銷社院內。八十年代後改建成商業職工家屬樓。

十八廟有的在大街旁,有的在城牆根下,有的在衚衕口。

古代的“廟”有幾種類型:一種是紀念館型的廟,如京城中皇帝家的太廟(供奉離世的各代皇帝,因皇帝是真龍天子,是神所以稱爲“廟”,普通百姓供奉祖宗的房屋稱爲“祠堂”),分佈在各地的孔聖人廟(即文廟,紀念儒家祖師孔丘。古人認爲孔子是文曲星君)、魯班廟(紀念木匠祖師爺魯國的公輸班,被奉爲製造行業的神聖)、關帝廟(俗稱老爺廟,紀念三國時大將關羽,曽被奉爲武曲星君、伏魔大帝)等。這種歷史人物廟多爲官府修建和組織祭祀活動。第二種是超自然力崇拜型的廟,如龍王(主管風雨雷電江河湖海及水井的許多神職)廟、藥王(主管醫藥病患瘟疫等事物的神,傳說是神農氏)廟、財神(主管人們經濟命運的神,傳說是趙公明)廟等。這種一般由社會組織修建和組織求雨、免災等祭祀活動。第三種是傳統禮教型的,如城隍廟(城隍爺是管理一個縣事物的神官)、山神廟(山神爺是管理一片山區事物的神官)、土地廟(土地爺是管理一個鄉事物的神官)、五道廟(五道將軍是管理人間生死的神官,人死後要先去五道廟燒紙,意味着去向五道將軍“報到”)。這種廟是由民間自發組織修建和進行祭祀活動。古人認爲,社會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國家的“官”解決不了,神仙界的“官”可以解決。而這些神職官員,一般是當地受百姓尊崇的名人死後的靈魂來擔任的。當然,名義上是被天上的帝王任命的,實際上則反映百姓的期盼心理。因此,“城隍爺”,“土地爺”等神職,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方,是由不同的人離世後擔任的。這些神仙官,也是要求人們按照傳統禮教行事,遵守傳統道德,不要違法亂紀的。如薊縣城裡的城隍廟中,正殿供奉城隍爺的神像,偏殿裡就有十八層地獄圖,揭示在人間做了何種壞事,在陰間應該受到何種處罰和折磨(上刀山、下油鍋等)。

薊縣城裡的十八廟中也分這麼三類:第一類的有孔子廟、關公廟、魯班廟,還有地方官府爲本縣名人修建的崔府君廟和張相公廟(注2)。第二類的有財神廟和藥王廟,龍王廟不在城裡,修建在城西公樂亭村外“小海子”(注3)北面的五名山上。第三類的有城隍廟、土地廟和五道廟。因爲城隍爺管全縣的事物,只有一個城隍廟,規模比較大。“土地爺”和“五道將軍”,管理的地面小,所以廟也小,但是數量多,城裡的四個隅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土地廟和五道廟。過去各家辦理喪事期間,要到五道廟去“送紙”——焚化紙錢,現在廟沒有了,有的人家就在村邊上,用三塊磚拼湊一個“門”,代替“五道廟”來使用。因爲土地廟和五道廟的佔地面積小,斷絕香火後,房屋或坍塌或被拆毀,早就不見蹤影了。如西南隅在塔東胡同與塔西衚衕之間有一個“対廟衚衕”,衚衕東口在圓通庵西牆上面鑲嵌一個一平方米左右的小廟,在衚衕西口——西門南馬道的地方也有一個一間房大小的五道廟。後來,東面的“圓通庵”和西面的“馬道”上都建起了民宅,兩個廟都消失了。只有那些規模大的廟,因爲改作學校或者機關單位,才使一部分殿堂或房舍保存下來。我知道的有以下幾處:

文廟(又稱孔子廟):位於“北大街”(漁陽北路)北段路西、“文廟衚衕”(文安街)路北(原城關小學院內)。改爲小學校後,大殿、配殿的房屋及石拱橋和櫺星門一直保存完好。2000年後,將文廟宅院從城關小學分離出來,恢復文廟裡的孔子塑像等,建成旅遊景點。

魯班廟:位於“北大街”(漁陽北路)北段路東、“府後街”路北。魯班廟的規模較小,過去是薊縣第一中學的木工房,房屋一直保存完好。改革開放後,從學校分離出來,恢復魯班塑像,改建成旅遊景點。

