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年(下)

吳解猶豫了好幾天。

他很想一鼓作氣把剩下的兩處大穴燒完,但每當回憶灼燒丹田時候的痛苦,就連手腳都在發抖,無法下定決心。

如此這般重複了幾回,他終於在茉莉的提醒下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因爲目標近在咫尺而產生了急躁冒進的心理。

無法下定決心,是因爲在灼燒丹田時候受到嚴重損害的精神還沒能充分恢復。與其現在就固執地硬要灼燒剩下的兩處大穴,還不如先放一放,做點別的事情調節調節心情,等調節好了再灼燒。

修道成仙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其中花費的時間往往用“年”計算都太少,“十年”、“百年”……甚至於“千年”都不是特別稀罕的事情。

比如說青羊觀兩位丹成九轉白日飛昇的天才祖師,都是在修煉了一千多年之後才做到這一切,走到了所有修士夢寐以求的境界,修成一顆通融無礙的金丹,以至於不需要渡劫就可以直接飛昇。

一千多年的歲月,即使對於還丹修士來說也有點太過漫長,如果沒有特殊的延壽方法,已經差不多到了壽元的極限。不知道多少才華不亞於這兩位祖師的前輩高人們,都是因爲不願等待,而在還丹八轉的時候強行渡劫,最後渡劫失敗,黯然倒在長生之路上。

叄雲子師叔曾經說過,根據他的估算,如果每一位修士都固執地非得丹成九轉白日飛昇的話,很可能飛昇成功的人會比現在更多。

渡劫……可不容易!

成就金丹而飛昇,是天地間的正理;金丹未成而強行飛昇,則是要以人力打破仙凡屏障,自然會引起激烈的反噬。丹成八轉的修士渡劫,成功的機會不超過三成;丹成七轉的甚至連一成都不到。

雖然也有人渡劫失敗的時候可以設法保留元靈轉世重來,但即使把這一部分也加上去,渡劫的生還機率也不會超過一半——這還是隻計算了丹成八轉的情況,丹成七轉那純粹是撞大運,根本沒有統計價值。

“大多數丹成八轉渡劫飛昇的前輩,都是在壽元九百年前後去渡劫的。但事實上還丹修士至少可以活上千年,再想點辦法的話,一千二三百年也不是不行。這些前輩們用九百年時間丹成八轉,再有二三百年難道真的成不了九轉?”叄雲子當時這麼對陶土說,“說到底,他們無非是着急了,失去了耐心。”

叄雲子之所以對陶土說這些,是因爲陶土在入門弟子之中修道進境最慢,所以勸慰他不必着急。而陶土來看望吳解的時候提到這些,則純粹只是喝酒時候順口聊聊的談資罷了。

但這些話對於吳解是很有啓發的,也正是回憶起了這些話,他才決定不必着急,先去做點別的。

叄雲子雖然本身道行不深,但他博覽羣書,見識極爲高明。之所以修道無成,只是因爲倒黴,資質太差罷了。

吳解和將岸談起叄雲子師叔的時候,將岸就曾經惋惜地說:“如果叄雲子師弟的資質哪怕只是普通人的水平,也必定可以突破入道境界。不僅煉罡這一關難不倒他,凝元甚至於還丹都大有希望!”

修道就是這樣,才智毅力資質乃至於運氣,都不可或缺,

吳解是幸運的,這些他都有,而且就算是最差的“才智”一項,都不會低於修士們的一般水平。

這從他教導門生就能證明。

三年裡,他改組了至高至聖教,將其重新命名爲“明教”,以日月雙懸爲標誌,並且給他們編纂了一套水準頗高的功法。

爲了編纂這套功法,他特地回了一趟仙門,參考了不少藏書樓底層的札記,還向叄雲子師叔請教了一番。

二樓和三樓的功法是成仙之道,非經許可不得外傳,所以他只能以底樓那些資料爲基礎,來自創一套功法。

這套功法花了他不少心血,不過最後的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經過三年的修煉,明教百餘名弟子之中出現了十餘名後天高手,甚至還有一位原本就步入後天的弟子達到了後天巔峰,開始爲突破先天武道作積累。

吳解這一次調整心情,就是打算去幫這位叫陸危的門人設法突破瓶頸,以武入道。

陸危今年三十六歲,外表看起來很文弱,其實他性格非常兇悍,動起手來很容易陷入狂熱而不可自拔,簡直就像是傳說中的狂戰士一樣。

吳解先是想要教他學凝神定氣的法門,可他怎麼也學不會,就算勉強學了也毫無效果。於是改變思路,索性從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怒氣着手,爲他編纂了一套名叫“奮起心頭無名火”的專用法門。

這套法門既可以用來戰鬥,也可以用來修煉。只是修煉的時候有些風險,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反傷自身。吳解前後給陸危製作了好幾瓶治療內傷的藥丸,都被他在修煉中消耗得乾乾淨淨。

吳解用傳訊符請教過叄雲子師叔,叄雲子認爲,大概只有讓陸危成功地以武入道,才能憑藉武道宗師的強悍體魄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想要幫助陸危突破瓶頸以武入道,即使對於現在的吳解來說,也並不容易。

武道修爲,最重要的是本身要感悟到天地元氣的存在。有了感悟作爲基礎,剩下的就是積累。吳解可以幫助陸危增強功力、燒通穴竅,跳過積累這一環,但感悟這一點卻沒有取巧的餘地,只能靠陸危自己。

點化他人,助其感悟,那是佛門特有的手法,道門中人就算還丹祖師們都做不到。

吳解這一次的計劃,是用最簡單也最缺乏效率的蠢方法。

元氣灌頂!

