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章 不得不往

1327章 不得不往

劉伯溫驚異的瞟了一眼朱元璋,一時可弄不準朱元璋的意圖,鄱陽湖一戰後,他奉命編纂律法,除了偶爾遇到軍國大事需要他來商議之外,多半的時間,他都躲在了太史院裡整理歷朝歷代的律法,前些時日,耗費了一年多的世間,才與編成《律令》四百三十條﹐其中律二百八十五條﹐令一百四十五條。同時又頒《律令直解》昭告應天,當時朱元璋看了,雖多有讚揚,卻也透露着不滿意的口吻,讓性子孤傲的他很有不服味道,返回太史院後,翻閱前朝律法之時,動了仿《唐律》的念頭,將原先的律法,分爲《衛禁》《鬥訟》《詐僞》《雜律》《捕亡》《斷獄》《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條。二十二年又對此作較大的修改,以《名例律》冠於篇首,按六部職掌分爲吏、戶、禮、兵、刑、工六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條,傳統的法律體例結構至此面目爲之大變,編纂出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律法,這些時日少不了埋頭律法之中,對於朝中大事,知之甚少。

等了半響,沒見劉伯溫出聲,朱元璋知曉劉伯溫這些時日,埋頭太史院苦讀歷朝歷代律法,對於朝中之事有所不知,沉吟了片刻,便也不隱瞞,將近日得到了消息,一一說了遍。

劉伯溫默默地聽着,一直一言不發,一如老僧入定。

直到朱元璋焦急地說道:“先生看此事本王該當如何處置?“

劉伯溫沉吟了片刻,緩緩放下茶杯道:“依臣之見,大都督是吳王親侄兒,吳王素來以親子待之,這份情義旁人代替不了,我看大都督只不過是對殿下封賞略有不滿而已,並不會背叛吳王殿下!“

朱元璋道:“文正是我侄兒不假,可自古人心叵測啊,文正年少,這次又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只怕難以生出二心啊?“

劉伯溫道:“大都督雖是從一品,但也是一番大員,洪都自古一來便是軍事重鎮,更是江南富庶之地,大都督如今已建下赫赫戰功,等將來功成名就,殿下登得大位,封王封侯只怕也少不了,如今天下,除去北方韃子,江南唯有張士誠足以與殿下抗衡,大都督又豈會投靠張士誠呢?依着張士誠的器量,又豈會真的重用大都督?大都督聰明絕頂,豈會做出這等糊塗之事?”

朱元璋眉頭微微皺起,從高風送來的情報來看,朱文正看似沒有二心,可他縱容屬下胡作爲非,私自穿戴蟒袍,這不是二心是什麼,昔年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坐了龍椅,當了皇帝。可是他對扶他坐上金鑾寶座的功臣說道:“如果沒有你們相助,我不能當上皇帝。可是當了皇帝后,我一夜也沒有睡過好覺,遠遠比不上昔日當節度使快樂。”

一干武將對宋太祖忠心耿耿,自然不明白他所言,紛紛望着他請他明示。

趙匡胤說道:“皇帝貴爲天子,富有四海,這個位置誰不想要!”

功臣們誠惶誠恐,連忙表白忠心。

趙匡胤又說道:“即使你們忠心,你們的手下人貪圖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只怕你們也推不掉。”

隨後趙匡胤將功臣的兵權一一解除,讓他們做一個有職無權的安樂公。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宋太祖以杯酒釋兵權除了內患,可他哪裡知道,真正的內患不是那些忠心耿耿的武將,而是自己的親弟弟。這才爲自己留下了禍根。“燭影斧聲,千秋之謎”的說法。世上雖是傳聞趙匡胤聽信了一個術士的話,知道自己氣數已盡,便召趙匡義入宮安排後事。當時,趙匡胤患病在身,他把宦宮和宮人趕得遠遠地,自己和趙匡義對酌飲酒。宮人遠遠地望去,只見燭光之下,趙匡義時時避席而走,似有激動難忍之狀,又像是推辭不受的樣子,後來又見趙匡胤拿王斧砍在雪地之上,大聲對趙匡義說:“好做,好做。”最後,趙匡胤入內就寢,當夜留趙匡義在宮內住宿。剛人睡時,趙匡胤鼾聲如雷,天還未明,便無聲息,內待即人內查看,只見趙匡胤已死去多時。而後,趙匡義拿出了“金匱之盟”說是宋太祖傳位與宋太宗,這些鬼把戲,自然是騙不了聰明的人,而朱元璋無疑是聰明人,這段史書,他早就在宋濂的指點下,看了數遍,宋太宗如果真是宋太祖的傳大位與他,大可在宋太祖在世之時,光明正大地公諸朝堂,沒有任何阻礙,何必弄得這樣鬼鬼崇崇。其次,若“金匱之盟”早已訂好,何必要等趙匡義即位五六年後才弄出來。由此可見,趙匡義奪了哥哥的位子,即便不是蓄謀將其害死,也是趁他生病之時伺機篡位,手足兄弟尚且如此,何況我只是一個叔父呢?“

“這一次,我非得趕往洪都一趟了?“朱元璋搖頭嘆息了聲,道:“人心自古難以逆料,親近之人反叛尤可置人死地,不可不察。文正性子偏激,容易受人蠱惑,本王不去不放心啊?”