城隍廟:位於文廟衚衕(文安街)西段路北現文安街派出所和縣信訪辦公室的後面。現在城隍廟只剩一個大殿還是清代的房屋,已列爲縣級重點保護文物。過去,城隍廟的規模是比較大的,裡邊有香火道人居住和管理。傳說清朝末年有個香火道人很聰明,會做“機關”“消息”。在“閻羅殿”那屋,有個木頭製作的和真人同樣大的“黑臉無常”鬼卒,用門口裡邊的一塊踏板控制“消息”。進屋人只要踏上這塊踏板,木頭“無常”就屋角處滑過來,舉起兩隻手上的鐵鏈子再落下,正好可以搭在進屋人的肩膀上,把人嚇得半死。另外,在廁所裡也有個木製的“美女”,手裡捧着大便紙的盒子,站在旁邊。有人大便時,只要蹲在踏板上,木頭“美女”就滑過來,把手紙送到你面前。人離開踏板後,“美女”又回到原處。據說大殿裡“城隍爺”的塑像與寺院的菩薩泥像不同,是用木頭雕刻的。因爲每年都要有“城隍爺出巡”活動,木頭坐姿神像可以放在八人擡着的轎子(一個大椅子,沒有頂蓋和轎圍簾)上,到各大鄉鎮去巡邏。一些人扮作神鬼“隨從”,敲鑼打鼓,轎前開路,非常熱鬧。城隍廟的大門前有個石頭牌坊,就在這個大院中部的上坡處(院裡有土坎,北高南低)。這個牌坊與大街上的牌坊大小樣式都差不多,區別是,在牌坊的四根方形條石柱子的前後兩側,各有一個方形條石斜柱,支撐在牌坊橫樑的下部,使牌坊更加穩固。牌坊的前面,也就是土坎南面是一片廣場,廣場的西南面有一座藥王廟。辛亥革命後,城隍廟及廟前廣場,都成爲“官宅”“官地”,日僞時期這裡也曾是警備隊的駐地,後來又成爲師範學校。1949年10月1日,薊縣人民政府在這個廣場上組織召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六十年代後,師範學校遷到城外,這裡改成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的辦公地點,原來供奉城隍爺的大殿,成了公安局的大會議室。2000年後,這裡改爲文安街派出所和信訪辦公室等單位的辦公處所。

藥王廟:在城隍廟前廣場西南面的城牆根下,房屋不多,日僞時期曾是縣裡“新民會”的辦公地點,後來荒廢了,改建成爲“官宅”,在公檢法大院門口的西側,現在是文安街派出所的一部分。

老爺廟:位於西大街中段路北,現旅遊局處。過去老爺廟的前面是三間門房(山門),中間是大門道,兩扇大紅木門,上面點綴着金黃色的門釘。兩側的屋子臨街的窗戶是圓形的,門前有一對石頭獅子。門房位於現在旅遊局前面的樓房中間部位。門房的東南側,也就是西大街與北四眼井衚衕交叉路口的西側,是張家理髮鋪,也是三間屋子及後面小院,與現在那三間店鋪房屋類似。老爺廟門前邊有一小片空場,空場前邊是街道,街道南側還是一片空場(現在的鑫龍商城西面),空場南部是一座面朝北的戲臺。老爺廟裡的規模不太大,但裡面房屋也不少。辛亥革命後,縣裡組建了警察局,就在老爺廟辦公。解放後這裡改爲糧食局,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改成旅遊局的辦公地點。老爺廟的門房和石頭獅子,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後來都拆了,現在只剩院內西北角一座大殿是過去的文物,其餘房屋雖然也是古代豪華型建築樣式,但都是後來新建的。

財神廟:位於“東大街”(文昌街)中段路北,現在的薊縣水務局處。財神廟在辛亥革命後,改爲薊縣商會的辦公地點。解放後成爲薊縣水利局的辦公地點,廟裡的殿堂式建築早就改成了普通磚瓦房,已經看不出古廟的特點。七十年代後期,水利局又在這裡蓋起了辦公樓,更看不到財神廟的痕跡了。

