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瞞天過海

面對着昊天的二十萬大軍,益州路劍門關守將宋正雨一直是憂心忡忡,因爲誰也不知道昊天的這二十萬大軍究竟是爲了什麼目的而來。宋家爲了家族大計,白耳軍團以及五萬最精銳的大軍現在都集中在了益州路東南角的渝州,只要東南的戰火有變,宋家的大軍就能夠順大江徑直南下。現在的益州路內,由於朝廷方面的顧忌,宋正風雖然早有反志,但是也不敢肆意擴軍。因此益州六州現在留守的總兵力不過十五萬。而劍門關有兵五萬,陰平古道有兵三萬。如果昊天真的是想報當日的一箭之仇,那麼面對着河套二十萬悍不畏死的大軍,即使是宋正雨有堅城依靠,但他依然沒有多大的把握。

至於昊天的心中是如何打算,誰也說不清楚。畢竟在兩家之間,還有當初的那麼一段恩怨。雖然後來宋家聲稱這是誤會,但是雙方都是明白人,昊天爲人至情至性,當時是嚥下了這口惡氣,但誰知道他會怎樣做。

因爲不敢確定昊天的真實想法,宋正雨是說什麼也不肯放河套大軍入關,益州路現在的總兵力不過十五萬,若是讓河套的虎狼之師入關,除非南線的十五萬大軍立刻北返,否則誰也擋不住昊天前進的腳步。這種引狼入室的行爲,宋正雨是絕對不能夠答應的。藉口走劍門關太遠,宋正雨是一力建議河套大軍經由陰風古堡南下,那裡本來就是河套南下的慣例道路,而且路程也要縮短了一些。

昊天很顯然是沒有想到宋正雨居然是如此的執拗,居然將東南大事置於一邊。昊天一怒之下,乾脆二十萬大軍就徑直襬在了劍門關外。不僅立下營帳,而且每天都引兵操練,居然是準備和宋正雨耗上了。這情形,倒是讓駐守在煌州的孟菲斯看了不少笑話。

昊天這人很是沉得住氣,二十萬大軍扔在劍門關外,一扔就是整整本個月。而宋正雨這邊也是毫不遜色,雖然過往的商隊是絡繹不絕,但就是不讓河套大軍入關。有介於如此的僵局,正在爲帝國兵力短缺的國師龐燁等人都是親自來信勸說,但是兩人就是不爲所動。只是隨着天氣的轉冷,昊天大軍中操練的士兵也有所減少。最後每天出操的士兵居然下降到了兩萬人左右,而且士兵的素質比起以前來也要遜色了一些。至少宋正雨就發現了,這些士兵比起最開始出操時的士氣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

“奇怪,我今天看見的那個校尉,和昨天出操的那個似乎是一個人。”劍門關上,宋正雨有些疑惑地說道。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也許這兩天正是這個校尉當值也說不定啊。”一邊的宋君臨毫不在意地說道。他是今天早晨才趕到劍門關的,隨行的還有前來調解的當朝太師司馬當歸和秦川路世子李蕭漠。知道昊天在劍門關和宋家對峙之後,心急如焚的英烈帝立刻和龐燁等人協商,然後決定派遣德高望重的太師司馬當歸前來調解雙方的矛盾。只是司馬當歸畢竟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身體素質完全不比不上李蕭漠這樣的壯小夥,因此從天都聖京抵達劍門關,硬是走了四天。而李蕭漠之所以一路隨行,主要是因爲昊天的大軍要抵達江南,最便捷的道路就是通過秦川路的陰風古堡。如果實在不能調解雙方的矛盾,那不妨讓昊天的大軍經由陰風古堡南下。

李蕭漠的心中一動,他原本就不相信昊天陳兵劍門關外是有所圖謀,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昊天至情至性,絕對容忍不了背後捅刀子的行爲,因此都認爲昊天大軍陳列於此是與當日宋君臨的行徑有關,也準備來一個趁火打劫,在不濟也要拖住宋家的大軍,讓他們無法在即將到來的帝國內戰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特別是昊天陳兵十多日,而且每天出兵耀武揚威之後,所有的人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一直呆在渝州的宋正風都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抽調一部分兵力北上劍門關。

但是李蕭漠並不這樣認爲,他雖然也認爲昊天這是別有所謀,但是謀劃的應該不是天府之國。昊天爲人是至情至性,但是他更心憂天下百姓。如今東南戰火正烈,昊天絕對不會爲了一己之私而罔顧天下蒼生。就行當初他明知道事不可爲依然出兵晉州一樣,所以以他的個性,河套大軍必然是早已經開撥,又哪有閒工夫在這裡和宋家對峙?

