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率領的數萬河洛楚軍,圍城月餘後,當即展開了最強烈的進攻。
打造的攻城器械數之不盡,區區陳留護城壕,也悉數填平。相攻十餘日,卻只得頓于堅城,留下遍地狼藉。
而城內數千曹軍,亦是死傷甚衆。
城外的曹仁,空有兩萬精銳,卻只能牽扯楚軍部分精銳,不敢全力突圍支援陳留。
連日強攻後,楚軍也開始休整部曲,等待後方援軍,以補充兵力。陳留乃是大城,城外曹仁更有兩萬精銳,又是曹操帳下頭號大將,容不得張勳大意。
畢竟,以前在曹軍手中吃的虧太多了!
現在,就是怎麼穩妥,怎麼來!
早晚有一天,曹操會先耗不下去。
彭城一帶,自留縣略有交鋒後,也再度陷入僵持。下邳一帶,于禁領着兩萬餘衆,以步兵分駐城北、城西的葛嶧山下,以精騎封鎖下邳城四周。
青州,隨着顏良兵馬進屯高唐對面,局勢也日漸緊張。孔融以羣舉充任青州刺史,此刻也顧不得恢復民生,大講孔孟之道。而是,抽淨了大河南岸青州數郡兵丁,又徵募民夫十餘萬,沿河一線屯營,謹防顏良南下。
揚州會稽,孫策仍舊在等待着王朗和嚴白虎聚齊兵馬。山越之民,于山林之中,異常矯健,遠非己所能敵。然,陣戰之道,他們漢人還沒怕過誰。正好,也可借嚴白虎之手,將會稽郡內的山越一併處理了。
東面漢中、荊州南郡巫縣,亦是兵馬雲集,錢糧廣輸。
天下,在那麼一瞬間,似乎平靜了下來。
然而,誰都知道,這份平靜,不會持續太久,也許明天就會大打出手。
————————————
洛陽。
一騎快騎,飛馬而入。
次日,楚國朝會。
揚州刺史惠衢,以漢室失德,呈勸進書,千里來奏。
國相楊弘,引相府諸官幕僚,更補勸進,書錄其名,聯手進呈,請楚王術,進至尊,即皇帝位。
朝會之間,楚國司徒、司空,以國威未競,諸侯未滅,勸諫楚王,暫緩稱帝,以免失天下之大義,爲諸侯所羣攻。
兩者之間,自然是少不了一番駁辯。引經據典,各言其詞,皆以名論,紛紛不休。
一朝朝會未定,兩日後百官再議。
而楚王術欲稱帝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聲傳四方。
千里楚地,千萬百姓,自然不會在乎楚王會不會稱帝。他們只想讓眼前的戰事早一點結束,早一日讓在外面的孩子回來看看。
消息傳到楚國大將軍張勳所處,整個楚軍都暫緩了攻城事宜。
張勳更是連夜召集軍中諸將,後聯署上書,敬請楚王加至尊。
接着,便是橋蕤、劉勳等人,也多是附應上書,共請袁術稱帝。
畢竟,對於他們這些武將來言,楚王稱帝就是最大的利益。一如張勳的大將軍位,印綬雖齊,可總歸名不正言不順。只有楚王稱帝,正式詔命,他張勳就是名副其實的楚國大將軍了。
禮樂崩壞的狀況下,有實無名的將軍太多太多了。
周、楚、趙、齊等國之中,所有的將軍都是屬於自封。因爲引以漢制的話,他們幾個王根本沒資格去封賞官職。可是若不能給麾下加官進爵,任誰也攏不住人心。
不等率軍在外征戰的幾員大將及軍中將校的迴應,洛陽城內崇德殿內,便已經做出了決定。
正如陳端所言,稱帝給楚國能夠帶來很多的利益。而這份利益,能否吃的到口中,就得看能否擋的住第一批跳出來反對的人。
剛剛好,在趙國經過滅晉漢一戰後,實力受損不小。楚國卻又拿下了江左之地及徐州多數郡縣,一增一減的狀況下,楚國的實力還算充足。
此外,周國、荊州、漢中皆放眼巴蜀,楚國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東面的敵人,也只剩下佔據青兗二州的曹操。可惜,趙國大將顏良率軍逼近高唐,曹操首尾難顧。齊王陶謙,基本上已經被楚國君臣給遺忘了。
兵不過萬,城不過十,如此齊國,縱是給予楚國全力一擊,也不過撓癢爾。
於是,楚王稱帝,再無懸念。
整個洛陽,頓時陷入十年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狂歡。
洛陽百姓只知道他們楚國的大王要稱帝了,那肯定是大喜事,皆是踊躍參與其中,以便沾沾天子福氣。
緊緊依附在袁氏身旁的中原、兩淮世家豪族,無不前來洛陽。盛大的慶典,將楚國境內所有不和諧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大楚,正式成爲袁術的一言堂。
公元194年,八月十號。
趙昭寧二年,周明武二年。
倉促準備過後,楚王稱帝大典,如期而至。
楚王術於崇德殿內,會百官,詔進制,以大鴻臚主持典禮,大行令及鴻臚丞領符寶郎、諸符璽郎、符節令史,各持典物。
國相楊弘、太尉袁胤各率文武百官立於殿下,等待着吉時良日。
端坐於上首的袁術,此刻也有點緊張,從今天過後,自己就是萬人之上的天子了。
袁氏,也將在自己的帶領下,開啓新的篇章。
隨着殿外一聲鼓響。
殿內外,黃鐘大呂,一一奏起。
所有人都激動起來,即便是不希望袁術稱帝的陳氏兄弟,及諸多潁川士族,亦是緊握手掌。年長之人,也許見過漢天子劉宏的登基大典。但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還是第一次參與如此盛狀。
樂畢。
先行由鴻臚卿出身,宣讀制詔。而後由楚司徒、司空說辭。
以大行令領諸符寶,奉上傳國璽,皇帝行璽,天子印璽。及帝冕、天子服飾、天子斧鉞旌旗、鐘鼓之樂等。
一一奉交袁術身後側立的宦官內臣,緊接着百官恭賀,皆高呼:“恭賀王上即至尊位,大楚萬年!”
隨即,袁術擡手示意百官起身,抽身入側殿,沐浴焚香,更換服飾。
待再出現在百官面前時,已是天子帝服,九旒帝冕,戴玉綬,佩天子劍!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百官俯身行之大禮。
殿內聲音一傳出,殿外力士亦齊齊伏地,跪呼:“陛下萬年,大楚萬年!”
“陛下萬年,大楚萬年!”
“陛下萬年,大楚萬年!”
自崇德殿起,直傳宮外,更傳洛陽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