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劫後餘生的馬尼拉

馬尼拉城經討了戰爭的洗禮以及日軍大規模屠殺和焚嚓心,已變得一片狼藉,當劉振風和衛立煌等人來到馬尼拉街頭的時候,看到的是滿目蒼夷的馬尼拉城,那些菲律賓人以及華僑華裔們所表現出來的神情,是那麼的呆滯,似乎都成了一具具沒有生命的木偶,在戰爭中,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人的自尊,他們就這樣站在路邊。看着行進中的盟軍部隊,沒有歡呼。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着,即使是哭泣的人。也是無聲的哭泣,整個城市像死了一般,沒有一絲生機。

“老衛啊,你看看,這就是被那幫畜生般的小日本折幕得不成*人樣的菲律賓人啊,可惡的小日本,他們不得好死!”劉振風看着眼前的一切。又十分氣憤的叫道。

這個時候,一個當地菲律賓小孩跑到部隊邊上,拾起地上的一塊石頭。向着行進中的盟軍士兵扔去。

“啊呀!”一個倒黴的士兵被石頭扔中了頭部,要不是頭上戴着鋼盔。估計一個血包是免不了了。所有人都驚詫的看着那個小孩,不知道那個小孩爲什麼要扔石頭,爲什麼要攻擊部隊。

“!!小孩說了一堆鳥語,誰都沒有聽懂,他說的是當地的馬來語,所以即使劉振風懂得英語和日語,也沒有辦法聽懂這孩子所說的話。

“這孩子說什麼?他爲什麼要攻擊部隊?”劉振風皺着眉頭問道。

這個時候,一咋,當地的翻澤在警衛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劉振風和衛立煌面前,警衛人員對劉振風說道:“總座,這位是當地的一名翻論。他會講英語。”

“哦,會講英語?那就好辦!”劉振風立即用英語對着那名翻澤問道:“請你告訴我,這咋。小孩爲什麼要攻擊部隊?他對我的部隊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爲什麼要用石頭攻擊我的士兵?我可以認爲這不是一個友好的舉動,完全可以視爲敵對行爲!”

“長官,請您原諒,這個孩子的父親在戰火中葬生,而他的母親又在前不久日軍大撤退的時候被日本士兵強暴了,所以他對軍隊產生了極大的怨恨,所以今天才會衝動的攻擊軍隊,長官閣下,看在這孩子還小小不懂事的份上,你們就放過他吧小別跟這麼一個小孩計較,好不好?”這個翻澤很是誠惶誠恐的說道。

這個翻診是怎麼回事?難道真以爲盟軍部隊也像日本畜生隊那樣濫殺無辜嗎?搞的現在好像要立馬將那個小孩拖出去宰了似地,這種被別人誤會的感覺,真的很不爽。“我說你這個翻譯這是幹啥?難道我說了要處死這個小孩了嗎?不管怎樣,攻擊軍隊是一起極爲惡劣的行爲。就算他是孩子,也不能隨隨便便攻擊軍隊。不過,說起來,我們畢竟不是日軍,我們畢竟不是畜生。我們是仁義之師。是正義之師。這個孩子,你們一定要嚴加看管,別再幹這樣的傻事來,如果是日本軍隊的話,這孩子早就被他們給分屍了,不過。放心吧。我們不會這樣做,帶着孩子,到那個被他砸中的士兵那兒去道個歉,要不是那個士兵帶着鋼盔,頭上很可能就被砸出介。血窟窿來。”劉振風說道。