劉伯溫諸子百家早已亂熟與胸,對於自古帝王家的家事,自己一個外人,不便多嘴,聽了朱元璋的話,略一思索道:“殿下,請恕臣多言,倘若大都督當真學那項伯,殿下這般前往,去不是自投羅網,若是被張士誠得知,只怕與我金陵城不利,眼下江南局勢緊張,此行,不如有旁人代勞?”

第三更了,還有一更,會晚點送上,現在就開始碼字,小景碼字一直有些慢,所以明天上班的書友們可以休息,第二日再看!

1880章 活着回來1127章 相伴蘇堤1605章 福廕不斷1469章 重重懲罰987章 困獸猶鬥1436章 夜色撩人090章 入關1029章 尋找救助1503章 玩一場心裡戰1184章 一生一世533章 生死相依342章 審問266章 一馬平川872章 忠心耿耿442章 深負朕望312章 早有準備191章 成敗870章 安豐告急1813章 科場作弊849章 好大的酸味1833章 王保保的計劃364章 志不在此550章 故人之子1452章 金陵密探392章 生死存亡1322章 心因爲舞而飛890章 密林深處1341章 老天不開眼1017章 漢使來訪1699章 唯一出路454章 猛張飛665章 割發代首1231章 庭院深深248章 有客來訪1294章 香馥若蘭1404章 心中的計劃855章 大獲全勝1795章 鮮花插牛糞067章 果然厲害621章 聚寶盆1351章 金陵風雲1113章 翩翩而來1004章 金粉佳麗585章 兵不在多1188章 有點意思1769章 準備看戲609章 無毒不丈夫822章 白子黑子第1237章 月下看美人161章 大有文章1719章 寧可負天下人347章 書生253章 人有三急616章 婆娑飄舞1559章 直取洛陽664章 重八請罪1199章 花紅如血013章 驚顯馬蹄聲065章 孺子可教也1785章 楊憲討官836章 撫琴748章 兄弟之子1772章 志行修謹640章 撕心裂肺1195章 死上一回1874章 山崖之下1374章 準備出兵425章 諜報1436章 夜色撩人513章 求見700章 對敵之策1438章 被人搶先了181章 再度返回271章 臭不可聞164章 合適人選163章 三個要求072章 傳授刀法193章 古代醉拳1018章 離間之計1189 大有可能1741章 兄弟離別1226章 賞罰不公433章 春風得意845章 大軍壓境545章 蠻橫無理320章 射鵰引弓944章 皓月千里1370章 舌戰羣英172章 一切盡在明日1569章 暗流涌動上1889章 青山原不老972章 當坐龍椅542章 八寶之名1703章 長一回臉面710章 重賞之下1323章 讀書一日858章 不速之客259章 功名終1369章 腳踏兩條船348章 要死了
1880章 活着回來1127章 相伴蘇堤1605章 福廕不斷1469章 重重懲罰987章 困獸猶鬥1436章 夜色撩人090章 入關1029章 尋找救助1503章 玩一場心裡戰1184章 一生一世533章 生死相依342章 審問266章 一馬平川872章 忠心耿耿442章 深負朕望312章 早有準備191章 成敗870章 安豐告急1813章 科場作弊849章 好大的酸味1833章 王保保的計劃364章 志不在此550章 故人之子1452章 金陵密探392章 生死存亡1322章 心因爲舞而飛890章 密林深處1341章 老天不開眼1017章 漢使來訪1699章 唯一出路454章 猛張飛665章 割發代首1231章 庭院深深248章 有客來訪1294章 香馥若蘭1404章 心中的計劃855章 大獲全勝1795章 鮮花插牛糞067章 果然厲害621章 聚寶盆1351章 金陵風雲1113章 翩翩而來1004章 金粉佳麗585章 兵不在多1188章 有點意思1769章 準備看戲609章 無毒不丈夫822章 白子黑子第1237章 月下看美人161章 大有文章1719章 寧可負天下人347章 書生253章 人有三急616章 婆娑飄舞1559章 直取洛陽664章 重八請罪1199章 花紅如血013章 驚顯馬蹄聲065章 孺子可教也1785章 楊憲討官836章 撫琴748章 兄弟之子1772章 志行修謹640章 撕心裂肺1195章 死上一回1874章 山崖之下1374章 準備出兵425章 諜報1436章 夜色撩人513章 求見700章 對敵之策1438章 被人搶先了181章 再度返回271章 臭不可聞164章 合適人選163章 三個要求072章 傳授刀法193章 古代醉拳1018章 離間之計1189 大有可能1741章 兄弟離別1226章 賞罰不公433章 春風得意845章 大軍壓境545章 蠻橫無理320章 射鵰引弓944章 皓月千里1370章 舌戰羣英172章 一切盡在明日1569章 暗流涌動上1889章 青山原不老972章 當坐龍椅542章 八寶之名1703章 長一回臉面710章 重賞之下1323章 讀書一日858章 不速之客259章 功名終1369章 腳踏兩條船348章 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