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章 如鯁在喉

220章:如鯁在喉

?脫脫一愣:“李斯早年爲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爲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爲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爲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爲廷尉。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爲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爲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實乃是一個大大的人物,也先帖木兒也是有才華之人,但比之千古名相李斯自是相差太遠!”這點脫脫自是明白,微微一愣之下,脫口道:“李斯乃千古宰相,協助秦皇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旭,這等功績,實非也先帖木兒所能比擬?“?

汝中柏點了點頭,繼續沉聲問道:“丞相大人所言極是,也先帖木兒絕非有千古名相李斯之才!“頓了頓他又道:”不知丞相大人以爲哈麻大人比之秦之奸臣趙高如何?“這句話直白白的問出來,饒是脫脫仍舊吃了一驚,但他畢竟是非常之人,吃驚之餘,腦海裡頃刻之間想起趙高的所作所爲來。?

趙高---本爲秦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爲宦官(一說趙高爲“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僞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爲帝,是爲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爲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爲帝。秦國之所以亡國此人實乃罪魁禍首,哈麻這些年陰進西蕃僧以運氣術向順帝獻媚,號“演揲兒法”(“大喜樂”之意)。其妹婿禿魯帖木耳亦進秘法,於是順帝日從事其法,廣取女婦,君臣宣淫,醜惡不堪,所作所爲實比秦之趙高有過之而無比及,更加之此人陰險毒辣,?也先實乃不是對手?“?

見脫脫皺眉頭深思,汝中柏繼續道:“李斯乃千古名尚且不是趙高敵手,哈麻所作所爲,比之秦之奸賊趙高有過之而無不及,

聽到讓也先代理政務,汝中柏下了決心,即使今日人頭落地也,也得將話說出來:“丞相大人,您認爲,憑藉着也先大人的聰明才智能否鎮壓得住哈麻大人麼?”?

脫脫聽了半響才明白汝中柏的意思,哈哈一笑,道:“御史大人所慮原來在此,以本相看,御史大可放心,哈麻之陰險雖比之秦之趙高有過之而不及,但哈大人早年和本相十分要好,料來這節骨眼上,也不會自尋找煩惱,以本相看,是御史大人顧慮得太多了吧?“?

哈麻和脫脫有些恩怨,作爲脫脫的心腹之臣,汝中柏自是熟知這段恩怨,早些年,哈麻也是擁護脫脫的,脫脫被朝臣重傷,遭受流放之苦,哈麻在妥歡貼睦爾處竭力爲之辯護。至正九年,太平、韓嘉納支持御史斡勒海壽列哈麻罪行劾奏,妥歡貼睦爾不得已奪哈麻、雪雪官職,而太平、韓嘉納、斡勒海壽等均被貶官,脫脫能夠得到重用,哈麻也有一定功勞。?

但是,脫脫復相之後,雖然對哈麻兄弟深爲感激,提升哈麻爲中書右丞。但脫脫對左司郎中汝中柏更加倚重,引起哈麻不快。出於其他原因,脫脫改哈麻爲宣政院使,且位居第三,於是哈麻對脫脫懷恨在心,哈麻爲了向上爬,開始巴結皇后奇氏和皇子愛猷識理達臘,找脫脫商議授皇太子冊寶禮事,脫脫加以推託。哈麻善於媚上,偷偷引進西天僧教妥歡貼睦爾運氣術,哈麻的妹婿、集賢大學士禿魯帖木兒亦薦西天僧伽磷真來教“演揲兒”法(漢語“大喜樂”),使之修成房中之術,誘導妥歡貼睦爾淫樂。禿魯帖木兒與老的沙等十人結爲“倚納”,引進公卿貴族家的命婦和街坊良家婦女到宮中,供妥歡貼睦爾和倚納們玩樂,君臣全然不顧羞恥,男女赤身尋歡作樂。醜聲穢行,著聞於外,脫脫對哈麻一夥益加痛恨,而哈麻藉此機會,徹底成了元惠帝身邊的紅人,如今更是和脫脫反目成仇,隱隱約約之間頗有互相對立之勢。?

這局面和秦之趙高李斯的局面大同小異,??汝中柏雖膽子不大,但實乃胸中有大才,這局面他看的一清二楚,是以今日方纔不顧脫脫的責罵,將心中所慮一股腦的說出來,但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心腹之言,卻換來了脫脫這番言語。?

這也難怪,脫脫對哈麻雖疼恨,但當年的仗義執言的情分依舊留在這個老臣的腦海裡,他總是固執的以爲,哈麻雖然爲了上位,有些不擇手段,但是,在這種時候,還是能把我得住,畢竟比之反賊,還是自己人要來的實在!“?

