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李豫之憂

回紇寇邊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長安,一時間使長安朝野輿論大譁,並引起了滔天的怒火,一個幾年前才被大唐扶持起來的荒蠻小部落,竟這麼快便翻臉噬人了,大臣紛紛上書李隆基,要求嚴懲忘恩負義者,但回紇寇邊也同時引起了許多人的憂心,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關中兵寡,中原無兵,這是鐵的事實,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大家總盼望着在兵制混亂的膿包消褪之前,能保持一段時間的平靜,卻沒想到捅破這個膿皰的,不是某個節度使,而是草原回紇人,爲此,李隆基專門在紫宸殿召開了緊急朝會,商議防禦回紇。

說起來也令人感慨,這次朝會竟然是李隆基今年來的第一次公開露面,除了一些重大事件和他所感興趣的事情,其他的朝務瑣事他一律不聞不問,全部甩給了皇長孫李豫和右相楊國忠,他自己則沉溺於溫柔鄉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楊貴妃的冷戰並沒有好轉的跡象,楊貴妃依然在太真觀不出,而李隆基則除了寵愛武賢儀外,又迷戀上了兩個年輕的新美人,河東盧飛燕和江南葉思思,並加封二美人爲婕妤,兩人皆是國色,極善媚術,竟將風流了幾十年的李隆基迷得神魂顛倒,此時的李隆基已經忘記了長生殿的誓言,除了偶然看見舊物還能記起楊貴妃外,他早已將昔日舊人拋卻腦後,沉溺於毫無節制的新歡肉慾之中。

當然,李隆基也並不是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有些事情他還是時刻在關注,比如李慶安之事和其他邊疆大吏的軍權剝奪,由於李慶安離他太遠,使他鞭長莫及,再加上李慶安出兵河西一事上表現得十分強硬,使他多少心有些忌憚,但除了李慶安外,其他的節度使削權的安排,他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壽王李瑁坐鎮荊襄的原意是督辦錢糧,但很快,李瑁便收集了荊襄各軍府的餘兵,合兵三萬餘人,直轄於荊州大都督府,由李瑁統帥,在劍南那邊,潁王李璬也成功奪取了高仙芝的部分兵力,成都府以北皆爲李璬控制;隴右哥舒翰那邊,西涼王李璿也進展順利,他出任隴右節度府和鄯州都督,趁哥舒翰徵吐蕃損兵折將的機會,奪取了河湟三萬重軍。

各地都有喜訊傳開,這時李隆基的目光便落在了朔方和范陽之上,雖然他比較信任安祿山,但爲了李氏江山,安祿山他也只有忍痛割愛了,按照李隆基的計劃,應該是由擔任河東節度使的榮王李琬去兼任范陽節度使,但李琬在控制軍權方面出了一點小小的波折,無法前往范陽,這就使使李隆基的計劃出現了一點點挫折,就在李隆基暫時放過安氏兄弟,準備集中精力先奪哥舒翰的隴右軍權時,卻傳來了回紇南侵的消息。

剛聽到回紇南侵的消息,李隆基先是被驚得目瞪口呆,但很快他便從驚慌中回過味來,回紇南侵併沒有什麼可怕,相反,這卻給帶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同時奪取安思順和哥舒翰兩人的權力。

李隆基迅速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同時,他不露聲色地召開了應對回紇南侵的緊急朝會。

紫宸殿上,數十名重臣以官職分位而坐,這算是一次臨時性的小型朝會,除了政事堂的幾名相國外,各省臺的主要頭頭腦腦們都參加了會議,紫宸殿中大臣們議論紛紛,語氣中大多流露出對回紇人忘恩負義的痛恨,但許多大臣也憂心忡忡,關隴空虛,回紇人會不會一路打進長安,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

“張尚書,我以爲回紇人騎射厲害,如果他們不理會攻城,以劫掠爲補養,他們很可能就會一路殺進長安,我們不得不防啊!”

