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明的未來(一)

“殿下請說,只要我能做到。”李春燁不知道朱由檢又玩出什麼花樣,其實秦永年和李元都是破格提拔,他雖然盡了全力,關鍵還是朱由校。如果不是朱由校全力支持,李春燁還真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他在心中暗暗禱告,最好是“一加一等於幾”這種級別的難題。

“山東武備崩潰,可否允許奮武營在山東駐留兩月?秦永年雖然是優秀的軍官,但他略顯仁慈,且山東的武備破壞嚴重,沒有奮武營的保護,怕是自身安全都是問題。”

“殿下現在是奮武營的指揮使,你可以自行決定。不過,軍隊調動是大事,老臣提出兩點意見,一、山東倭寇已經殲滅,奮武營可以分批撤回京師;二、可以留下少量官兵,作爲秦永年的親兵。”對大明軍事體制熟悉的李春燁,很快就解決了朱由檢的難題。在他眼裡,這就是“一加一等於幾”的問題。

“多謝尚書大人,晚輩也代秦將軍謝過大人。”山東佈局的順利實施,李春燁在背後一定做了很多工作,朱由檢的感激是發自內心的。

“殿下言重了。不知殿下還有什麼要求?”送佛送上西天,李春燁幫助朱由檢,遲早會傳到魏忠賢的耳中,這根最粗壯的大腿,再也不是他的依靠,說不定在什麼時候還會給他最致命的一腳。現在,他只能將自己的希望押在朱由檢的身上了。

“還有一個難題。”朱由檢不知道李春燁能否解決,兵部不是隻有李春燁一個尚書,而且還涉及到許多高官的利益。

“京師軍空餉嚴重,以奮武營爲例,滿員九千六百士兵,而實際只有六千。其它各營怕也好不了多少。還望李大人……”

“軍隊空餉,由來已久,全面整頓,必然引起軍備動盪。”李春燁皺了皺頭,這個問題還真解決不了,他只是兵部尚書之一,上面還有內閣大學士,還有九千歲魏忠賢。除非皇帝出面,全面整頓軍備纔有一點希望。“這樣吧,老臣法律人情並用,以皇帝整頓山東軍備爲契機,先將四武營的兵力補充完整,其它各營,須緩緩圖之。”

朱由檢明白李春燁已經盡力最大的努力。大明後期,政治連同軍事的腐敗已深入骨髓,如果全面整頓軍備,必然損害手握重權的既得利益集團,無論是東林黨還是

閹黨,都會將改革者撕成碎片,這絕不是李春燁能夠擔當得起的,而自己現在無論威望、經驗、身份,都不足以擔當這麼重要的任務。

那就一步步來吧,反正四武營能夠滿員,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那就這樣吧!李大人爲大明,可是嘔心瀝血呀!不知道大明將來如何回報李大人。”

李春燁沒指望朱由檢和大明怎麼報答,他只是看着朱由檢,眼角的魚尾紋拉得老長:“殿下,你的問題解決了,現在要解決老臣的問題了。”

“你的問題?”朱由檢不解,你是兵部尚書,你都解決不了,我能有什麼辦法?我還是未成年人,除了信王身份,無論經驗、地位還是聲望,哪是你李春燁的對手?“不知李大人有什麼問題?”

“殿下不用擔心,老臣的問題,對殿下來說很簡單,只要張張嘴就行。”李春燁似乎猜到朱由檢的腹誹,“殿下能否對老臣展望一下大明的未來?”

“展望?李大人說笑了。晚輩年青,說不上展望。但既然李大人問起,晚輩就談談自己的粗陋見解。”朱由檢發現李春燁還是對大明的中興寄予厚望,不知道他有沒有貪腐。

在現在的大明,能忠於職守,爲大明的未來考慮,已經很難得了。況且朱由檢要強軍,只有李春燁有可能支持他。

“老臣洗耳恭聽,看看,還能爲殿下做點什麼。”李春燁覺得他已經老了,很多事情即使有想法,也不願翻開新的一頁。只有朱由檢這樣年青的人,纔有可能爲大明規劃未來,他最多能協助朱由檢打打邊鼓。

至於得罪魏忠賢的事,他也考慮過,最多是致仕避讓,在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中,只要主動致仕的人,都能得到善終,只有楊漣、左光斗那種死硬到底的人,纔會死在錦衣衛的煉獄。

“那晚輩就說說自己的想法。”朱由檢自稱晚輩,的確是對李春燁的尊重,李春燁是最有可能支持他的人,即使將來當了皇帝,也離不開一批大臣的支持。今天這兒只有他們兩個,也不用擔心話會傳出去。

