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沒有意義 (1)

你說過師父的每一個姿態都是有意義的,而且答案經常在沒有說出的話裡面,而不是在說出的話裡面,但是經常在你看着我或者掃我一眼的時候,我感到有一個信息,我不知道怎樣不用我的頭腦去識別這個信息。即使我用了我的頭腦,我也不能肯定。

不能用頭腦,一旦你用頭腦,你就錯過要點了。寧靜必須在寧靜中被理解;一個無言的信息必須被無言地理解。如果你試圖通過語言、通過頭腦去理解它,你就會錯過它,你就會誤解它。然後你自己的頭腦進來了。然後你開始解釋它。然後它就變得不純、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你問:“那怎麼辦呢?”你問的是一個錯誤的問題。怎麼辦的問題是從頭腦來的。不存在怎麼辦的問題。你要安靜。什麼也不要做,不要試圖解釋它,不要試圖用任何方法干涉它,讓它傳遍你的存在。你或許不能馬上識別它,因爲它比頭腦、比所有來自頭腦的識別更廣闊。你或許不能確切地知道它是什麼,但是也沒有這個必要。你或許不能破譯、不能解開它的意義,但是也沒有這個必要。讓無言的信息抵達你無言的中心。它是一次深深的接觸,而這種接觸就是它的意義。它是一次深深的穿透,而這種穿透就是它的意義。

你經過一個玫瑰花叢,你看着一朵玫瑰花。它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你開始思考這朵玫瑰花,頭腦就進入了,而玫瑰花消失了。然後頭腦創造一圈語言、思想和概念的牆,你甚至連那裡的玫瑰花也看不見了。

不要試圖尋找意義。意義以及老想着意義是頭腦的一個病。一朵攻瑰花的意義是什麼呢?沒有意義。它沒有任何意義地開放。它不需要意義來證明自己;散佈它的存在中被證明。你只要讓它存在,你也和它一起存在。讓玫瑰花穿透你,讓玫瑰花的芳香傳遍你、充滿你,然後突然問,有某種東西在你的存在裡面甦醒了——有某種東西出現了。玫瑰花在你的裡面做了什麼。即使在那個時候,你或許也不能知道玫瑰花究竟做了什麼,但是你會感到快樂、喜悅;你會感到自己和未知有過一次接觸。你會感到自己獲得過一次探查未知的機會。你會感到玫瑰花變成了一扇窗戶,一個廣闊的天空打開了——在你頭腦的牆上存一條裂縫。

當我看着你的時候,你只要看着我!當我給你我的存在時,你就把你的存在給我。保持敞開,讓它成爲一種接觸。它不是一種交流,它是一種共享。我不是在傳達一種可以解開、可以破譯的信息——不是的。我是在那個姿態中把我自己給你。它比任何所能賦予它的意義都大——你也比任何所能賦予你的意義都大。如果那種接觸發生的話,你將感到所有的邊界都消溶了。有一個片刻,你不在那裡。有一個片刻,你被我佔據了——不僅被我佔據了,也通過我,被整體佔據了。所以,每當我看着你的時候,每當我想透進你的眼晴的時候,每當我敲你的門、敲你的心的時候,打開你的門。

不要試圖尋找意義。你將在尋找意義中錯過意義——因爲接觸就是意義,一種內在的深深的擁抱就是意義。

第二個問題:

我的頭腦處在一個非常混亂的狀態裡,不可能保持在中間。如果我跟着頭腦走到它所有的極端,好讓我體驗它的全部荒謬,這不是更好嗎?

