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拜師練劍

陳希正道:“你師祖爲人,一向是獨來獨往,爲師的就吃了這個大虧,效法你師祖爲人,獨行其是,以致於無法和武林同道的正義衛道之士,結合一體,才致魑魅橫行,無法誅收。爲師在江湖之上行走,那些魔頭們還有幾分畏俱,但爲師自患重病之後,武休之中就難再有一股力量,鎮壓那些魑魅了。”

方雪宜道:“是的,君子可欺之以方,但那魑魅之輩,不擇手段對付武林中正義人士,或予斬除,或予收用,而且羣惡相濟,造成蒼生劫難,我們既無師祖的絕世才華,消彌大禍於無形,只有設法聯絡仁人志士,同爲武林正義效力,武林中公理伸長,才能使妖邪無所遁形!”

陳希正聽了方雪宜這番言語,微現訝異之色,沉吟了一陣,笑道:“孩子,只聽你這番言語,就使我放心了不少,這也是你師祖在天之靈相佑,才使爲師在將要失望之中遇上了你……”

捲起那老人畫像,接道:“我立刻傳你奠基打坐之法,你要全心一意地練習,這山上瑣事,都不用你管了……”

方雪宜道:“那怎麼成,有事弟子服其勞……”

陳希正搖頭接道:“孩子,咱們的時間有限,你身擔重任,無暇善盡弟子之職,從明天起,你的飲食,都由爲師調理……”

方雪宜道:“這個叫弟子如何敢當!”

陳希正道:“你要知道,那並非爲師伺候於你,而是爲了要你早擔大任……”

長長吁了一口氣道:“你師祖似是早已斜想到數十年後的事,他替我留了數十神藥物,我自己這些年來,走遍了天涯海角,也採取了數十種藥,這些藥物,對一個人的身,本大有幫助,那就是說,明日開始,你就要食用藥物,以備日後習練上乘武功之用。”

方雪宜道:“既是如此,弟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陳希正緩緩站起身子,大步向外行去。

大約過了有一盞熱茶工夫之久,重又行了回來道:“孩子,咱們現在就開始習練武功。”

當下傳授了方雪宜吐納之術的口訣、訣竅。

方雪宜長長吁一口氣,開始試行調息。

一時間,竟無法使胸中之氣,平復下來。

幸好,方雪宜有着人所難及的耐心,不厭其煩,一次不成,再行來過,一連試了數十次,仍不氣餒,直到了深夜四更,纔算找對了路子,開始依照吐納之術,調息運氣。

他試行了六七個時辰之久,直到五更過後,人已疲乏不堪,但他仍然不停地運氣調息,直到心領神會,完全學成。

這等上乘內功,一經學成,立時氣走經脈,精神大見好轉,疲勞漸消,進入了無我之境。

一次坐息醒來,已是日升三竿時分,擡頭看去,只見陽光滿窗,陳希正滿含微笑,站在身前。

方雪宜吃了一驚,站起身子,道:“師父,弟子……”

陳希正微微一笑道:“孩子,你坐着,不要緊張,我已經替你準備了吃的東西。”

方雪宜轉臉看去,只見身側放着一個瓷碗,上面還用一個瓷盤蓋着。

但聞陳希正低頭說道:“孩子,先把它吃下去,”

方雪宜怔了怔,道:“怎敢勞師動手?”

伸手揭開瓷盤,凝目望去,只見那瓷盤之下的白碗之中,盛了滿滿一碗白色的水汁,不知是什麼?一股濃重的清香,由那白碗中直冒上來。

方雪宜望了那白色濃液一眼,伸手來,一口氣喝了下去。

陳希正接過瓷碗,微微一笑;道:“好!你現在出室走走,散散步,然後再回到室中來按照口訣坐息,其他之事,你就不用管了。”

方雪宜道:“這個,弟子如何”

陳希正臉色一整,接道:“你一定要聽爲師的話,不要多言,出房去吧!”方雪宜不敢再言,起身行至房外。

這是絕峰之頂,建築的一座茅舍,室外是一片廣場,遍地山花,青草如茵,一股幽幽清香草木氣息,撲入鼻中。

方雪宜伸張一下雙臂,長長吁一口氣,沿着草坪上行了一週,重又行回茅舍。

午餐之時,陳希正又送一碗黑色的液汁,其味甚苦,和早上那碗白色液汁,大不相同。

方雪宜鄒皺眉頭,端起瓷碗。

陳希正微微一笑,道:“孩子,良藥苦口,這是你師祖留下的仙方妙法,爲師要憑仗此法,助你速長內力。”

方雪宜道:“一碗苦汁,算得什麼?”舉碗就口,一氣喝完。

時光匆勿,轉眼半年。

在這半年時光之中,方雪宜一直都在打坐調息,學習吐納之術,除了每天一次的室外散步之外,很少離開那間茅舍一步。

陳希正每日都替那方雪宜送上煎熬的藥汁,每日三次,從未間斷。

這日,天色忽變,大雪飄飛,整個的山峰,茅舍,都爲大雪掩蓋。

方雪宜做完午課,望着室外積雪,緩步行了出去。

流目四顧,只見雪如鵝毛,不停飄落,整個世界一片皚白。

一陣強勁的北風吹來,颳起地上積雪,飄落峰下。

方雪宜仰臉望天,忽然想起了大娘,不禁長長吁一口氣,暗道:“大娘如若知曉了大伯有殺我之心,不知要作何感想。”

原來,他這些日子之中,聚精會神的習練吐納之術,心無旁騖,忘去了人間諸般煩惱。

只聽一個慈藹的聲音,自身後傳來道:“孩子,嘆什麼氣?”

