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

乾符五年九月初七,天德軍派了一些人在鄯陽城下約戰,戰書射上去後,沒有迴應。看城頭掛着的“薛”字大旗,薛志勤這廝應當還在城裡,以他的暴脾氣,居然能忍受別人的挑戰當縮頭烏龜,委實不易。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朔州軍應該是不會再出來了。郝振威須早做打算,豐州、振武軍那邊不可能送軍糧、補給過來的,他們現在是孤軍,所有東西都是一次性消耗的,比如武器、裝具、箭矢、糧食、役畜乃至人。

軍糧還能支持多久邵樹德不清楚,考慮到之前沒甚繳獲,徵糧也不是特別順利,估計撐死了維持一個月。那麼,以他們這幾千人,可以攻下朔州城嗎?難!興許可以試試,但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兵力折損定然也非常多。

“人皆言大同軍城堅固,豈不知鄯陽城乃古馬邑城,亦固若金湯呢?邵副將,又見面了。”宋樂不知道又從哪裡冒了出來,拱了拱手,見禮道。

“宋先生來了。”邵樹德還禮,說道:“野戰還成,攻堅,怕是不成。”

“郝都將自然也不想攻堅。”宋樂壓低了聲音說道:“昨日有消息傳來,國昌子克用先攻岢嵐軍城,誘朝廷兵馬來救,然後在岢嵐軍城以東之洪谷大敗官軍,招討使曹翔被迫退回晉陽,只留部分兵馬於忻、代之間,與叛軍對峙。”

“這……”邵樹德有些吃驚,連忙問道:“怎麼敗的?”

“曹翔乃河東節度,然帶過去的兵馬多屬外鎮,不遵號令,不肯效死,長途行軍疲累,不防克用突出奇兵,遂一敗塗地。而今敗軍已退至太原府,晉陽城門緊閉,有傳言曹大帥已爲亂軍所殺,不知真假。”

“此等軍情,郝都將可已盡知?”

“自然是知曉的,我也是跟着監軍使才與聞這等機密之事。”宋樂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邵樹德,彷彿在說我手底下一沒斥候、二沒細作,消息當然是別人傳過來的二手貨了。

“若此時據有鄯陽城便好了,進可攻退可守。李國昌父子便是全軍而來,有堅城在手,料其也無辦法。”其實邵樹德說得並沒有錯,鄯陽古時叫馬邑,南臨馬邑川(註釋1),地處陘北桑乾河上游之小盆地,古來用兵都在此集結,蓋農產較豐也。天德軍若據此,將四野的糧食全收攏起來,然後關閉城門,守上幾個月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可能了。洪谷之戰得勝後,李克用已率兵至代州,一面給太原方面施加壓力,一面準備隨時增援蔚州,可謂威風八面。在此情況之下,薛志勤失心瘋了纔會投降。而他不降,咱們打得下來嗎?”宋樂搖頭道:“爲今之計,還是在於三面夾攻。西路天德軍、契芯部、赫連部,東路幽州鎮,南路以河東、昭義、忠武、義成、河陽諸鎮兵爲主,三路合圍,李賊不死何待!”

確實,若是各鎮同心協力,不划水,好好打,那麼李國昌父子再能,也早就敗亡了。但事情難就難在這裡,幽州鎮遲遲沒有動作,西路這邊也在划水,南邊人心不齊,互相之間矛盾很大。李國昌兵少,但勝在齊心,力往一處使,這才令官軍屢戰屢敗。

“那麼請問宋判官,接下來我軍該何去何從?”

“下策是北上,與契芯璋、赫連鐸匯合。然雲州貧瘠,無法養軍,契芯、赫連也很難接濟我軍,屆時軍無餘糧,不戰自潰,乃下下之策,不得已方可爲之。”

“中策退回振武軍,藉口軍用不足,先取得一兩塊地盤,觀望之後再做打算。然很可能被朝廷申飭,郝都將未必敢冒這個風險。”

“上策乃南下嵐州(註釋2),該地非李國昌父子主攻方向,亦可大量補給軍需糧秣。山脈縱橫,地形複雜,騰挪空間甚大。一旦忻、代間戰事有了眉目,我軍便可出嵐州北上,再度攻入朔州,對朝廷也交代得過去。”

“郝都將會選哪策?”

“當然是上策了,本官向丘使君進言,丘使君與都頭商議之後,都覺得南下嵐州更爲妥當。”

“妥當”這個詞用得比較精妙。北上雲州,沒吃沒穿,赫連、契芯兩部是友是敵還很難說呢。萬一人家瞅準機會火拼了天德軍,然後撒丫子跑路,你佔豐州,我佔振武,與沙陀人連成一片,互相呼應,你找誰說理去?退回振武軍乃至豐州更不可能了,首先監軍就不敢同意,其次大夥出來打生打死,沒撈到任何功勞和財貨,就這麼回去?所以,南下嵐州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選擇。就連理由都是現成的,援救岢嵐軍!

