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蘇轍的路

蓋亞二年十二月二日,天京城。

這是歐陽朔坐鎮天京城的第三天,城內的氣氛已是爲之一變。

天王宮的拆除現場,一片熱火朝天。拆出來的珍貴木料,在天王宮前的廣場之上堆積如山。

廣場上,已是漸次出現一批批驗貨之人。

甚至更遠處,潯州郡和鎮安郡地界的士紳商人,都聞風而動,絡繹不絕地往天京城趕,來參加這一次的拍賣盛宴。

歐陽朔得打消息,立即責令商業司,自搜刮出來的幾十車財物中,挑選一些洪秀全的御用之物,參與拍賣。

“記住,專門挑那些私密的,又不值錢的物件拍賣。”

歐陽朔這樣叮囑商業司的官吏。

“諾!”

“還有,價格標高一點,宣傳再熱烈一點。”

“諾!”

商業司官吏一邊小心翼翼地應承下來,一邊偷偷地抹冷汗,對傳聞中君侯的“精明”和“精打細算”,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當然,在財政署長崔映柚口中,直接就是黑心和貪財。他不過只是商業司的基層官吏,可不敢像崔署長那般霸氣。

另一邊,城西的軍營中,同樣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十萬太平軍,正在抓緊時間收拾行囊,明日他們就要踏上行程,去指定的地點接受整編。

至於軍中的一些暗流,在歐陽朔拋出誘餌之後,已是一陣風平浪靜。

唯一的意外,就是昨天夜裡,地方部隊守備將領林啓榮,因爲即將遠行,竟然在酒樓喝得爛醉如泥,之後還要獨自去青樓尋歡。

因爲喝醉,林啓榮“不慎”掉入城中的小河,不幸身亡。直到第二天早上,打掃街道的清道夫,才發現浮在水面上的林啓榮屍體,立即報了官。

經衙門仵作鑑定,林啓榮屬於溺水而亡,排除他殺的可能。

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曾天養得到消息,雖然覺得事出蹊蹺,卻又無從查證。畢竟林啓榮確實嗜酒,據他的部下供述,昨天夜裡他們確實是在一起喝酒。

散場之後,林啓榮丟下部將,獨自離開,之後就得到他溺水而亡的消息。

最終,曾天養也只能將此事歸於巧合。

“真是荒唐!”

曾天養對林啓榮的不爭氣,感到十分的不忿。

眼見大事可期,卻無故損失了一位盟友,如何不讓曾天養氣憤。更讓曾天養氣憤的是,昨天夜裡他再次去試探石鎮吉的口風。

這一次,石鎮吉竟然直截了當地拒絕了,讓曾天養錯愕不已。

“狼心狗肺之徒!”

在曾天養看來,石鎮吉的拒絕,就是對天王的背叛。

曾天養一邊詛咒石鎮吉,一邊對那位君侯的忌憚,也是深了一層。僅僅一場簡單的會面,就改變了石鎮吉的立場,如何不讓曾天養心驚。

“可惜,我已是沒有退路,此生絕不負天王之恩。”

曾天養獨自一人,對着空氣長嘆,神情竟然出奇地有些寂寥。

也許,每一位“壞人”,都會有一段不爲人知的過去吧。其實換個角度,在洪秀全看來,曾天養可不正是最忠誠可靠的臣子嗎?

往往立場不同,對人的評價,也會走向兩個極端。

*****

林鳳祥府邸,歐陽朔書房。

在接連處理好天王宮和太平軍兩大棘手的問題之後,歐陽朔終於有時間,來考察、接見天京城的一衆文官。

而其中最受歐陽朔器重的,自然就是蘇轍了。

相比其兄蘇軾的豪放,蘇轍則是沉穩內斂和鎮定若素。正是這一性格,讓蘇轍在官場之上,比其兄蘇軾走得更遠。

當然,在骨子裡,兄弟二人又有共同之處。

一代大文豪蘇軾,曾經這樣評價他這位弟弟。

“子由之文實勝僕,而世俗不知,乃以爲不如。其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其爲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由此,可見蘇轍之低調內斂。

蘇轍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尤其擅長政論和史論。正是這一特長,被當時擔任宰相,一心想要變法的王安石相中,調入三司條例司。

對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等變革,蘇轍都有極深的見地。可惜,蘇轍之論,跟彼時雄心勃勃的王安石思想相悖,走向了變法的對立面。

不久,蘇轍就因跟王安石意見相左,而被貶出京,官路坎坷。

直到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垂簾聽政,意圖廢除王安石時期的新法,蘇轍纔再次得到重用,最終一路官至宰相。

其後,宋哲宗親政,新法派重新得勢。相應的,屬於支持廢除新法一派的蘇轍,自然是連遭貶謫,至此之後,再無起復之機。

由蘇轍一生的官場經歷,也可略一窺見,北宋時期黨爭之頻繁。

由於宋代官僚制度的原因,宋代文人的地位較高,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政治生活的黃金時期,他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而北宋的政治特點,則以積弱積貧、黨爭頻繁爲主要特點。

自從范仲淹以後,北宋的著名文人幾乎無一例外地被捲入黨爭漩渦,政治風波影響、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文學創作。

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也許,正是深受黨爭之毒害,現身荒野之後,蘇轍對於太平天國的黨爭,是敬而遠之。在天王和其他各派之間,一直保持中立,低調地處理政務。