靈光一閃,李蕭漠似乎抓住了什麼東西,轉過頭來對着身邊的宋正雨說道:“宋世叔,你能夠將河套大軍這些天的具體情況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宋正雨微微一陣詫異,不過他也知道秦川路這個世子向來聰慧,乃是三大世家青年一代中最傑出的人物。他既然這麼問,那很顯然是看出了什麼端倪,他也在好奇昊天的目的,於是也就點了點頭,將昊天大軍這半個月的情況詳細解說了一下。

“宋世叔,如果小侄所料不差的話,靖北侯的大軍是早已經開撥,留下的這些人,必然是定州的城防軍和由預備役打扮成正規軍的民兵而已。”聽完宋正雨的敘述,李蕭漠長嘆了一聲說道。

“什麼意思?世子能否說得明白一些?”宋正雨渾身一震,連帶着身邊的司馬當歸和宋君臨都是一陣驚詫。

“宋世叔看見的這名校尉,並非是他這兩天都輪值,而是因爲他們人數太少,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大的場面。雖然藉口天氣太冷而減少了大軍出操的人數,但是爲了支撐這麼大一個場面,下面士兵的重複次數必然會增加。世叔你想想看,靖北公的大軍都是經過了晉州之戰之後的精銳,他們的士氣他們的素質會是眼前的這樣嗎?只有這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纔會露出如此之態。”李蕭漠微笑着說道,然而心中卻是好生感慨。宋正雨也算得上是帝國排得上號的沙場名將,但是昊天的大軍居然能夠這樣輕易地瞞過他,這說明不僅制訂計劃的人並非庸手,而且實施計劃的人也是頗具心機。對方的情報機構也表現不俗,畢竟這麼大的行動居然能夠完全將宋家、朝廷以及自己這方矇在鼓裡,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只是下面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能夠這樣獨當一面瞞天過海的人,怎麼說也應該是昊天手中的五大戰將甚至是軍師玄機或者駱詳親自出手吧。

“世子就憑這兩點就斷定靖北侯的大軍已經金蟬脫殼,餘下的只是地方武裝,這也太武斷了一些吧?”太師司馬當歸疑惑地說道。

李蕭漠又是一笑:“太師請聽晚輩細細道來。靖北侯的手下確實不乏將才,不愧是經過了晉州之戰的精銳之師。他的這番作爲,居然連宋世叔這樣的沙場老將都瞞過了。然而,他什麼都好僞裝,就是有一點他僞裝不了。剛纔宋世叔不是說過嗎,靖北侯大營中這些天的炊煙似乎減少了不少,如今天下大旱,糧食異常珍貴,以靖北侯的個性,他絕對不會將珍貴的糧食浪費在這樣的迷陣之中。所以他將早飯的時間提前到了日出之前,將晚飯推遲到了日落之後,連帶午飯都是零星進行,這就是要達到既節約糧食又迷惑世叔的目的。”

“世子所言,並非沒有可能。”宋正雨臉色稍霽,點了點頭說道。

“如果小侄所料不差,下面的士兵最多不過五萬,其中還至少有兩萬是民兵。諸位如果不信,那李某就休書一封,他們必然會立刻退兵。”李蕭漠胸有成竹地說道。當下也就不在客氣,從隨從的手中結果紙筆,隨便寫了幾個字,就封在了信封之中。

“蕭漠臂力不行,不知道哪位勇士,能夠將這封信射入靖北侯的大軍之中?”李蕭漠封上了信封,環視了一下說道。

昊天的大軍離劍門關至少有千米之遠,而士兵訓練的範圍,至少也在六百米開外。清風士兵弓箭的射程一般爲150米,而禁衛軍團的虎賁弓可達200米有多。最優秀的士兵甚至可以將弓箭射出三百米。然而要想將弓箭射出六百米,站立的諸人雖然都是見多識廣,但也未曾有聞。

“屬下可以勉力一試。”所有的人都沒有說話,良久之後太師司馬當歸身後這才轉出一個人說道。

“這位勇士是?”李蕭漠略有些好奇地說道。

“他是老夫的護衛,名叫童躍,有萬夫不當之勇。”司馬當歸笑着說道,不過言下之意大家都聽出來了,此人雖然悍勇,但是誰也不知道他箭術如何?

