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

正文】

------------

第二天朝鮮派出的代表團來了,第三天日本方面的人也來了,日本方面來的人是,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日本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三個人,看到三方的談判代表都到了,李鴻章就通知他們於第二天開始進行談判。

談判地點就選在了天津塘沽的那座小樓裡,東道主的主要官員們端坐在上面,李鴻章和李振華坐在了當中,所有的人都是清朝的服飾,幾位大臣都是穿的朝服,sè彩鮮明那可是很好看地,只有李振華是一身自己設計的一套華服,頭上沒有辮子,日本方面的幾個人沒有見過李振華,這第一次見面他們算是認識了這個人,二十多的歲數,對人是一付和氣的樣子,就是這樣一個人,就是他打敗了日本的幾萬jīng銳軍隊嗎?

參加談判的每個人前面是一套蓋杯,裡面的茶順發出了濃濃的清香,幾位談判代表的臉上都是一副淡淡地笑意。

朝鮮方面的代表來了,他們客氣地向自己的宗主國代表,彎腰致意,李鴻章等人笑着向他們拱手,然後由幾個衛兵把他們領向側面的一處坐席,然後有人給他們也是上了茶。

最後來的日本方面的幾個人,一進入談判大廳,他們先是向在場的清國官員和朝鮮官員們鞠躬,李鴻章用手一指,他們才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衛兵們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反正是連茶水也沒有上,李振華笑了笑,對一個衛士示意了一下,他們才把茶水上來了,李振華心中笑道,可別太小氣了,人家可是要拿鉅款來買這水喝的呀。

在談判處的外面負責保衛的是那些身穿mí彩服,頭上戴鋼盔的戰士們,別說是日本人了,就連那些朝鮮人都感覺到了他們身上的那一股殺氣。

朝鮮方面原想要求日本割讓長崎給他們,但是看到中國方面沒有對日本提出領土要求,他們也就沒有再提此事。只是同意了中國方面的提議,要求讓日本方面賠款三百萬兩白銀。

日本方面看了中國方面提出的條件,他們認爲是不能接受的(這是討價還價的手法而已,其實他們原以爲中國方面是要和他們要很高的價格的。),但是李振華的觀點非常明確,你們不答應那就戰場上見,但是日本已經沒有再戰的能力了,而且在來的時候天皇已經告訴他們,只能是接受中國停戰的條件,因爲他們已經不能再打下去了。

日本方面的三個人馬上表示要請示國內,李振華宣佈停止談判三天,三天以後繼續談判,伊藤博文和國內幾次jiāo流以後,才定下了和中國人談判的底線。

現在情況已經和原來的歷史完全相反了,原來李鴻章代表清政fǔ與日本人在馬關的帆樓談判,那當時的李鴻章可是狼狽到了極點了,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長驅直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天天催促李鴻章,儘快和日本人先行簽定一個停戰協定。清政fǔ一開始指定的是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來談判,但是日本人根本就不讓他們來,點名要李鴻章來談判。

李鴻章自己的軍艦沒有了,只好是乘座日本人的軍艦到了馬關,李鴻章這裡是心急如火,但是日本人卻是要拖延時間,想要取得更大的利益,他們又先後佔領了臺灣、澎湖列島以後纔想要坐下來談判,但是他們居然有人出來打李鴻章的黑槍,不過幸虧是李鴻章捱了黑槍,他們怕李鴻章因此回去,他們這才坐下來談判,而談判的條件卻是他們早就已經定好了的,只是要讓李鴻章在上面簽字而已。

對於他們提的條件,李鴻章多次的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溝通,但是日本人對於他們之間如何溝通,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來往的電報日本人比李鴻章知道的還早呢,李鴻章住房的mén外就是日本人的崗哨,手下的人出去,那就要有日本人名義上的保護。

在這裡李鴻章和兒子李經方等人,想說個話都不方便,就這樣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的授意下,李鴻章代表清政fǔ簽定了這一讓中國人永遠擡不起頭來的“馬關條約”,向日本割讓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地區,同時向日本人賠償軍費兩億兩白銀。因此李鴻章也就成了一個大賣國賊,孰不知要是沒有慈禧太后光緒皇上的首肯,嚇死他,李鴻章也不敢簽定這樣的一個條約的。

現在作爲戰敗的日本,和當時的李鴻章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是不會挨黑槍的,但是他們的身邊都是中國人在守衛,出去發電報也是有中國人的保護的,當然了他們與國內的聯繫,中國方面的談判代表也是非常的清楚的。

他們在堅持幾件事情,一是中國方面對日本的戰犯進行審判問題,他們經過詢問以後,詢問以後會對野津貫等人如何處理,李振華直接就對他們說道:“屠城這是國際上所不允許的,因此他們將會判處死刑。”

