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蕭牆

華二老爺抱着幾個月大的六娘,也不用別人安慰,一路上都在絮叨:“六娘乖,可不許學你姐姐,都不知道惦記我這個爹了。”

馮氏在後面張嘴,在閉上,自家老爺身上有個軟肋,不能提大閨女芳姐。

還有個逆鱗,如今不能在華二老爺跟前提池二郎這個姑爺,馮氏已經不止一次聽到自家老爺,咬牙切齒的說四姑爺池二郎了,定義是騙子,把他閨女給騙走了。

看到自家老爺每次對着姑爺的來信,都是那麼的咬牙切齒,跟前的人都能聽到自家老爺嘴裡那可是‘這個騙子,這個騙子的’招呼,整個看信的過程就沒有停下過。

不過事後自家老爺都比較正常,也沒聽說過不許他們同四姑爺來往什麼的,下人只當,當時耳背聽錯了。可惜瞞不住枕邊人呀。馮氏對於自家老爺的心思不說一清二楚,那也是知悉一二的,池二郎這個姑爺,絕對是自家老爺的逆鱗。

馮氏對這個把他親兒子給留在遼東不放回來的姑爺,那也不是那麼待見,不給火上澆油就不錯了,辦事確實不太妥帖,五郎纔多大呀,怎麼就捨得給留在遼東那等惡略的地方呀。

再說了他們就沒有想過他這個當孃的兒子不在身邊,會是個什麼心情嗎,所以馮氏不會給池二郎還有芳姐在自家老爺面前開脫,隨着老爺說吧。

當然了馮氏更知道,自己這個當人繼母的,就是說了在自家老爺面前,那也不太有分量。尤其是事關芳姐這個繼女的。

果然就聽到池二老爺說道:‘等我家六娘挑夫君的時候,爹爹定然睜大眼睛給六娘看,肯定挑一個合心意的。’

意思就是四姑爺不太合心意。邊上的丫頭婆子都低着頭,裝作沒聽見,主子們的世界,他們不懂,也不想懂。

馮氏對於芳姐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至少面上沒有什麼能挑剔的,就是有那麼點意見,也釋然了。總埋在心裡,憋得慌。使勁往開了想吧。

沒法子呀,他兒子在遼東那是有個名師在的,這裡面的好處馮氏都要能背出來了。

別說自家老爺跟馮氏說了多少遍,就怕馮氏心眼小,記恨上自家閨女。

就是做御史的祖父都特意把馮氏給叫回府去。鄭重叮囑了好幾遍,不能記恨出嫁的芳姐,要心懷感激,能有這麼一個名師,對於五郎來說那是天大的好處,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不但不能記恨,還要感激在心。就差讓馮氏給這個繼女弄個長生牌早晚三炷香的燒了。

跟誰說理去呀,自從嫁到華府,馮氏不止一次的被他家祖父如此叮囑了一遍又一遍了。

對於芳姐馮氏那是有着深入骨髓的認識,要感激。不能記恨。還不能心裡有一點的反彈。

馮老御史那是把他家孫女,三不五時的叫回去敲打一遍,就怕這個孫女得意忘形之下,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

怎麼看自家孫女也不是華家女痞子的對手,老御史能放心嗎。

華二老爺對馮氏好了,老御史要敲打馮氏,孫女生了華二老爺的兒子,老御史還要敲打馮氏,總之只要看着自家孫女多了那麼一點點的籌碼,老御史就要敲打馮氏。

唯恐馮氏仗着這些依仗。亂了心思,招惹了哪位敢跟他拍桌子的活祖宗。

沒看到都到了遼東了,人家還能過得風生水起嗎,誰家閨女有這個本事呀。自家孫女老老實實的在後宅貓着。平安過一輩子就行了。

馮氏對於芳姐,那就是從姐妹情分,升級到母女情深,到現在被他家祖父給思想教育的升級到恩人,祖宗的境界了。要敬着,要供着。要好好地哄着。

當然了這個閨女做事讓人挑不出來毛病,送來京城的禮物,每次都沒有落下過他這個繼母,能夠壓過他這個繼母的,就是她的親生閨女六娘,你說他能跟閨女爭嗎。肯定不能夠呀。

還有一個是他夫君,爭什麼呀,夫君的東西還不都在他們二房的內褲裡面呢,將來都是兒子的。別說馮氏是個精的,就是個傻的,也知道閨女不錯不是。

兒子不在身邊真的想念的緊,可好在有閨女陪着,日子就這麼湊合着過吧。

馮氏在後面低頭想兒子,想閨女,想這個家,華二老爺抱着閨女走在華府的長廊裡面,一臉的陰鬱,一身的蕭索,苦大仇深呀,除了二房的下人,其他院子裡面的下人看到這位主子老遠的就繞着走,惹不起的。

