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佈局,裝甲大戰

帝國軍陸戰部隊司令部的傳令兵在帶着要求第10重型機甲軍撤退的命令終於追上目標部隊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支部隊已經被美娜的兩個裝甲師打殘廢掉了,倖存的殘兵如同受驚的鹿羣一樣,向帝國軍的臨時大本營潰退,而後面正在追擊的羽林軍裝甲部隊正在緊追不捨。雖然這些看起來笨重無比的“犀牛”式戰車比起帝國軍的“豹”式主戰坦克來說,機動能力極其低下,但他們的速度在追擊那些機動能力一樣低下的重型機甲部隊時,卻綽綽有餘,那些重型機甲的兩條機械腿,在平原上實在無法跑過“犀牛”式的十幾個輪子運轉的兩條履帶。

不過,這個傳令兵到來還沒有多久的時候,帝國軍的第3裝甲軍也已經趕來支援了,在那些潰逃的帝國軍重型機甲與援軍的裝甲部隊接觸的一瞬那,美娜頗揀了不少偏宜,混亂成一團的帝國軍被她抓住機會命令全軍進行了數次齊射,收割了近萬個機甲和裝甲目標之後,才命令她的部隊緩緩後退。

這時候,帝國軍也整備好部隊了,眼看着這裡距離羽林軍構築的、位於自走炮陣地前的防禦線還有一段距離,帝國軍的裝甲部隊原來以爲能夠靠着優勢的兵力的機動能力在不斷追擊中,大量消耗羽林軍的戰力,但等到他們準備實施的時候,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等他們剛追擊着,進入了那些正撤退的羽林軍的裝甲部隊的視線時,一陣劈頭蓋臉的8重炮炮彈就砸了過來,等他們恢復過來的時候,羽林軍早就跑遠了,再次將要追上的時候又是如此,直到羽林軍全部撤出了戰鬥。

進行支援的正是戴維所指揮地自走炮陣地。原來,這美娜發起反攻的這段時間,位於後方的觀察哨以及有線電話網已經全部重新建立了起來,戴維那些自走炮的眼睛,重新變得鮮活了,在那些觀察哨的指揮下,帝國軍重新又嚐到了自走炮羣的厲害。

雙方重新又陷入了僵持,帝國軍的小規模部隊一次次地向羽林軍的陣地發起衝鋒,又被羽林軍一次次地擊退。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樣僵持的形勢正是羽林軍方面最願意看到的。當然了,也是帝國軍方面最不願意看到地。

隨着太陽一點一點地爬上了中空,卓爾星系10星星的東半球,終於迎來了正午時分,從昨晚一直籠罩到現在的那些懸浮在半空中的沙塵和煙霧,也漸漸地沉寂了下來,能見度已經越來越好了。此刻,整個10號星球爭奪戰,已經進行了將近20個小時,再有四五個小時。蘇姍所率領的800萬援軍,就可以擊破前索蘭尼亞共和國總統、羽林軍眼中的叛徒、帝國軍中的遠征部隊副總司令塔蘭所構築的最後一道防線,屆時。帝國軍如果同虎入山林、龍遊大海,再不復現在被犬欺、被蝦戲的窘境了。

帝國軍遠征部隊第四集羣的陸戰司令部,這時接到了位於太空地第四集羣高層所下達的命令:遠征部隊總司令官史壯閣下,將於1個小時後率“暴龍”軍團對盤踞在10號星球的英仙王國羽林軍殘部發起最後一擊,所以集羣司令部命令成功登陸地陸戰部隊要不惜代價地削弱10號星球表面的抵抗力量!

