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就算要往玉華宮,當然也不是說走就走的事,如今爲止仍一手掌控後宮事務的太后當然要主持打點,故而這日即便天子已經當衆宣告交權,太后卻沒有心急火燎地立即插手政務,而是與心腹竇輔安商量起御駕將幸玉華宮的事宜。
“貴妃必然是要隨駕,可無論聖人如何任性,這回也不能僅只貴妃伴駕,我思量着讓嬪妃們一併隨往,只不過眼看接下來因爲政務繁忙,不能分心於宮務,總得要留個幫手,你有什麼建議?”
掌管後宮之務,份位太低可不能讓人信服,如今三妃當中,彷彿也只有貴妃纔有足夠能力,然而這位偏偏與太后離心,自然是排除在外,可淑妃與賢妃兩人……一個狹隘愚狂,一個短見無能,竟是誰都不適合。
然而竇輔安雖覺爲難,卻也明白只能在矮子裡拔高個兒的道理,故而沉吟一陣後,到底還是有了選擇:“相較之下,淑妃爲謝相侄女,也是世族閨秀。”
雖然謝饒平如今還未從漢州回京,但好比竇輔安如此“遠見”的人,已經提前恢復了相國的尊稱。
說到淑妃,太后卻頗有些膩煩:“淑妃好強,聖人還在東宮時,她便與裴渥丹硬抗,一早就惹得聖人厭棄,可這蠢貨不思己過,反一昧怪我不爲她撐腰,倘若不是看在饒平顏面上,我早懶得理會。”
竇輔安低沉着聲氣:“太后,正因爲淑妃早被聖人厭棄,故而即便前往玉華宮也是無用,反而可能因爲犯妒壞事。”
這話卻提醒了太后,大以爲然:“還是你想得周道,也罷,淑妃雖然在有些事情上糊塗,到底出身世族,總比賢妃更加適合打理內務,更何況饒平受了這些年委屈,如今回朝,我也得更加顯示對謝氏一族重用,否則那些個見風使舵之流未免會小看了他。”
於是太后主意拿定,正要通告下去,讓除淑妃以外各位後宮準備隨駕往銅川,卻忽得報訊——天子吐血昏厥!
原本因爲諸事順遂而心情舒暢的太后簡直有若五雷轟頂!
固然太后一心在於權勢,對賀衍的母子情份極其有限,可那畢竟是她唯一骨肉,更重要的是,賀衍這時還沒有子嗣,身子可萬萬不能當真出了差錯!
太后這時無比焦躁,如果已經有了親孫子,賀衍即便有個萬一,那也無妨大局,她便能名正言順臨朝聽制,但這時顯然不是如此順利安穩的局面,太后萬萬不能經歷“喪子之痛”,於是風風火火殺去紫宸殿,才邁進門,感覺到那撲面而來的酒氣,太后的滿腹怒火頓時衝貴妃當頭潑泄。
“貴妃明知聖人疾弱,竟然還助酗飲,我這些年來,對你真是太過寬縱了!”
毫不掩示的威脅,卻並沒有嚇得貴妃服軟,她甚至在得知太后聞風而至的那一刻,就已經收斂了擔憂,這時報以冷笑:“妾身可受不起,聖人之所以到如今地步,癥結所在太后心知肚明,妾身一貫沒有替人擔責之胸襟,太后還是莫要橫加指責纔好。”
大約這世上能用三言兩語氣得太后想要大開殺戒的人,貴妃不說空前絕後,也是首屈一指了!
殺氣騰騰的太后竟然淪落到拿柳貴妃毫無辦法的地步!
因爲在太醫幾乎傾巢而出的救治下,纔剛清醒的天子一眼瞧見太后,幾乎是立即將貴妃的手握緊:“母親,切莫怪罪阿姐。”
雖然沒有一個太醫膽敢在這時就斷言天子之疾已然積重,翻來覆去無非是那些怎麼也不至於擔責的說法:“就是憂急攻心,再兼飲酒過量……如今之計,重在好生調養,聖人畢竟年輕,只要保持心境開朗,或無大礙。”不過這樣的情形,天子是無論如何也經不起周折奔波再往別宮了,更不說太后也不放心。
所以駕幸玉華宮一事不了了之,可天子有疾到底證爲確鑿,這下子交權靜養越發名正言順。
望日朝會上天子交政罷權雖然早在十一娘預料,然而短短一日間,她便聽說賀衍病得竟然連玉華宮都去不成時,卻覺得詫異起來,因爲十一娘看來,所謂龍體抱恙不過是個名正言順交權的藉口,太后既然順順利利達償所願,何需再緊跟上演這麼一出?就太后的立場而言,天子乾脆離開大明宮這權力中心其實更加有利。
難道天子之疾竟然演變爲假戲真作?