就不知道大過年的這位華二老爺走在府上如此神情,讓別人看了會不會不舒服。不知道的以爲華府出了什麼事呢,這都小一年來的了,自家老爺就沒有怎麼開懷過呢。

六娘纔多大呀,能讓華二老爺抱着,那都是華二老爺抱孩子的姿勢不錯,不然就六娘這個月份,怕是屋子都不讓出呢。

華二老爺說什麼,這個貼心的小閨女都聽不懂,沒法給予相應呀,雖然六娘一點面子沒給親爹,擋不住華二老爺願意如此絮叨呀,閨女兒子都不在,也只能跟小閨女說道說道了,誰能理解他這個被留守的爹爹呀。

一路上氣氛詭異,不過到底華二老爺儒雅,馮氏大氣端莊,在加上新年裡面六孃的襁褓都是喜氣的,三口人走在一起,倒也讓人感到一股子溫馨。

前提是沒人能聽到華二老爺絮絮叨叨的嘮叨。若是芳姐聽到定然給他爹定義在更年期上面。

華府,老夫人的榮喜堂裡面,喜慶,熱鬧,處處都透着一股子喜氣。

三娘如今有了自己的兒子,五娘也有了米分刁玉琢的小閨女,不過年歲還小,比胖哥稍微大點而已。兩人攜夫帶子的過來華府歸寧,老夫人身邊人氣那個旺呀。

兩對夫妻,給進來的華二老爺行禮。兩位姑爺如今都在朝上當值,也算是人中龍鳳,拜見這位簡在帝心的二伯的時候,那是恭敬的。

這位二伯雖然在朝堂上說話不多,可聽說只要這位二伯說出來的東西。那都是能讓聖人認真思量的。也就是二伯說話夠分量。

當然了,這些都是傳說,因爲二人也就是年前在朝廷謀了差事的。沒看過他家二伯的風采。

不過不知道他們兩個連襟哪裡做的不好,看着二伯的臉色可是不太妙。尤其是打量他們二人的時候,眉峰都攢動起來了。

三老爺看着兩位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女婿,翻白眼,在再看看跟死了爹一樣的二哥,真想踹過去兩腳。你家姑爺不來歸寧。你跟我家姑爺撒什麼氣呀。簡直豈有此理。

馮氏上前親手扶起兩個侄女,掏出準備好的大紅包,塞在兩個孩子的手裡,順便歉意的看看兩位姑爺。

自家老爺怎麼就非得黑着一張臉呀,大過年的呢:“六娘夜裡睡得不好,老爺擔心六娘,所以休息的不太好。”

這個時候也只有讓閨女背黑鍋了,可憐他才幾個月大的閨女呀。什麼時候是個頭呀。

華二老爺那是真的高興不起來,她閨女不在不是。尤其是看着老三的兩姑爺,氣更不順。沒事閒的,誠心過來顯唄,噁心他的是吧。

可憐的兩個姑爺,真的不知道他們二伯有這麼獨特的思想方式呀。

這一屋子的人,也就是華老尚書不給他兒子面子,華老尚書一聲冷哼:‘哼,大過年的給誰臉色看呢。看看你那個樣子,怎麼嫌棄我們兩個活的太好是不死。’

華三老爺的覺得他爹不愧是當尚書的,就是有眼色,他二哥的臉色可不就跟死了爹一樣嗎。看來他們爺兩境界差不多。親爺兩。

馮氏低頭。就知道會這樣。求助的看看自家婆婆。

華老夫人如今對這個二兒子,那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你說這孩子的脾氣怎麼就變得他這個當孃的都弄不懂了呢。怎麼就這麼兒女情長呀。雖然說芳姐那孩子確實可人疼,可也不至於讓兒子到這個份上不是。

