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硝煙漸起

硝煙漸起

返程的路並不像來時那般輕鬆愉快,雖然永璋還是和龍隱天共乘一輛馬車,但卻明顯沉默了不少。

聽聞大阿哥駕薨的消息,永璋初時是很難接受的,他實在是沒有想到不久之前還在和自己說話的哥哥,居然就這樣走了,畢竟這種親人間的生離死別他還是第一次經歷。

其他幾位阿哥倒還好,大都只是覺得惋惜而已,因爲他們和大阿哥並沒有很深的交情,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永璋這樣難過。

自打上了馬車,永璋除了必要的請安之外,多餘的話是一個字都沒有,而且從出發開始就一直靠在窗邊,面無表情的透過半開的窗子遙看着外面的景物,就好像外面有什麼新奇的事物在吸引他一樣,只是那略有些無神的雙眼卻將他內心的想法全都出賣了。

看着這樣的永璋,龍隱天心中除了嘆息之外就只有淡淡的無奈了,因爲他本就不是很會安慰人;再者,這樣的情況他只在很久以前父皇駕崩的時候才經歷過,但那時間也實在是太久遠了些,以至於現在他都回憶不起來自己當時的心情了。

就在這樣沉默而壓抑的氣氛中,車架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了京城,阿哥駕薨雖然比不上孝賢皇后駕薨時候的排場,但也足以讓禮部忙上好一陣子了。

原本龍隱天是打算找機會和永璋好好談談心的,雖然可能沒什麼太大的開導作用,但至少能讓那孩子的心情好過一些;而且永璋的年紀也不小了,經過了這段時間對政務的學習,他也基本上可以領實差了,但這接二連三的戰事卻讓龍隱天的計劃是一拖再拖。

隨着秋風漸起,一日用過了午膳,永璋正打算去找永珹聊一聊政事,沒想到皇上就派人來傳召了,說是皇上特意邀他一起去御花園中散步。

永璋聽後先是微微一愣,然後馬上就反應過來,趕忙應了話,隨後就同傳旨太監一道向御花園中走去了。

永璋邊走邊琢磨着,但還是搞不明白他的皇阿瑪究竟想要做些什麼,有時候他不得不承認,在揣摩皇阿瑪的心思和意圖這方面,自己的確不如四阿哥永珹。

不過,他自己也明白這些日子自己的確是有些情緒低落,但好在永瑢總是在閒暇的時候來找自己玩鬧,使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好轉了很多,同時和永瑢之間也比以前更親厚了。

御花園的涼亭裡,龍隱天一面喝着茶,一面聽着禮部侍郎介福揍讀着禮部的奏本。(介福,滿洲鑲黃旗人,世居待考,累官禮部侍郎兼副都統,加都統銜。)

其實這些奏摺裡寫的都不是什麼大事,無外乎就是那些使節進京、節慶安排等瑣事,而且關於大阿哥的喪事也基本都辦妥了,畢竟禮部也是按照一貫的章程來辦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龍隱天操什麼心。

正在念奏本的介福心裡面也很疑惑,不知道皇上此番單獨傳召自己究竟意欲何爲。

此前他還以爲是自己的奏本有什麼紕漏,緊張擔心了半晌,不過眼前的情況卻很明顯的否定了他的猜測。

“君心難測”這個道理他當然懂,所以也就安下心來認真仔細的讀着奏摺,並且還集中精力,儘量完美的應對皇上每一次的提問。

眼見永璋快步的走了過來,龍隱天略微擺了下手,示意介福不用再繼續讀了。

介福也是個精明有眼力的,馬上就將奏摺合起來整齊的放在了石桌上,在三阿哥給皇上行禮完畢之後,也趕忙給三阿哥見禮並且神色恭敬,絲毫沒有因爲三阿哥尚且年輕就顯出不敬之意來。

由於此時皇上在場,所以永璋只對介福點頭示意了下,然後就來到了龍隱天的身邊,稍顯疑惑的問道:“皇阿瑪,您這麼急着叫兒臣來,不知有何吩咐?”

“這又不是在御書房,不必如此拘束。”龍隱天只是淡淡的一笑,並未回答永璋的問題,反而拉過永璋的手讓他坐在了自己身邊,“朕看你這幾日都沒什麼精神,所以才叫你出來走動走動,心情放鬆一些,感覺也許會好很多。”

對於龍隱天此舉,永璋感到很是意外,他完全沒有想到皇阿瑪居然還會在百忙之中注意到他。

因爲他知道皇阿瑪最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忙於國事,由於準噶爾爆發了內亂,所以連日來軍機處和兵部都忙得不可開交,再加上大阿哥的喪事以及十阿哥永玥的早夭,御書房的氣氛可謂是一日比一日壓抑,就連皇阿瑪訓斥朝臣的次數都明顯多了許多。