他佈設了一個簡單的聚靈法陣,將方圓數裡之內的天地元氣聚集起來,然後讓陸危坐在陣法之中,自己操縱着陣法,不斷地將天地元氣強行朝着他洗刷過去。

這種做法幾乎沒有技術含量可言,純粹是在磨時間,寄希望於陸危能夠在高濃度的天地元氣之中增加感應,成功地把握住對天地元氣的感悟。

只要做到這個,剩下的吳解自有辦法!

元氣灌頂足足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月,到了連吳解都忍不住有點絕望的時候,期待已久的契機終於出現了。

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剛剛被元氣洗刷了一夜的陸危迷迷糊糊醒來,睜開眼睛正好看到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升起。

就在這個瞬間,流過他身體的天地元氣被截留了一絲。

吳解敏銳地發現了這個變化,大喜過望,立刻加強了陣法,瘋狂地汲取着周圍的天地元氣,甚至於連天空中的雲氣都爲之變形,化作了猶如漏斗一般的形狀。

漏斗的末端,就是正站在那裡呆呆看着初升紅日的陸危。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陸危的身體截留的天地元氣越來越多。

終於,他如夢初醒,仰起頭來對着天空發出了一聲豪邁的大吼。

這聲大吼震動了天空,漏斗形的雲氣被吼得粉碎,而他身上的氣勢陡然間增長了好幾倍,更猶如無底洞一般,將周圍的天地元氣瘋狂地吸入體內,再隨着大吼噴出去,化爲一股狂風。

吼聲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最終陸危精神抖擻地停了下來,衝到吳解面前,倒頭便跪。

“陸危多謝大長老栽培!屬下必竭心盡力、萬死不辭,以報大長老的大恩大德!”

吳解哈哈大笑,將他扶了起來。

陸危在明,杏仁和小柴在暗,有這麼三位高手坐鎮,就算他日後離開四陳鎮,也不用擔心明教給人輕易滅了。

雖然陸危這次的突破很有拔苗助長的嫌疑,或許會大大影響他日後的進一步突破,但以武入道的宗師們想要再進一步,本來就難比登天,何必考慮那麼多?

九州列國之中,先天宗師怎麼也有幾十位,但能夠更進一步成就大宗師的,一隻手就能數完——這其中絕大多數還是修道無望從仙山返回紅塵的武修士,類似解銘寰和言峰那種。

武修士與武道宗師形似而實非,那條路遠比以武入道艱難,但卻有着光明的前景,能夠一直前進下去,甚至於天下各派歷代飛昇的祖師裡面,武修士的比例還是不少的。

如果日後陸危能夠自己發奮有所進步,吳解願意提攜他,幫他轉換方向踏入武修之門。

如果不能的話,那麼以他這三十六歲先天武道宗師的身份,在紅塵中也少不了百年榮華。

這是他的機緣,也是明教未來百年內繁榮穩定的最大依仗——畢竟杏仁和小柴都是妖怪,可以暗中出手卻不宜公然出面,一位明面上的先天宗師,足以幫助明教解決很多光靠武力解決不了的問題。

完成了這件大事,爲明教解決了後顧之憂,吳解心中大爲暢快,一直壓在心頭的負擔也被遠遠拋開。

他大笑着返回四陳鎮的陣法之中,動手灼燒另外兩處大穴。

這次他一鼓作氣,接連將眉心祖竅和心窩魂穴一一燒完,雖然承受了許多痛苦,但心中卻依然充滿了酣暢淋漓之意。

人生在世,所求者無非快意而已!

他留在四陳鎮三年,改組至高至聖教,領導明教漸漸發展,乃至於連四陳鎮都由此受惠,規模漸漸擴大,人口不斷增加。這份成就感,令人何等痛快!

爲聖天女前輩解決了身後留下的難題,爲杏仁和小柴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當初的種種鬱悶和牽掛都得到了解,豈不叫人念頭通達!

修爲再有進境,終於初步完成了真氣百鍊這一關,只需再溫養幾年,順便把體內一些細緻之處緩緩燒透,便能奠定道基,朝着入道境界的最後一關衝刺,讓人多麼高興!

吳解拖着杏仁、小柴和陸危,率領着明教衆人一起喝酒慶祝。既慶祝新晉長老陸危突破先天,也慶祝自己修煉有成。

他們從白天一直喝到晚上,最後當明月懸掛在天頂的時候,吳解扔掉了又一個空空如也的酒罈子,對已經橫七豎八醉倒一地的明教衆人說。

“今夜月色很好,我當踏月而去。”

還沒完全醉倒的陸危、杏仁和根本喝不醉的小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他的意思。

“大長老你要去哪裡?”