李春燁沒有說話,只是用泛着精光的眼神看着朱由檢。

“將來大明第一戰,必是建奴。建奴目前已經定都盛京,也就是大明的瀋陽。大明幾乎失去了整個遼東鎮,只剩下

遼長城以東、渤海以西的寧遠、錦州等狹窄的遼西走廊。建奴的首都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再從遼陽遷到瀋陽,從遷都的順序就可以看出,建奴並不滿足於遼東,決不會與大明分長城而治,而是會越過長城,目標是我大明的全部河山。”朱由檢有後世的經驗,當然知道建奴在大明屢次傷師失地後,越過山海關,統治了整個漢民族近三百年。揚州三日、嘉定十屠是漢民族永遠的痛。

“可殿下怎麼知道建奴不會和蒙古一樣,和大明劃長城而治呢?”李春燁覺得朱由檢的話太過駭人,他倒覺得建奴建奴就和蒙古一樣,不適合中原的農耕,他們只是爲了生存,纔會利用騎兵搶奪漢人的財物。雖然他對大明的政治腐敗比較悲觀,但對建奴入關,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壓根就不相信。

“李大人,蒙古人不是也曾滅過大宋、統治中原嗎?”朱由檢心中忿忿,不知道大明的朝臣怎麼能將希望建立在建奴不適應大明的土地上,一名十歲的孩童,捧着億元大鈔,行走在人流洶涌的大街上,而所有的歹徒都攝於法律的威嚴,而任其從南京走到北京,再從北京走到東京,可能嗎?“蒙古人不是主動退出關外,而是被太祖、成祖打怕了,不得已退出長城。即使建奴和大明劃長城而治,大明也必須在長城一線部下重兵,現在大明不僅有防範建奴的遼東、薊州、宣府,更有防範蒙古的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李大人想一想,大明爲什麼發不出軍餉、擠不出救災的錢糧?大明的稅賦收入又幾成耗費在薊遼前線吧?如果加上陝西、山西一線防備蒙古的邊軍,九邊重鎮耗費的錢糧,怕是佔了大明的五成以上的稅賦吧?如果將建奴長期擋在長城以北,加上蒙古,大明,能耗得起嗎?”

李春燁本來沒想得這麼遠,他雖然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但手中的實權並不大,所以和其他的文官差不多,只要保住自己的位子就行,權力之外的事,還是讓更高層考慮。

現在聽朱由檢說起大明的未來,心中大驚失色。按照朱由檢的推斷,不管建奴會不會入關,大明都會死在建奴的手中,不是在軍事上被建奴戰死,就是在經濟上被建奴拖死。他畢竟是爲官已久,臉上還是不動聲色:“那殿下覺得如何打好這第一戰?”

(本章完)

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68章 朱慈烺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361章火龍出海第134章 海東青第10章 初涉軍營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7章 兩大高手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17章 兩大高手第49章 信王妃第353章 裁軍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124章 王永光的奏章第333章 榮譽勳章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26章 怪人丁嵐第276章 改革方案被全盤否定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392章 玉泉山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497章 偷襲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191章 皇太極的使者第32章 火速歸營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421章 先治人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345章 狂妄的大肚王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新書發佈第426章 荷蘭信使第274章一切都是熟悉的第381章 談判結束了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324章 果蔬營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159章 第一個攀上錦州城頭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29章 朝議第323章 走婚制第479章 東廂房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179章 皇太極的夢第440章 又見東籲軍第249章 雙喜臨門第79章 偷營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124章 王永光的奏章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43章 倭寇突圍第391章 除夕之夜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196章 鑲藍旗的旗主第328章 南海艦隊第277章 宗室的出路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361章火龍出海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369章 蘇比克灣第497章 偷襲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
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68章 朱慈烺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361章火龍出海第134章 海東青第10章 初涉軍營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7章 兩大高手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17章 兩大高手第49章 信王妃第353章 裁軍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124章 王永光的奏章第333章 榮譽勳章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26章 怪人丁嵐第276章 改革方案被全盤否定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392章 玉泉山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497章 偷襲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191章 皇太極的使者第32章 火速歸營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421章 先治人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345章 狂妄的大肚王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新書發佈第426章 荷蘭信使第274章一切都是熟悉的第381章 談判結束了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324章 果蔬營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159章 第一個攀上錦州城頭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29章 朝議第323章 走婚制第479章 東廂房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179章 皇太極的夢第440章 又見東籲軍第249章 雙喜臨門第79章 偷營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124章 王永光的奏章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43章 倭寇突圍第391章 除夕之夜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196章 鑲藍旗的旗主第328章 南海艦隊第277章 宗室的出路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361章火龍出海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369章 蘇比克灣第497章 偷襲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