張相公廟:位於“大蔣家衚衕”(賓昌路)中段路東,後來改爲東北隅村公所辦公地點,原來的殿堂在解放前就拆舊翻新,改成普通房屋了,現在是東北隅村委會。

另外,在北倉厫——一中體育場西北側的北城牆頂上,與北大街相對的位置,有一座真武廟。真武廟的大殿,日僞時期成爲守城士兵的住所,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後,這裡拆了廟殿,修建了一個水塔。在這個廟殿的旁邊有兩棵大柏樹,每棵樹都有四根主杈,俗稱“二柏單八杈”,據說這兩棵柏樹的樹齡有四五百年了。提起“二柏單八杈”,城裡的老人都知道,但是提起真武廟,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至於那些在解放前就早已倒塌的“廟茬子”(殘牆斷壁或瓦礫堆),雖然保存到解放初期,但當時已很少有人能說清哪個地方是什麼“廟”或“庵”了。現在的老年人基本都是辛亥革命後出生的,就更不清楚“九庵十八廟”的詳細情況了。

薊縣老縣城裡面,除去用廟宇改建的“官宅”“官地”外,還有歷代官府衙門遺留下來的“官宅”“官地”。主要有:

州衙大院:就是現在的縣政府大院,它的東面是“新鼓樓衚衕”(府東路),西面是“北大街”(漁陽北路),前面是“府前街”,後面是“府後街”。這裡在明清朝代就是老州衙,民國年間、日僞時期,還是縣政府。過去這裡分前後兩個院,中間是大門和二門。州衙大堂在二門裡,外面是監獄,西面是死囚牢,關押罪行重的犯人。東面是看守所,關押未決犯和罪行輕的犯人。州衙大院的對面,即“府前街”路南的那片地方,過去也是一個大院,也是“官宅”。主要是縣政府官員們的家屬,或者後勤人員使用。日僞時期,南大院還是僞縣政府機關發報電臺所在地,院裡有較高的天線杆子。解放初期,南北兩個大院曾經是縣委、縣政府及下屬公檢法等機關的辦公地點。後來公檢法單位搬到城隍廟大院,南大院中又建立了縣廣播站(廣播電視局的前身)。七十年代後,在廣播站之外的其餘部位建成機關幹部家屬院。八十年代後,廣播站搬到北城根下的招待所後面,南大院完全成爲家屬院,其中對着縣政府大門處,又建了一個小公園。

北倉厫:俗稱“北操場”,位於北城牆根下,廣福寺的後邊。明代薊州總兵戚繼光鎮守長城時,城裡的北倉厫就是大軍草料場。到了滿清時期,薊州成爲內地,沒有多少兵馬了,北倉厫也就荒廢了。辛亥革命後,漁陽書院和廣福寺改成學堂,北倉厫就成爲學校的大操場。日僞時期,警備隊駐兵廣福寺,北倉厫也是軍隊訓練場。解放以後,這裡還是薊縣一中的大操場。同時,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或遇到重大政治事件,縣裡也在這裡召開羣衆性的大會。2000年後,這裡又建成露天體育場。

錢局子:在北倉厫的東面,現在的漁陽賓館處。這裡是過去州衙門鑄造銀兩和銅錢的地方。過去,州里從老百姓手裡收上來的捐稅,是散碎銀子,上繳國家時要鑄造成五十兩一錠或一百兩一錠的大元寶。同時還要適應縣內經濟的發展,按照國家的規定鑄造統一制式的銅錢,以便在市場上流通。洋務運動後,支票、鈔票代替了現銀和銅錢,國家銀行代替了錢局子,這裡的宅院也就荒廢了。後來和它東南面已荒廢的上庵合併在一起成爲官宅官地了。六十年代,縣委、縣政府機構擴大,人員增加。縣委機關準備搬出政府大院,就在錢局子的“官地”上建起一片房屋,計劃做縣委大院。結果河北省領導未批准,便改成政府第二招待所,後來不斷擴大,成爲漁陽賓館。