“我在這邊差不多三年,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是該到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衆人這才恍然——吳解可不是那種浪跡天涯四海爲家的散修,他是九州之中赫赫有名的正道大宗青羊觀本代大弟子,他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這裡。

“大長老德高望重,神通廣大,此去必定海闊天空,成就無上大道!”

“唉!你這一走,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 ωwш¤ttκΛ n¤C〇

“喵~有空來玩!”

在或祝福或遺憾或邀約的話音中,吳解縱身一躍,駕起無形劍,化作一道雪白的劍光,掠過長空,呼嘯而去。

《天書奇譚》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7章 星斗映照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18章 閒談第10章 前輩高人第7章 勸婚第17章 蓬萊雜務第17章 趕路第1章 .長寧城第6章 開山門第38章 轉瞬激戰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4章 從得意洋洋到灰飛煙滅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24章 神功真傳第14章 驗收第42章 大功告成第34章 返回第3章 熱鬧第6章 忽聞海外,乃有仙山第20章 薛定諤的盒子第38章 獨尊第19章 小師弟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27章 煉製第17章 大道艱難第26章 開國第819章 玉華臺上現玉華第15章 驚變第807章 好戰第14章 秦靜歸來第22章 垂死掙扎第10章 開場第3章 乘輕雲兮第7章 交易第41章 掌控萬物,至尊無上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2章 小意外第16章 初來乍到第6章 駱瑜回山第2章 桃源子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17章 心魔劫第26章 一刀封喉第38章 神門道門,金丹九轉第81章 揚帆遠航第1章 海天相連第7章 心障破碎羅漢出第10章 做生意第11章 劫雷第9章 大手筆第28章 天象第8章 前世今生的相會第4章 玉京新貌第1章 上古隱秘,太上祖師第26章 神相傳人第1章 分身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6章 百鍊煅體(下)第21章 六百年後第24章 奇招絕技第6章 怒火第1章 火雲穿空第1章 地炎銅第17章 天下道門總集結第13章 鬥神魔第24章 補天第17章 出門求仙第3章 異蟲第18章 十大神魔(五)第16章 抉擇第16章 天魔大軍第32章 雲崖山第17章 萬家燈火第41章 殺劫臨頭難不朽第26章 白民族第73章 各有計謀第24章 同氣連枝第23章 醉打山門第10章 做生意第11章 佈陣第5章 骸骨巨獸第9章 降妖第29章 劍氣如潮雷如火第4章 千古風流第3章 命運之日(下)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7章 丹成道成第42章 印證第28章 一波未平第19章 招攬第3章 山河變色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11章 牆倒衆人推第13章 鬥神魔第16章 初來乍到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5章 鍛犁鋤兮第10章 雙劍相會雌雄分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40章 開啓
第17章 星斗映照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18章 閒談第10章 前輩高人第7章 勸婚第17章 蓬萊雜務第17章 趕路第1章 .長寧城第6章 開山門第38章 轉瞬激戰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4章 從得意洋洋到灰飛煙滅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24章 神功真傳第14章 驗收第42章 大功告成第34章 返回第3章 熱鬧第6章 忽聞海外,乃有仙山第20章 薛定諤的盒子第38章 獨尊第19章 小師弟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27章 煉製第17章 大道艱難第26章 開國第819章 玉華臺上現玉華第15章 驚變第807章 好戰第14章 秦靜歸來第22章 垂死掙扎第10章 開場第3章 乘輕雲兮第7章 交易第41章 掌控萬物,至尊無上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2章 小意外第16章 初來乍到第6章 駱瑜回山第2章 桃源子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17章 心魔劫第26章 一刀封喉第38章 神門道門,金丹九轉第81章 揚帆遠航第1章 海天相連第7章 心障破碎羅漢出第10章 做生意第11章 劫雷第9章 大手筆第28章 天象第8章 前世今生的相會第4章 玉京新貌第1章 上古隱秘,太上祖師第26章 神相傳人第1章 分身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6章 百鍊煅體(下)第21章 六百年後第24章 奇招絕技第6章 怒火第1章 火雲穿空第1章 地炎銅第17章 天下道門總集結第13章 鬥神魔第24章 補天第17章 出門求仙第3章 異蟲第18章 十大神魔(五)第16章 抉擇第16章 天魔大軍第32章 雲崖山第17章 萬家燈火第41章 殺劫臨頭難不朽第26章 白民族第73章 各有計謀第24章 同氣連枝第23章 醉打山門第10章 做生意第11章 佈陣第5章 骸骨巨獸第9章 降妖第29章 劍氣如潮雷如火第4章 千古風流第3章 命運之日(下)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7章 丹成道成第42章 印證第28章 一波未平第19章 招攬第3章 山河變色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11章 牆倒衆人推第13章 鬥神魔第16章 初來乍到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5章 鍛犁鋤兮第10章 雙劍相會雌雄分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40章 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