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章 送弟子

1755章 送弟子

宋濂比劉基年長一歲,當年與劉伯溫、章溢、葉琛一起投奔朱元璋時,已經整整年過五旬, 四人學識超凡,被朱元璋稱“浙東四先生”。

此後四人各自爲朱元璋效力,劉伯溫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率先被朱元璋所賞識,被授予軍師官職,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功勞顯著。洪武三年,論功封賞,授命劉基爲弘文館學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又授命爲他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並封爲誠意伯。每年俸祿二百四十石,聲名滿天下!

葉琛被朱元璋授營田僉事。二十二年,朱元璋佔洪都(今南昌),葉琛爲洪都知府。不久,元降將祝宗、康泰叛亂,琛被俘。祝、康勸降,琛寧死不屈,大罵叛賊,被殺。葬黃壇嶺。洪武元年,追封南陽郡侯,入祀於功臣廟。

一句“唯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章溢被朱元璋授營田司僉事,巡行江東、兩淮,推行按田分等納稅。此後因功做湖廣按察僉事,倡導分兵屯田。龍鳳十一年,升任浙東按察副使,巡視處州。洪武元年,官至御史中丞兼贊善大夫。後因母喪守制,與洪武二年病死!

四人中,劉伯溫、章溢、葉琛三人先後立下不小功業,唯獨宋濂亦如當初來應天時的摸樣,談不上建功立業,出謀劃策非他所長,難得是他的學問,總算不凡,時常被朱元璋招來詢問,不時的對朱元璋講《春秋左氏傳》,因爲講解的不俗,在朱元璋登基後,任江南儒學提舉,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爲“五經”師,爲太子(朱標)講經,他本是一個文人,太子溫厚,太子的老師他做得極好,被朱元璋大爲讚賞。

兩年後,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做了一個正五品的官職,不知是性子使然,還是不喜到處阿諛奉承,久而久之,他也懶得去上朝。被人告到了朱元璋哪裡,被降級爲編修正七品,如今調升爲國子監司業正六品,依舊做太子的老師。

宋濂的府邸也在玄武湖區,位於湖南,與蕭雲的府邸隔湖相望,宅子佔地十餘畝,宅子不大,因爲是太子的老師,必要的排場還是要的,有五六個僕役,兩輛馬車。

щщщ•TTKдN•Сo

蕭雲領着方家父子以及古木大師來到門前,對着門前的小童說了一聲,那小童飛快的跑進了院子,大叫了起來。

不多時,一個一襲灰色長袍,馬臉,長鬚,鬚髮潔白的老者走了出來,見到蕭雲雙手微微抱拳,就着手中的書本做了一輯,笑道:“蕭老弟,今日是什麼東風把你給吹來了!“

蕭雲與他多年未見,雖同在玄武區,但蕭雲多年領兵在外,見面機會少之又少,這一次若不是方家父子的事情,這一面還不知什麼時候見。

“哈哈,這不是想老哥了麼 ?”蕭雲與他打趣慣了,見面還是忍不住調侃兩句。

宋濂知他性子,也不以爲意,將四人請進了院子。

院子不大,卻也是雕樑畫棟,屋舍精雅,院子中間一座水池,池中種了些許蓮藕,此時已入秋,荷葉枯黃,顯得有些蕭瑟。好在池中左側有一座假山,假山爲人工所在,成五指形,每一根手指上,寫有字跡,湊近一看,竟是一首詩詞,吟上蕋珠巖,詩成不敢寫。疑有綠毛仙,洗髓梅花下 “筆法蒼勁有力,頗見功底。假山位置獨特,爲院子增舔了不少色彩。

五人與院子一石桌坐下,宋濂與蕭雲坐在上首,枯木、方克勤、方孝孺依次而坐。

一會兒,一個丫鬟送上茶水,五人喝了幾口,蕭雲與宋濂寒暄了幾句,便說明來意。

一聽給自己送來的一個子弟,宋濂自然高興,其實他自方孝孺一進來,目光便多看了幾眼方孝孺,只是當時不知他身份,此時聽蕭雲一說,這才認真多看了幾眼。

見方孝孺眉清目秀,一身書卷氣心中便有幾分歡喜,便笑道:“方孝孺是吧?”

方孝孺對宋濂素來敬佩不已,今日見了自己敬佩的偶像,早已激動,若不是多年教養讓他剋制,早就衝了上去拉着宋濂的手好生說道說道,聽宋濂詢問,便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道:“弟子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寧海人氏!”一句話不卑不亢,字正腔圓,讓人聽來十分的舒服。

宋濂點了點頭,右手黏着長鬚,左手捏着書卷,掃了一眼,道:“能作詩麼?”

方孝孺依舊是畢恭畢敬的道:“略知一二!”

“好,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確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宋濂暗自讚了聲,黏着長鬚的右手,忽然輕輕拂動了下長鬚,道:“老夫今日誦讀的是詩仙李太白的《月下獨酌》,你便以《月下獨酌》爲題,吟詩一首可好?”