方雪宜轉臉望去,只見陳希正手扶竹杖,身着棉袍,頭戴氈帽,站在另一間茅舍門口,當下急急抱拳一揖,道:“師父。”

陳希正踏雪而來,一面笑道:“孩子,你可知曉你到這裡好久了?”

方雪宜道:“約略算來,總在半年以上了。”

陳希正道:“算上此日,你已在這峰頂之上,住了六個月另七天了……”

語聲一頓,接道:“孩子,半年來你有何感覺。”

方雪宜茫然應道:“沒有啊!”

陳希正微微一笑,道:“你覺着自己和過去有何不同。”

方雪宜道:“弟子覺不出來,但弟子卻擔心一件事。”

陳希正奇道:“你擔心什麼?”

方雪宜道:“弟子擔心生性愚劣,難登武功奧秘之堂,有負師父一番苦心。”

陳希正道:“那是爲師擔心的事了,你只要全心去學就是,其實,你這半年來,進境很大,固然是你師祖遺留的妙法神奇,但你的過人毅力,也是原因之一。”

方雪宜道:“弟子有何成就,我怎麼一點也覺不出來?”

陳希正道:“咱們這座山峰,四面高山環抱,很難得有這樣的寒冷天氣,但今日卻寒風刺骨……”

方雪宜若有所悟地啊了一聲,道:“是了!弟子衣着單薄,但卻未覺寒冷,那就是,我已有着很強的耐寒之力了。”

陳希正點點頭道:“孩子,這半年來的吐納之術,已然替你紮下了習練上乘武功的根基,以你眼下體力之強,休說這刺骨的寒風,你已無從感覺,縱然陷身雪山冰窟之中,你也不會覺着有什麼涼意了!”

方雪宜呆了一呆道:“師父,弟子可是已經有着寒暑不侵的能耐了嗎?”

陳希正道:“不錯,你此刻確已是到了寒暑難侵的地步。”擡頭看了一看天色,長長一嘆道:“孩子,從明天起,咱們應該開始傳劍了。”

方雪宜瞧着老人蒼白的臉色,在寒風之中,已有冷意,不禁心中大生不忍之心,忙道:“你老人家身體不適,弟子這練劍之事,可否延後幾日。”

陳希正慈眉陡然暴聳,兩眼神光忽現,盯着方雪宜,一字字說道:“該子,你可是有着偷懶之心嗎?”

方雪宜道:“弟子不敢,弟於是怕師父身體支持不了?”

陳希正臉色略見緩和地嘆息道:“爲師雖然身患不治之病,相信在三五年內,尚不致撒手塵寰,孩子,你不必擔心了。”

方雪宜恭聲應道:“弟子遵命從明日起練劍,只望師父莫再難過!”

陳希正道:“孩子,這些年來,爲師終日強忍病魔折磨之苦,爲的就是要達成你師祖遺命,掃除江湖上魑魅魍魎,爲師好不容易纔撥雲見日,發現你這一塊未經琢磨的美玉,爲師如不盡我有生之年,造就於你,不但對不起師祖在天之靈,就是爲師自己,也要含恨九泉,死難瞑目了。”

語音至此,陳希正似是耐不了山頂寒風,連聲嗆咳不止。

方雪宜心中大爲焦急,低聲道:“師父,山上風大,咱們到屋子裡去說吧!”

陳希正慈祥地笑了一笑道:“孩子,爲師的雖然難耐刺骨寒風,但站個把時辰,尚無大礙。”

頓了一頓,忽然長嘆一聲道:“蒼天無眼,竟令老夫患此病疾,若非遏上你大伯夫婦,真不知老夫有何面目對你師祖在天之靈?”

方雪宜聽得也大感心頭怔忡,大伯父的爲人,往日在他心中,只是稍嫌冷酷無情,但自經鄭大伯救了自己一條性命之後,他一直未曾忘懷大伯父那剎那間的惡毒眼神,半年山居,竟然未能抹去心頭這個疑題,使他聽到師父提及大伯父之餘,立即忍不住脫口道:“師父,弟子此刻仍然奇怪,大伯父因何起了要殺我之心呢?”

陳希正料不到方雪宜會突然有此一問,一時之間,倒也呆了一呆道:“這個……孩子,你武功練成以後,下山之日,不就很快可以查明白嗎?”

方雪宜心想:師父說的不錯,看來此事只有等到自己武功大成,下山能救中州三俠之危時,方能明白了。當下應聲道:“師父教訓的是!”