這個問題的第一部分:

我的頭腦處在一個非常混亂的狀態裡,不可能保持在中間。

我不是說你應該保持在中間。如果你試着保持在中間,你就永遠不會在中間。中間是一個平衡;你無法試着在那裡。你不得在靠向左和靠向右之間,一個微妙的點出現在你裡面的什麼地方。它不在你的外面。如果你到外面看的話,就有左和右,沒有中間。

它就像時間一樣。空間和時間是一起的。試着理解這一點。如果你看時鐘的話,有過去、有未來,沒有現在。你的時鐘從來不說現在是什麼——它說不出,因爲它一說,它就成爲過去了。所以時鐘的指針從過去走到未來;在你的時鐘上沒有現在——不可能有。現在不是時間的一部分。你在中學裡、在大學裡學過;現在是時間的一部分——那是胡說。現在不是時間的一部分。你曾經聽過很多遍,說時間分成3個時態——過去、現在和未來——那已經成爲你頭腦的一個條件反射了。不,時間只有兩個部分,過去和未來。

那麼現在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在你的裡面。如果你向外看,你就會發現過去和未來;如果你向內看,你就會發現現在、永遠是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那裡不可能有。

如果你向內移,你就會移進現在的永恆;如果你向外移,你不是移進過去,就是移進未來。

空間的情形也是一樣的——在空間裡有左或者右。如果你靠向左,它是在外面的,如果你靠向右,它也是在外面的,但是如果你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突然間,你在裡面了。中間一點在你的裡面,它不屬於外面的空間。實際上,現在和中間是一起的。每當你在現在的時候,你都在中間,每當你在中間的時候,你都在現在。中間不是你外面的一個位置。它跟現在一樣,是一個內在的現象。

所以,當我說或者老子說“保持平衡”的時候,我們不是說要把平衡變成你生活中一個靜止的現象。它不可能靜止,你將不得經過你存在的最內在的點,然後突然,你在中間了。然後突然,你會發現一個向內的爆發——而不是一個向外的爆發。是向內的爆發。某種內在的東西向內爆發;突然,你不再一樣了。不管你什麼時候經過那個內在的中間的位置,你都不再一樣了——你變得極有活力,你變得極度天真,你變得極度純淨和神聖。在那一刻,對你來說,不存在黑暗,不存在罪惡,不存在內疚。不管你能在什麼時候找到那個平衡,你都是神,你都是一個上帝,但是,你不能發現它一次就了結了——不,生命永遠是一個不斷的平衡,是一個連續,是一個持續。你不可能把它變成一個商品,你買了一次,它就永遠在你家裡了。不,如果你不覺知,你就會一次又一次地錯過它。

這是你的問題的第一部分:中間不是外面的一個固定的點。你可以從兩點中的任何一點達到它,或者試着一刻接着一刻地在對立面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恨在愛的裡面,憤怒在慈悲的裡面。

要在對立面之間不斷地平衡。你將逐漸地發覺它的訣竅。它發生在愛和恨之間的什麼地方。我說“什麼地方”——那個點無法被想出來;它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現象,以至於你無法把它點出來。它就像一隻蝴蝶在花園裡飛來飛去——如果你抓住一隻蝴蝶,把它釘起來,它就死了。你可以釘它,但它不再是一隻蝴蝶了,生命已經離開了它。

像一隻蝴蝶就是內在的平衡,你無法釘住它。所以它是不能定義的、不可捉摸的。老子說:可以說出的道就不再是道了。可以說出的真理早就變得不真實了。印度的經典說:“那”是不能通過經典來了解的。你不能通過語言的交流來理解“那”。“那”是不可捉摸的,因爲它太活躍在園裡走走。你靠得越來越近,蝴蝶就準備飛走了。當你幾乎要抓住它的時候,它已經離開那朵花,它早就在另一棵樹上了。你無法釘住它。如果你能,它就死了。

就在昨天,我讀了西方一個很有洞察力的詩人——華萊士·斯蒂文斯的詩。他在一句格言裡說:“亞里士多德是一具骨架”。我喜歡這句格言。邏輯是一具骨架。邏輯總是屬於那些死的東西、屬於死亡。它不屬於生命。任何固定的東西都是死的——所以我說婚姻是一隻釘住的蝴蝶,而愛情是一個活的現象。

