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神道之仁

bookmark

吳玉剛這猛力的一擊卻也並非沒有緣由的,想這一代名相能夠名傳千古自是有着不一般的能爲,不過,這擋在正途之上,阻止那正義之士的行爲,在外人看來也確實有些迂腐。

想這房玄齡在那爭名奪利的世間能夠超脫而不擺脫對於利益的追求,這樣高人一等的超脫世外的做法卻也少見,與這那世外閒人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世間纔有着那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之說。其實,這也多有謬誤。

這隱士本都是放棄那世間名利追求的,而那世間對於名利的追求皆藏在那朝野之中,朝野便是那對於名利追求的巔峰。而放棄對名利追求的大隱怎會藏身於朝野之中。

這隱士本也是嚮往自由,所以纔會放棄那朝野的束縛而隱居。不過,真的隱士卻還有濟世度人之心的。自古道:好利者逸出於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於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如若這隱士沒有那寬廣的胸懷,亦是很難做到普渡衆生。

這隱士的普渡衆生卻也並非的宣揚自己的才華,而是將那遠離爭名奪利的苦惱講與世人,讓人在那德行高潔、與世無爭、心無塊壘、超然世外,的感染之中認識到對於自我生命的無上珍視,擺脫世俗的羈絆,達到身心的絕對自由。而並非消極的遁世。

這些纔是莊子在《逍遙遊》之中的,天地與共生,而萬物與我爲一的無上境界。只有這樣的境界也才能夠真正的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於無窮者,彼其惡乎哉!

世間的隱士卻也有着真假之分,真隱士是那些隱居鄉野,懷有無上才思的文人。而並非大字不識的漁樵之人。而那假隱士則是以隱居爲名,譁衆取寵,從而踏入仕途之人,這樣的假隱士不勝枚舉。正如那不得志時的諸葛亮,雖然隱居鄉野卻自比管仲樂毅,一旦那明主劉備相求,便一發而不可收,未出茅廬便將那隆中對講與漢主,這樣的人也實在不能稱得上隱士。

所以說,既然這隱士都是不仕而隱的文人墨客,這大隱隱於朝的說法實在是大錯特錯的。

對於世人羈絆最大的是那功名利祿,而這隱士亦是要解決吃飯穿衣這樣的生存問題,因此隱士爲了生存便也自食其力,在那鄉野市井之中求得生存的辦法。正如那唐寅所言那般,閒來就寫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而並非那假隱士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理。

雖說那真正的隱士都是隱居到無人知曉的境界,這隱士並無大小之分。而這大隱隱於市的說法也並非沒有來由。出處亦是時代久遠,不過那些說的倒也不甚明白。不過,很多典故卻也將這樣的事情說的無比貼切。

那宋代的林浦,自幼亦是生性恬淡,才思過人。亦是有着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一定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隱居者。長大成人之後,亦是結廬在那杭州之濱的孤山之上,種梅養鶴,自稱梅妻鶴子。

這寵梅養鶴的世外高人亦是攬清風賞明月,觀庭前花開花落,看天外雲捲雲舒的神仙。只可惜隱居在了那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杭州,因此越隱居,名聲越大,招來了那皇帝的眷顧,雖說都被其婉言謝絕,但亦是影響極大,其去世之後,亦是被皇帝賜予和靖先生的美名。因此這後世纔有了那大隱中隱的區分。

這些事情說來倒也有些扯遠了,不過,這房玄齡卻也並非無才無德之人,在老年之後,亦是修煉黃柏之道,因此修成了這散仙之身。不過擋在這正義的路途之上,讓吳玉剛見之,卻也仇恨已極。畢竟那入市爲官之人亦是難以有着那真正出世的隱士那般的境界。如此便顯得有些固執很多。

那吳玉剛寶劍揮出,卻也想將這攔阻在路途之上的神明斬殺一光。畢竟這天道如若如此,亦是正義難存。如此不公的天道掌握在這樣固執的神明手中,又焉有那正義存在的道理呢。

不過,雖說吳玉剛寶劍無敵,可是卻也遇到了那攪局之人,這攪局之人並非別人,正是那傳授過吳玉剛修爲的八仙之一,正陽道人漢鍾離。

那漢鍾離身居蓬萊仙島之上,見得呂洞賓的擔心,便施展法術,相助這世間修道的真龍弟子。誰承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呂洞賓傳授的修爲在這弟子手中亦是修煉到了無人能及之境。這在呂洞賓的徒弟之中,卻也是絕無僅有的。能夠修煉到三花聚頂的能爲,即使在神明三清之中,亦是可以首屈一指。

那漢鍾離施法之時,卻也湊巧,不過,這也是天意難違。眼見那吳玉剛手中的寶劍朝着房玄齡劈砍之際,卻也天罡難敵。無奈之中,卻也不得不爲了保留房玄齡這世外散仙而轉變了初衷。

漢鍾離手中寶扇舞動之中,那天地靈秀的精純氣息爲之而動,在這正陽道人的手中,亦是結爲一團混沌之氣,擋在了吳玉剛的面前,使得那房玄齡得以逃生。

漢鍾離這樣的做法卻也並非沒有緣由的,雖說這漢鍾離是那超脫世外的散仙,可畢竟亦是難逃三清的掌控,如今正是那老君之日,終南山的修士,北海的高人,世外的散仙,太華的真人皆以來此聽法,唯獨那蓬萊的八仙遲遲未到。