“多謝長官,多謝長官,我這就帶着孩子去給那個戰士道歉,多謝長官!”當地翻澤不斷的點頭哈腰着,然後跑到那個孩子身邊,拖着那個孩子跑去給人家道歉。

“總座,我看當地人不但仇視小日本,對我們中**隊也不是很友好,相反,馬尼拉城內的當地老百姓對於美國士兵還是比較友好的。”衛立煌對劉振風說道。

劉振風嘆了口氣說道:“小日本佔領東南亞之後,鑑於中**隊一直不投降,堅決抵抗到底,使得他們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仇恨,當然,我們對他們的恨更深。於是,他們就教唆當地人**,對在南洋的華人肆意報復,南洋的華人和當地人的關係相當的緊張,無論在菲律賓還是在東印度羣島,當地人對華人沒有任何好感,同時,由於南洋的華人都相當的富裕,而本地人卻相當貧窮。所以這種畸形的仇富心理導致在南洋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的排華事件,每次大規模的排華事件發生後,華人的死傷都是非常慘痛的,就像這次攻城的時候,我們特戰隊員看到的那一幕也就是一起當地人排華事件,那些當地人爲什麼這麼囂張的屠殺華人,還不是因爲日本當局教唆他們這樣做的,每當到了那個時候,南洋的華人連狗都不如。”

“總座,那麼看來,菲律賓當地人也都不是好東西,唉,只可惜我們盟軍部隊受到很多條款的制約,不能盡情的殺那幫當地暴徒,真是鬱悶!”衛立煌很鬱悶的說道。

劉振風冷冷地笑着,然後對衛立煌說道:“如果真的是暴徒的話,我們倒完全可以對其實施逮捕和處決,可是,現在我們真的分不出哪些人是那些暴徒殺的,哪些人是日本人殺的,還有哪些人是被誤炸炸死的,所以很難找到兇手,除非被害人家屬能夠指認對方。這些我們只能交給美軍了,因爲我們的部隊不可能長久的留在菲律賓,接下區還有不少仗等着我們去打呢。”

衛立煌聽了之後,不再多說什麼了,他只是默默的前進着。

馬尼拉城,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雖然一些士兵已經在幫助當地人滅火,可木質結構居多的馬尼拉城。火勢一時之間還是無法控制,有些戰士去救火,結果送了命,或者被大火燒傷,這一切的一切,讓人看了是多麼的淒涼。

誰也沒有說話,誰也沒有歡呼。大家就這樣默默的行進着,在馬尼拉市的市中心,麥克阿瑟將軍帶領的美軍終於和劉振風帶領的中**隊會師了,劉振風笑着和麥克阿瑟將軍握了握手,這表示,馬尼拉城已經回到了盟軍的手中。