但這一切,???汝中柏卻不這麼認爲,自從脫脫不顧衆人反對,提升自己爲御史,位居哈麻之上,他便知道,這一切都引起了哈麻的極大怨恨,這一切之所以沒有爆發,源於脫脫的威望,脫脫在朝廷裡面,哈麻還能忌憚三分,一旦脫脫臨兵出征,此等機會哈麻豈能放過,倒時候,以元惠帝對他的信任,指不定弄什麼鬼把戲,想到這一切,??汝中柏就有如鯁在喉一般,難受之極!

1777章 天下共擊之823章 保命要緊391章 大周皇宮1603章 風光無限1291章 旁敲1442章 看得吃不得476章 仗義每從屠狗輩1311章 憤世嫉俗769章 經天緯地1328章 劉伯溫之計634章 不智之舉第1281章 明知山有虎062章 休得傷人171章 何時動手1365章 瀝瀝春雨163章 三個要求983章 大軍出發212章 一變二1254章 移魂大法798章 見風使舵701章 夜帳殺機1119章 開開眼界1897章 一世兄弟1226章 賞罰不公1469章 重重懲罰1107章 在行動下876章 不得不如此791章 燕歌行1582章 一樁買賣1587章 錦衣夜行579章 狗仗人勢580章 十兩金子233章 一僧一道125章 一張熟悉的臉426章 恩怨13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10501022章 提前動手659章 城門立漏797章 屏住呼吸1109章 眩人眼目第1299章 買賣不成212章 一變二058章 追趕765章 水深火熱837章 大軍來攻599章 兩隻餓狼068章 九品江湖1265章 指點江山1728章 瞻仰聖人749章 朱元璋的怒1524章 天照爾矣加更章節237章 煮熟的鴨子1723章 一羣瘋狗988966章 巨浪滾滾746章 親自審訊218章 憂心1032章 英雄夢1256章 煙柳畫橋342章 審問1550章 府上有人來697章 遷都江州146章 我要的不多1513章 擒賊988966章 巨浪滾滾1889章 青山原不老858章 不速之客1743章 佳山佳水佳月佳風338章 老者364章 志不在此1302章 順我者昌1765章 休怪我不仁1825章 三十年河東045章 男兒血英雄色1855章 夜間伏擊1439章 被偷看了1010章 富麗堂皇181章 再度返回463章 反賊1031章 湊湊熱鬧1635章 崇拜1619章 談話的考驗1367章 上早朝584章 眉目專情1037章 最後的遺言1538章 阿諛奉承1302章 順我者昌007章 夜不寐506章 強敵204章 化筆爲劍10881058章 大幹一場418章 多情最是揚州柳1502章 留一線生機1131章 不怕閒話497章 一朝天子282章 君應有語588章 相生相剋1501章 張士誠的困境968章 再現朱軍705章 浙江四士
1777章 天下共擊之823章 保命要緊391章 大周皇宮1603章 風光無限1291章 旁敲1442章 看得吃不得476章 仗義每從屠狗輩1311章 憤世嫉俗769章 經天緯地1328章 劉伯溫之計634章 不智之舉第1281章 明知山有虎062章 休得傷人171章 何時動手1365章 瀝瀝春雨163章 三個要求983章 大軍出發212章 一變二1254章 移魂大法798章 見風使舵701章 夜帳殺機1119章 開開眼界1897章 一世兄弟1226章 賞罰不公1469章 重重懲罰1107章 在行動下876章 不得不如此791章 燕歌行1582章 一樁買賣1587章 錦衣夜行579章 狗仗人勢580章 十兩金子233章 一僧一道125章 一張熟悉的臉426章 恩怨13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10501022章 提前動手659章 城門立漏797章 屏住呼吸1109章 眩人眼目第1299章 買賣不成212章 一變二058章 追趕765章 水深火熱837章 大軍來攻599章 兩隻餓狼068章 九品江湖1265章 指點江山1728章 瞻仰聖人749章 朱元璋的怒1524章 天照爾矣加更章節237章 煮熟的鴨子1723章 一羣瘋狗988966章 巨浪滾滾746章 親自審訊218章 憂心1032章 英雄夢1256章 煙柳畫橋342章 審問1550章 府上有人來697章 遷都江州146章 我要的不多1513章 擒賊988966章 巨浪滾滾1889章 青山原不老858章 不速之客1743章 佳山佳水佳月佳風338章 老者364章 志不在此1302章 順我者昌1765章 休怪我不仁1825章 三十年河東045章 男兒血英雄色1855章 夜間伏擊1439章 被偷看了1010章 富麗堂皇181章 再度返回463章 反賊1031章 湊湊熱鬧1635章 崇拜1619章 談話的考驗1367章 上早朝584章 眉目專情1037章 最後的遺言1538章 阿諛奉承1302章 順我者昌007章 夜不寐506章 強敵204章 化筆爲劍10881058章 大幹一場418章 多情最是揚州柳1502章 留一線生機1131章 不怕閒話497章 一朝天子282章 君應有語588章 相生相剋1501章 張士誠的困境968章 再現朱軍705章 浙江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