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派五萬大軍去圍攻重慶城着實讓陳士奇捏了一把冷汗,儘管漢家軍已經回撤許久,他依舊不敢再隨意調離重慶府的官軍,甚至還從樂山、瀘州等到調來數萬官軍,以策安全。
當然,也因此,陳士奇就沒有再進軍夔州府的意思,而且現在除了秦良玉,也沒有哪支川軍剛與漢家軍較量。
不過,秦良玉倒是一直主張趁着楊明和漢家軍立足未穩時一舉奪回夔州府,畢竟夔州府是川東第一門戶,若不奪回,漢家軍隨時可能南下佔據重慶、甚至是成都。但陳士奇對秦良玉的建議是置之不理,也不準秦良玉離開重慶府,他也知道現在重慶府還在朝廷手裡就是因爲秦良玉在這鎮着,他可不願意冒此風險。
秦良玉手裡只有數百白桿兵,沒有巡撫陳士奇的支持,她就成了沒爪子的老虎,也無法對楊明採取反擊,如此一來,兩邊很默契地保持了平靜。
陳士奇已經下令讓夔州境內的官軍撤回重慶府,不過這些官軍在撤回來之前倒做了一次強盜,似乎這夔州府的百姓已經不是大明的百姓一樣,官軍們真正是掘地三尺,特別是在新寧、梁山一帶掃蕩的曾英手下胡鳴鳳所部,硬是因爲劫掠了數百萬財物與數十萬石糧草而滯留在夔州府境內十多天。
這樣一來,倒給了漢家軍籠絡民心的機會,楊明聞聽官軍的惡行後果斷命令各營戰士立刻對這些官軍展開報復,因而這些官軍好不容易打家劫舍下來的無數財物都進了漢家軍的腰包,也爲楊明接下來發展生產、擴充軍隊奠定了基礎,而且漢家軍還因此獲得了夔州府百姓們的好感,這些官軍臨了還給漢家軍做了嫁衣,說來也着實讓人捧腹。s173言情小說吧
不過戰爭結束後,楊明並沒有因此而變得輕鬆,他既要着手對漢家軍進行改編擴充,還要進行深化改革,而且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恢復整個夔州府的經濟和生活秩序,許多縣城因爲沒有官吏,已經變得十分混亂,各地也不知道冒出了多少土匪強盜,而這些都需要他即刻遣派官吏進行治理,但由於他的漢家軍軍政府並不算是合法政府,嚴格上來說還是一流賊政權,許多官僚士紳並不合作,甚至還暗中作亂;儘管有及個別的官僚不在乎這些,但這些大多品行有虧,與其說是治理地方倒不如說是搞亂地方。
因而,楊明必須加緊招攬官員以維持秩序,但在之前又必須對這些官員進行甄別,而且也必須得儘量任用老人,畢竟這些人才最值得信任,而且人家跟着你,你總得給人家更大的分紅不是,要不然誰願意跟着你這麼個流賊政權。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楊明決定先進行一次行政區域劃分,即將原來的東鄉縣軍政府改爲夔州軍政府,下轄兩個府。其中,達州、新寧、東鄉、太平、紫陽等縣組成綏定府,其餘縣鎮依舊歸於夔州府;然後,再進行官員選派和任命。而軍政府中央機關則分爲兩個體系,一個是分守道,一個是分巡道。
現在歸附漢家軍的待選官吏中主要有三類人:一是原漢家村的人,即已經於西林書院畢業的青年和張有財、蘭良善等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老人;二是在佔據東鄉縣時就歸附漢家軍的人,其中的代表就是歸崇春;三是投降官僚和應招而來或者被漢家軍強行控制的朝廷官員如商道行等。
楊明對這些待選官吏的信任程度也是由這三類層次而逐級降低;但選任官員不能只以親疏爲區別,要想實現行政與改革的高效率就必須以能者居上爲首要準則。因而,在優先選拔舊人的前提下,楊明還是根據衆人的特長與才幹優劣進行了選派,例如歸縣丞因嫺熟政務且聽話辦事而被直接提拔爲夔州知府,張有財則成了分守道,主管糧秣賦稅,蘭良善則成爲了綏定知府,商道行依舊是分巡道,主管治安與監察。
對於各縣的縣令,楊明自然是優先任用了從漢家村走出的學員,其中年僅十五歲的林嘉元就成了東鄉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縣令,而奉節縣縣令則是已經具備基本業務處理能力與讀寫能力且剛剛從漢家軍退伍的何大叔,也是奉節縣有史以來最年長的縣令。
但是漢家村中能直接當官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楊明主要還從東鄉縣的原有官吏中選拔出一些才幹卓越擔任縣令,以前在縣衙只是一個普通的書吏的也因此做了一方父母官;不但如此,楊明還有意選擇一些出身貧寒的秀才或童生亦或是連童生都不是讀書人擔任縣令,這些人自然對楊明感激不盡,在楊明以後推行的改革中也是積極響應,畢竟楊明接下來要對官僚士紳動手,如果讓士紳階級出身的官員去做,只怕阻力會很大。
“公子棄清流而用循吏,下官對此很理解,畢竟這些所謂的正人君子除了吟風弄月也的確做不出幾件利國利民的事來,但總不能白養着他們吧,現在到下官這裡報名的舉人秀才越來越多,連進士都有,該如何處理他們,還請公子裁奪!”
楊明爲穩固夔州府的局勢,自然要做出一副虛席以待賢士的姿態,所以就讓商道行專門負責招攬賢達之士以備選用,來商道行這裡求官的士子倒是不少,但楊明卻很少任用,而且許多重要職能部門基本上都是任用的是一些老人或者是原有的吏員,而來商道行這裡報備的士子又都以房杜自居強烈要求楊明重用他們,所以這讓商道行很是爲難。
“是這樣的,商大人,夔州府不僅僅需要行政人才,也需要教育、醫療、文化宣傳等方面的人才,我打算鼓勵一批士子攜筆從戎去漢家講武堂進修一段時間然後進軍隊擔任思想政治與宣傳方面的官員,而在格物、農耕、醫療、商貿等方面有特長的士子則也可以優先進修,然後成爲各方面的技術官員;對於什麼都不擅長只知道八股文章的人乾脆全部打進教育系統,反正夔州府教育亟待加強,這些人沒什麼用但教人識字總行吧。”
聽聞楊明不但不任命他們當官還讓他們去學習,而且學的還是武夫打戰之事、農桑稼穡之事、格物雜學等,這些士子們瞬間就炸了,一些人乾脆就義憤填膺地回了家還說賊子就是賊子,盡做些荒唐之事;一些人則叫囂着要打當面與楊明講講理,講講他爲何要本末倒置,不尊儒學;一些人採取妥協,不當官就不當官,情願去教育系統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對此,楊明也不管,沒心思也沒精力去理會這些人。既然大多數人願意教書,他也很支持,乾脆就撥一筆款子將兩府十三縣的原有社學收購併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批公立學堂,以專門負責蒙童的教育,而這些士子們也都被派遣到這些地方去當塾師。如此一來,儘管各個系統都缺人,但唯獨初級教育這塊做到了村村有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