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終身爲敵

所有曾經的故事,說起來,都只是一次次不堪的經歷,道盡辛酸,吐盡無奈,換來的卻只是仰天的嘆息。

那忠心體國的,終沒有好下場,那陷害忠良的,卻也同樣爲國捐軀。人之正邪奸惡,誰人能說得清楚,道得明白?

爲之效死命的長官,可以一下子把人打進十八重地獄,敵對的仇人,卻可以大度對己,到底誰人是仇,誰人是友,又怎能分辨得清?

或許,這世界正如淺水清所言,戰爭本無分正邪,只看強弱吧?

楊銘浩憐憫地看着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小弟,終究還是嘆息道:“這麼說來,你這盒子裡裝的,就是驚風展的人頭了?淺水清要你率民保壩,替他背上殺驚風展的罪名,你也接受了?”

易星寒苦笑道:“淺水清這個人,我跟了他有近半年。這些日子以來,他做了些什麼事,是怎麼想的,我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憑心而論,這個人是天縱將才,精於人心,善於韜略,長於軍事,優於謀劃,是我見過的最可怕的人。”

“這個人做事,有一個特點,就是當他想要利用一個人的時候,他不單單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問題。事實上,他會先從你的角度考慮問題,甚至考慮得比你自己還周全,然後定下應對之策。他策反拓拔開山是這樣,利用我也是一樣。”

說到這,易星寒認真道:“大哥,別說是我,就算是你,你能眼看着李官堰決堤,天下百姓沒活路嗎?就算風雷十三道是強盜土匪,幹得是打家劫舍的勾當,可是堤壩一決,止水諸省成沼澤汪洋,你我又如何活命?就算活下來了,又何處容身?”

十多個兄弟,一起默然無語。

“所以,淺水清看準了我不能不同意。他有他想要的,我們有我們想要的。他想讓止水換天易幟,讓自己立下蓋世之功,而我們,則想要家園平安,生活安康。他和我們,各取所需。”

楊銘浩揹着雙手,在議事堂中踱來踱去,良久,他才道:“大壩是必須要保的,可是樑史一案,你又待如何處理?”

“這正是我爲難的地方,淺水清的意思,我很明白,可是稍有不慎,則會釀成大禍。在這個問題上,我也考慮好久,才最終得出結果。”

風雷十三道的一羣當家人,一起聽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理解易星寒話中的意思。

易星寒知道他們不懂,只能苦笑道:“我知你們不明白,但你們可知,淺水清爲何一定要以血香祭旗的形式來屠城?”……

有些事,終究是不說不明白的。

當一名將軍,對着敵國的領土子民舉起屠刀時,人們只知道這個將軍殘暴嗜殺,卻從沒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一切所謂的愛民,害民,在這些身居高位人的眼中,都僅僅是一種爲了達到目的而採用的手段罷了。

屠城,僅僅是其中的一種特殊手法而已。

戰必屠城。

這是古軍事戰爭裡經常出現的一個詞語。

戰爭的殘酷性,也由此可見。

但事實是,無論軍事或者政治,每一條軍法,每一條政策,其存在與執行的原因都有着其獨特的背景,並非僅僅爲了存在而存在。

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究戰必屠城的現象中,分析將軍們做出這樣決定的原因,無非是以下三點:

一:以屠城令來刺激己方將士奮勇殺敵,悍不畏死。以可能得到的巨大利益來誘惑士兵勇猛作戰。所謂的屠城令,其實以洗劫全城爲目的。

二:屠殺可以平息因爲攻城而帶來的巨大損失導致的不滿,有許多士兵在攻城中會失去自己的親朋好友,肢體受傷,並因此滿腔怨憤。屠殺無辜,可以給士卒一個發泄的渠道。讓他們將所有的怒火,包括對長官不滿與怨懟盡情發泄。這樣可以有助於自己的控制,同時培養士兵的血性與忠誠。

凡是經歷過大屠殺的戰士,鮮有背叛自己主將的。因爲他們知道,自己在做過了那些抿滅人性的事情後,就再也無路可走。

三:在洗城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屠城血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震懾住其他地方的守衛,並給予足夠的警告,令其後的戰爭中出現敵不戰自潰的局面。這樣就可以少打許多仗,少死很多戰士。