第81章 兵發萊特島第48章 大戰前夕(6)第24章 家人相聚第5章 分歧(中)第77章 激勵士氣第64章 曼德勒大會戰(3)001 美婷日記節選1第100章 萊特島戰役(15)第135章 那牙之戰(上)第71章 舟山羣島之戰(下)第137章 那牙之戰(下)第57章 湘鄂邊大會戰(7)第121章 嘉義之戰(4)第168章 前世情緣第9章 進攻東枝第72章 曼德勒大會戰(11)第65章 戰漢口(4)第23章 突出重圍第83章 高雄戰役(3)第14章 劍指臺灣(下)第46章 回國述職第105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1)第144章 馬尼拉大會戰(2)第74章 說媒第119章 華北風雲(下)第22章 心錨第25章 中國不會亡(1)第106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2)第33章 攻打廈門(下)第110章 爪窪島之戰(中)第72章 殘酷的巷戰第18章 野心(下)第150章 附第二卷後記第136章 刺陵行動(上)第76章 家書抵萬金第124章 嘉義之戰(7)第128章 嘉義之戰(11)第101章 萊特島戰役(16)第90章 高雄戰役(10)第15章 血戰南京(5)第90章 緬北反擊戰(8)第34章 大別山上(中)第94章 高雄戰役(14)第95章 八莫之戰(5)第161章 仰光攻堅戰第110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6)第72章 風捲殘雲(5)第40章 與張靈甫的談話第125章 壘固攻堅戰(上)第49章 軍援談判(上)第143章 馬尼拉大會戰(1)第88章 高雄戰役(8)第42章 民族英雄謝晉元第21章 接人第53章 軍援終定第9章 進攻東枝第26章 中國不會亡(2)第151章 馬尼拉大會戰(9)第148章 臺中大會戰(中)第163章 勃生大撤退(下)第146章 馬尼拉大會戰(4)第30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0)第93章 八莫之戰(3)第23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3)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18章 太湖遇險第137章 彰化戰役(5)第128章 呂宋島前哨戰(下)第1章 回到民國第21章 死戰就是死了都要戰(下)第84章 萊特灣大海戰第67章 曼德勒大會戰(6)第113章 臺南戰役(4)第87章 緬北反擊戰(5)第137章 中條山之戰(5)第150章 附第二卷後記第2章 麥克阿瑟將軍的演講(上)第37章 得見總理第57章 漁翁島之戰(下)第73章 曼德勒大會戰(12)第47章 隨棗會戰(4)第49章 武藏號V長門號(上)第12章 整裝待戈(上)第38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8第81章 戰前準備第64章 戰漢口(3)第100章 萊特島戰役(15)第98章 八莫之戰(8)第17章 D日之戰(中)第48章 隨棗會戰(5)第37章 得見總理第154章 馬尼拉大會戰(12)第158章 櫻花皇后(上)第98章 東港殲敵第68章 北上計劃第125章 復仇(2)第80章 商討進攻菲律賓事宜第108章 大決戰前夕(中)第47章 新山之戰第163章 劍指東京(上)
第81章 兵發萊特島第48章 大戰前夕(6)第24章 家人相聚第5章 分歧(中)第77章 激勵士氣第64章 曼德勒大會戰(3)001 美婷日記節選1第100章 萊特島戰役(15)第135章 那牙之戰(上)第71章 舟山羣島之戰(下)第137章 那牙之戰(下)第57章 湘鄂邊大會戰(7)第121章 嘉義之戰(4)第168章 前世情緣第9章 進攻東枝第72章 曼德勒大會戰(11)第65章 戰漢口(4)第23章 突出重圍第83章 高雄戰役(3)第14章 劍指臺灣(下)第46章 回國述職第105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1)第144章 馬尼拉大會戰(2)第74章 說媒第119章 華北風雲(下)第22章 心錨第25章 中國不會亡(1)第106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2)第33章 攻打廈門(下)第110章 爪窪島之戰(中)第72章 殘酷的巷戰第18章 野心(下)第150章 附第二卷後記第136章 刺陵行動(上)第76章 家書抵萬金第124章 嘉義之戰(7)第128章 嘉義之戰(11)第101章 萊特島戰役(16)第90章 高雄戰役(10)第15章 血戰南京(5)第90章 緬北反擊戰(8)第34章 大別山上(中)第94章 高雄戰役(14)第95章 八莫之戰(5)第161章 仰光攻堅戰第110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6)第72章 風捲殘雲(5)第40章 與張靈甫的談話第125章 壘固攻堅戰(上)第49章 軍援談判(上)第143章 馬尼拉大會戰(1)第88章 高雄戰役(8)第42章 民族英雄謝晉元第21章 接人第53章 軍援終定第9章 進攻東枝第26章 中國不會亡(2)第151章 馬尼拉大會戰(9)第148章 臺中大會戰(中)第163章 勃生大撤退(下)第146章 馬尼拉大會戰(4)第30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0)第93章 八莫之戰(3)第23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3)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18章 太湖遇險第137章 彰化戰役(5)第128章 呂宋島前哨戰(下)第1章 回到民國第21章 死戰就是死了都要戰(下)第84章 萊特灣大海戰第67章 曼德勒大會戰(6)第113章 臺南戰役(4)第87章 緬北反擊戰(5)第137章 中條山之戰(5)第150章 附第二卷後記第2章 麥克阿瑟將軍的演講(上)第37章 得見總理第57章 漁翁島之戰(下)第73章 曼德勒大會戰(12)第47章 隨棗會戰(4)第49章 武藏號V長門號(上)第12章 整裝待戈(上)第38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8第81章 戰前準備第64章 戰漢口(3)第100章 萊特島戰役(15)第98章 八莫之戰(8)第17章 D日之戰(中)第48章 隨棗會戰(5)第37章 得見總理第154章 馬尼拉大會戰(12)第158章 櫻花皇后(上)第98章 東港殲敵第68章 北上計劃第125章 復仇(2)第80章 商討進攻菲律賓事宜第108章 大決戰前夕(中)第47章 新山之戰第163章 劍指東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