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未來的參謀長

“卑職謝過殿下!”蔣百里一臉的激動。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能夠得到吳浩軒的賞識的話,那無疑是多了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蔣參謀,你留學過日本和德國,你給我講講,你對這兩個國家的感覺吧。”吳浩軒說道。

吳浩軒提出這樣的問題,未嘗沒有考驗一下蔣百里的意思。蔣百里堪稱中國二十世紀初最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這樣的人才,他肯定是要重要的。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蔣百里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行。如果只是虛有其名,徒有其表的話,那吳浩軒可就不會重用了。

蔣百里也是一個聰明人,一下子就意識到了吳浩軒的用意,於是,臉上的表情嚴肅了起來。

“殿下,先說說日本這個國家吧。卑職在日本留學期間,算是對這個國家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個國家,上至天皇,下至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屬於極度自大,同時又極度自卑的人。或許是因爲長期以來一直困守幾個小島的原因。日本人的見識普遍比較短淺,很容易就目空一切。”蔣百里說道。

吳浩軒點了點頭,蔣百里對於日本人的認知,他算是比較贊同的。因爲日本列島資源的匱乏,使得日本人長久以來就擁有向外擴張的野心。自從豐臣秀吉以來,日本就多次入侵朝鮮,希望能夠踏上大陸。只不過,最終都沒有能夠成功。明治維新之後,經過幾十年的準備,日本終於在甲午戰爭當中一戰打敗了當時的滿清,獲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那場戰爭,不僅讓日本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更讓日本夢寐以求的登陸大陸的橋頭堡。那場戰爭對於日本而言,可謂是傾盡國力的豪賭。幸運的是,日本人賭贏了。

十年過後。日本人再一次傾盡國力,和俄國人來了一場大規模戰爭。這同樣是將國運來作爲賭注。這一次。日本人再一次獲勝了,使得他們迅速成爲了世界新晉列強之一。

當然,這也使得日本人的自信心極度膨脹,開始目空一切。直接導致日本在接連兩次中日戰爭當中失敗,差點就被打回了原形了。

“殿下,雖然我們在上一場戰爭當中,徹底打敗了日本。但是,我們沒有能夠徹底滅亡這個國家。這就留下了後患。果不其然,英法美三國都開始全力支持日本了。要不了幾年,日本就將再一次成爲我中華帝國的心腹大患。中華帝國想要和西方列強爭霸世界,就必須要先在東亞解決掉日本,徹底的掌控整個東亞。這樣的話,帝國才能夠擁有一個穩定的後院,從而不用擔心在和西方列強作戰的時候,後院起火。卑職估計,我們下一次和日本的戰爭,恐怕會更加的慘烈。那一仗。纔是真正決定兩國命運的一戰。”蔣百里說道。儘管,帝國現在已經佔盡了優勢。但在最後的結果揭曉之前,誰也不敢保證。帝國就一定能夠獲勝。

“關於日本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帝國正是在做準備。下一次的戰爭,就是徹底滅亡日本的戰爭。日本,將不再會有任何的機會了。”吳浩軒說道。

蔣百里點了點頭,吳浩軒既然已經認識到了滅亡日本的重要性,那麼,肯定會在下一場戰爭當中做好萬全的準備的。日本想要在下一場戰爭當中翻盤,那幾乎是沒有什麼可能的。

“接下來說說德國吧。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對立越來越嚴重了。一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並且,這極有可能會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你同樣在德國留學過。那麼。在你看來,德國有取勝的可能嗎?”吳浩軒問道。

“殿下。德國的確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從他們統一到一躍成爲世界頂級強國,僅僅用了四十年的時間而已。四十年之內,德國在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上,已經完全超過了英國了。德國人嚴謹,使得他們對於戰爭的策劃,就彷彿是精密的機械一樣。舉個例子,德國陸軍參謀本部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甚至嚴格到了每支部隊每天行進多少公里。這樣的性格,使得德國在工業上,很容易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不過,德國要在戰爭當中取勝,難度非常的大。獲勝的機率,幾近於無。”蔣百里說道。他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顯然不太看好德國人的。

“哦?爲什麼這樣說?德國人可是擁有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他們的海軍,同樣也僅次於英國人而已。這樣的軍事實力,稱之爲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也一點都不爲過的。”吳浩軒說道。

