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沒有意義 (2)

美國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威廉·詹姆斯寫過一本書,這本書成爲心理學和宗教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書的名字叫《宗教體驗的種種》(VarietiesofReligiousExperience)。他周遊世界,爲這本書收集材料。從那以後,有很多關於宗教的書籍,但是沒有一本達到那樣的高峰。威廉·詹姆斯在它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也來到印度,他必須來——如果你在寫關於宗教的書,那麼印度是一定要來的。

他來到印度,去拜訪一個喜馬拉雅山的聖人。他沒有給出他的名字;實際上,聖人是沒有名字的,所以也沒有必要。他去拜訪那個聖人,問了一個問題。當時他正在讀一本印度的經典,經典裡說地球由8只白象支撐着。

他很困惑——他是一個邏輯學家——所以他就問那個聖人:“這看起來很荒唐。那8只白象站在什麼上面呢?它們怎麼支撐呢?

聖人說:“站在另外8只更大的白象上面。”

威廉·詹姆斯說:“但是這也不能解決問題呀。那些更大的白象站在什麼上面呢?”

聖人笑了,他說:“大象站在大象上面,大象站在大象上面,就這樣站下去。你可以繼續問。”聖人說:“而我會繼續回答你問樣的話。一直到底。

所以威廉·詹姆斯以爲還有一個問題可以問:“那麼誰在支撐那個底呢?”聖人說:“當然是8只白象。”

就這樣一直繼續下去——當然必須是這樣。如果你往回走,你將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你自己。否則你怎麼可能在這裡呢?你被你的前世支撐着,所以你在這裡。而你的前世又被另一個前世支撐着——所以你纔會在前世。就這樣一直繼續下去,你不能問,“我第一次是怎麼來的呢?你從來不曾第一次來,因爲甚至在第一次以前你就存在了。甚至在第一次以前,你就被一個前世支撐着——大象站在大象上面,大象站在大象上面。印度人真的很美。他們創造荒謬的故事,但是那些故事都有深刻的意義。你之所以在這裡,僅僅是因爲整個過去——不是你的過去,而是整個存在的過去——在支撐着你。你就是整個過去,但是你還沒有能夠窮盡所有的荒謬。你認爲總有可能窮盡頭腦的全部荒謬嗎?不,從來沒有人能夠窮盡。如果你變得覺知,那麼即使一天也足夠了。如果你依然不覺知,那麼即使千百萬世也不夠。如果你變得覺知,即使一剎那也足以看清頭腦的荒謬。如果你繼續呼呼大睡,那麼你可以繼續呼呼大睡。你就是這樣在過去的,你也可以這樣在未來。

不,你永遠不會通過睡覺來窮盡頭腦的荒謬。不要這麼希望;那是沒有希望的。那是不可能實現的。那是不可能的。要變得警覺。是時候了,實際上,已經要晚了。要變得警覺,然後突然,你就可以看清了。因爲荒謬無法通過體驗來窮盡,它們只能通過有覺知的體驗來窮盡。僅僅通過體驗,你是不能窮盡它們的。

你愛一個女人,但是你們的關係變得陳腐了,每件事情都不對勁。然後你開始想到另一個女人。頭腦說:“這個女人不適合你,但是有一個適合你的女人。你要設法找到她。你被這個不適合的女人絆住了,所以才發生問題。”問題不是因爲這個女人才出現的——要記住。如果你是警覺的,你就會看到問題是因爲纔出現的,不是因爲這個女人,但是頭腦說:“離開這個女人,離婚,去找另一個。”跟另一個在一起也會發生同樣事情的頭腦再次說:“去找另一個。”你繼續、繼續再繼續。而頭腦總是希望某一天會出現某一個人,一切都合適,你就在天堂裡了。

這種事情沒有發生過,它也不會發生。否則就沒有宗教的需要、瑜珈的需要、“道”的需要了。漸漸地,每一個人都走上正確的生活——但是這種事情從來不會發生,但是希望一直勝過體驗,到頭來你還是繼續希望某一天,不知怎麼地,一切都變好了。