倘若真是這樣,對太后可謂也是一個出其不意的打擊,她哪來的閒情傳揚造勢,將天子疾重鬧得人盡皆知,好教涉政一事越發光明正大。
然而更加了解韋太后的韋太夫人卻篤定了事實真相:“聖人只怕經這打擊,身心當真受損了!否則往玉華宮一事絕無可能不了了之。”太夫人長長一嘆:“聖人也確實可憐,被生母算計奪權,眼下病臥,生母卻仍不忘借他這一病造勢。”
聽太夫人這麼一說,十一娘倒也相信太后的果狠實在已經“超凡脫俗”,可是她依然不大相信天子病情有多沉重,直到再一次入宮,得了太后囑令去見數日以來寸步不離紫宸殿的貴妃,十一娘這才知道賀衍竟然在罷朝之後嘔血昏厥,並且至今不能下榻。
“太醫究竟如何說?”十一娘問道。
賀衍的安危關係到將來的計劃,如若他這時便病重不治,儲位之爭無疑會立即揭幕,毫無準備的晉王連一成勝算都沒有,輸贏簡直不存懸念。
“都說是憂急攻心,再兼飲酒過量,聽上去倒不要緊,只需平和心境好好將養,可就怕聖人心中鬱悵不能寬解,韋海池這毒婦,連親生骨肉都能下狠心逼迫!”貴妃提到天子病情時嘆氣連連,最後那一句卻突然憤怒難忍,毒婦二字更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一般。
當母親的太狠絕,當兒子的太溫弱,偏偏溫弱之人手裡還握着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對母子之間,走到如今地步也是一早註定。
“你剛纔說,又是韋海池讓你來見我?”貴妃忽然又問道。
十一娘頷首:“太后稱當日聽聞聖人昏厥,急怒之下斥責了姑母,冷靜下來後覺得過意不去,交待我來爲說客,安撫姑母不需憂懼,只好好侍奉聖體,只要聖人康復,姑母便爲大功一件。”
“虛僞!”貴妃忍不住冷笑。
“日後,我怕是時常要往紫宸殿來了,太后用意無非是讓我就近留意聖人安康,以及姑母言行計較。”十一娘說道:“這回入宮,太后甚至囑令,就連上晝也不用再陪侍貴主,太后與幾位國相議政時,竟容我在側旁聽,偶爾也會問我見解。”
“如此器重,不過收攏人心。”貴妃緊蹙眉頭:“也不知太后究竟什麼盤算,要如何利用你。”
一個閨閣女兒還有多少利用之處,無非將來姻緣而已。
十一娘卻沒接嘴,只安慰貴妃:“姑母不需爲侄女憂慮,將來之事兒自會與大母、耶孃商議計劃,太后面前侄女也有辦法應對,姑母保重自身才最要緊。”
待回含象殿,十一娘卻看見謝淑妃與元賢妃兩人都在,前者意氣風發眉飛色舞,顯然是有好事臨頭,後者雖然也如尋常一般奉承訶諛,但不難看出是在強顏歡笑並有些心不在焉,尤其是元賢妃身後的喬嬌,這位顯然更加淺薄,惱憤的情緒明晃晃擺在臉上,連十一孃的到場都沒引起她注意,只一眼眼與淑妃身後宮人打着眉目官司。
“如此,後宮事務就暫且交由淑妃了,若無大事,你也不需日日來我這稟報,遇見有什麼拿不準之煩難,與竇輔安商議就可。”太后說完這句,便揮手示意二妃退下,這才詢問十一娘:“如何,貴妃可還在惱我當日不問緣由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