你可以定義婚姻,你無法定義愛情。甚至一個法院也能決定什麼是婚姻、什麼不是婚姻,但是沒有人能夠決定什麼是愛情。婚姻是合法的;愛情則超越所有的合法性——某種未知的東西穿透到愛情裡、穿透到愛情的現象裡。

內在的平衡無法被釘住,你必須找到它的訣竅。而且你能夠找到它,因爲我能夠找到它,爲什麼你不能呢?如果老子能夠找到它,爲什麼你不能呢?如果有一個人找到內在的平衡、內在的安寧、內在的寂靜的小聲音、內在的超越所有理解的訣竅,那麼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在老子裡面的是你的未來、是你的可能性,你也能做到。

你說:

我的頭腦處在一個非常混亂的狀態裡,不可能保持在中間。

不要試着保持在中間,忘掉中間。你只要試着平衡,進入兩極,但是始終保持警覺,這樣有一天你就能在兩者之間找到那個平衡。你正在做這件事情——所以只需要覺知。上一刻你是快樂的,然後另一刻,你是不快樂的。你已經走到正對面了。你肯定經過中間。不經過中間,你怎麼可能走到正對面呢?你或許只經過了一瞬間,但是那並不重要;你經過它了。如果你稍微警覺一點,你就知道中間在哪裡。剛纔你是那麼安靜,一分鐘以後,你的整個頭腦就開始喋喋不休。你肯定在什麼地方經過了中間。

當一個人死了,上一刻他還活着,然後他死了。如果他是警覺的,他就會發現超越死亡和生命的、不死的中間。然而他不是警覺的。你死過很多次,千百萬次,事實上,你經過了中間,但是你不警覺。你每天都經過中間很多次,成千上萬次;一會兒慈悲、一會兒憤怒,一個人感覺這麼好,突然又感覺這麼壞,一個人在早晨感覺這麼神聖……你看那些在恆河邊上或者寺廟裡面祈禱的人——你看他們的臉,多麼美麗。在祈禱的時候,最難看的臉也變得美麗了。然後你在市場上看他們——即使最美麗的臉看起來也是醜陋的。他們肯定在什麼地方經過它——從寺廟到市場,肯定有一箇中點——但是他們不覺知。

所以怎麼辦呢?不要試着在中間。我不是說要設法把一點憤怒和一點慈悲放在一起——不,我不是說要試着在中間,你會發瘋的。我說的是從一極移到另一極,但是要移得非常警覺,這樣你就能在你裡面找到中間的點。你一發現那個中間的點,你就第一次變成了你生命的主人。到現在爲止,你一直都是一個奴隸。你第一次變得警覺——到現在爲止,你一直都睡得很沉。

問題的第二部分:

如果我跟着頭腦走到它所有的極端,好讓我體驗它的全部荒謬,這不是更好嗎?

從來沒有人能夠體驗頭腦的全部荒謬。它是無限的。你不可能體驗它的全部;它是非常富有創造力的,它不斷地創造新的荒謬。你已經在這裡、在這個存在裡待了很長時間,但你還是不能體驗它的全部荒謬。你不是第一次站在這個地球上,你以前也來過。我可以看見你古代的臉,藏在你新鮮的皮膚後面。你們都是古代的人。

在佛陀時代,印度有一個老師,他的名字叫迦旃延。他是一個少有的老師。他總是稱呼他的門徒爲古人。即使一個小孩來見迦旃延,他也會說:“你好嗎,古人?“因爲每一個人都非常古老,比地球還要古老。地球不太老,只有……實際上,很年輕,處於青春期,但是你們比地球更老,你們還去過其它星球。你們比太陽更老。自從存在在這裡,你們就在這裡了,否則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突然冒出來。你怎麼可能這麼突然地發生呢?你自始至終都在這裡。

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
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