陳希正道:“孩子,爲師須回到屋裡去稍作準備,你且在這兒迎着這刺骨寒風,重把吐納之術仔細地溫習兩遍,未來的日子之內,劍術能否大成,就在你這半年的成就高低而論了。”

話聲一落,緩緩策杖而去。

方雪宜只覺得師父的口氣,雖然溫和,但言下之意,卻十分沉重,自己肩負責任之大,令他突然生出了凜懷之心,眼看師父龍鍾的背影消失,立即凝神一志,迎着那呼嘯的寒風,團目盤坐,依照師父所教,十分仔細地作着那吐納工夫。

片刻之間,已入人我兩忘境界。

打第二天起,陳希正果然開始指點他習劍術掌法,方雪宜原本聽說劍掌兩門武功,要費時三年,方能有所小成之時,還是有些不大相信,但在他練了幾天之後,才發現師父所說不假,這套劍法之精深玄奧,縱然是一個才智絕代的之人習練,也非有三年工夫不能得其精髓。

方雪宜想是自知自己的才華,離那才智絕代四字甚遠,是以師父所教的一言一語,一招一式,他無不全神貫注,仔細勝聽,而且除了日食三餐,夜眠一宿之外,無時無刻不在苦練劍招和掌法。

歲月不居,由中已見紅葉滿谷。

這一天,方雪宜剛自練完劍術中最後的一招“萬流歸宗”,陳希正竟然長長地向着那滿山紅葉,吐出一口大氣。

顯然,這位一代劍神老人,彷彿放下了一副重擔般地鬆了一口氣。

多少年來的心願,這一剎那之間,總算有了個交代。

他瞧着方雪宜那飛躍的身影,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安慰的微笑,這笑容十分淒涼,也非常痛苦,那眉梢眼角,竟是出現了兩點枯竭的老淚。

只可惜方雪宜正在全神練劍,未能發現師父的神情,否則,他一定會丟下手中長劍,奔了過來。

敢情陳希正這時已暈倒在那塊長形巨石之上。

待得方雪宜自認已把這招“萬流歸宗”的五個變化全已記在心頭,方始收招住手,笑道:“師父,……”他話音甫出,立即臉色大變,一躍向前,扶起陳希正躺在巨石之上的枯瘦身子,連連叫着師父,雙手更不停地在老人家身上推拿。半晌,陳希正方始緩緩睜開雙眼,乏力地嘆了口氣。

方雪宜熱淚盈眶,低聲道:“師父,你老怎麼了?弟子抱你回去吧!”

陳希正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問道:“孩子,這招‘萬流歸宗’你可記熟了?”

這等時刻,老人還在惦記着那招劍法,只把方雪宜聽得心中大感震悸,當下連忙應聲道:“弟子記熟了,師父,弟子揹你進屋裡去。”

陳希正道:“孩子,再練一遍給我看看。”

方雪宜明知師父已是體力不立,不宜在這山上風大之處停留,但師父所命,卻又不能不遵,只好扶着老人坐好,低聲道:“弟子遵命!”轉身拾起長劍,把那招“萬流歸宗”的五式變招,一氣呵成地施展了一遍。

陳希正無方地點了點頭道:“很好,很好……”

老人連說兩個得好以後,似是已然相當吃力,探手自懷中取出一小小的由玉磁瓶,倒了半天,只倒出一顆綠豆大小的黑色藥丸,神情有些悲壯的納入口中。

他這番舉動,十分快捷,是以方雪宜並未見到,藥丸一旦入口,老人神色大見振奮,那本已黯然無色的眼神,忽然變得炯炯發光。

方雪宜收住了劍勢,走到老人身前忽然一怔道:“師父,你老人家好些了嗎?”陳希正呵呵一笑道:“爲師只是氣血攻心,以致暈厥石上,經你一陣推拿,已是大爲好轉了。”

方雪宜一見師父精神奕奕,心中也十分高興,笑道:“師父,要不要弟子再練一遍給你老人家看?”

陳希正笑道:“不必了,這招劍法五種變招,你果然已經記熟,只要你能在與人動手之時,再體會一下應變的機智就行了。”

話音一頓,接道:“孩子,掌法可都記熟在胸了?”

方雪宜道:“弟子覺出掌法似是比劍法要容易記得多,師父要不要弟子練上一次。”

陳希正笑道:“不必練了,爲師相信你必然記得,孩子,你該知道,爲師所以能制服那五魔的道理,就是因爲爲師的劍法已到無敵境界,也正因此,爲師纔有了劍神之稱,試想這套劍法如是那等平凡易學,又怎能給爲師博來劍神的名望呢?”

方雪宜失笑道:“師父說的是,弟子只因終日跟隨師父,心目中只有師父是我的親人,直似嚴父慈母一般,故而把師父的劍神名號早就忘了!”

陳希正笑道:“孩子,這倒是爲師沒有想到的事,不錯,一個人對自己的親人,是不容易記得他的威望名聲的,否則,那些達官貴人的妻子兒女,可就一天到晚想跟自己的父祖夫君們,說上一句體己話都不可能了……”他略爲歇了歇,微笑接道:“孩子,自從爲師要你練習劍掌兩門武功以來,到如今已有多久,你可記得?”

方雪宜道:“花開葉落,好像已歷三次了,師父,是不是已經三年啦?”

陳希正道:“孩子,以你眼下之能,如果踏入江湖,已可列入一流高手之列了。”

方雪宜道:“師父,弟子倒真的不會覺着有何精進之處,你老這麼說可教弟子有些不解……”

陳希正笑道:“孩子,你且凝聚十成功力,對着那棵身前的枯鬆,發出一劍試試。”

方雪宜瞧了那棵枯鬆一眼,覺出離開自己約有丈許之遠,當下右手持劍,暗暗調均一口真氣,猛然揮出一劍。但聞銳嘯生風劍影一發即收,那棵枯鬆依然挺立原處,連動都沒有動。

方雪宜頹然的垂下長劍,失聲道:“師父,弟子只怕有負教誨了。”

陳希正淡淡一笑道:“孩子,你怎麼啦?”