然而,屠城的行爲,同樣會引起被攻擊方的憤怒,甚至可以點燃燒全國反抗的激情。

在這裡,不得不對民心做一番剖析。

民衆的愛國熱情,其實大都是建立在一個有限的基礎上的,那就是——自己得先活着。

當一個國家被另一方入侵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種局面:

當權者舍民不捨國。只有國家還在,普通百姓就是死得再多,以後還能通過擴大生育來恢復元氣。可是國家沒了,就什麼都沒了。因此,他們不惜發動全民戰爭,不惜通過破壞一切可以破壞的,包括橋樑,堤壩,焚燒城市等行爲來保衛國家。

但是對民衆來說,自己的命是最重要的。國家沒了又如何?換個人來統治,只要自己聽話,對方也不可能斬盡殺絕。畢竟沒有人的國土,毫無價值與意義。因此,當國家決定犧牲民衆以換取國家存亡的時候,百姓們更多的選擇是先保存自己。必要時,他們會投降,會反叛,甚至會主動帶着敵人進攻自己的國家。

因此,當一個敵對國入侵某個國家時,最多遭遇的情況就是——被入侵的一方,拼盡一切手段,通過搜刮糧食,愛國宣傳,藏兵於民等種種方式,發動民衆反抗。而入侵方在最初,則會盡可能的表現出愛民如子的態度。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糧食不濟,被迫需要與民爭糧,又有少量民衆開始攻擊自己,導致一定程度傷亡時,憤怒就會讓他們失去理智,從而採取大屠殺的手段。

當民衆發現,一昧軟弱並不能換取自己所渴望的安全時,心中那份愛國的熱情就會被立刻點燃。

這個時候,一樣是死,他們會選擇死得象一個烈士了。

因此,民心在衛國大戰裡,從來都是重中之重,雙方都渴望利用,又渴望不被對方利用。而在這裡,被攻擊的一方在爭取民心方面,總是有着天然優勢的。

歷史學家們評價,屠城令是建立在一個將軍們臆想的基礎上的,他們自以爲是的認爲屠殺可以讓對手膽寒,而實際效果卻是反而進一步激怒對手。

因此,屠城令除了對鼓舞己方士氣有好處外,對滅敵士氣是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的。

因此,屠城令的弊遠大於利,這也正是爲什麼後來敢於搞屠城的將軍越來越少的原因。

但是淺水清不這麼看。

回顧中國歷史,幾乎每一次面對外敵入侵的亡國之戰,幾乎都有屠城現象的出現,甚至少數內部王朝爭奪的現象,都有屠城的事蹟存在。包括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也有過大規模屠城的歷史,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皆在此例。

爲什麼從古到今,戰必屠城的事件屢見不鮮,難道那些將軍們真是白癡嗎?

不,那是因爲它的確對攻城下國有着相當積極的作用。

它在戰術上完全可以壓制住對手,令民衆害怕,併產生大量的投降行爲。

歷史上的滅國之戰數不勝數,之所以很多時候屠城令起不到足夠的效果,甚至使大量地區產生同仇敵愾的心理,奮起反抗,這完全是因爲在歷史上的每一次屠城中,稍微有點頭腦的守城方,都會在宣傳上對己方民衆起着極大的誤導作用。

簡單的說法就是:他們會告訴每一個人,屠城僅僅是因爲對手的殘暴。凡被敵人佔領的地方,必定血流成河。守方永遠不會告訴民衆,攻方屠城的前提是守城方拼死反抗。他們會告訴自己的士兵與百姓,無論什麼情況下,只要敵人佔領了我們的城市,就會大肆屠殺我們的子民,從而大大激起己國兵民的反抗心理。