雖然有些意外,但永璋的心裡還是暖洋洋的,他發現皇阿瑪只要說一句極其簡單的關心話語就抵得上別人說千百句。

略微抿了抿嘴,永璋揚起了一抹柔和的微笑,看着龍隱天說道:“都怪兒臣不好,又讓皇阿瑪擔心了。”

看得出來由於有外人在場,永璋顯得有些拘謹,所以龍隱天也就沒再多說什麼,不過他感覺的出來,永璋的情緒似乎比從木蘭回來時要好很多,既然如此,接下來的事兒交給他應該也沒什麼大問題了。

隨手將桌上的那幾份摺子遞給了永璋,龍隱天就直入主題,說起了此次特別叫永璋前來的真正目的:“永璋,你在御書房待了也有一段時日了,想必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不過,紙上的東西永遠都是死的,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你親身參與的好。”

龍隱天話中的意思很明顯,這讓永璋打從心底裡面感到有些喜出望外,甚至都有那麼一點受寵若驚,他有些不大敢確信的開口問道:“皇阿瑪,您的意思是……?”

龍隱天肯定的點了點頭,隨後淡淡的看了介福一眼,說道:“朕打算讓你去禮部好好的學習歷練一下,朕看介福在禮部已經待了多年,而你也應該和他認識,有他從旁協助你,朕也能放心。”

介福一聽這話,怎麼可能還不明白皇上的心思,才安下沒多久的心又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兒;但別管這事兒究竟是好是壞,既然皇上都把話說明了,他也很難拒絕得了,於是他只得急忙出聲應道:“請皇上放心,臣一定會盡力幫襯着三阿哥,讓三阿哥儘快熟悉禮部的事物。”

永璋明白這是自己的機會,於是也趕忙應道:“兒臣一定會盡力,絕不讓皇阿瑪失望。”

“嗯,有信心是好事兒,不過你也要記住,這次你去禮部重在學習,而不是發號施令,明白嗎?”龍隱天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提點永璋,但實際上卻連帶着也在警告介福,最好清楚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事兒不該做,否則早晚得出事兒。

永璋倒是沒有聽出龍隱天話中的深意,只道是皇阿瑪在教導自己,於是很認真的回道:“皇阿瑪的話兒臣一定謹記在心。”

不過一直站在旁邊的介福,可是被龍隱天寥寥數語說得直冒冷汗,畢竟康熙爺那會兒的事兒還歷歷在目呢,他當然明白皇上的警告是什麼。

說完了正事兒,龍隱天這才得了些空閒,示意介福離開之後,就開始和永璋隨便聊了起來。

不過很顯然老天爺並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他們剛聊了還沒幾句,傅恆就帶着加急的密奏匆匆忙忙的趕了來。

龍隱天很是無奈的嘆了口氣,讓永璋先行離開,這才從傅恆的手中接過了那兩份奏摺,打開細細的看了一遍,而他的臉色也隨之變得越發陰沉了。

一份奏摺是說西藏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準備發動叛亂,駐藏都統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察覺出其意圖,遂誘誅之;但其黨卓呢羅卜藏札什賊心不死,於當晚發動叛亂,傅清、拉布敦遇害。

另一份則是說準噶爾部的內亂已經升級,已經從小規模的衝突發展成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並且幾次與清軍發生摩擦,而齊王也因此不幸遇害。

將奏摺狠狠的摔在桌上,龍隱天一語不發的強壓着心中的火氣,傅恆也知道現在不是多話的時候,於是只安靜的站在一旁,等待着龍隱天開口問話。

過了大約半柱香的功夫,龍隱天這才平復下了心中的怒氣,用聽上去很是平靜的聲音說道:“西藏的事兒刻不容緩,傅恆,你心裡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說來朕聽聽。”

傅恆心裡雖然很想出戰,但同時他也明白,自己現在的功勞已經讓很多人眼紅了,而那些個流言蜚語也不少了,若再上戰場得了勝,恐怕他們富察家的好日子就該到頭了;但出兵西藏可不同於其他地方,單就水土不服和高原反應這兩條可就是個大問題。

認真思考了好一會,傅恆這纔開口回道:“臣以爲川陝總督嶽鍾琪和戶部侍郎兆惠是不錯的人選。”

對於傅恆推薦的人選,龍隱天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只有一點很麻煩,因爲嶽鍾琪是漢人,前番平定大小金川他剛立了大功,這次如若再度讓他出戰,那麼朝中一定會有人反對,滿漢不和還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不過頭疼歸頭疼,但戰事卻絕不能拖延,所以龍隱天索性就將軍機處的人召集起來,把這個權衡性的問題丟給了他們,限他們在明日早朝之前議個人選出來並且草擬好摺子。