方雪宜道:“三年苦練,連一丈以外的枯鬆,都無法運劍震及,豈非是弟子資質太以魯鈍,空費了師父的一番心血嗎?”

陳希正笑道:“孩子,你去推一下那棵枯鬆試試。”

方雪宜呆了一呆道:“師父要我……”

陳希正道:“你去輕輕地推一下試試吧!”

方雪宜略一猶豫,終於還是依言走了過去,伸手向那棵枯鬆按去。

只聽得“咯”一聲輕響入耳,頓時枝葉橫飛,那棵枯鬆竟然應手而倒。

方雪宜驚得倒跳而回,怔怔地道:“師父,這株松樹怎麼早就折斷了嗎?”

陳希正對道:“孩子,你剛纔運劍一揮,已將此樹削斷,風因劍刃太過犀利,而又快速無比,所以樹身雖斷,卻依然未曾倒下去,孩子,你此刻總相信爲師所說,並不是騙你的了。”

方雪宜從驚楞之中醒覺,登時眼中滿眶熱淚的撲向老人身前,大聲道:“師父……”

他激動過甚,一時之間竟然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敢情他從未想到自己的武功,在短短的三年六月之中,居然精進到這等神奇地步,師父教誨之恩,宛似一股洶涌海濤,從他心底升起,使他深深地體會到這等恩同再造的大德,自己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爲報。

陳希正伸手輕撫着方雪宜,笑道:“孩子,莫要激動,你的武功雖然已可列入一流高手,但想重振劍神雄風,還是嫌着不足。”

仰天一嘆道:“只可惜爲師已盡所能,你那師祖劍法之中的幾處極爲玄妙之招,連爲師也未能領悟,實是無法再造就於你了。”

方雪宜聞言,渾身一震,驀地仰頭道:“師父,弟子蒙你老人家教誨之恩,已是終生難報了……”

陳希正忽然目光一黯,十分嚴肅他說道:“孩子,你師祖的遺志,爲師終日耿耿於懷,今後這大責重任,已落在你的身上,以你眼下武功,卻又仍嫌不足,爲師想來想去,只有讓你下山,去見一個人,當今之世,也只有他才能使你把師祖神劍的精奧之處,完全領會……”

方雪宜道:“師父,弟子不想下山。”

陳希正一怔道:“爲什麼?”

方雪宜道:“弟子要在這兒隨侍師父啊!”

陳希正陡地哈哈一笑道:“世上永無不散的宴席,孩子,你別傻了,爲了師祖遺志,爲師已費盡了心血,眼看大功已近告成之日,孩子,你豈可爲了不放心爲師一人在此,而置師祖遺志於不顧。”

方雪宜怔了一怔低頭不敢說話。

陳希正深深地吸了口氣,又道:“孩子,你這就回去收拾衣物,爲師立即修書一封,交你帶給那位去見之人,她見到爲師的書信,必然會指點於你,使你成爲舉世無敵的高手。”

方雪宜心中雖是充滿了不願離山之意,但卻半句也不敢說出來,只好默默地隨在師父身後,向屋內行去。

黃昏時分,方雪宜剛剛打點好了衣物,陳希正手中已拿了一個寬大的信封,緩步走來,笑道:“孩子,衣物準備好了?”

方雪宜道:“弟子此去不久,所以早已準備好了。”

陳希正淡淡一笑道:“孩子,你要去見的人,乃是爲師的一位同門師妹,也算是你的師叔了,這封信的背後,爲師已替你畫下了她那住處的入山途徑,天已不早,你這就下山去吧!”

方雪宜恭敬的接過了信封,目光一瞥,只見那信封上分作三行端端正正地寫着:

“敬金頂神尼佛駕,陳希正手託”十三個大字,心中暗道:“這位師叔原來是個出家人?……”但口中卻恭敬地應道:“弟子遵命!”

他揣好了信封,背起衣物向陳希正拜了一拜道:“師父,弟子見到師叔之後,不知能不能立即回來叩見師父呢?”

陳希正道:“孩子,你那師叔見到爲師書信之後,自會立即傳你武功,是否能很快回來此處,這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話音未已,突然目光之中現出淚痕,但他迅速的側轉身軀,不讓方雪宜看見,哼一聲道:“早些動身吧,爲師但願你回來見我之時,已是武功大成之日。”

方雪宜戀戀不捨地又拜了一拜,這才嗚咽道:“師父,弟子去了……”強忍着就要滴出的眼淚,大步向後山行去。

陳希正一手扶着竹杖,滿臉已是老淚縱橫,他那蒼白的臉色,剎那之間,變成金黃之色,而且兩眼之中神光瘓散,長長的地嘆了一口氣,身子竟是晃了晃,幾乎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

但是,他卻強自撐持,轉身走進了屋內,隱約中聽得斷續的嘆道:“恩師在天之靈明鑑,弟子陳希正總算未負你老遺志……”