這時,陸戰部隊司令部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現在他們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仍然毫無作爲的話,想在帝國軍的衆多軍官中脫穎而出,並獲得歐比仕的賞識。搜書網以獲得豐厚的薪水的話,怕就沒有什麼希望了。

“集中所有兵力,作最後一擊!”陸戰部隊司令部最終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對於羽林軍來說,經過了將近20個小時地戰鬥,淒冷的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但他們現在,還需要渡過透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時光。

帝國遠征軍第四集羣的陸戰部隊已經與美娜所部的羽林軍陸戰部隊經過了數度交鋒了。對於美娜所部地傷亡,帝國軍方面並不太清楚,但帝國軍方面的傷亡卻是極其慘重的。在這段時間中作爲主力的裝甲部隊尤其如此。

在成功登陸的45個裝甲師中。此時已經摺損了三分之二還要多,倒是18個重型機甲師中。僅第10重型機甲軍中折損了3萬餘人,其餘3個軍都還保持着完整地編制,另外被編爲兩個軍地6個輕型機甲師中,柯來沃准將所率領的第14輕型機甲軍,其中包括第64、第65、第66輕型機甲師,已經被範溪全數殲滅,至於編有整編第67、第68和第6輕型機甲師地第15軍,則是收擾的第一波次空降的,先被防空火力打殘,又幾乎被範溪5000人的近戰機甲旅全數殲滅的殘軍整編而成,說實話,帝國軍陸戰部隊司令部完全不看好這支怯懦地幾乎被幾千人全殲的部隊,所以一直都未把他們派上戰場。

第15軍目前的軍長是霍金斯准將,本來這個職位應該由第一波次空降的集團軍司令官來擔任的。不過,陸戰部隊司令部對於那名司令官的無能極端地不能容忍——25萬空降部隊最後僅殘存了3萬人,殲敵人數卻僅有一千餘人,這樣的戰果就算是炮灰部隊,也是觸目驚心的——把那名司令官的職位從集團軍司令降到軍長仍然不解恨,最終一抹到底,只帶領自己所直屬的部隊任職團長。霍金斯准將本來是屬於第一波空降部隊的一名中下級軍官,在慘烈的空降作戰中,他失去了第一位師長;範溪所部陸航部隊的突襲中,又失去了第二任師長;範溪埋設反物質炸藥所致的大爆炸中,他又失去了第三任師長,結果他就成了他所在師中軍銜最高的軍官(此時,這個師也已經殘廢了),並順理成章地繼任了這個似乎被詛咒的職位;在後來美娜裝甲部隊的絞殺,連他都沒想到他最終會奇蹟般地倖存了下來,最終作爲他所在集團軍中責任最小的高級軍官而被提升爲軍長。其實。陸戰部隊司令部的原意是,想把同屬於那支集團軍的部隊全部打散重新整編地,但成功登陸的輕型機甲部隊一共也僅有6個師而已(輕型機甲部隊大部分隸屬於第一波次的空降集團軍,結果幾乎被全殲),重新整編將意味着削弱柯來沃准將所部的第14軍的戰力,所以才作罷;司令部後來還想從其餘部隊平調過來一名軍官任第15軍的軍長,不過,沒有人願意接手這支黴運高照的部隊,所以最終成全了霍金斯准將。

在帝國軍第四集羣的陸戰部隊準備發起總攻的時候,第14軍完全就沒有在陸戰部隊司令部的計劃裡面。他們被要求隨同那3個半重型機甲軍一起行動,並聽從一位從司令部空降過來地機甲集團軍司令官的指揮。此時機甲集團軍中,雖然有五個軍的番號,但實際兵力也僅17萬餘人,不過比起裝甲集團軍要好得多了。新組建的裝甲集團軍雖然目前還有10多個軍的番號,但實際兵力也才1萬人,有好幾個軍都被打得僅剩下一兩個團的兵力而已。