希望是所有荒謬的基礎,而存在是:有了無知和睡覺的頭腦就沒有希望。要變得警覺。

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向印度進軍。他在路上遇到戴奧詹尼斯。戴奧詹尼斯是一個少有的人——如果戴奧詹尼斯遇到老子的話,他們兩個人肯定會坐下來笑個不停。他們屬於同一種品質。

亞歷山大大帝經過那裡。他聽說戴奧詹尼斯就在附近,所以他就去拜訪他。即使亞歷山大大帝也對這個人印象深刻,即使亞歷山大大帝在他面前也覺得微小。戴奧詹尼斯是一個的托鉢僧,他一無所有,然而他的存在是那麼——那麼迷人、那麼有力——以至於亞歷山大大帝都感到很欽佩、非常欽佩。實際上,據說他再也沒有欽佩過任何其它的人。

他向戴奧詹尼斯詢問那個秘密:“你什麼也沒有,你是怎麼變得這麼有力的呢?我是一個世界的征服者,我幾乎贏得了整個世界。只剩下一點點;我很快就會完成。而你——一個的人,一無所有——你快樂的秘密是什麼呢?據說戴奧詹尼斯說:“我放棄了希望。那就是秘密。我告訴你,你也放棄希望;否則你就永遠受苦。”

亞歷山大大帝說:“我會來跟你學這個秘密的,但不是現在。我正在征服——半個世界,我已經贏得了半個多世界,但是還有剩下的一部分。我必須成爲一個世界的征服者,然後我會來找你。”

戴奧詹尼斯說:“從來沒有人成爲世界的征服者。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做不完。夢永遠不完全、永遠不滿足。如果你真的理解我,如果你真的領會我不費心贏得整個世界就可以快樂,那麼你也不必如此就能快樂。”

亞歷山大大帝邏輯地、理智地理解了他的話,但是他說:“我以後再來。現在對我來說還不是時候。”

當他離開戴奧詹尼斯的時候,戴奧詹尼斯說:“記住,你將死在征服世界以前,每一個人都要死,你也不能例外。”

果然如此。亞歷山大大帝再也沒有回過家。從印度撤退的時候,他死在路上。在他最後的時刻,他想起戴奧詹尼斯,那個的托鉢僧。

後來又有另外一個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另外一個故事說,在亞歷山大大帝死的那一天,戴奧詹尼斯也死了。在通向另一個世界的路上,他們相遇了。他們經過一條流在此岸和彼岸之間的河流,他們在河上相遇了。戴奧詹尼斯開始大笑,他說:“看,你還記得嗎,你這個傻瓜?你死了,你在中途死了,那個勝利是不完整的。”

爲了挽回他的面子,亞歷山大大帝也試圖笑,但是他笑不出來。爲了挽回他的面子,他說:“是的,這很奇怪,一個皇帝和一個的乞丐相會在這條河上。這種情況以前可能沒有發生過,以後可能也不會再發生了。”

戴奧詹尼斯笑得更厲害了,他說:“你說得對,不過你不瞭解誰是皇帝、誰是奴隸。誰是皇帝、誰是奴隸——你知道得不確切。你錯就錯在那裡,否則你就是對的;一個皇帝和一個乞丐的相會,但我是那個皇帝、你是那個乞丐。你乞討整個世界——你是歷史上最大的乞丐。我活得像一個皇帝,但是你看看你的王國怎麼樣……”

現在,連亞歷山大大帝也是的——因爲每樣東西都必須留在此岸上 他感到非常害羞和窘迫,非常非常尷尬,但是戴奧詹尼斯不尷尬。他說:“我很清楚,有一天人必須,所以我自己把那些衣服扔掉了。現在你看,你在上帝的面前是多麼尷尬。我會站着笑,而你會感到愧疚、尷尬等等等等。你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不存在窮盡荒謬的可能性。即使亞歷山大大帝也永遠不會窮盡它們。如果你想窮盡它們,唯一的方法就是變得覺知。你越覺知,荒謬看上去越像荒謬。當它們看上去像荒謬的時候,當你把它們看作荒謬的時候,你就停止了。你再也不會做這些事情了。不需要放棄世界上的任何東西,一個人只要變得覺知,那些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東西就會自動消失。