侯宅子:在鼓樓後邊北大街路西,就是現在的縣委大院。過去這裡是姓侯的官宦人家的宅院,後邊那條街名叫“侯家衚衕”。也不知什麼年代,也不知是“侯大老爺”工作調動舉家搬遷,還是家境沒落遠走他鄉,反正是姓侯的家無人了,宅院荒廢了。在日僞時期,這個院裡就是一片殘牆斷壁,瓦礫成堆,荒草沒膝。只在北部——也就是“侯家衚衕”的南側有幾層房屋,南部——西大街的北側有幾戶人家的宅院。中間的一大片都是空曠的“官地”。1956年公私合營後,在侯宅子的東南角修建了“大衆浴池”,也就是一個大澡堂子。包括一個大庭堂式的房屋和小院。浴池北牆外是一條通道,北面的一排房是文教局的部分辦公用房(文教局的主要辦公地點在縣政府大院的南倒房處)。浴池的西牆外修建了可容納一千多人開會、看戲、看電影的大禮堂,大禮堂的西院和北面、東北面的房屋(文教局用房後排房)是縣委招待所(後來也稱第一招待所)。1980年後,縣裡在南大街路東修建了薊州影劇院,大衆浴池搬遷到南樓商場東側的樓房處。大禮堂也拆了,招待所與’錢局子”處的“二招”合併了。侯宅子大院修建了辦公樓,改成了縣委大院。

豬市:過去城裡的集貿市場,在東大街的新鼓樓十字路口南面三四十米外,現在的郵政局的後半部和影劇院的後面大部。豬市的西面是李家面鋪(影劇院前廣場處),南側的豬市衚衕(三府街)西口在南大街(漁陽南路)上。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這裡一直是集貿市場,重大節日的晚上,也在這裡公開放映電影。後來,極“左”路線“割資本主義尾巴”,取消了集市貿易。同時郵電事業大發展,南大街又拓寬改造,豬市的場地就被郵電局和影劇院給分別佔用了。

“新張家大院”:滿清時期的“南王家”大院變成了民國時期的“新張家”大院,1938年後被日本軍隊“聯隊隊部”徵用,1946年土地改革後,新張家的人逃往北京,原“新張家”大院成爲官宅,新成立的薊縣人民醫院就在這裡。

另外,1947年6月,國民黨收縮兵力,全部西撤北京,同時協裹城裡的61戶商鋪掌櫃全部西逃。街面上一些較大的店鋪及附屬房屋,也都成爲無主財產。其中一部分分給窮人變成普通民宅,較大的收歸國有(政策是沒收官僚資本和買辦資本,保護民族資本)變成了“官宅”“官地”。故此在解放初期,老縣城裡的空地空房很多。除去一些被當時的黨政機關(那時局級單位較少)及國家企事業單位(除學校外,那時還有銀行、郵政局、縣醫院、供銷社)佔用外,還有多餘的“官宅”“官地”。如西大街南側的城內最大商鋪“龍德號”的房屋被縣供銷社佔用。再如南大街路西縣醫院的南院,西南隅村老宋家(現在工業局處)的北院,是無主的“官地”。再如東大街路南,從新鼓樓路口與龍泉庵衚衕(昌南路)之間,在街面上只有幾間店鋪房屋,裡邊從東大街直到南面的豬市衚衕(三府街)以北的一大片,幾乎沒有多少房屋和民宅。大部分都是空曠而又荒涼的“官地”(那時私人的宅院和園田,一般都種植蔬菜和玉米等莊稼,只有“官地”纔是瓦礫成堆遍地荒草),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後,在縣醫院南院組建了編織社(現在的印刷廠處),在東大街路南組建了鐵工廠,後稱農機廠(現在的圖書館和綜合商場處),在東邊修建了薊縣總工會和職工俱樂部(現在的寶龍祥商場和棉紡廠家屬區處)。還有位於西南隅的“龍德號”西側的空曠場地“鹽店後身”,也是一片“官地”,皮影社演唱皮影,電影隊放映電影就在這個大場裡,1973年以後,這裡蓋起了糧食局家屬院。

總之,老縣城裡的“官宅”“官地”是很多的。

注1:據城裡的老年人傳說,獨樂寺內的佛殿“觀音之閣”高十丈,白塔寺裡的白塔高九丈九尺。

注2:“崔府君廟”是古代薊縣地方官,爲城裡的一個姓崔具有“府君”職稱的做官人死後修建的廟。城北的山也因有崔府君的墳墓而被後人稱爲“府君山”。張相公廟是薊縣地方官爲城裡一個名氣比較大的姓張的讀書人死後立的廟。

注3:蒙古人稱大水塘爲“海子”,過去城西公樂亭村邊有一片常年冒泉水,四季不幹枯,冬季不封凍的水塘,自元代以來稱爲“小海子”。

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
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