在帝國軍的陸戰部隊在做好動員之後,司令部立刻下達了對所有可疑的目標進行覆蓋式轟炸的命令。

在雙方這麼長時間的交戰中,如果在帝國軍地軍官中搞一個“你最討厭的羽林軍兵種”的調查地話,隸屬於範溪近戰機甲旅偵察大隊的那些偵察兵無疑會以高票當選。對於帝國軍來說。這些偵察型的機甲太討厭了,畏畏縮縮地躲在暗處,僅憑一根電話線。就能給帝國軍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剛開始的時候,帝國軍還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但他們在屢次被羽林軍自走炮陣地上的8重炮彈精準地擊中的時候,才終於恍然大悟過來。於是他們在每次遭受到精準炮擊的時候,都要使用核彈對周邊視線範圍內所有可能藏人的地方進行覆蓋式的轟炸,這種情況發展到後來,一旦帝國軍準備發起進攻了,就要先對整個戰場作一番火力準備。

就如同二戰時,往往會調集重炮來對付狙擊手一樣,現在地帝國軍也調集核彈來對付那些偵察兵了。

幾番交戰下來。羽林軍也瞭解了帝國軍的意圖,一旦帝國軍做出火力覆蓋的陣勢,就證明,新一輪的進攻就要展開了。

在前幾次戰鬥中,帝國軍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少。所以羽林軍方面地大部隊軍官都有些大意了,所以這次突然發現帝國軍竟然不計損失地一下子調集了近30萬兵力,不顧狹窄的戰場的限制,12萬裝甲部隊分成三個波次,一波挨着一波。一齊涌向了羽林軍自走炮陣地的小山。而另外17萬餘的機甲部隊,則同時從羽林軍兩翼地山地發起了攻擊。並有向後方合攏包圍地趨勢。

帝國軍這次行動如此之果斷和毫無徵兆,使得他們已經發起了攻擊了,羽林軍還未做好充足的準備。

“快呼叫空中支援!”看到這種形勢地亞文,立刻就發覺,僅憑着目前的兵力,怕是要吃大虧了。

聽到建議的美娜也不矯情和勉強,立刻就通過特殊的聯繫方法(其實就是降低功率的激光槍)跟羅蘭艦隊取得了聯繫,並立刻對現在力量進行了整合。

範溪直屬的近戰機甲旅被留了下來,繼續使用單兵導彈進行反裝甲目標的支援作戰,而一直作爲自走炮自衛力量的另外一個機甲師,則交給了範溪指揮。

範溪在這段時間的作戰中,已經完全證明了他的能力,所以在這次山地作戰中,防禦帝國軍17萬餘機甲部隊的進攻重任就落到了他的頭上,而他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僅有2個輕型機甲師和1個重型機甲旅,約25000人,他要抵擋來自於三個方向的約7倍於己敵人約1個小時的進攻。美娜負責進攻平原上的12萬裝甲部隊,她手中直接掌握的力量,除了兩個減員了1000餘人的裝甲師外,就只有殘存3000餘人的近戰機甲旅了,在她的作戰計劃中,她必須在範溪崩潰前,擊潰帝國軍的裝甲部隊。戴維五個師、近萬門的自走炮,則負責對兩個方面進行支援作戰。

在這段時間的戰鬥中,因爲羽林軍方面的地雷出的風頭太盛了,所以帝國軍的機甲部隊在快接近戰場時,仍然使用老辦法,用核彈進行先期的覆蓋性轟炸,以引暴可能埋設的反物質炸藥或地雷。

對於帝國軍這樣的舉動,亞文早就料到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去費太多的工夫去佈雷,只是象徵性地佈置一些,不讓帝國軍太過輕鬆就可以了。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另一方面上,那就是早早地就把手下的所有部隊以聯隊或大隊的規模分成了30餘股,並且分別部署到一些關鍵位置,只等着帝國軍的機甲部隊攻過來。

在山地作戰,因爲地型的複雜和通訊不能保障,所以友軍之間很難保證協調同步,所以帝國軍在這次作戰中,只要求各單位按照作戰計劃,在什麼時間內進入到什麼位置,其他也沒做太多要求。

