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第一次的試探進攻,以損失三千餘人落幕。
萬餘將士,連對面營寨都沒摸到,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唯一能夠算得上好消息的便是渡橋的繩索已經固定在河對岸了,幾十艘舟船遊蕩在河中央,牢牢守衛着這些脆弱的繩索。
燕軍並沒有出營去破壞架好一半的浮橋,因爲營寨前的障礙物,不僅讓袁軍難以進攻,也使得燕軍一樣不好出來。
傍晚時分,袁紹在大帳內聚集帳下一衆將校,商議着明日如何渡河。
“今日渡河,損失巨大,諸位可有何良策,來破敵之陣?”
一如往常,袁紹發生詢問,以索良策。
帳內幕僚都沒有說話,兩軍在易水兩岸的佈置,很難施展什麼計謀。只能拼軍隊的戰鬥力,以及將校的指揮能力了。
顏良最爲袁紹最信任的大將,聞言便說道:“燕軍營寨距岸百餘步,先是以拒馬、壕溝交錯,阻吾等前進之勢,約五十步。餘五十步,空蕩一片,極有可能是燕軍爲其騎兵出擊,所留道路,以便騎兵側擊吾軍。”
“公驥所言不錯,不過現在要先想辦法破了這拒馬陣!”
朱儁神態怡然,接着顏良的話說了一句。旁邊的鞠義立即言道:“燕軍拒馬所置,確實甚妙。而且其拒馬長而重,非七八分合力不能移。若想破之,只能拼着傷亡來挪開拒馬。再使士卒持木板,架於壕溝之上。以此類往,等衝出這五十步,只怕十折七八,吾軍也再無餘力攻營。”
“不錯,所以要另謀他策,以破拒馬。不知諸位中,誰與周王高誠交過手?”
朱儁環視帳內一週,出言問及。然衆人卻無一人出言,皆頷首默語。
在場的人有不少都參與了孟津一戰,那一戰,袁軍被打的賊慘。若不是後有援兵殺到,數萬大軍可能直接就沒了。
朱儁見無人說話,心中不禁疑惑起來。不對啊,孟津之戰不是袁軍與曹操大軍合力,殺的高、董二軍倉皇逃竄嗎?
那一戰,可是斬首兩萬餘級,逐屍數十里啊!
“咳咳,朱將軍,還是繼續往下說吧!”
袁紹乾咳一聲,打破帳內的尷尬。這個,怎麼說呢,當時確實是盟軍勝了嘛,所以那些傳告也不假啊!
“諾!”
朱儁看不出來不對勁,也沒打算詢問到底,筆跡已經過去數年了。稍後,繼續說道:“高誠統軍,最擅深溝高壘,其所結營寨,奇險頻出。近些年來,結硬寨,打穩仗,已經不只是高誠一人。全天下,有不少將軍,都在效其之法,專注於此。但並非無破其之機,穩重十足,應變卻差!”
“一如燕軍營前諸多拒馬,看似險阻難破,然而只需要一把火,足以使其頃刻而崩。燕軍更是無能無力,只有看着拒馬慢慢被燒燬。”
“放火焚之?”
顏良聞言眉頭一緊,說道:“朱將軍,瑞思放火,則需助火之物,還要士卒臨近,引火燒之。唔,雖然放火之卒可能損失慘重,但亦可以一試!”
朱儁搖了搖頭,說道:“無需近前,處於河中即可,安然無恙!”
“噢,朱將軍還有良策?”
朱儁點了下頭,問向袁紹:“大將軍,吾軍中可有火油之物?”
袁紹扭頭看向荀諶,管理後勤輜重的是其。
荀諶拱手言道:“有,約五百餘罐,便在營內!”
“如此甚好,吾等可使帛布,浸之火油,縛於箭矢之前。明日使舟筏渡弓弩手置河中,舟筏備上火盆。待入射圍,發火矢釘於拒馬之上,足以焚之!”
朱儁說完,帳內所有人無不是眼前一亮,還能這樣放火?
“朱將軍不愧是吾大漢名將,此等技法,必使燕軍驚異。吾等破拒馬,輕易而爲啊!甚是,還可用火矢,發燕軍營寨之上,焚其軍營,甚妙!”
素來以機謀著稱的沮授不由大讚一聲,煞是欣喜。
朱儁搖了搖頭,言道:“此法乃是本將聞於高誠!只可惜,其似乎一直沒用上!”
這麼一說,帳內的人頓感沮喪,怎麼又是高誠。
袁紹亦是不禁抽了下嘴角,強忍着心中的火氣,與朱儁說道:“朱將軍,既然拒馬所破之法已有,那溝壑……”
“攻燕軍營寨,火勢之計無用。燕軍易水諸營,修繕良久,寨牆之間必有土石。另外,攻營必使雲梯,大可使士卒抗雲梯而進,遇之溝壑,鋪於其上即可。”
朱儁不慌不忙的一一說道。
說完,渡河進攻的最大的難題,基本上都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看仗打的怎麼樣,以及臨陣應變了。
“好,明日全軍渡河攻敵,便以朱將軍臨陣都督三軍。自本將以下,所有將校、幕僚務必聽其號令,有違者可就地梟首,傳示三軍!”
袁紹站起身來,看着帳內衆人,隨後探手取來自身佩劍,言道:“朱儁何在?”
“末將在!”
朱儁挺身而出。
“接大將軍劍,凡吾三軍將士,見此劍如親見本將!”
“多謝大將軍!”
朱儁上前雙手接過袁紹佩劍,躬身退回。
而後,袁紹又言道:“諸君,且回去安排諸事宜,明日渡河,望諸君共勉!”
“吾等謹遵大將軍令!”
帳內衆人齊齊作揖躬身,應聲接令。
次日一早……
袁軍起竈作食,食畢,各部曲整衣帶甲,持矛豎戈,紛紛出營列陣。
易水南岸邊,千餘船伕,駕着舟筏,分別抵達中軍所令之處。
然後,靜靜的望着恢宏的大軍!
六萬精銳大軍,五千精騎,列陣於營外。此外,還有兩萬多民夫,披上大軍所下札甲,拿起環首刀,聚集在軍陣之後。
這些人不懂軍陣之法,可攻營拔寨,拼的是悍勇之氣。燕軍營寨,離河甚近,軍陣根本無法施展。
所以,袁紹臨時自多大十餘萬的民夫中,挑選兩萬精壯之士,分發兵刃甲冑,以爲助力。
八萬人齊齊而動,大地河流爲之所顫。甲士如黑雲密佈,赫赫向前,抵進岸邊,駐而端望對岸營壘,靜待號令施發。
燕軍營寨內,公孫瓚已經身在前營,佇於望樓之上,觀看着對岸袁軍之盛。
沿河八寨,轄十里之餘,而袁軍亦是如此,陣列十里,漫漫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