方孝孺點了點頭,道:“孝孺試一試!”說完神色自然的開始思索起來。

蕭雲絲毫不擔心方孝孺的學問,不說腹黑大師將他稱作天下讀書人的種子,便是他纂修《明太祖實錄》及《類要》的書籍,不是大學問的人豈能編纂的出來,再者後世記載他撰有《周禮考次》、《大易枝辭》、《武王戒書注》、《宋史要言》、《帝王基命錄》、《文統》等書籍,這些書,非大學問是難以寫出來的,所以一聽宋濂要方孝孺吟詩作對,絲毫的不擔心。到是一旁的方克勤替兒子捏了一把冷汗。

今晚加更,請送上月票哦!

657章 吳中首富995章 濃濃水霧1695章 鐵和血1619章 談話的考驗607章 東山再起463章 反賊1093章 張士誠的心思210章 命懸一刻1166章 採菊東籬下265章 他是正經人238章 哥是正經人第1278章 方家鐵甲1779章 傀儡戲1165章 美女有約13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1622章 順應天意055章 劉伯溫的厲害708章 秦淮殺機1824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221章 猶豫1561章 神都洛陽②1679章 博大精深1352章 我提親了1542章 北伐10911061章 赴會太湖751章 庸吏酷官840章 共謀大計631章 出馬202章 失魂落魄1412章 同生共死300章 勝算1374章 準備出兵120章 大膽奴才289章 大戰序幕1086章 與你何干1667章 清風徐來1750章 白駒過隙047章 得遇劉伯溫1535章 留下你伺候1117章 餘音繞樑254章 皇帝也耕田1393章 文爭武鬥1154章 追兵又至586章 鴛鴦古陣047章 得遇劉伯溫1546章 戲水315章 口是心非1825章 三十年河東738章 報仇雪恨1620章 用刀的人1512章 撿到寶了157章 一口麥芽糖234章 狂就狂了229章 大膽迎戰070章 斬月八式1681章 點將1522章 走狗而已1718章 執子之手1129章 一雙平底鞋1628章 蕭大人的猜測1011章 天下梟雄1771章 想低調點116章 沒人和你搶502章 聲響282章 君應有語112章 夜行在動429章 嫁雞隨雞1091章 敲山震虎月初小語631章 出馬1828章 中秋佳節1767章 霸王硬上弓第1278章 老虎不發威1732章 越俎代庖213章 殺殺殺殺1762章 自嘆不如1080章 太湖蟹宴562章 反常日②615章 紫金王氣1806章 帝王廟840章 共謀大計773章 紫金山色078章 明主④626章 天下大勢335章 五人829章 今夜煩憂多第1295章 有些手段1461章 吳王有請664章 重八請罪695章 總覽大權984章 雪白一片1848章 真正的較量307章 試探1786章 癡人說夢1910章 穩操權杖154章 皇后娘娘361章 陪你玩玩733章 手到擒來720章 定計除奸1644章 留得青山在
657章 吳中首富995章 濃濃水霧1695章 鐵和血1619章 談話的考驗607章 東山再起463章 反賊1093章 張士誠的心思210章 命懸一刻1166章 採菊東籬下265章 他是正經人238章 哥是正經人第1278章 方家鐵甲1779章 傀儡戲1165章 美女有約13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1622章 順應天意055章 劉伯溫的厲害708章 秦淮殺機1824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221章 猶豫1561章 神都洛陽②1679章 博大精深1352章 我提親了1542章 北伐10911061章 赴會太湖751章 庸吏酷官840章 共謀大計631章 出馬202章 失魂落魄1412章 同生共死300章 勝算1374章 準備出兵120章 大膽奴才289章 大戰序幕1086章 與你何干1667章 清風徐來1750章 白駒過隙047章 得遇劉伯溫1535章 留下你伺候1117章 餘音繞樑254章 皇帝也耕田1393章 文爭武鬥1154章 追兵又至586章 鴛鴦古陣047章 得遇劉伯溫1546章 戲水315章 口是心非1825章 三十年河東738章 報仇雪恨1620章 用刀的人1512章 撿到寶了157章 一口麥芽糖234章 狂就狂了229章 大膽迎戰070章 斬月八式1681章 點將1522章 走狗而已1718章 執子之手1129章 一雙平底鞋1628章 蕭大人的猜測1011章 天下梟雄1771章 想低調點116章 沒人和你搶502章 聲響282章 君應有語112章 夜行在動429章 嫁雞隨雞1091章 敲山震虎月初小語631章 出馬1828章 中秋佳節1767章 霸王硬上弓第1278章 老虎不發威1732章 越俎代庖213章 殺殺殺殺1762章 自嘆不如1080章 太湖蟹宴562章 反常日②615章 紫金王氣1806章 帝王廟840章 共謀大計773章 紫金山色078章 明主④626章 天下大勢335章 五人829章 今夜煩憂多第1295章 有些手段1461章 吳王有請664章 重八請罪695章 總覽大權984章 雪白一片1848章 真正的較量307章 試探1786章 癡人說夢1910章 穩操權杖154章 皇后娘娘361章 陪你玩玩733章 手到擒來720章 定計除奸1644章 留得青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