陳希烈最爲憂心忡忡,他家妻妾子孫頗多,家資巨大,他很擔心自己會來不及撤出長安,張筠笑了笑安慰他道:“陳閣老不用擔心,就算他們像你說的那樣一路殺來,他們也進不了關中,再說,我們有朔方、隴右、河西三大節度府的兵力,關中還有近八萬禁衛軍,難道我們的軍隊就是吃素的嗎?說實話,我一點都不擔心。”

“張尚書說得對,我們確實不用擔心。”

旁邊的王珙笑着插進話來,道:“據我所知,回紇的兵力最多也就是十萬,他們這次動用八萬大軍南侵,這就意味着草原空虛,這個時候,李慶安便可以從西面出兵,直搗他們空虛的老巢,回紇也應該明白這一點,所以我說,回紇人不敢在中原久呆,他們會很快返回草原。”

王珙的話使陳希烈一顆心放了下來,連忙拱手笑道:“多謝王相國開導,這下我就放心了。”

這時,他忽然聽見背後傳來一聲冷哼,一回頭,只見楊國忠陰沉着臉坐在首位,一言不發,陳希烈乾笑一聲道:“王相國說得不錯啊!楊相國以爲呢?”

楊國忠瞥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滿了蔑視,既蔑視他目光短淺,只考慮自己家的蠅頭小利,和街頭巷尾那些商賈勢利之人無異,又蔑視他沒有骨氣,剛剛被王珙奪走了左相之位,這會兒便把自己的奇恥大辱忘記了,還稱人家王相國,當然,楊國忠心中還有一絲不滿,一月份時,陳希烈府中打死了一名奴婢,被王珙抓住把柄參了他一本,結果陳希烈被免去了左相,由王珙來接任,王珙由此掌握了門下省,和楊國忠處處對着幹,每次中書省發出的指令和旨意,都會毫無例外地被門下省封駁退回,再加上東宮黨的推波助瀾,楊國忠這右相國竟做得舉步維艱,使他對王珙恨之入骨,和他壁壘分明,而陳希烈剛纔竟然和王珙打得火熱,這就讓楊國忠心中一陣惱火。

楊國忠哼了一聲,不理睬陳希烈,陳希烈碰了個釘子,臉上尷尬之極,他心中也對楊國忠很有些不滿,自從楊貴妃相當於半入冷宮後,楊家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也影響到了楊國忠,很多大臣已經不看好他,尤其年初王珙被升爲左相,這明顯是爲了制衡楊國忠,包括陳希烈在內的很多人都估計楊國忠最多再幹一兩年,楊國忠本身的才幹能力就不行,又好獨斷專橫,更由於他沒有了後臺,聖上怎麼會讓他長時間地擔任右相這個重位,陳希烈也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崇敬他了,他甚至有一絲後悔,如果當年他不背叛李林甫投奔楊國忠,那麼現在應該就是他接李林甫的班,而不是王珙,陳希烈心中懊悔,他同時也更反感楊國忠了,現在楊國忠擺臉色給他看,他不由暗暗冷笑一聲,心中罵道:“沒有了貴妃做後臺,不過是個跳樑小醜罷了,還竟敢對老夫無禮!”

這時,大殿上傳來了侍衛的高喝聲,“陛下駕到!”

紫宸殿中頓時鴉雀無聲,只聽一陣腳步聲響起,李隆基從側門緩緩走入,大臣們一起站了起來,躬身施禮道:“參見陛下!”

李隆基坐到座位之上,他擺擺手道:“這不是什麼朝會,各位愛卿隨意一點,平身吧!”

“謝陛下!”

衆大臣紛紛坐下,許多人偷看了一眼李隆基,皆大吃一驚,只見他鬚髮已經全白,臉上皮膚鬆弛,毫無光澤,他今年還不到七十歲,可看起來就彷彿一個八十餘歲的老翁,有細心的官員甚至還注意到,聖上剛纔進來時,龍袍顯得特別寬大,他明顯比從前矮了一截,看來聖上已經變成駝背的傳言是真的了。

官員們嘆息不已,前些年聖上還精神抖擻、步履矯健,這才幾年功夫,便老成這樣子了,據說他夜夜尋歡,房事毫無節制,就靠一種藥來維持體力,很多大臣都不勝唏噓,估計聖上也活不了幾年,好在有皇太孫,大唐江山還能維持下去。

李隆基雖然沒有駝背,但他確實有點佝僂了,但這是他的大忌,誰敢提及,便立刻打死,他剛坐了下來,頭忽然一陣眩暈,最近他的這種眩暈感越來越嚴重,稍微多走幾步,他便覺得天旋地轉,不用御醫勸告,他自己也知道問題是出在那種助情花香上,可是他已經離不開那種藥了,曾有一天晚上他嘗試不服那種藥,他就覺得自己痛苦得幾乎要死去,半夜便爬起來服了藥,而且要一次服三粒纔有效果,他也派人去找安祿山詢問,安祿山送來一盒類似解藥的東西,可是根本不管用。

李隆基心中也害怕不已,可他越害怕,就越是忌醫諱藥,御醫稍說一點不好的話,他便立刻命人重打,現在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後會是怎麼樣了。

李隆基閉目良久,眩暈感才慢慢消失,他睜開眼睛,見羣臣都望着他,便有些不悅道:“下面開始吧!”