在這樣的前提下,兔死狐悲的心理和家國不滅的教育就會起到重要作用,從而催生民衆愛國熱情,鼓勵其積極反抗,保家衛國。

因此,與其說屠城令沒有震懾作用,到不如說是防禦方有效利用輿論渠道,充分藉此機會發揮其弊,削弱其利的結果。

而淺水清,他之所以敢屠城,就在於他看穿了這一點。

而這,纔是血香祭大旗的真正目的。

血香祭大旗,其目的,就在於將血香這種看得見的東西,和屠城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它,準確無誤地向所有人傳達這樣一個訊號:降,城可保,人可活,不動分毫。戰,滿城盡屠,不留一人。

血香祭大旗,其目的,不在於屠城,而在於強化投降的意義。因此,淺水清的屠城,是以驅逐,恐嚇,震懾敵人爲主,而非真正的殺光所有人。

通過血香這個信號的傳遞,它等於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被攻擊方的民衆這樣一個消息:凡順我者,皆可活命。逆我者,惟死路一條。

而這一點,由於血香的存在,是對手無論如何都無法隱瞞和遮蔽的。

血香取代屠城令,已經成爲一個活動的標誌。它淡化愛國精神,反過來卻將城市安危與百姓安危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捆綁在一起,重點突出順昌逆亡的觀念,這對止水人的抵抗熱情,是一個極爲嚴重的打擊。通過那一點血香的燃起,熄滅,來催化人們內心中的恐懼,消弭一切潛在的可能抵抗。

當然,在此基礎上,淺水清還有兩招用來摧毀民衆反抗意識的殺手鐗。

其一:就是反過來利用民衆來守衛大壩。他以毀壩爲最好的突破點,指出止水國家無視民衆苦難,天風人過來是解黎民於倒懸。無論民衆是否接受,但至少他們明白一點:大壩絕不可毀。無論毀壩方是止水官軍,還是天風敵軍。因此,易星寒不得不接受淺水清的安排,包括接過殺死驚風展這個罪名。沒有這個罪名,他就沒有在止水號召民衆的基礎。

所以,淺水清根本就不用考慮李官堰的安全,因爲自有易星寒來頭痛這件事。同樣的,由於易星寒勢必要進行的保壩之舉,它會讓很多人對國家失去信心。

這也就是是淺水清所說的事物的利弊兩面。當每個人都只看到抱飛雪決堤頃國的無畏勇氣時,淺水清看到的,則是此事對止水民衆帶來的惡劣影響。通過有效的宣傳,它會成爲打擊這個國家民心士氣的最好武器。

其二:就是易星寒的樑史案。拋出易星寒這個人,就象是在整個止水國內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其效果之佳,反映之猛,將會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當屠城血令無法讓某些忠於國家的民衆產生退卻心理時,樑史案卻可以通過這場“偉大的顛覆”,徹底摧毀民衆心中的精神支柱。當他們發現,原來這個國家,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在罪惡中生成的帝國。偉大的領袖原來不過是一頭噬主的狼,整個國家自始至終都在流淌着腐臭的流膿時,愛國的熱情會這種發現中被澆熄,一腔熱血也最終化爲冰冷。當天風大軍的鐵蹄踏至,點燃那焚城的血香時,又還能有多少人依然保留反抗的勇氣?

只要有一個城市爲血香震懾,並從而投降,那麼從此以後,各地擁有反抗決心的人都將會大幅度減少。那第一個投降的城市,將會成爲摧毀所有抵抗民衆抗擊熱情的信號,並向四方不斷延伸。

民心這種東西,若不能爲我所用,至少也不能爲對手所用。

惑其心,亂其國,滅其敵,掠其財,以戰養戰,以兇惡之名震懾天下,則大局可定!!!……

跟了淺水清這許多日子,逐漸瞭解到淺水清的行事作風與思維習慣,易星寒在牢獄生涯裡的那些日子,是第一個看穿淺水清想法的人。

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只有對手才瞭解對手吧。

解釋過樑史案與血香祭大旗背後的真實意義之後,易星寒無奈道:“淺水清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謠言只有從內部產生才具有功效。自始至終,淺水清對粱史一案三緘其口,其目的,就是在等我來說出這件事。”

“我是樑史案的見證人,經歷了一切所經歷的。我又是止水子民,很快還將號召所有人一起來保護大壩。若我能成功守壩,我所說的話,人們自然會信。這樣的謠言,其威力遠遠大於出自天風人之口。”

楊銘浩沉聲道:“那你準備將它公佈出來嗎?”