即便是在石達開和楊秀清博弈期間,蘇轍作爲天國文官之首,也是一直保持沉默。歐陽朔入主天京城,蘇轍則乾脆就是閉門不出。

直到這一天上午,蘇轍得到歐陽朔的親自召見。

此前,在圈定潯州郡等三位郡守之時,歐陽朔並未考慮蘇轍。倒並不是歐陽朔對蘇轍有偏見,或者說是質疑蘇轍的能力。

實際上,以蘇轍官居宋朝宰相之能,治理一郡之地,並無不妥。而且北宋時期,官僚制度已是極爲完善,對官吏的歷練更甚。

北宋時期,衙門事務繁雜,對官吏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比之鮑叔牙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文臣,在能力上,蘇轍實則不遑多讓。

實際上,早在得知蘇轍在太平天國爲官之時,歐陽朔就想到一個職位,最是適合於蘇轍,那便是行政署下屬的科教文衛署署長一職。

隨着范仲淹調任梧州郡郡守,蕭何就任行政署長。此前由蕭何兼任的科教文衛署,一直還是由蕭何兼顧着。

四大署當中,行政署本就政務繁重。

對蕭何而言,身兼多職,實在是極爲不便。蕭何一直通過公函,提請君侯,早日擬定新一任的科教文衛署長。

問題是,科教文衛署,實則關係到歐陽朔來年領地變革之根基,干係重大,歐陽朔又豈能匆匆擬定其主官人選。

而身兼文學家和宰相兩大職務的蘇轍,兼且家學淵源,爲人又正派,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歐陽朔的視野,是科教文衛署長的合適人選。

除此之外,科教文衛署服務的是公共基礎事業,跟黨爭無緣,偏偏又急需有見地之人主導,跟蘇轍的秉性,實在是極爲契合。

正是如此,歐陽朔纔有信心說服蘇轍再次出山。

歐陽朔選擇在書房,而不是正堂,召見蘇轍,也是表示親近之意。

兩人的見面,可謂波瀾不驚。

對蘇轍而言,君侯之名,實則沒有太大的概念。山海城能吸引到蘇轍的,反倒是因爲范仲淹的存在。

在北宋,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文壇,範公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君侯能夠得到範公的效忠,對蘇轍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認可。

尤其是在聽完君侯對科教文衛署的介紹,蘇轍剛剛平復的心情,又一次起了波瀾。但凡出身北宋的文人,就沒有不熱心投身官場的。

對他們而言,爲官,不是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爲民效力,一展所學。

正如範公在《岳陽樓記》中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一言,正是北宋文人,關心國家命運,關注百姓疾苦,願意爲國家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爲天下萬民出力的最爲生動的寫照。

蘇轍,自然也不例外。

能夠執掌科教文衛署,對蘇轍而言,可不正是一次爲民效力的機會。

“微臣拜見君侯!”

就在這一刻,蘇轍正式效忠於歐陽朔。

【姓名】:蘇轍(王級)

【封號】: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北宋

【身份】:山海城官吏

【職業】:文官

【忠誠】:70點

【統帥】:35【武力】:25【智力】:75【政治】:80

【特長】:文定(提升領地行政效率15%,提升領地文化指數5%,提升領地廉潔水平15%)

【評價】:蘇轍,字子由,北宋文學家、宰相。具官某天材穎茂,儒學純備。敏於事而慎於言,志於道而輔以術。早繇方聞之舉,藉甚士林之譽。粵自諫垣,進陟詞掖。倜儻正論,啓沃者非一;潤色王猷,灝噩乎吹萬。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遊戲新紀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江戶之劫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七百九十七章 禁衛軍入蜀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三百六十章 互換協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十二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涿鹿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王離當斬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笑話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五百零一章 圍殺蚩尤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奇襲 8/18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三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四百章 羣雄並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三十章 神兵星光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共赴國難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佑大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色之夜第十八章 篝火晚會第六章 村莊屬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魏徵入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取鎮南關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白衣文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瀛洲行省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青鸞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第安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平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百草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一百三十六章 涿鹿之戰 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八百一十八章 衛星城爭奪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殺手鐗第一千零五章 家與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TWP橫空出世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正氣長存第三十五章 私有化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界格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六百六十三章 無敵艦隊隕落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統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神武之治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保我漢家江山第八百七十章 大王,蛋碎了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驚天大八卦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百零一章 拍賣會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遊戲新紀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江戶之劫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七百九十七章 禁衛軍入蜀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三百六十章 互換協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十二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涿鹿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王離當斬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笑話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五百零一章 圍殺蚩尤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奇襲 8/18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三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四百章 羣雄並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三十章 神兵星光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共赴國難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佑大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色之夜第十八章 篝火晚會第六章 村莊屬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魏徵入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取鎮南關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白衣文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瀛洲行省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青鸞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第安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平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百草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一百三十六章 涿鹿之戰 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八百一十八章 衛星城爭奪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殺手鐗第一千零五章 家與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TWP橫空出世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正氣長存第三十五章 私有化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界格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六百六十三章 無敵艦隊隕落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統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神武之治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保我漢家江山第八百七十章 大王,蛋碎了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驚天大八卦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百零一章 拍賣會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