夏侯並不答話,只是從身邊的一名護衛手中接過一張複合弓,很隨意的拉了兩下之後,又拿過一張,並在一起拉開。然而他還是有些不滿,在拿過一張,調試了一下這才滿意的展開了眉頭。而旁邊的李蕭漠等人都是一陣色變,軍旅之中雖然不乏高手,但是能夠拉開兩張複合弓的,已經是鳳毛麟角,而此人居然是拉開了三張,看來確實是有些門道。童躍?李蕭漠和宋君臨同時想起了一個人來。而司馬當歸則是微微一笑,雖然有些吃驚,但並沒有太過驚訝,這人畢竟是鐵真和君唯明親自推薦的人選,有一些過人之處也是正常的。

童躍接過書信,綁在一根箭矢上,臉色一陣漲紅,只聽得他一聲大吼,登時弓如滿月箭如流星,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那根長箭已經射入了河套的大營,啪的一聲射在了昊天訓練大營的箭靶之上。餘勢未衰之下,居然大半透靶而入,只剩下小半箭尾帶着上面的書信顫悠悠的在箭靶上晃動。

李蕭漠和宋君臨的眼睛同時一亮,待到童躍放下弓箭,李蕭漠這才問道:“童兄莫非就是君唯明先生的關門弟子?”

“正是。”童躍的話不多,說完這兩個字,便隱入了司馬當歸的身後。

“果然是童兄,某人就說天下間怎生還有如此的年少俊傑能有如此的神射之技。”李蕭漠笑着說道。童躍,也是和他一樣並列與神州十大英傑之中的人物。只是童躍向來低調,因此少有人認識。

童躍也不答話,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再言語。而下面的河套士兵看見這封來信,當下也不敢遲疑,連忙將其送入軍中。一刻鐘之後,只見河套大營之中一陣忙亂,所有的士兵都在有條不紊地準備着收營撤退。宋正雨注意了一下,果然如李蕭漠所說的那樣,士兵人數大約五萬人上下。

司馬當歸好奇地問道:“世子究竟在裡面寫了些什麼,怎麼靖北侯這麼快就收兵了?”

李蕭漠連忙答道:“晚輩只是在信中寫道,請代李某向靖北侯致以慰問而已。對方的將領也是一個明白人,既然我們已經識破了他們的情況,他們也自然沒有必要在僞裝。”

“好一招瞞天過海,只是不知道靖北侯這樣,究竟是想要做什麼?”司馬當歸嘆了口氣說道。

所有的人都是一陣沉默,昊天費盡心機的玩了這麼一招瞞天過海然後又金蟬脫殼,很顯然是有他的意圖。二十萬大軍就這樣憑空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在何方。

宋正雨試探着說道:“難道靖北侯的大軍已經南下了?”

“不可能,河套大軍若是南下,那麼只有三條路可走。要麼從我們劍門關,要麼取道陰風古堡,要麼就是順大河南下。可是這三處現在都沒有消息,所以靖北公的大軍現在必然還沒有南下。而且靖北侯現在要迷惑的,也不應該是在千里之外的極樂逆賊,倒似乎是塞外異族。”宋君臨搖了搖頭說道,雖然他在軍事上不如李蕭漠等人,但是在這些方面卻有他的獨特之處。