易星寒冷冷道:“淺水清常說,事物皆有正反兩面。受其弊者,當尋其利。得其利者,當防其弊。淺水清祭血香以震懾國民,肯定會有相當多的人因貪生怕死而從之。但同樣,他也會激化與其對抗的那一部分人的戰鬥決心。如今止水將亡,國將不國,要想保護我家園,依靠羽家皇室再無意義。既如此,我們便和天風人一起顛覆羽家又如何?淺水清需要那些怕死的人,我卻需要那些不怕死的。我和淺水清通力合作,將國民一分爲二。羽家王朝雖亡,止水卻未必就亡。若天風人不能善待我止水子民,我就領人與他抗爭到底,也讓他明白一下,這亡國亡家的事,非如此輕易。”

說到這,易星寒突然仰天長嘯一聲:“從現在起,我易星寒保大壩,御天風,誰的帳也不買。淺水清想要利用我,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他?我們彼此利用,就看到最後誰是那最後勝者。”

“淺水清,咱們走着瞧,我要讓你知道,止水一國就算爲你所下,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也隨時都還有一個人,可以日日夜夜絞得你不得安生。你屠我止水子民,無論何因,都爲我止水之仇。只要我易星寒還活在這世上一日,我必終身與你爲敵!!!”

凡事有利有弊,放走易星寒,固然可以爲淺水清帶來許多益處,但是易星寒因那一場場殘酷的殺戮而帶來的深刻仇恨,卻不知可在淺水清的預料之中?……

存稿箱裡的稿子,我找不到刪除功能。每次發過章節之後,都是影子負責刪除的。所以我上傳新的存稿時,通常都是把影子發過而沒有及時刪除的稿子直接修改而成。也因此,在我改其中一篇存稿的時候,只把名字改了,卻忘了改內容。造成了這個誤會。

現在我已經把這一章解禁了,有訂閱過的朋友,我只能說聲抱歉。相信以後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另再多發兩章,以表歉意。