“宋判官,都頭有決定了嗎?”邵樹德悄悄靠近了,低聲問道。在軍中廝混多年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亂講,有些消息不能亂傳,楊修的故事太出名了,邵樹德可不想落得這麼個結局。

“都頭傾向於南下嵐州。”宋樂繼續“亂傳消息”,只聽他說道:“昨日,郝都將已派斥候南下草城川(註釋3),探查軍情,這兩日應該就有消息傳來了。”

草城川離朔州約160裡,行軍的話差不多八天就可以到。草城川以西有遮虜軍城,曾經被李克用攻破過,不過在李退走後,潰兵們又跑了回去,將其控制在手中。南邊約百里就是岢嵐軍城了,前陣子剛被李克用攻過,不過士兵們抵抗頑強,只讓其攻破了外城。當然現在看來,李克用可能並沒有真心想強攻這座軍城,而是圍點打援,真正目標是前來解圍的河東、忠武等鎮士兵,最後他得逞了,兩鎮兵馬大敗,代北北面行營招討使兼河東節度使曹翔驚懼之下退回晉陽,威望大跌。

士兵們其實很現實的。曹翔帶着昭義親軍赴晉陽上任,擔任天下三大名鎮之一的河東節帥,一上來就厲行軍法,快刀斬亂麻,通過殺伐穩定住了局面。但士兵們的不滿也在積累着,此番洪谷兵敗,曹翔即便逃了回去,怕是也再難掌控局面了。聚集在晉陽的昭義、忠武、河陽、義成、義武等外鎮兵馬能聽他的就有鬼了,甚至就連河東本鎮兵馬估計都指揮不大動。

慘,真是慘!

九月初九,果如宋樂所說,都頭郝振威召集諸將議事,以缺糧爲由,決意率軍南下草城川。監軍使無異議,其他人也無可無不可,於是就這麼定下了。

初十一大早,諸軍收拾行裝,依次撤退。作爲監軍使的護軍副將,邵樹德他們不是第一批離開的人,因此在營內吃完中飯後,他們纔跟在第二批出發的主力中行軍。此時營內仍留有部分兵馬,監視朔州城內的情況,薛志勤似已破膽,又或者害怕有詐,未敢追擊,這倒方便了天德軍的行動。

前往草城川的行動一切順利。此時李克用的主力已回兵代州,正與朝廷兵馬對峙。他現在的壓力仍然比較大,北面的老巢雲州、朔州皆有唐軍攻擊,東面的蔚州也面臨幽州鎮兵馬的襲擾,指不定啥時候就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可能只需朝廷第二份旨意抵達范陽吧。因此,他們現在真的很難抽調出多少機動兵力,每一名士兵都十分寶貴,必須集中起來使用。而這,或許正是天德軍南下這幾天來,一路上只看到小股李軍兵馬的緣故,他們更多的是起監視的作用,而不是襲擾或攻擊。

九月十六,天德軍半道突然改變行軍方向,直撲寧武縣而去。這個縣是朔州治下的,但是否掌握在朝廷手裡,誰也說不準。不過天德軍的武夫們也管不了這麼多了,直接派出兩千餘精兵,將這座兵力薄弱到可憐的縣城給拿了下來。

武夫進城,可想而知是個什麼德性。即便有將領約束,軍漢們不敢傷人,但劫掠一番卻是難免的。財貨、糧食、牛羊,武夫們什麼都要,面對着高舉的屠刀,寧武縣的紳民們明智地選擇了不抵抗,任由他們拿去僅有的生存物資。這些日子以來,李國昌的兵來過,劫掠一番,現在朝廷的兵也來了,照樣劫掠一番,這個世道還他媽的有好人嗎?

九月十七,因爲害怕李軍突然出現,劫掠了大量財貨、糧食的天德軍又出發了。他們朝西南方進發,一面保護着輜重,一面密切關注着周邊局勢,就這樣走走停停,到九月二十三日的時候,終於抵達了草城川西緣的遮虜軍城外。

城內有寥寥四百多兵丁,宛如驚弓之鳥一般,看到有大軍前來,立刻撒丫子跑路。直到天德軍派遊騎追上,向他們道明自己這邊是朝廷兵馬,這些混蛋才又跑了回來,並第一時間哭訴李軍的兇殘,他們拼死奮戰,最終獨木難支云云,順便再討要點糧食,大夥實在餓壞了。

遮虜軍已經廢了!這是邵樹德見到這些人時的第一感覺。這支部隊的設立,本來是爲了抵擋從雲、朔之間南下,抄掠河東腹地的草原騎兵的,結果被李克用一打,居然成了這副模樣。不,或許在李克用過來之前,他們就已經不行了吧,李克用久在大同軍任職,對這些人應該再清楚不過了,不然也不會第一個拿他們開刀。

天德軍,可不能成爲遮虜軍這番頹廢模樣,當引以爲戒!

註釋1:馬邑川,今恢河。

註釋2:嵐州,隸河東鎮,轄宜芳、靜樂、合河、嵐谷四縣,治宜芳(今嵐縣)。

註釋3:草城川,遮虜軍城、岢嵐軍城、寧武縣之間的三角地帶,因河流縱橫,水草豐美、物產豐富,向來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要道,唐代置岢嵐軍於此“當賊通路”。北宋時,這裡乃與遼國的邊界線。

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1308章 文明第1070章 歸期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二章 昆明池第945章 恐慌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948章 壓力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十三章 面聖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十八章 耐心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六章 州情(三)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五章 大江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287章 後宮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952章 離去第九章 埋伏第1049章 勸諫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1105章 定計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九章 朔州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959章 班底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章 離奇第1049章 勸諫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十章 威權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六章 州情(三)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1159章 爭吵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十九章 西行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七章 處置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
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1308章 文明第1070章 歸期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二章 昆明池第945章 恐慌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948章 壓力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十三章 面聖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十八章 耐心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六章 州情(三)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五章 大江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287章 後宮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952章 離去第九章 埋伏第1049章 勸諫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1105章 定計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九章 朔州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959章 班底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章 離奇第1049章 勸諫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十章 威權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六章 州情(三)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1159章 爭吵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十九章 西行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七章 處置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