“殿下,德國的軍事實力很強,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因爲他們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德國人必須要同時發展陸軍和海軍。特別是陸軍,這是德國的根基。如果德國陸軍不夠強大,他們不要說是打敗其他國家,就算是保住自己的國家,恐怕都會成爲問題。這就使得德國只有在保證了陸軍的需要之後,再發展海軍。德國的工業實力雖然強大,超越了英法,成爲了歐洲第一。但是,英國稱霸世界幾百年了。他們的底蘊,絕對不是才統一了幾十年的德國能夠相比的。另外,英國只不過是維持了一支袖珍陸軍而已。相比陸軍,海軍纔是英國的根基。英國全力發展海軍之下,不管德國怎麼努力。想要在海軍方面超過英國,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這最終就導致了,德國海軍無法擊敗英國海軍,最終只能夠被封鎖在歐洲大陸上。而德國的周圍,都是敵人。

德國雖然資源豐富,但有色金屬極其匱乏,石油資源也幾近於無。所以,他們只能夠從海外獲得。一旦海上貿易線被切斷的話,那德國就會陷入到絕對的困境之中。反觀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廣袤的海外殖民地。他們就算是用拖的方式,也能夠將德國人給拖死。

再看看德國人的盟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雖然,這兩個國家也算得上是世界一流強國。但是,相比英國的盟友,法國和俄國,則要弱很多。奧匈帝國完全是一個腐朽沒落的國家。全靠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才使得這個國家沒有走向分裂。可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已經年事已高了。一旦他去世的話,奧匈帝國的崩潰近在眼前。而意大利王國,加入到同盟國中,只不過是爲了利益而已。加之意大利王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充滿了矛盾。所以,這個同盟,根本就不牢固。

反觀法國和俄國,自從普法戰爭之後,法國和德國就成爲了死敵。爲了打敗德國,法國必定會竭盡全力的。法國的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依舊是排名前列的。至於俄國,雖然被帝國重創了一次,丟掉了大量的國土。但是,俄國的重心在歐洲部分。他們一旦動員出數百萬甚至更多的軍隊,這對於同盟國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綜合這些原因,就不難看出德國以及整個同盟國的勝算了。”蔣百里說道。

吳浩軒點了點頭,蔣百里的分析,還是非常到位的。德國雖然看上去很強大,但先天制約因素太多了。加之德國的盟友,又是豬隊友。奧匈帝國的軍隊,連俄國人都打不過。至於意大利王國,更是乾脆背叛了。即便是這樣,德國在戰爭當中,也表現的十分傑出。

“如果,帝國也加入其中,加入到同盟國一方。那麼,戰爭的結果是否可以改變呢?”吳浩軒問道。

蔣百里的眉頭,立刻緊緊的皺起。

“殿下,以帝國的實力,加入到同盟國一方之後,固然可以使得同盟國在初期佔據上風。但是,想要打贏戰爭,恐怕也十分困難。更何況,在大洋彼岸,還有一個國家選擇坐山觀虎鬥。如果帝國過早做出選擇的話,這恐怕會不符合帝國的利益。卑職認爲,帝國在這場戰爭初期,最好不要表態。而是利用戰爭,大肆向交戰的雙方出售武器裝備,大發戰爭橫財。這樣的話,帝國的實力才能夠越來越強大。等到戰爭的勝負要分出之後,再來做出決定。不過,以卑職看來,協約國獲勝的可能性更大。特別是在大洋彼岸那個國家如果加入協約國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蔣百里說道。

吳浩軒點了點頭,他不得不承認,蔣百里的觀點和他不謀而合。這也正是他想要在這場戰爭當中所採取的策略。不管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不是什麼好鳥。他們打生打死,中華帝國完全可以搬張小板凳看戲。等到他們快要分出勝負的時候再加入到戰爭當中,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蔣參謀,你很不錯,再接再厲吧。帝國,正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吳浩軒說道。

在吳浩軒的心底,已經將蔣百里定爲重點培養的對象了。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想要讓他出任未來的總參謀長。(。)

強烈推薦:

第1720章 斬首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649章 達成共識第624章 俄國革命第1248章 一堆堆廢鐵第1285章 勇氣不等於勝利第1597章 算計第1578章 碾壓第846章 中英衝突諒解備忘錄第432章 誘殲第570章 攔截第1041章 國王之死第976章 最後一擊第262章 血肉磨盤第1128章 趁火打劫第315章 北洋結局第1092章 屈辱的妥協第192章 刺殺第1045章 中國救星第1486章 軍售第499章 亂起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803章 援軍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443章 主攻方向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222章 毒殺活佛第115章 日本人的威脅第891章 發現‘比睿’號第941章 戰爭或者閉嘴第508章 東印度淪陷第244章 死守海參崴第1663章 火力準備第1429章 開始進攻第834章 軍事壓力第611章 狂喜的德國人第312章 憋屈的日本第512章 強勢第720章 信仰崩塌第1416章 活埋第150章 克虜伯重炮第1635章 反華同盟第1012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453章 誘敵深入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339章 勝利晚宴第1375章 絕望第1621章 進攻直布羅陀第877章 宣戰第1365章 完了第241章 雙城子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333章 投降第1283章 激戰海灘第469章 士官三傑第1695章 黑雲壓城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422章 固執的希特勒第792章 海軍出動第990章 獵皇計劃第617章 英德對決第1章 歷史的拐點第1698章 付出代價第513章 一毛不拔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804章 逃第914章 日本必亡第729章 乞和第1666章 鏖戰海灘第708章 制空權第485章 政治犯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1647章 必勝第1299章 消失的艦隊第1136章 抵達柏林第374章 中日開戰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1269章 元首的嫉妒第325章 帝國初建第1247章 蘇軍的鋼鐵洪流第421章 分歧太大第835章 求助美國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439章 天皇死了第374章 中日開戰第1146章 斯大林的野望第477章 訪問德國第534章 開打第496章 風起南洋第1219章 頭破血流第1044章 抄底美國第516章 下一級戰列艦第360章 收刮財富第616章 孤注一擲第1331章 蟻多咬死象第581章 中日衝突諒解備忘錄第13章 利益交換第1160章 戰爭爆發第1614章 絕望第523章 帝國的條件
第1720章 斬首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649章 達成共識第624章 俄國革命第1248章 一堆堆廢鐵第1285章 勇氣不等於勝利第1597章 算計第1578章 碾壓第846章 中英衝突諒解備忘錄第432章 誘殲第570章 攔截第1041章 國王之死第976章 最後一擊第262章 血肉磨盤第1128章 趁火打劫第315章 北洋結局第1092章 屈辱的妥協第192章 刺殺第1045章 中國救星第1486章 軍售第499章 亂起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803章 援軍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443章 主攻方向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222章 毒殺活佛第115章 日本人的威脅第891章 發現‘比睿’號第941章 戰爭或者閉嘴第508章 東印度淪陷第244章 死守海參崴第1663章 火力準備第1429章 開始進攻第834章 軍事壓力第611章 狂喜的德國人第312章 憋屈的日本第512章 強勢第720章 信仰崩塌第1416章 活埋第150章 克虜伯重炮第1635章 反華同盟第1012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453章 誘敵深入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339章 勝利晚宴第1375章 絕望第1621章 進攻直布羅陀第877章 宣戰第1365章 完了第241章 雙城子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333章 投降第1283章 激戰海灘第469章 士官三傑第1695章 黑雲壓城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422章 固執的希特勒第792章 海軍出動第990章 獵皇計劃第617章 英德對決第1章 歷史的拐點第1698章 付出代價第513章 一毛不拔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804章 逃第914章 日本必亡第729章 乞和第1666章 鏖戰海灘第708章 制空權第485章 政治犯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1647章 必勝第1299章 消失的艦隊第1136章 抵達柏林第374章 中日開戰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1269章 元首的嫉妒第325章 帝國初建第1247章 蘇軍的鋼鐵洪流第421章 分歧太大第835章 求助美國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439章 天皇死了第374章 中日開戰第1146章 斯大林的野望第477章 訪問德國第534章 開打第496章 風起南洋第1219章 頭破血流第1044章 抄底美國第516章 下一級戰列艦第360章 收刮財富第616章 孤注一擲第1331章 蟻多咬死象第581章 中日衝突諒解備忘錄第13章 利益交換第1160章 戰爭爆發第1614章 絕望第523章 帝國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