大鬆博文說道:“那就讓他們剖腹自殺吧,這是我們日本大和民族的習慣。”對於這個問題,幾個參加談判的官員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反正是死,具體怎麼去死那就無所謂了,但是李振華卻是不同意他們的提案,堅決地否決了他們的提議,爲什麼?李振華在談判桌上沒有說,他只是堅持一定要用中國人的處理方式,砍頭。

幾個日本人原以爲李振華會說到用“剮”的辦法,但是李振華卻是說道:“不能用那個辦法,那未免太殘忍了,但是我們會砍掉他們的腦袋。”一聽這位將軍用這樣殘忍的辦法,他還認爲是多麼仁慈的行爲,這讓大鬆博文在心裡狠狠地罵了李振華一頓“殘忍”。

會談休息時,伍庭芳悄悄地問李振華:“大人,您爲什麼不答應日本人提出的讓他們剖腹自殺,而非要砍了他們呢。”

“伍大人,你應該很好的瞭解一下日本的風俗習慣,”看到伍庭芳的臉紅了,李振華接着說道:“伍大人,我這不是在說你孤陋寡聞,日本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當他們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時,他們會用剖腹的辦法謝罪,這樣他們會得到很多人的原諒和尊重,他們會被後人供奉起來;再一點日本人的風俗是,死後要保留完整的屍體,纔會進入天堂的,要是不能得到完整的屍體,那就會成爲一個孤魂野鬼,到處漂流,他們在我國犯下如此大的罪行,我們是不能讓他們這樣安穩的去死的,我就是要讓他們永遠不得超生。”

李振華本來是一個無神論者,現在他又成了一個信神的了,但是那李鴻章幾位官員一聽,卻說什麼也不讓他們能夠得到超生了。

李鴻章說道:“這些日本人,可謂心思不正,戰犯就是死罪,他們還想讓他們體面一些,我們要是讓他們的願望得逞,我們豈不被國人辱罵?”

薛福成說道:“若非李大人提醒,我們豈不是又着了日本人的道了,這些日本人真是可恨”

日本人終於在條約上籤了字。這一條約被人們以後稱之爲《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具體條約如左:(文字是豎排的,按習慣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叫如左,和現在的如下是一個意思。)

中、朝、日天津條約

甲、廢除以前中國和朝鮮與日本之間簽定的所有的不平等條約;

乙、軍事上以後日本只能保留十五萬人的軍隊,不能再增加新的軍隊,如果形勢需要,那就必須取得中國政fǔ的同意之後纔可以。另外可以存在負責國家治安方面的警察部隊;

丙、日本要在中國方面的監督下,拆除所有的軍港改爲民用港口,以後不得在生產和擁有三千噸以上的軍艦,原來用於軍事生產的企業和工廠拆除,所有的生產設備近期處理完畢,由中國方面派出人員進行監督執行;

丁、經濟上對中國開放馬關、佐世保、長崎、神戶、函館等港口;各港口實行協定關稅,由中、日雙方相商,日本海關由中國人任總負責人,在以上港口城市各劃出一塊地方,作爲租界,租界內中國人享有領事裁判權,中國人可以在日本各地自由行動;

戊、日本以後對任何第三方國家的活動,包括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需要徵得中國政fǔ的同意;

已、關於戰爭賠款問題:日本向中國賠償戰爭損失白銀二千八百萬兩,分五年之內還清,年息四分。賠償朝鮮白銀四百萬兩,五年內還清;

庚、中國方面對日本提供中國沿海港口進行貿易,釋放全部在押俘虜(有不願意回國的不在此例。)但是日本方面要向中國方面jiāo付戰俘管理費五百萬兩。

辛、中**隊全部從朝鮮撤軍(這裡沒有說中**隊從日本撤軍)。

附件有二,一是中、朝、日三國間友好貿易協定,二是中國在日本駐軍的有關協定,附件於後。

文本用中、朝、日三種文字書寫各三份,共一式九份,三方各執三種文字文本一份

立約人:

中國

大學士李鴻章

雲南將軍李振華

朝鮮國

xxx

xxx

日本國

日本國總理大臣大鬆博文

日本國外務大臣陸奧宗光

日本國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

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中日友好通商條約

附件二:關於在日本駐軍的有關協定

這是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中國沒有向外人割地賠款,這讓朝野之間都非常高興。談判結束了,李振華終於鬆了一口氣,從1840年到現在,只有這一次,我們是真正以戰勝國的姿態去和別人談判的,李鴻章jī動的熱淚盈眶,那三個人也是流下了熱淚。

李鴻章馬上把談判結果上報朝庭,李振華卻是讓記者們在報紙上,全文登載了這個《中、朝、日天津條約》,他要讓全軍、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一大好消息,他要借這個機會讓國人更加團結、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讓更多的軍人投入到保衛國家的戰鬥中來。