他集中了一下精神,又繼續道:“今天朕把各位愛卿召來,是爲了商討回紇南侵一事,此時關係到隴右萬千民衆的安危,朕希望大家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案。”

他看了一眼楊國忠,便道:“楊相國,由你開始吧!”

楊國忠站起身,欣然對李隆基道:“陛下,臣就在來紫宸殿的路上,剛剛接到九原用飛鴿送來的消息,回紇人攻打九原失利,現在被阻攔在九原城外,暫時沒有南下。”

李隆基精神一振,這倒是個好消息,他一直在擔心幼子李璥的情況,現在看來李璥沒有讓他失望,他又急忙問道:“飛鴿書在哪裡?快拿給朕看。”

一名宦官託着一隻放有飛鴿信的金盤走上前,將鴿信呈給了李隆基,李隆基急忙打開,只見上面簡單地寫了幾句話:汴王身先士卒,鼓舞士氣,老將軍郭子儀指揮得當,大敗攻城回紇人,九原城下殺敵數千。

李隆基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自己兒子的斤兩,重要的是這個郭子儀,不愧是老將,在關鍵時刻便顯出本事來了,更難得這個老將肯輔佐自己的兒子,讓自己兒子在戰爭中得以鍛鍊,郭子儀是個可用之人。

這一瞬間,李隆基便做出了決定,罷免安思順後,這個郭子儀可以重用。

他放下鴿信對衆人笑道:“回紇自不量力,以爲我大唐無人,一個九原城便將他們狠狠教訓一頓,着實讓朕虛驚一場。”

衆人也都鬆了口氣,這樣最好,希望回紇人能知難而退,不要再繼續膽大妄爲了,皇長孫李豫卻很清醒,他站起身道:“陛下,孫臣有一言要說。”

李隆基非常喜歡這個長孫,到目前爲止,他對長孫非常滿意,他雖然挑起了中書省和門下省之爭,但朝廷的大部分決議還是能傳達下去,關鍵就在於自己這個長孫善於協調,使朝廷政務不至於因爲楊國忠和王珙之爭而停頓,這樣,他將來就完全可以放心地把社稷交給長孫。

他笑着點點頭道:“說吧!”

李豫向皇祖父行了一禮,“多謝陛下!”

又對衆臣拱手道:“各位大臣,回紇之所以兵敗九原,我認爲並不奇怪,回紇本身就是善於馬戰,至於攻城實在不是他們所擅長,敗是正常,不敗纔是怪事,我擔心的不是九原,我認爲回紇人絕對不會在九原耗時,他們很可能會棄九原南下,直擊靈州,打靈州一個措手不及,我甚至擔心他們也不打靈州,而是直接長驅南下,劫掠隴右,爲此,我們必須要出兵應對。”

李豫話音剛落,只見殿外傳來一陣疾奔的腳步聲,只聽一名侍衛大聲喊道:“緊急軍情!”

刷地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朝殿外望去,只見奔進一名侍衛,他舉着一份緊急軍報道:“回紇人繞過九原,沿黃河南下靈州,在定遠城大敗安思順所率軍隊,懷遠、安靜、寧武三縣已失,靈州被圍,形勢岌岌可危。”

大殿裡鴉雀無聲,衆人面面相視,剛纔還有利的局面一下被扭轉了,李隆基看完軍報,臉色陰沉到了極點,這個該死的安思順,明明兵力不足,還要去和回紇人硬拼,竟然損兵近半,導致現在局面被動,真是百死不足以贖其罪,不過也好,正好有藉口罷免他的節度使之職了。

李隆基狠狠將軍報向地上一扔,厲聲道:“傳朕的旨意,就地免去安思順的朔方節度使一職,改任靈州都督,守城以贖罪,暫由九原太守郭子儀接任朔方節度使。”