這時,方雪宜正遵照恩師所示,順着後山的一條峭壁,自山下奔去。

方雪宜奔行之勢,並不因山形陡峭而有所遲滯,只見他跳奔於懸巖絕壁,青苔藤蔓之間,直似一頭白猿般靈巧,半個時辰不到,業已下到山腰以下。

此刻日色將盡,山中一片黝暗,方雪宜停身在一處斷巖之間,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山上一眼,心中暗道師父身懷痼疾獨自一個留在山上,雖有猿,鳥相伴,總不是長久之策,此番自己見到師叔之後,一定要很快回山來侍奉師父,問明病情,也好設法尋找藥物,替師父治病……

他本有着這等孝心,本屬人情之常,但他卻忘了以陳希正之能,既可令他伐毛洗髓、脫胎換骨,在短短三年零六十月不到的時間裡,由一個武功平常的孩子,晉入武林第一流高手之列,爲何對自己長年病痛,卻尋不出醫治之方?可見陳希正的病,決非他僅憑着那份孝心所能醫治的了。

方雪宜呆呆地在斷巖之前站了半晌,忽然長嘆一聲,正待舉步下山,陡然覺出不遠處傳來一陣咻咻的呼吸之聲。

方雪宜駭然卻步,暗暗尋思道:“這後山荒僻無比,難道還有什麼人膽敢在這等夜色茫茫之時,前來攀登嗎?”

他心念轉動,同時不自覺地伸手向肩上的劍柄探去。

這一伸手不打緊,方雪宜忽然發現,自己竟然把師父交給他的那一把長劍,忘記在室內未曾帶來,方雪宜幾乎失聲想笑,自己奉了師父之命,前去尋找那金頂神尼師叔繼續練劍,竟會忘了帶劍,這該是多大的笑話。

不過那沉重的咻咻之聲,已越來越近,打斷了他心中所思,既然身無寸鐵,他只好憑着一雙肉掌,靜候在這夜色籠罩下,來此登山之人,是強敵還是遊客!

他心念甫定,十丈之外的一處岩石之後,已緩緩的轉出一團龐大的黑影,遠遠望去,原來是一隻斑斕猛虎。

方雪宜雖是武功不弱,但究竟是年紀不大,此時此刻,在四下無人的深山中遇上了這等兇猛的巨獸,心頭也不禁撲通亂跳。

他暗暗咬牙忖道:“這等兇猛之物,自己赤手空拳怎麼能對付得了?”但時不我予,方雪宜已是別無選擇餘地,只見那隻足足有小牛大小的巨虎,已向他停身之處緩步行來,別瞧這隻大蟲重逾千斤,但它腳爪落地,卻又輕盈得宛似一隻狸貓。

方雪宜心頭微微發毛,手心之中,也直出冷汗,兩眼緊盯着這兇狠的山野之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巨虎至他身前兩丈之處,忽然停下來。

只見它四足踞地瞪着那小燈似的兩眼,盯着方雪宜瞧看。

方雪宜目睹猛虎箕踞地上不動,心中也在千迴百轉。

打他記事時起,可還沒有人教過他如何以赤手空拳去搏殺一隻猛虎,眼下遇到這等景象,卻也不知如何下手纔對?

一時之間,人虎對立,久久沒有動靜。

夜風凜凜,人獸相對的奇景,持續了並不很久,那頭吃人無數的猛虎,突然低吼一聲,一躍而起。

方雪宜雖無搏虎的經驗,但卻本能地閃身一讓,斜斜飄開八尺,轉頭瞧去,只見那猛虎已在自己停身之外落地,利爪所及,山石划起幾絲火星。如是他不曾讓開,猛虎利爪一旦沾身,不死也要重傷。

方雪宜心中尋思道:“我如是連這個畜牲都鬥不過,還怎能承繼師父的衣體,仗劍江湖,重振劍神威望了。”

一念及此,陡然雄心大奮,豪氣驀生。

但見他深深地吸了口氣,目注猛虎,功凝雙臂長嘯一聲,揮手猛向八尺之外的巨虎擊出一掌。方雪宜的劈空掌力,只掃到了猛虎的後胯部位,即使如此,那猛虎已經承受不起,騰身而起,只聽得一聲悶吼入耳,那重逾千斤的巨虎,忽地凌空下墜,在地上翻滾抓撲個不停。