不過,計劃做得很好,但實際操作方面卻很有難度。地型的複雜情況在僅看地圖的時候,是很難想像的,尤其是在範溪有目的地指揮陸航大隊炸燬一些平整的山谷後,更增加了這樣的難度,他們甚至可能會因爲周圍地型的大幅度改變而迷路的危險。而來自於對羽林軍地雷的恐懼,則進一步拖慢了這些機甲部隊的挺進步伐,他們在逐漸接近戰場的時候,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使用核彈去排除可能出現的地雷,而這些核彈的爆炸聲雖然可以給他們帶來一條相對安全的通道,但也把他們的位置一點點地全部暴露到了亞文的眼前。

他的作戰計劃開始了,就算是防禦作戰,也要積極一點兒,不是嗎?

第140節 玄武,防禦戰列第168節 攻守,不死不休之局第51節 選擇,Z博士初現第50節 解密,一萬多噸的任務物品第11節 幸運,還是不幸?第115節 會戰,近戰機甲的反擊第11節 幸運,還是不幸?第151節 亂局,一鍋粥第213節 擴散,新技術時代來臨第207節 黑英?新的帝國?第27節 外交,政治家的遊戲第135節第28節 攻戰,6號行星靜悄悄第108章 合縱,連橫第38節 談判,一切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5節 前進,“朱庇特”號第6節 新兵,新的裝備第20節 戰術,搶戰“T”字橫頭位第213節 擴散,新技術時代來臨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70節 蓋亞,揮不去的陰影第223節 前進,奔向宇宙中心第127節 設伏,誰是誰的獵物?第196章 空襲,裝甲大戰第212節 設計,新船方案第174節 神話,“朱庇特”號的傳奇第64節 戰國,新的時代來臨第81節 戰果,真正大贏家第6節 新兵,新的裝備第97節 接風,對美酒的好奇心第29節 亂局,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0節 僵持,戰國局面形成第200節 差距,羽林輓歌第63節 運氣,那一炮的風情第118節 戰後,休整第79節 慘案,Z博士之死第14節 挫折,第三次會戰第53節 洛濱,重巡換來的士兵第44節 海獅,第一艘巡洋艦第4節 兵敗,或者重來?第220節 潰敗,綠洲星系之役第42節 作弊,快速升級辦法第162節 混亂,失去控制?第220節 潰敗,綠洲星系之役第181節 這次,我們是吃定他們了第107節 追擊,勝負逆轉第172節 登陸,第三集羣的嘗試第116節 會戰,易勢第90節 銀河,舞步第167節 佔領,大豐收?第110節 會戰,初戰第176節 掉落,達摩克利斯之劍第56節 登陸,第5陸戰旅第13節 斬首,飆升的經驗第16節 羅蘭,對方的執政官第70節 僵持,戰國局面形成第61節 藍鯨,重巡誕生第33節 獵人,還是獵物?第140節 玄武,防禦戰列第136節 白虎,重騎兵出擊第179節 意外,被忽略的“超遊”因素第105節 三天,致命的時間第132節 似是,故人來第204節 敗亡,羽林輓歌第51節 選擇,Z博士初現第136節 白虎,重騎兵出擊第129節 王牌,“紅色輕騎兵”飛行聯隊第138節 成長,衛倫之漂泊史第109章 醉了,所以是無意的第120節 將才,帥才第142節 無奈,迴歸“新倫敦”星系第115節 會戰,近戰機甲的反擊第139節 擊潰,追擊作戰第39節 任務,衝出恆星系第150節 破襲,功成歸來第76節 交易,各取所需第177章 登陸,帝國萬歲第34節 登陸,5號行星第116節 會戰,易勢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12節 暴露,東窗事發第96節 聚首,新蘇州恆星系第75節 軍售,大軍火商第214節 計劃,遠征第69節 發射,14寸巨炮第218節 調兵,綠洲星系之役第47節 發射,魚雷的暴風雨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50節 破襲,功成歸來第163節 艱難,卓爾星系之圍第118節 戰後,休整第139節 擊潰,追擊作戰第36節 遠征,深入敵後第74節 鄰居,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第187節 設計,務必活捉第87節 夢想,建造戰列艦已經不遠第34節 登陸,5號行星第63節 運氣,那一炮的風情第89節 驚喜,飛翔第36節 遠征,深入敵後
