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書房之中,姬凌雲同伍子胥秉燭夜談。姬凌雲將別來情由,揀要緊的說了一些,當說道偶遇墨翟對戰趙鞅時。
伍子胥一臉歡喜,如同三歲兒童一般大笑道:“晉國強盛,若非老夫被葉公拖住,分不得身。老夫都想出兵助鄭消弱鄭國實力。王子,此戰打得妙。若真讓晉國挺進中原,那麼中原諸侯絕對難以抵抗鄭國戰車的衝殺。晉國一但進入中原,對我吳國將來的發展大爲不利。借鄭抗晉,在利用玲瓏公主聯合中原諸國促成抗晉聯盟。此舉乃是壓制晉國的最佳方法。”
在說道偶遇森熊,結識姜良、項鷹,刺殺齊王后。
伍子胥更是拍案叫好:“時機、地形、路線、佈局,無不面面俱到。這姜良的才華,果然非同一般。王子應該好生重用,將來興許是個爲相或任宰的大才。”
姬凌雲點頭稱是,接着又說起了在牟平遇到化名鴟夷子皮的范蠡。
伍子胥聞之,長嘆了口氣道:“這范蠡確實是世間少有的大才,不爲我吳國所用確實可惜。但王子也不必過於擔心,這范蠡有致命的弱點。他在治軍、領兵上有着出色的幹略,計謀也相當的出衆。可他對戰局的把握,全局的布控卻如同凡人,並不出衆。打個比方,當年他爲了激勵越兵,放縱越兵大勢搶掠。此舉雖然能讓越兵士氣大增,但從長遠來考慮卻是沒有任何好處。吳地百姓恨越入骨,使得至今勾踐都不敢重用吳國人才,更不敢讓吳地富強。”
姬凌雲這才大悟,歷史上的勾踐除去忌憚功臣不說,還算是個名君。勾踐不開發吳地,原來有這麼一層因素令他有所忌憚,不由好奇問道:“范蠡不至於犯如此錯誤把?”
伍子胥笑道:“不是他想而是他沒有顧慮到。那時候他的眼中只有勝利,爲了勝利而不擇手段是爲將之道。這不算是范蠡的錯,但這種局面卻是因范蠡而起。當然,若那時有文種在,范蠡便不會如此。只是文種當時在伯嚭所轄的大牢罷了。
范蠡善用兵,而文種長遠見,兩人相輔相成,老夫也未必斗的過,但失去文種的配合,范蠡並不可怕。”
姬凌雲點了點頭,此刻他早已明白戰略遠見的重要,歷史上項羽百戰百勝,可無戰略遠見,越戰越弱。而劉邦卻有“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戰場失利,但戰略遠見上卻是穩勝項羽,反令常敗的劉邦越敗越強。
最後,姬凌雲說到了鄱陽寨的水賊,將卻躍的條件說了出來,並且將自己如何設計刺殺子綦的方案告訴了伍子胥。
伍子胥沉吟道:“計劃確實可形……但……”伍子胥才高於人,性子高傲,不屑用這種手段,但猶豫再三還是道:“就這樣吧,我也去過鄱陽寨。寨裡的士兵雖不如展如軍紀嚴明,號令必尊。但他們個個勇悍,不懼生死,確實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實力。老夫就破例出手一次,反正那子綦生性貪婪,不是什麼好東西,就當是爲民除害好了。”
姬凌雲聞言大喜,有伍子胥出馬事情就等於解決了一半。
姬凌雲又問起了伍子胥來此地的真實目的。
伍子胥笑道:“勾踐那傢伙最忌憚的就是我們吳國,無論我們去那發展都會遭到勾踐的破壞,但我們又不能不任由他們宰割。所以,便隱姓埋名,楚國暗自發展實力。我跟白公勝有三個約定:
第一、任由我招募一萬士兵,並給予糧草、兵器。這一萬士兵可以爲楚國征戰,但全屬我的私兵,除我之外,他人不能調動分毫。
第二、爲其出謀劃策,卻不是楚臣,我想走則走,不可強留。
第三、將桐國一地,賞賜於我,不得干涉桐地的發展。”
姬凌雲啞然失笑,“這不是借楚養兵嗎?如此苛刻的條件那白公勝居然會答應?”
伍子胥冷笑道:“不是白公勝想答應,而是白公勝不得不答應。當年我暗中挑唆白公勝反叛,白公勝雖然一舉攻破郢都,但跑了楚王。葉公千里行軍,兵圍郢都。當時,在他眼前只有兩條路可選。第一條、接受約定,更我合作。第二條、戰敗而亡。白公勝是個聰明人,理所當然的選擇了第一條。
在老夫的幫助下,白公勝已經佔據了楚國半壁江山。老夫也攻下了原吳地附近的桐國,並在那裡立足……不過……”
伍子胥面上出現一絲厲色道:“白公勝那傢伙認爲能夠可以同葉公對抗,暗中在消弱老夫的權力。自以爲手段高明,將老夫矇在鼓裡,真是愚昧之極。”
見姬凌雲面上露出憂色,伍子胥大笑道:“王子不必如此,白公勝忌憚我在桐國的一萬士兵,他不敢對老夫如何。至於消弱老夫的權力,就讓他去吧。老夫從來都不稀罕楚國的任何一個官職。過幾日,我便棄了令尹之位到桐國靜觀局勢,必要之時,在出兵襄助。”
姬凌雲知道伍子胥之所以不立刻和他一起出戰,主要原因就是讓自己建立威信,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威望統治一個國家。
姬凌雲堅定道:“伍相國放心,姬凌雲一定不會辜負您老的期望。”
伍子胥神秘笑道:“對王子抱有期望的可不只我一個哦,到時候我爲你引見一位真正對你抱有期望的蓋世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