第三個問題:

每一個宗教都退化成一個說教的機構。你稱讚老子,因爲沒有宗教能夠以他的方式產生。那些愛你的人怎麼可能避免把你的啓示退化成說教的機構呢?

如果你開始避免的話,你就已經開始創造它了。不要去管它。如果它會發生,它就會發生;如果它不會發生,它就不會發生。你不要去管它,內在如果你開始想怎麼避免它,你就已經認爲它理所當然會在那裡了。你對它已經有了自我意識——那將有助於創造它。

佛陀努力想看到他的宗教會一直是一個活的現象,而不是一個死的機構。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失敗了。他越努力,就有越多的人試着在他的周圍創造一個機構。

克里虛那在努力嘗試——他會失敗的,因爲這是法則。你爲什麼這麼努力呢?你的內心深處肯定害怕它會發生。而如果連克里虛那都認爲它會發生,那麼它就會發生。我已經跟你們講過很多次反效定律了。它是一個很深的心理學法則;做一件事情,而剛好它的反面會發生。那是老子的整個教導。他說:談論秩序,就會出現無秩序。設法使人道德,就會有不道德。設法使人好,他們就會壞。

你們都知道是這麼回事。設法使你的孩子聖潔,你就會在他的心裡創造第一個對你的反抗。他將違揹你;他就要做你不希望他做的事情。

這種事情從來不會發生在老子的身上,因爲他從來不擔心它。如果它發生了,很好——你能怎麼辦呢?

當我走了,我就走了。無論發生什麼都不關我的事。所以不要爲它擔心。如果它發生,它就必須發生。如果它不發生,很好;如果它發生,那也很好。我們是誰,要承擔未來的責任?我們是誰,要爲未來決定?不,不可能這麼做。放下這個想法吧。不要擔心。徹底放下這個想法,不要擔心;不要設法創造它,也不要設法避免它。當我在這裡的時候,就和我在一起,和我一起慶祝,以我爲樂。讓我幫助你,允許我——就這樣。當我走了,你也走,無論發生什麼……我們怎麼能決定它呢?我們爲什麼要擔心它呢?當我們在這裡的時候,我們應該使用這個機會、這扇打開的門、這條你看得見的路——踩在它上面,走在它上面;人們是否要創造一個機構由他們去決定。現在你是無能爲力的。

永遠不要爲了將來創造任何擔心,因爲你的那個擔心會創造它的反效。你觀察過嗎?——如果你乘火車旅行,只要向四周看一看,你就可以判斷誰沒有買票,因爲他不停地擔心查票員——反效定律。他看起來很害怕,他看起來很擔心。每當有人進入車廂,他就被驚動。你可以很簡單地看出來誰沒有買票,他在自設羅網。

有時候,你已經買了票,但是它從口袋裡掉出來了,而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沒有票。然後你走進去坐下來,就像你有票一樣。沒有人能判斷,沒有人能抓你;即使查票員也不會來找你。他知道你肯定有票。人們總是發現,當他們有票的時候,沒有人來查票,而當他們沒有票的時候,突然,查票員來了,因爲他已經覺察到這個小小的法則——你可以判斷誰是犯罪者。這沒有什麼困難。他無法自然,他自己在他的周圍創造不自然的氣氛。查票員馬上就出現了。

不要去管。你在這裡,現在這個現像是活的,顫動的,正在對你講話,正在穿透你,正在幫助你。你只要以它爲樂。如果你以它爲樂,如果你自己變成一個內在光明的現象,別人就會以你爲樂。

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
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