第140節 玄武,防禦戰列第168節 攻守,不死不休之局第51節 選擇,Z博士初現第50節 解密,一萬多噸的任務物品第11節 幸運,還是不幸?第115節 會戰,近戰機甲的反擊第11節 幸運,還是不幸?第151節 亂局,一鍋粥第213節 擴散,新技術時代來臨第207節 黑英?新的帝國?第27節 外交,政治家的遊戲第135節第28節 攻戰,6號行星靜悄悄第108章 合縱,連橫第38節 談判,一切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5節 前進,“朱庇特”號第6節 新兵,新的裝備第20節 戰術,搶戰“T”字橫頭位第213節 擴散,新技術時代來臨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70節 蓋亞,揮不去的陰影第223節 前進,奔向宇宙中心第127節 設伏,誰是誰的獵物?第196章 空襲,裝甲大戰第212節 設計,新船方案第174節 神話,“朱庇特”號的傳奇第64節 戰國,新的時代來臨第81節 戰果,真正大贏家第6節 新兵,新的裝備第97節 接風,對美酒的好奇心第29節 亂局,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0節 僵持,戰國局面形成第200節 差距,羽林輓歌第63節 運氣,那一炮的風情第118節 戰後,休整第79節 慘案,Z博士之死第14節 挫折,第三次會戰第53節 洛濱,重巡換來的士兵第44節 海獅,第一艘巡洋艦第4節 兵敗,或者重來?第220節 潰敗,綠洲星系之役第42節 作弊,快速升級辦法第162節 混亂,失去控制?第220節 潰敗,綠洲星系之役第181節 這次,我們是吃定他們了第107節 追擊,勝負逆轉第172節 登陸,第三集羣的嘗試第116節 會戰,易勢第90節 銀河,舞步第167節 佔領,大豐收?第110節 會戰,初戰第176節 掉落,達摩克利斯之劍第56節 登陸,第5陸戰旅第13節 斬首,飆升的經驗第16節 羅蘭,對方的執政官第70節 僵持,戰國局面形成第61節 藍鯨,重巡誕生第33節 獵人,還是獵物?第140節 玄武,防禦戰列第136節 白虎,重騎兵出擊第179節 意外,被忽略的“超遊”因素第105節 三天,致命的時間第132節 似是,故人來第204節 敗亡,羽林輓歌第51節 選擇,Z博士初現第136節 白虎,重騎兵出擊第129節 王牌,“紅色輕騎兵”飛行聯隊第138節 成長,衛倫之漂泊史第109章 醉了,所以是無意的第120節 將才,帥才第142節 無奈,迴歸“新倫敦”星系第115節 會戰,近戰機甲的反擊第139節 擊潰,追擊作戰第39節 任務,衝出恆星系第150節 破襲,功成歸來第76節 交易,各取所需第177章 登陸,帝國萬歲第34節 登陸,5號行星第116節 會戰,易勢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12節 暴露,東窗事發第96節 聚首,新蘇州恆星系第75節 軍售,大軍火商第214節 計劃,遠征第69節 發射,14寸巨炮第218節 調兵,綠洲星系之役第47節 發射,魚雷的暴風雨第125節 參軍,糜爛的邦聯軍啊第150節 破襲,功成歸來第163節 艱難,卓爾星系之圍第118節 戰後,休整第139節 擊潰,追擊作戰第36節 遠征,深入敵後第74節 鄰居,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第187節 設計,務必活捉第87節 夢想,建造戰列艦已經不遠第34節 登陸,5號行星第63節 運氣,那一炮的風情第89節 驚喜,飛翔第36節 遠征,深入敵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