看着抱着孫女的兒子。老夫人又心疼了,這孩子親人緣薄了點,看看好不容兒女雙全了,偏偏兒女還不在身邊,心情不痛快那也是難免的,當孃的對兒子都那麼縱容:“大過年的。你說的那是什麼話,你這是咒我呢,還是咒誰呢。老二抱着六娘呢,孩子睡得踏實,能隨便開口嗎,怎麼招惹你了。”

一屋子的人看看華二老爺懷裡,瞪着烏黑眼珠的六娘,好吧老夫人願意這麼認爲,他們沒什麼好說的,總比大過年的把氣氛給弄擰了好。

華老尚書因爲有老妻的抄手,只是冷眼掃過兒子,都懶得說他。抱着孩子是理由嗎,誰家的男人,當朝的三品官沒事在家裡抱孩子呀。傳出去那都是笑話,倒黴催的怎麼就是他華府的子孫呢。糟心呀。

華三老爺:“父親,二哥肯定是想五郎他們姐弟了,沒事三娘跟五娘都是理解他二伯的,不介意這些。”

三老爺不高興,自家姑爺被老二這麼怠慢,自然要找老二的不痛快,你哪裡不痛快,我就戳你哪裡。

說完還挑眉看看老二,我就是挑釁你,我就是找你不痛快,怎麼樣,老子閨女兒子姑娘姑爺都在身邊呢,老子秀幸福,老子氣死你。

跟着說道:“三姑爺,五姑爺,回頭陪着你二伯多喝兩杯,誰讓四姑爺不在身邊呢。”

華老夫人無奈的看向兒子,這老三呀,越大越回去了,找他二哥不痛快呢。這是找虐呢,記吃不記打。老二那性子,這些年你看他吃過虧嗎。忘了當初三郎怎麼被老二收拾了吧。

老尚書隨着三兒子的話頻頻點頭,就該這麼整。叫他們是找蛋疼,非得讓他老人家不痛快。

兩位姑爺在邊上尷尬的看着諸位長輩,他們不好插口呀。

邊上的華三郎同華四郎苦着一張臉,老爹把他們哥兩豁出去了,每次招惹了二伯,不是他們兄弟頂缸呀。這是親爹嗎。

尤其是才從遼東回來,被二伯收拾過一頓的三郎,吧嗒吧嗒嘴巴都是苦的。這日子沒法過了。早知道就不該回京城纔對呢。遼東天高地寬的多自在呀。好羨慕小五郎。

馮氏擡頭看向三弟,這不是在給自家老爺找不痛快嗎。

說起來這華府的畫風,馮氏都有點琢磨不透了,你說老爺同三弟相處和諧吧,三弟三不五時的就要如此刺激自家老爺一番。

自家老爺對於老三的回禮就是,整三侄子還有四侄子。那手段,那個狠呀,偏偏二老爺還站在長輩悉心教導的大意層面上,讓三老爺都沒出替兒子叫屈去。

你說兩人心有芥蒂吧,自家老爺缺金少銀的,這位兄弟都不帶詢問的砸銀子,若是算經濟帳的話,他們二房就是把家底都搬空了,怕是也不夠還三房的。

這麼多的銀子,三房那邊,一個字都沒提過。這麼多年的銀子砸下來,從來沒手軟過。

這樣的兄弟關係,馮氏想想都覺得心塞,正常人理解不了呀。

她這個夫人見識不夠,實在不願意多做揣摩。

五娘笑盈盈的上前,還是那麼嬌俏可人:“二伯,五娘也想四姐姐了,今年四姐姐該回來了吧。”這位可是實心實意的想四姐了。

華二老爺還是給這個侄女面子的,因爲閨女喜歡這個五妹妹:“這個你四姐姐說了不算的,要看聖人的意思。要看你池家姐夫的本事。二伯說不好呀。二伯還沒看過胖哥呢。”

意思就是她也閨女了,屋裡的人都聽的出來。

華老尚書黑臉,這就不是他兒子,什麼樣子呀。你當你是五娘那樣的小女娃呢,還一臉的委屈,委屈給誰看呢。

華二老爺想到這裡又給池二郎加上一本,不光是個騙子,還是個沒本事的騙子,不然早就從遼東回來纔對。

五娘看向自家祖父:‘祖父,姐夫在外好幾年了,祖母早就說想四姐姐了呢。’