方雪宜似是未曾料到自己掌力之強,竟然一擊之下,就使這等巨虎負了重傷,心中一高興揮手又是一掌拍出。

這一掌他擊向了滾動中巨虎的前額。

但聽得那猛虎牟牟的哀嘆了兩聲,剎那間狂躍而起,凌空高達丈五上下,虎口中鮮血噴射,一頭栽向了懸巖之下的萬丈深淵。

方雪宜趕到懸巖之前,自下望去,雖有雪色掩映,但巖下加黑霧沉沉,那裡還能看得見半絲巨虎的身影。

不禁搖頭自付道:原來這伏虎之能,也不過如此而已,只可惜未曾剝下這張虎皮,否則給師父制一件皮袍,也可御這嚴冬的寒意。折騰了半天,天色已過初更。

方雪宜仰頭看了看天色,忽然想起,自己應該回去取了長劍再去尋找師叔纔對,否則將要被師叔輕看,認爲自己是個粗心大意的孩子了,他念動即行,反身直奔山上。

這回雖是上山,他攀登的速度,卻比他下山之時還要快了許多,半個時辰不到,就已回到了茅舍之前。

方雪宜足剛跨進門裡,那一聲師父尚未出口。目光所及只把他驚得魂飛天外,頭皮發炸,呆在門中,半天說不出話來。

昏黑之中,只見那三年多與自己朝夕相處,恩比父母更深的師父,橫身倒臥在廳中的蒲團之旁,那根終日不曾離手的竹杖,跌落在三尺之外。

他呆了一陣之後,大叫一聲:“師父啊……”躍身撲過去。

雙手抱起陳希正,淚水泉涌而出。一陣哀痛過後,心情逐漸平復,頓時興起了萬一之想,暗道:“師父武功蓋世,那不治之症,雖然難以醫治,但也不會在自己剛剛離去,他老人家就病發身死,也許師父只是一時暈厥,而不是真正的過世了吧?”

心念一動,探手向師父的胸口撫去,但覺觸手冰涼毫無跳動跡象,顯然師父已經死去有一個時辰以上了。

方雪宜只覺一股熱血由心頭直衝上來,再也難以控制那悲傷激動的情緒,狂叫一聲,噴出一口鮮血,抱着陳希正的屍體,跪在地上,放聲大哭起來。

三年多來,師父那慈祥憐悌的笑容,已是自此永絕,諄諄教誨,耳提面命的溫聲回憶,現在都已化作了悲苦的懷念。……

方雪宜這一哭,當真是哀痛欲絕,血淚交進,誰說丈夫有淚不輕彈,只爲未到傷心處啊!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方雪宜早已哭得淚盡眼枯,總算這一場大哭,暫時發泄了他擁塞在胸中的哀傷情懷,心神慢慢地安靜下來。

他定了定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生安頓師父的遺體,不使他腐壞。

他總覺得師父所得的這個怪病,令人莫測高深,疑心是受了什麼人的暗算,方致無法治療,但師父既未告訴自己,將來只有靠自己來設法查明,倘若自己猜想的不錯,那暗算師父的人,是殺師的大仇人了,這等仇恨,自己可就責無旁貸地要替恩師報復。

至於要怎生才能查探明白,那可是以後的事了。

方雪宜抱着陳希正的屍體,茫然地在室內轉來轉去。也不知走了多少圈,忽然他發現自己已然走到師父的那間臥室之內。

只見師祖的那幅畫像,正懸掛在小室之側。

方雪宜但感心中一震,暗道:我怎麼如此六神無主,經不起絲毫變故呢?師祖的絕學,師父的心願,以及今後武林的大劫,全都寄望在自己身上,倘若自己這等經不起一點波折,師父費盡心血調教自己的苦心,豈不是完全白費了嗎?而且,師父在自己離去不足兩個時辰,就已斷氣過世,顯見得師父確是爲了督促自己勤練武功,操心過甚,方會提前數年而撒手塵寰。

動念至此,心中又隱隱地作痛,但他卻面對師祖遺像,強自忍下了傷痛之心,將師父的遺體,放在那張石牀上,服力所及,忽然發現那竹枕之下,竟是壓了一張白箋之類的事物。

方雪宜心中一動,探手取出那張白箋,他迅快地掏出火摺子晃然,點亮了牀前書桌之上的燈油,凝目望去,只見那白箋之上寫着:“字諭雪兒,我已病入膏宵,隨時均有斷氣可能,我死之後,可將屍體藏在這石牀之下的冰窖之中,寒氣所積,當可保我屍體不爛,書桌左測抽屜之中,有我寫給你師叔金頂神尼書信一封,可立即按照信封背後的圖址,前去求見,你上乘劍道未窺堂奧這前,千萬不可下山,爲師身受之苦,即是前車之鑑,切記切記!其餘之事,自有你師叔安排,你莫要多管,師祖遺志,不可一日或惑,善自珍重,爲師死也瞑目。”下面的落款,只是“師字”兩個字。

方雪宜看完了這張不知是師父幾時留下的遺言,不禁悲從中來,枯竭的江水,頓時盈眶。沒想到師父早已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卻一直未曾向自己說出,這張遺言,也許是幾個月前寫下,但也可能早在兩年前就已書就,看那白箋的顏色,已然變黃,就算時日不多,至少也在半年以上了。

他恭敬揣好這張師父唯一留給自己的手澤,不禁暗道:師父這等湊巧的在今日傳完了最後一招就叫自己下山,必是知大限已盡,不願讓自己看到他心血耗盡而死,一時忍不住悲痛,而影響了武功的精進,自己又怎能辜負師父這番用心呢?只是冥冥之中,也有定數,師父安排的本是極爲隱秘妥貼,使自己在劍道未成之前,不會因喪師之痛,而分散用功之心,誰又想到自己一時匆忙之下,竟忘了把長劍帶下山去。更想不到的是,下山行至半途,會遇上那隻大蟲,這才使自己想起應該回來取劍,終於發現了師父已死的慘痛局面,而且,師父明明已把呈送師叔的信件,交給了自己,卻又忘記把壓在枕下的遺言撕毀,顯得人世的許多安排,總在冥冥定數之中,強他不得……。

他思忖久久,不禁長嘆出聲,想到師父交代安置遺體之法,他立即走到石牀之前,尋找到了移動石牀的機鈕,輕輕的按了下去。

但聽得一陣嘩啦啦輪軸轉動之聲入耳,那石牀已向左側橫移了三尺,露出一個可容一人上下的地道,長長的石級,直往地下延伸過去。只覺一股其牢徹骨的冷風,打那地道入口冒上來。