那老君雖說知道這八仙未到,心中卻也並無半點埋怨之意,在其心中,卻也早已將那八仙的心思看破。不過,那房玄齡岌岌可危的處境,卻也照實讓老君擔心不小。

不過,這八仙爲了那吳玉剛擔心之事,這老君心中卻也十分明瞭。想那漢鍾離渡海成仙之時,卻也與那老龍王有些仇怨。而如今這八仙想要通過此事了結仇怨,這在天界之中卻也未爲不可。

不過,如若傷了神明自家和氣,卻也難成其道。

第140章 傳承道法第284章 道無善惡第522章 恩怨如斯第164章 山外有山第270章 魔亦有統第266章 怪獸窮奇第214章 太極之道第370章 異界同道第73章 鬼仙之弟第406章 清蓮之氣第291章 天兵陰將第224章 青出於藍第502章 仙佛亂舞第446章 蜀山神祇第194章 自立強人第307章 佛道天機第400章 修道中人第437章 聚頂神功第563章 脣槍舌劍第9章 無欲則剛第540章 神技暗涌第436章 清蓮飄香第468章 五行相剋之氣第568章 機謀巧算第85章 紅塵有情天第526章 白衣名相第276章 梅山巫術第424章 世事難料第91章 天道仁情第42章 入室弟子初長成第14章 奇妙的琴聲第75章 隱逸高人第514章 國恨家仇第76章 丐幫幫主第335章 一正一邪第143章 耳濡目染第280章 暗箭指訣第432章 怒起而爲第288章 逆天之謀第80章 難辨真僞第402章 人間公理第445章 太和之氣第100章 仙道神路第420章 母愛無疆第202章 有道亦無爲第369章 天界衆神2第549章 真龍神術第76章 丐幫幫主第349章 無爲而爲第345章 佛道亦道第173章 梅生豪爽第526章 白衣名相第324章 金童玉女第175章 無名俠士第342章 花果山福地第48章 神道之問第460章 力挽狂瀾第408章 鬼亦英豪第431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太極歸一第193章 龍曉人心第499章 雄關漫道第468章 五行相剋之氣第442章 勢有所依第522章 恩怨如斯第423章 唯我獨尊第179章 危難之間第269章 直言不諱第2章 奇怪的叫聲第87章 蜀山風雲第294章 天將也枉然第568章 機謀巧算第355章 花果妖王第295章 臥虎藏龍第433章 人情似紙第441章 鎮妖寶塔第242章 邪魔正法第289章 一波未平第269章 直言不諱第9章 無欲則剛第43章 仙人夢授奇陣第462章 誓死由生第291章 天兵陰將第440章 蜀山靈境第107章 神人之戰第364章 天道可爲第354章 漫漫紅塵第417章 神亦需名第445章 太和之氣第211章 邪不侵正第229章 仙俠授道第379章 人無完人第276章 梅山巫術第235章 先祖妙法第52章 正道之外有邪天第157章 是敵是友第222章 各安天命第542章 天遁神劍第48章 神道之問第484章 一山二虎
第140章 傳承道法第284章 道無善惡第522章 恩怨如斯第164章 山外有山第270章 魔亦有統第266章 怪獸窮奇第214章 太極之道第370章 異界同道第73章 鬼仙之弟第406章 清蓮之氣第291章 天兵陰將第224章 青出於藍第502章 仙佛亂舞第446章 蜀山神祇第194章 自立強人第307章 佛道天機第400章 修道中人第437章 聚頂神功第563章 脣槍舌劍第9章 無欲則剛第540章 神技暗涌第436章 清蓮飄香第468章 五行相剋之氣第568章 機謀巧算第85章 紅塵有情天第526章 白衣名相第276章 梅山巫術第424章 世事難料第91章 天道仁情第42章 入室弟子初長成第14章 奇妙的琴聲第75章 隱逸高人第514章 國恨家仇第76章 丐幫幫主第335章 一正一邪第143章 耳濡目染第280章 暗箭指訣第432章 怒起而爲第288章 逆天之謀第80章 難辨真僞第402章 人間公理第445章 太和之氣第100章 仙道神路第420章 母愛無疆第202章 有道亦無爲第369章 天界衆神2第549章 真龍神術第76章 丐幫幫主第349章 無爲而爲第345章 佛道亦道第173章 梅生豪爽第526章 白衣名相第324章 金童玉女第175章 無名俠士第342章 花果山福地第48章 神道之問第460章 力挽狂瀾第408章 鬼亦英豪第431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太極歸一第193章 龍曉人心第499章 雄關漫道第468章 五行相剋之氣第442章 勢有所依第522章 恩怨如斯第423章 唯我獨尊第179章 危難之間第269章 直言不諱第2章 奇怪的叫聲第87章 蜀山風雲第294章 天將也枉然第568章 機謀巧算第355章 花果妖王第295章 臥虎藏龍第433章 人情似紙第441章 鎮妖寶塔第242章 邪魔正法第289章 一波未平第269章 直言不諱第9章 無欲則剛第43章 仙人夢授奇陣第462章 誓死由生第291章 天兵陰將第440章 蜀山靈境第107章 神人之戰第364章 天道可爲第354章 漫漫紅塵第417章 神亦需名第445章 太和之氣第211章 邪不侵正第229章 仙俠授道第379章 人無完人第276章 梅山巫術第235章 先祖妙法第52章 正道之外有邪天第157章 是敵是友第222章 各安天命第542章 天遁神劍第48章 神道之問第484章 一山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