華二老爺點頭,難怪自家閨女喜歡這個妹子,通透知道曲線救國了。自家老爹若是願意出手,自家閨女根本不用再遼東呆這麼多年嗎。殷切的望過去,就盼着自家老爹能夠通融一番。閨女明天就在他眼前纔好呢。

老尚書摸摸鬍子,把那丫頭弄回來給自己找憋屈嗎,他老人家多想不開呀。在看兒子的眼神,現在想起他這個爹了,早幹麼去了。。

第317章 小舅子來了第117章 故人來第38章 二打第274章 生產第683章 尾聲 荷包風波第170章 相對第371章 膩歪第553章 憋大招第595章 解禁第272章 內鬥第184章 效仿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146章 發財路第356章 又見老御史第104章 雷山第235章 禁足第664章 蛋疼第339章 上套第535章 翁婿之戰第68章 二見第620章 奪爵第115章 施恩圖報第328章 討好第71章 侯府第469章 訓子第379章 助拳第203章 馮府請帖第345章 亮劍第244章 緣分第454章 挑事第675章 結局二第198章 賞帥哥第48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653章 生意第549章 斷義第177章 思慮第178章 相得第542章 反擊第423章 親姐夫第172章 粗暴處理第100章 演繹第3章 舅婆第53章 初見第78章 憑藉第64章 娛親第22章 誤會第322章 撞衫第454章 挑事第167章 凝思第372章 大比第86章 不作也死第93章 宜出行第414章 滅匪第97章 表兄表妹第47章 節禮第228章 勝負第473章 爲兒子買單第208章 開導第176章 和好第215章 爭鋒第86章 不作也死第554章 再聚第3章 舅婆第354章 教婿第488章 不給你面子第496章 無題第421章 英雄第67章 巧遇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130章 作孽呀第75章 反擊第87章 立足之本第672章 不佔便宜第635章 挖坑第561章 看熱鬧第173章 訓妹第532章 妖怪一家第334章 健康美女第500章 反應第651章 清白第580章 籌知己第548章 叔侄第127章 紅燈記第223章 監督第591章 衝冠一怒第473章 爲兒子買單度三百五十九章下官輕狂求粉紅票第466章 遼東水深第684章 尾聲第103章 嚇死活該第43章 見禮第603章 征服第168章 雙巧第667章 聖恩第507章 春日遊第145章 送別第402章 地方官第48章 秋宴第536章 方正第94章 隨行
第317章 小舅子來了第117章 故人來第38章 二打第274章 生產第683章 尾聲 荷包風波第170章 相對第371章 膩歪第553章 憋大招第595章 解禁第272章 內鬥第184章 效仿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146章 發財路第356章 又見老御史第104章 雷山第235章 禁足第664章 蛋疼第339章 上套第535章 翁婿之戰第68章 二見第620章 奪爵第115章 施恩圖報第328章 討好第71章 侯府第469章 訓子第379章 助拳第203章 馮府請帖第345章 亮劍第244章 緣分第454章 挑事第675章 結局二第198章 賞帥哥第48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653章 生意第549章 斷義第177章 思慮第178章 相得第542章 反擊第423章 親姐夫第172章 粗暴處理第100章 演繹第3章 舅婆第53章 初見第78章 憑藉第64章 娛親第22章 誤會第322章 撞衫第454章 挑事第167章 凝思第372章 大比第86章 不作也死第93章 宜出行第414章 滅匪第97章 表兄表妹第47章 節禮第228章 勝負第473章 爲兒子買單第208章 開導第176章 和好第215章 爭鋒第86章 不作也死第554章 再聚第3章 舅婆第354章 教婿第488章 不給你面子第496章 無題第421章 英雄第67章 巧遇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130章 作孽呀第75章 反擊第87章 立足之本第672章 不佔便宜第635章 挖坑第561章 看熱鬧第173章 訓妹第532章 妖怪一家第334章 健康美女第500章 反應第651章 清白第580章 籌知己第548章 叔侄第127章 紅燈記第223章 監督第591章 衝冠一怒第473章 爲兒子買單度三百五十九章下官輕狂求粉紅票第466章 遼東水深第684章 尾聲第103章 嚇死活該第43章 見禮第603章 征服第168章 雙巧第667章 聖恩第507章 春日遊第145章 送別第402章 地方官第48章 秋宴第536章 方正第94章 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