“塞外異族?你是說昊天準備東征或者西征?”宋正雨疑惑地說道:“北國雖然有長城防線蜿蜒於崇山峻嶺之中,但是大多數的地方還是一馬平川,幽雲十六州有東北三國的近百萬大軍,西北二路有遊牧民族的二十多萬大軍。況且手中還握着嘉峪關和玉門關兩大雄關,靖北侯手中就只有二十多萬大軍,他憑什麼和對方硬碰硬?”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334章 清風帝國輓歌(五)第346章 河套軍人第276章 刺殺(下)第681章 金花三越的恐慌第770章 樓蘭第485章 嘉峪關前烽火起第351章 屠殺第328章 投降的北方軍團第179章 先發制人(下)第699章 拜京援軍第758章 亂石荒原(四)第790章 背信第437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710章 各個擊破第464章 獨孤的疑惑第653章 勸說第129章 名將之對決第261章 朝議(下)第624章 高麗傅江樓(下)第196章 目的第399章 朱兆突圍第249章 城破第50章 試探第317章 北上第265章 探底(一)第371章 城破第267章 探底(三)第257章 欽察汗第1章 謀劃第123章 僵持第40章 世家子弟第522章 調兵第241章 武林七大密地第657章 登陸第323章 許州第633章 瘋狂的駱祥第690章 滅三越第245章 滇南有急第150章 打賭第23章 駱詳的提議第761章 損失慘重第222章 奉敬領兵(七)第435章 畢其功於一役(二)第545章 逆天之舉必遭天譴第282章 名分第25章 風陵渡口之戰(中)第69章 英武之問第728章 堅壁清野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94章 壺口會戰(十)第531章 最後的衝鋒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399章 朱兆突圍楔子第423章 龍勝歸來第243章 內爭第188章 西域追殲戰(中)第722章 獨孤的神話第516章 窺天之死第79章 欲何爲第254章 圖謀第539章 龍驤軍團(上)第222章 奉敬領兵(七)第785章 忠義夫人第681章 金花三越的恐慌第626章 單挑第232章 狹路相逢第25章 風陵渡口之戰(中)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291章 失算第322章 帥星隕落(下)第158章 獨孤領兵(中)第299章 太行風雲再起(一)第258章 霸主氣概第336章 清風帝國輓歌(七)第741章 欺人太甚第791章 誰玩誰?第659章 簍子第82章 拒不出兵第407章 辯解第359章 望江橋(下)第637章 名帥對決之雲霧水道(二)第760章 梟雄會面第504章 昊天取名第107章 還須等待第156章 昊天出遊(下)第773章 颯珊撤兵第761章 損失慘重第230章 火燒平山第216章 奉敬領軍(一)第218章 奉敬領兵(三)第671章 驅虎吞狼(下)第315章 爭論第88章 壺口會戰(四)第396章 發瘋的河套偏師第38章 突圍第773章 颯珊撤兵第524章 異常第308章 斑駁的地第498章 卡帥回國
第334章 清風帝國輓歌(五)第346章 河套軍人第276章 刺殺(下)第681章 金花三越的恐慌第770章 樓蘭第485章 嘉峪關前烽火起第351章 屠殺第328章 投降的北方軍團第179章 先發制人(下)第699章 拜京援軍第758章 亂石荒原(四)第790章 背信第437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710章 各個擊破第464章 獨孤的疑惑第653章 勸說第129章 名將之對決第261章 朝議(下)第624章 高麗傅江樓(下)第196章 目的第399章 朱兆突圍第249章 城破第50章 試探第317章 北上第265章 探底(一)第371章 城破第267章 探底(三)第257章 欽察汗第1章 謀劃第123章 僵持第40章 世家子弟第522章 調兵第241章 武林七大密地第657章 登陸第323章 許州第633章 瘋狂的駱祥第690章 滅三越第245章 滇南有急第150章 打賭第23章 駱詳的提議第761章 損失慘重第222章 奉敬領兵(七)第435章 畢其功於一役(二)第545章 逆天之舉必遭天譴第282章 名分第25章 風陵渡口之戰(中)第69章 英武之問第728章 堅壁清野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94章 壺口會戰(十)第531章 最後的衝鋒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399章 朱兆突圍楔子第423章 龍勝歸來第243章 內爭第188章 西域追殲戰(中)第722章 獨孤的神話第516章 窺天之死第79章 欲何爲第254章 圖謀第539章 龍驤軍團(上)第222章 奉敬領兵(七)第785章 忠義夫人第681章 金花三越的恐慌第626章 單挑第232章 狹路相逢第25章 風陵渡口之戰(中)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291章 失算第322章 帥星隕落(下)第158章 獨孤領兵(中)第299章 太行風雲再起(一)第258章 霸主氣概第336章 清風帝國輓歌(七)第741章 欺人太甚第791章 誰玩誰?第659章 簍子第82章 拒不出兵第407章 辯解第359章 望江橋(下)第637章 名帥對決之雲霧水道(二)第760章 梟雄會面第504章 昊天取名第107章 還須等待第156章 昊天出遊(下)第773章 颯珊撤兵第761章 損失慘重第230章 火燒平山第216章 奉敬領軍(一)第218章 奉敬領兵(三)第671章 驅虎吞狼(下)第315章 爭論第88章 壺口會戰(四)第396章 發瘋的河套偏師第38章 突圍第773章 颯珊撤兵第524章 異常第308章 斑駁的地第498章 卡帥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