在這裡,李隆基沒有直接任命汴王李璥爲節度使,那樣做奪權的痕跡太重,他需要迂迴一下,先讓郭子儀先來做一下擋箭牌。

本來他還想和大臣們商議一下,但現在他已迫不及待了,停了一下,他便又接着下旨道:“再傳朕的旨意,命隴右節度副使、鄯州都督李璿率六萬隴右軍即刻北上支援靈州,涼州一萬軍也同時北上,一併由李璿統帥,不得有一刻耽誤。”

李隆基這道旨意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真正目的,吐蕃之戰中,隴右、河西兩大節度府的十四萬大軍損失慘重,連傷兵在內還剩十萬餘人,李璿一下子便帶走了七萬精銳,剩下給哥舒翰的都是一些老弱傷兵,這一下哥舒翰軍權盡失,李隆基利用回紇南侵,竟一下子奪取了兩大節度使的軍權,即使哥舒翰的節度使一職暫時不丟,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李豫嘴脣動了動,他還有話想說,但最後他什麼也沒有說出來,心中長嘆一聲。

朝會散了,本來應由大家共同商議對策,最後卻被李隆基自己的方案一錘定音,王珙、張筠的方案都沒有拿出來,大家都心知肚明,李隆基其實並不關心如何擊敗回紇人,他唯一關心事情還是奪權,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壞了他的大計,衆人只得暗暗嘆息,各自散去了。

御書房內,李隆基心情頗好,他在爲自己的高超手腕而得意,但他並不滿足,他在考慮下一步的計劃,下一步該對誰動刀,想來想去,能充分利用這次回紇南侵機會奪權的,只有安祿山,其實李慶安也能沾上邊,只是他太遠,難以控制。

怎麼樣讓安祿山乖乖地交出他的軍隊呢?李隆基半躺在榻上冥思苦想,這時,一名宦官小聲稟報道:“陛下,皇長孫求見。”

李隆基笑了笑,道:“讓他進來吧!”

片刻,李豫被宦官領了進來,他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參見皇祖父!”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笑道:“在大殿上朕見你欲言又止,好像有話要說,卻似乎又不敢說,你不用害怕什麼,朕不會怪罪你,你現在可以說了。”

李豫沉默了片刻,低聲道:“孫兒很擔心二十九叔不善作戰,他所率隴右援軍被回紇擊敗,那時隴右關中真的就局勢危急了。”

這其實不止是李豫的擔心,所有的重臣都擔心會出現這個可怕的後果,李璿才二十歲,他能統領好七萬大軍嗎?他根本就沒有實戰經歷,更沒有對付遊牧騎兵的經驗,一旦他失敗,陳希烈的擔憂真的就會成爲現實,衆大臣私下商議半天,便找到了李豫,懇求他去勸說聖上。

李豫也同樣擔心這件事,回紇軍來去如風,攻防戰唐軍還能佔上風,可真要騎兵野戰,唐軍恐怕就不是對手了。

如果是別人,李隆基是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但長孫李豫的話,他不能不聽,畢竟江山社稷是要留給長孫。

李隆基沉思良久,他不得不承認是有這個可能,李璿確實太年輕了一點,或許回紇人一次夜間偷襲便可得手,如果真到那一步,形勢就變得危險了。

“那皇孫可有良策?”

“孫兒建議,可命李慶安從北庭出兵,直搗回紇人的老巢,那時根本不用如此費力,回紇人就自然會撤軍。”

李隆基盯着屋頂,半天一言不語,他當然知道讓李慶安從北庭出兵就是最好的辦法,可那樣一來,他還有機會奪取哥舒翰和安思順的軍權嗎?不!這個建議他無論如何不能採納。

李豫忽然跪了下來,掩面泣道:“皇祖父既立皇孫爲東宮,爲何又使皇叔們擁雄兵在外?漢之七王之亂,晉之八王爭位,皇祖父都忘記了嗎?”

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392章 貨幣戰爭(中)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711章 大結局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95章 邀美遊寺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89章 各逞心機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47章 胡人祿山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19章 死地後生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668章 兄弟鬩牆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214章 鴻門宴會
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392章 貨幣戰爭(中)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711章 大結局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95章 邀美遊寺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89章 各逞心機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47章 胡人祿山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19章 死地後生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668章 兄弟鬩牆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214章 鴻門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