對於皇上的旨意和即將爆發的戰事,軍機處的衆位大臣們可都不敢怠慢,絞盡腦汁的商議了一個晚上,這才擬出了一個讓龍隱天覺得比較滿意的方案。

於是第二天一早,龍隱天連朝議都省了,直接發下了旨意,命策楞、嶽鍾琪、兆惠率兵入藏,調尹繼善赴四川經理糧餉;特命福靈安爲副將,隨同兆惠一同入藏。

插入書籤

第23章 永璜病重第128章 番外:梅花烙(二)第93章 陰錯陽差第74章 表明心跡39 初次交鋒第66章 客棧小酌第108章 皇后告狀44 逃課被訴130 回京理事131 特別之人第101章 鬧劇背後第125章 永瑢歸來第19章 魏氏心計第79章 謠言四散第69章 少年初成第79章 謠言四散第31章 啓程回京第23章 永璜病重第22章 兩池渾水第15章 信或不信131 特別之人第119章 再見永壁第71章 暗喻明心第11章 各懷心思第127章 番外:梅花烙(一)第3章 阿哥受罰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57章 善意烏龍第95章 生辰承諾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5章 重建粘杆第13章 福兮禍兮第96章 還珠格格第81章 番外: 新月格格(一)第94章 亭中共飲第21章 馬場插曲第113章 比武大會41 初露鋒芒第71章 暗喻明心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125章 永瑢歸來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103章 順嬪落水第89章 蒙古使臣第53章 聞聽八卦第6章 書房問答48 初見新月第85章 寢殿心事第55章 兄弟之間第72章 各懷秘密第70章 談婚論嫁第110章 殿內鬧劇第15章 信或不信第97章 皇后用意第127章 番外:梅花烙(一)第84章 番外: 新月格格(二)118 各有所第134章 番外:梅花烙(三)45 大膽之舉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61章 棋盤對弈132 令嬪末路第108章 皇后告狀第121章 東窗事發第107章 紫薇入宮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95章 生辰承諾第24章 起駕木蘭第21章 馬場插曲39 初次交鋒39 初次交鋒第134章 番外:梅花烙(三)118 各有所第53章 聞聽八卦第74章 表明心跡第51章 書房夜話第63章 造訪王府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23章 永璜病重第109章 夜探坤寧第14章 物盡其用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55章 兄弟之間第26章 圍場獵虎第107章 紫薇入宮第62章 新月身世第68章 再聞八卦第61章 棋盤對弈131 特別之人第58章 伴讀入宮第103章 順嬪落水第24章 起駕木蘭第56章 帝心困惑第33章 蘭馨格格第75章 誤會明意第17章 喜事成雙第57章 善意烏龍第124章 回京前夕
第23章 永璜病重第128章 番外:梅花烙(二)第93章 陰錯陽差第74章 表明心跡39 初次交鋒第66章 客棧小酌第108章 皇后告狀44 逃課被訴130 回京理事131 特別之人第101章 鬧劇背後第125章 永瑢歸來第19章 魏氏心計第79章 謠言四散第69章 少年初成第79章 謠言四散第31章 啓程回京第23章 永璜病重第22章 兩池渾水第15章 信或不信131 特別之人第119章 再見永壁第71章 暗喻明心第11章 各懷心思第127章 番外:梅花烙(一)第3章 阿哥受罰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57章 善意烏龍第95章 生辰承諾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5章 重建粘杆第13章 福兮禍兮第96章 還珠格格第81章 番外: 新月格格(一)第94章 亭中共飲第21章 馬場插曲第113章 比武大會41 初露鋒芒第71章 暗喻明心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125章 永瑢歸來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103章 順嬪落水第89章 蒙古使臣第53章 聞聽八卦第6章 書房問答48 初見新月第85章 寢殿心事第55章 兄弟之間第72章 各懷秘密第70章 談婚論嫁第110章 殿內鬧劇第15章 信或不信第97章 皇后用意第127章 番外:梅花烙(一)第84章 番外: 新月格格(二)118 各有所第134章 番外:梅花烙(三)45 大膽之舉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61章 棋盤對弈132 令嬪末路第108章 皇后告狀第121章 東窗事發第107章 紫薇入宮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124章 回京前夕第95章 生辰承諾第24章 起駕木蘭第21章 馬場插曲39 初次交鋒39 初次交鋒第134章 番外:梅花烙(三)118 各有所第53章 聞聽八卦第74章 表明心跡第51章 書房夜話第63章 造訪王府第118章 王府喪事第23章 永璜病重第109章 夜探坤寧第14章 物盡其用第120章 流言四起第55章 兄弟之間第26章 圍場獵虎第107章 紫薇入宮第62章 新月身世第68章 再聞八卦第61章 棋盤對弈131 特別之人第58章 伴讀入宮第103章 順嬪落水第24章 起駕木蘭第56章 帝心困惑第33章 蘭馨格格第75章 誤會明意第17章 喜事成雙第57章 善意烏龍第124章 回京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