方雪宜抱起師父遺體,團上了雙目,一步一步順着石級向下行去,約莫深入約有兩丈,方始抵達平地。

他緩緩地睜開兩眼,黑暗之中,也可瞧清楚這地下冰窖的一切,敢情他知道這下面寒氣極重,只怕燈火不易點燃,是以先行閉上雙目,以便適應暗處的光線。

凝目望去,只見這地窖之中大小隻有兩丈方圓,當中的地上,有一塊大小約八尺見方的、挺起離地三尺多高純由寒冰結成的冰石。冰石之上,向東的一頭,拱起一條冰枕。

方雪宜知道,這可能就是師父自已經營的冰窖墓穴。

當下抱着師父遺體,頭東腳西放置在那冰石之上,退後兩步,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含淚說道:“師父,弟子永遠不會忘記你老的一言一語,但願你老在天之靈,早獲安息……”

拜罷起身,依依不捨地含淚退出冰窖。他按動機鈕,回覆了石牀原位,轉身走到師祖遺像之前,拜了三拜,恭敬的取下那幅白絹遺像,小心地捲了起來,貼在胸前藏好。

他仔細地在室內巡視一番,團緊窗戶,緩步退出門外,又望門一拜,方始扣上了木門,快步回到自己房中取了長劍斜插肩頭,這才一步一回頭地出室,往後山而去。

方雪宜緩步行至後山,耳中聽得遠處傳來數聲猿啼,心中突然想起那仍在前山守衛的白猿和鸚鵡,眼下不知究竟如何了?

他自從上山以後,就沒見過這一對仙禽靈獸,師父也未再向自己提及,顯然是它們自有求生之道,不必煩人照應,但自己即將離山遠行,是否應該到前山去瞧一瞧,一時之間倒拿不定主意。

只是他又想到,自己與這仙禽靈獸只見過那麼一次面,它們是否還記得自己,不把我當作外來之敵呢?

尋思及此,頓然覺出還是暫時莫去前山爲妙,這一切的後事,就遵從師父遺言,見到師敘之後,再由師叔去處理吧!

心念一定,他立即一提真氣,循着先前的路徑,在夜色茫茫之中,撲奔山下而去。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時分,方雪宜已逐漸走出了窮山惡嶺,通到了人蹤,一打聽,這兒地屬四川懋功縣境,他這才明白,自己隨着師父居了三年六個多月的地方,正是川藏接界之處的邛崍山主脈。

方雪宜當晚趕到了懋功縣城,照着師父在那信封背後所示,向店家打探明白前往峨嵋的路徑,歇宿一宵,第二天一早,就沿着川藏邊界,直向峨嵋進發。天寒地凍,這一帶山路十分難走,任令方雪宜身具絕頂武功,仍然花了三天的時光,才走完這四百里不到的路程,抵達了峨嵋縣城。

次日黃昏時分,方雪宜總算按圖索驥在峨嵋絕頂,主峰的金光明頂右側一處峭壁之下,找到了臥雲坪和那三間茅庵。

原來這三間由茅草巨竹搭建的庵宇,背倚金頂峭壁,前臨萬丈深壑,雲霧迴繞,是以形勢十分險要,但因這處山坪並非全系岩石組成,沿着庵字四周,便長滿了蒼松翠柏,在那綠蔭覆蓋之下,如是不走到近前,決難發現此間尚有房舍,方雪宜若非有着師父所書的詳圖,只怕縱然尋到金頂,也難發現師叔的法駕駐驛之所。

方雪宜沿着那絕頂峭壁而行,一連轉過三處危坡,飛渡兩處寬達數丈的斷崖,始行躍落那幾與人世隔絕的臥雲坪。

舉目望去,只見觸目所及,蒼松翠帕,遍佈坪上,幾株巨楓古柏,尚還殘留半樹紅葉,一片墨碧之中,點綴着這數點嫣紅,別有一番說不出來的風味。

方雪宜無心貪看這人間仙境的景色,舉步朝掩映在林蔭深處的三間茅庵行去。

臨近庵前,這纔看到庵門之上,茅草覆蓋着屋沿,下面橫掛着一塊木匾,隸書着“臥雲庵”三個大字。

方雪宜略一猶豫,才伸手向門上的欣環輕輕釦去。

等了約莫盞茶之久,那庵門方始呀然打開,一位全身白衣的小尼姑,當門而立。

方雪宜呆了一呆,他可沒想到師叔隱身的庵堂,開門有這等年紀輕輕的小尼姑,是以一愣之下,竟然忘記了向對方說出自己的來意。

那白衣女尼,年紀大約只有十五六歲左右,雖然受戒落髮,看上去依舊清秀絕俗,容光照人,此刻可能是乍見生人之故,臉上現出了兩朵紅暈,彷彿不勝嬌羞。

她等了一會兒,沒聽見方雪宜說話,竟然緩緩地退了一步,伸出兩隻纖纖玉手,就待將庵門掩上。

方雪宜這才心頭怦然一動,連忙叫道:“小師父……”

小尼姑聽得方雪宜口中呼喚,沒再掩門,但卻也沒有回話。

方雪宜一急之下,只好厚着臉,拱手說道:“小師父……請問金頂神尼……前輩可在庵中清修?”