第1113章 整編軍隊第1129章 分析世界形勢第966章 策略第24章 開發防城港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260章 收了朝鮮第1327章 直升機之父和新式直升機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第687章 沙皇自殺了第974章 友誼比賽第231章 聚殲(四)第152章沒有眼光的投資第535章 “主”沒有站在俄軍一方第274章 神奇的土地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1033章 “海鷹號”的麻煩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515章 信譽的價值第327章 摟草打兔子第501章 終於見到了皇上第796章我是老大第43章 海軍的新司令第1322章 圖哈切夫斯基——蘇聯的希望第915章 述職第869章出訪第1061章 入城式第671章 聰明的女人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345章 俄軍司令官的感情交流第472章 連飯也吃不上的稅務官第1087章 救援(三)第440章 天津大學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730章 渦輪式引擎第483章 懲治舊官僚(三)第35章 約翰遜立了大功第922章 改土歸流(二)第1141章 計劃經濟體系第834章 上任調查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第737章 解決基本茅盾第272章 偵察第617章 華人的小村落第106章 別開生面的婚禮第508章 歡樂的苗寨(一)第1087章 救援(三)第1264章 “海獅計劃”(三)第1175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1297章 對德軍的空襲第663章 視察新區第210章 日本不宣而戰第613章 激戰火車站第989章 又回到了飛行部隊第877章 大紅旗袍第290章 蒙古騎兵師第237章 新來的參謀長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793章大爆炸的善後工作第780章 青黴素第1004-1章突襲英軍的飛機場第630章 楚歌與炮彈982-2章 諜影重重(二)第807章 車禍第946章 太平洋艦隊第27章 先收拾法軍的炮兵第148章 轟動效應第893章 英國的情報網第1289章 紅場上的閱兵第200章 輿論的力量(二)第617章 華人的小村落第1217章 發財吧,積累吧第1281章 定心丸第548章 運動隊的指導第95章 發行銀元第84章 抗法名將劉永福第650章 海上激戰第790章人工增雨第821章 計算能力第230章 聚殲(三)第378章 俄羅斯的談判代表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擊隊第458章 雄性坦克第128章 青幫來訪第643章 火攻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擊隊第1293章 日美開戰第1130章 加大經濟建設的投入第996章 我們的總結第1246章 我的師傅是中國人第235章 洋人英雄馬吉芬第1014章 準備進攻第108章 建立政黨第1294章 脣亡齒寒第834章 上任調查第412章 航空母艦之議第279章 給藏兵弟兄換武器第692章 皇太后的御前會議第1257章 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第676章 瘋狂的聶青
第1113章 整編軍隊第1129章 分析世界形勢第966章 策略第24章 開發防城港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260章 收了朝鮮第1327章 直升機之父和新式直升機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第687章 沙皇自殺了第974章 友誼比賽第231章 聚殲(四)第152章沒有眼光的投資第535章 “主”沒有站在俄軍一方第274章 神奇的土地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1033章 “海鷹號”的麻煩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515章 信譽的價值第327章 摟草打兔子第501章 終於見到了皇上第796章我是老大第43章 海軍的新司令第1322章 圖哈切夫斯基——蘇聯的希望第915章 述職第869章出訪第1061章 入城式第671章 聰明的女人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345章 俄軍司令官的感情交流第472章 連飯也吃不上的稅務官第1087章 救援(三)第440章 天津大學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730章 渦輪式引擎第483章 懲治舊官僚(三)第35章 約翰遜立了大功第922章 改土歸流(二)第1141章 計劃經濟體系第834章 上任調查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第737章 解決基本茅盾第272章 偵察第617章 華人的小村落第106章 別開生面的婚禮第508章 歡樂的苗寨(一)第1087章 救援(三)第1264章 “海獅計劃”(三)第1175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1297章 對德軍的空襲第663章 視察新區第210章 日本不宣而戰第613章 激戰火車站第989章 又回到了飛行部隊第877章 大紅旗袍第290章 蒙古騎兵師第237章 新來的參謀長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793章大爆炸的善後工作第780章 青黴素第1004-1章突襲英軍的飛機場第630章 楚歌與炮彈982-2章 諜影重重(二)第807章 車禍第946章 太平洋艦隊第27章 先收拾法軍的炮兵第148章 轟動效應第893章 英國的情報網第1289章 紅場上的閱兵第200章 輿論的力量(二)第617章 華人的小村落第1217章 發財吧,積累吧第1281章 定心丸第548章 運動隊的指導第95章 發行銀元第84章 抗法名將劉永福第650章 海上激戰第790章人工增雨第821章 計算能力第230章 聚殲(三)第378章 俄羅斯的談判代表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擊隊第458章 雄性坦克第128章 青幫來訪第643章 火攻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擊隊第1293章 日美開戰第1130章 加大經濟建設的投入第996章 我們的總結第1246章 我的師傅是中國人第235章 洋人英雄馬吉芬第1014章 準備進攻第108章 建立政黨第1294章 脣亡齒寒第834章 上任調查第412章 航空母艦之議第279章 給藏兵弟兄換武器第692章 皇太后的御前會議第1257章 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第676章 瘋狂的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