第五十二章 風雲再起(3)第五十八章 傷離別(下)第八十章 烽火情仇(7)第六十章 大計初定第四十章 決戰京遠城(5)第六十一章 速攻第六十六章 來世再愛(下)第九十二章 尾聲第十章 戰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破曉(上)第四十章 淺氏兵法(下)第八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3)第三十一章 斬首 (加更)第六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五章 君王之道第四章 深宮第三十三章 知音何處覓第五章 處處兵戈(1)第六章 潛伏第五十一章 絕境(4)(今日兩更,第二更)第九章 海上大運兵(4)第七十九章 赤風婉(今日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無雙第六十章 命喪虎口(下)第九十九章 別來救我第四十四章 翁婿剖心(上)第二章 姻緣斷(上)第一百零二章 誠信價幾何?第八十三章 風鳴峽谷伏擊戰(3)第六十六章 綢繆第五十章 風雲再起(1)第八章 挾持第四十七章 秋水劍第三章 尋釁第一百三十一章 在夾縫中生存(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3)第二十九章 責罰第二十九章 新年第一戰(3)第四十一章 決戰京遠城(6)第十五章 中盤對決第九章 那一次的相逢第三十一章 焚信以火 焚心以火第十七章 平陽會議第二十六章 大陸紛爭(1)第八十四章 內應(月初爆發,今日四更,第一更)第十章 爭議第三十六章 動之以情第七十三章 誘餌(上)第二十二章 藍城之變(1)第六十一章 化整爲零第六十章 命喪虎口(下)第三十六章 動之以情第六章 處處兵戈(2)第一百一十八章 陷害忠良第三十章 景深門逆襲戰(1)第三章 以一養百第二十二章 天命(3)第二十六章 大陸紛爭(1)第四十一章 決戰京遠城(6)第四十九章 百年恩怨(上)第三十三章 知音何處覓第二十六章 路漫漫 歸途有你第五章 反擊(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鴻門宴(1)第八十三章 聯姻(今日第二更)第四十章 第二次公決第九章 北門關第三十八章 打金枝第九十二章 娃娃將軍(下)第二十九章 叛將(2)第五十八章 絕地反擊(3)第一百一十八章 陷害忠良第六十六章 綢繆第九十四章 刺嚴(中)【今日四更,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公決第十一章 平陽大戰(1)第二十三章 紅土崗上(1)第十二章 舌戰羣熊(1)第十章 離別第八十三章 最終之戰(5)第十六章 慾火第十二章 平陽大戰(2)第一百零九章 中秋決戰(3)今天第二更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尋釁第八十六章 最終之戰(8)第八十八章 強援(今日四更,第一更)第五十章 絕境(3)(今日兩更,第一更)第八十四章最終之戰(6)第十八章 葬風坡之戰(1)第八十二章 最終之戰(4)第六十七章 作戰計劃(下)第九十六章 挾持第七十章 斷草之議(上)第四十一章 來生論第八十二章 風鳴峽谷伏擊戰(2)第八十八章 生死抉擇(2)第十五章 君王之道第七章 深宮第九十二章 娃娃將軍(下)
第五十二章 風雲再起(3)第五十八章 傷離別(下)第八十章 烽火情仇(7)第六十章 大計初定第四十章 決戰京遠城(5)第六十一章 速攻第六十六章 來世再愛(下)第九十二章 尾聲第十章 戰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破曉(上)第四十章 淺氏兵法(下)第八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3)第三十一章 斬首 (加更)第六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五章 君王之道第四章 深宮第三十三章 知音何處覓第五章 處處兵戈(1)第六章 潛伏第五十一章 絕境(4)(今日兩更,第二更)第九章 海上大運兵(4)第七十九章 赤風婉(今日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無雙第六十章 命喪虎口(下)第九十九章 別來救我第四十四章 翁婿剖心(上)第二章 姻緣斷(上)第一百零二章 誠信價幾何?第八十三章 風鳴峽谷伏擊戰(3)第六十六章 綢繆第五十章 風雲再起(1)第八章 挾持第四十七章 秋水劍第三章 尋釁第一百三十一章 在夾縫中生存(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3)第二十九章 責罰第二十九章 新年第一戰(3)第四十一章 決戰京遠城(6)第十五章 中盤對決第九章 那一次的相逢第三十一章 焚信以火 焚心以火第十七章 平陽會議第二十六章 大陸紛爭(1)第八十四章 內應(月初爆發,今日四更,第一更)第十章 爭議第三十六章 動之以情第七十三章 誘餌(上)第二十二章 藍城之變(1)第六十一章 化整爲零第六十章 命喪虎口(下)第三十六章 動之以情第六章 處處兵戈(2)第一百一十八章 陷害忠良第三十章 景深門逆襲戰(1)第三章 以一養百第二十二章 天命(3)第二十六章 大陸紛爭(1)第四十一章 決戰京遠城(6)第四十九章 百年恩怨(上)第三十三章 知音何處覓第二十六章 路漫漫 歸途有你第五章 反擊(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鴻門宴(1)第八十三章 聯姻(今日第二更)第四十章 第二次公決第九章 北門關第三十八章 打金枝第九十二章 娃娃將軍(下)第二十九章 叛將(2)第五十八章 絕地反擊(3)第一百一十八章 陷害忠良第六十六章 綢繆第九十四章 刺嚴(中)【今日四更,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公決第十一章 平陽大戰(1)第二十三章 紅土崗上(1)第十二章 舌戰羣熊(1)第十章 離別第八十三章 最終之戰(5)第十六章 慾火第十二章 平陽大戰(2)第一百零九章 中秋決戰(3)今天第二更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尋釁第八十六章 最終之戰(8)第八十八章 強援(今日四更,第一更)第五十章 絕境(3)(今日兩更,第一更)第八十四章最終之戰(6)第十八章 葬風坡之戰(1)第八十二章 最終之戰(4)第六十七章 作戰計劃(下)第九十六章 挾持第七十章 斷草之議(上)第四十一章 來生論第八十二章 風鳴峽谷伏擊戰(2)第八十八章 生死抉擇(2)第十五章 君王之道第七章 深宮第九十二章 娃娃將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