小尼姑聞言,臉上雖是紅雲滿布,但仍然有些驚訝之色,她自從跟隨師父在臥雲庵修行以來,十多年中,除了那每月送柴、米、油、鹽的老頭兒按時來到庵中,知道師父的法號以外,其他偶然也有一兩位來此遊訪的武林人物,可卻從來無人知曉師父的法號,眼前這年輕人竟一口就叫出師父的法號,怎不令這位小尼姑大感奇怪呢,小尼姑心中固然是非常的驚訝,但口中卻不能再不回答,低聲道:“施主認識家師嗎?”

方雪宜心想,原來是師叔的徒兒,算來該是稱呼她一聲師妹纔是……轉念之間,改口笑道:“原來是師妹……小師父。”

敢情方雪宜既不知道這位寄身方外的師妹名字,又不懂是否可以直接稱呼叫她一聲師妹,而她會否見怪,所以,師妹兩個字說出,想到還應該客氣一些,就又加了“小師父”三個字上去。

殊不知他這麼一加,卻加的有些不倫不類。

小尼姑先是一愣,繼而忍不住想笑出聲來,但她幸而馬上想起了師門的清規,便強自忍下笑意,道:“施主也是師父的弟子嗎?”

方雪宜不禁又是一怔,顯然衝着這位尼姑師妹的這一句話,他已想到她還不知道自己有位劍神師伯哩。

當下連忙搖頭道:“不是,神尼是我師叔……我師父是世人尊譽的劍神大俠!”

小尼姑想必從未聽到過劍神之事,聞言卻道:“施主可是要見我師父?”

方雪宜道:“奉了師父之命,特來叩見神尼師叔,呈上一封書信。”

小尼站低頭想了一想,說道:“施主,你等一會兒好嗎?我……貧尼去稟報師父,師父如是讓你進來,我再來給你引路吧!”緩緩走向左手的一間雲房之中。

方雪宜瞧着她舉步之間,身形婀娜,雖是裹在寬大的衣服中,但是掩不住娉婷之態。

但他卻不敢多瞧,生恐自己這一念塵思,要褻瀆了這塊佛門淨土,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

過不了一會,那白衣小尼姑輕快地走了過來,嬌聲道:“師兄,師父要你進來哩。”

聲音之中,透出無比的喜悅。

方雪宜趕忙抱拳道:“有勞師妹引路。”

實則,茅庵僅只三間正屋,不須引路,也不須幾步,方雪宜就已見到自己要見的師叔金頂神尼。

他跨進那左手雲房的木門,擡頭望去,只見一位年約五十出頭,慈盾善目,臉色稍現激動的灰衣老尼,正盤坐在靠窗一面的禪牀之上,望着自己微笑。

方雪宜心知這定然是師叔金頂神尼了,急行數步,曲膝拜倒在地,口中說道:“弟子方雪宜叩問師叔金安……”

神尼擡了擡手,道:“起來講話。”

方雪宜恭恭敬敬地應了聲:“弟子遵命,……”雙手掏出恩師的書信,呈遞上去道:

“師父有一封書信,要弟子呈交師叔……”

神尼接過書信,突然嘆息了一聲,道:“不見師兄,算來已有十五年了,想不到今日竟會遣你送信來此……”語音一頓,目光在方雪宜身上一轉,低聲道:“你師父好嗎?”

方雪宜遞上了書信,退後兩步,垂手肅立,臉上一派恭謹神色,但忽然聽到神尼問及師父,不禁頓時悲從中來,顫聲應道:“師父……他……老人家……已經仙逝了……”

兩顆熱淚,奪眶而出。

金頂神尼容顏大變,沉聲道:“你說什麼?”

方雪宜驀地曲膝跪倒,撲拜在地,接道:“弟子不孝,未能好好侍奉師父,他老人家喪身在邛崍山中。

金頂神尼兀有些不信,也有些急躁地問道:“你師父武功高絕,被武林中人物尊稱爲劍神,他怎麼會突然死去?是什麼人害了他?快說!”

方雪宜俯首搖頭道:“師父是病死的啊!……”

金頂神尼沉吟道:“病死的嗎?這更難讓人相信了,你起來吧……”

方雪宜應了聲:“弟子遵命!”起身肅立一旁,連臉上的淚痕也忘記拂拭。

神尼此刻已緩緩拆開了那封信。

但見她展開信箋之後,陡然間神情木訥,半晌一動未動。

方雪宜覺得有些意外,但他動不敢出聲。

那白衣小尼姑本是站在雲房的門口,眼見師父展開信箋之後,竟是兩眼發直,半晌不動,心中大爲驚駭,連忙奔了過來,伸出玉手,拉着神尼的衣袖連連扯動,口中也不停地叫道:“師父,……你老怎麼了……”

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回 嘉定風雲序 幕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序 幕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十回 初試啼聲序 幕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回 嘉定風雲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五回 神秘約會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四回 浴血退敵序 幕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序 幕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二十三回 智取神珠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
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回 嘉定風雲序 幕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序 幕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十回 初試啼聲序 幕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回 嘉定風雲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五回 神秘約會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四回 浴血退敵序 幕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序 幕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二十三回 智取神珠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