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終於省級幹部了

一夜之間,美國亞洲艦隊全軍覆沒,七艘戰艦三艘被俘四艘被炸沉,三千美軍陸戰隊死傷過半,其餘盡皆被俘,就連麥蓮和佩裡,也成爲了階下囚。

此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舉國震驚,清廷朝堂上彷彿降下來一道天雷,雷的咸豐和文武朝臣們外焦裡嫩。

大殿上,文武朝臣們在肅順一派的煽風點火之下,指責李衛國擅自挑起外國爭端,將導致清美爆發戰爭。此事跟十幾年前的清英戰爭一樣,咸豐此刻正頭疼太平天國,他們的北伐軍還在河北沒有被消滅,如果此時再跟美國交戰,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咸豐大怒,要降罪嚴懲李衛國。

好在李衛國不是孤軍奮戰,朝堂上恭親王奕欣因爲阻擋太平軍北伐進京有功,在天津取得了幾場勝利重創北伐軍,所以地位有所提升,他立刻幫李衛國說好話。咸豐想到此時清軍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主力都在江北兜剿北伐軍,在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附近只有曾國藩的湘軍和李衛國的滬軍,曾國藩剛剛被石達開大敗,死傷慘重,丟了很多城池,唯有李衛國的滬軍到現在爲止都沒有丟過一座城池,表現比其他人都強多了。

咸豐一時間猶豫不決,當朝沒有做出決定,返回御書房。

蘭貴人再次被傳召御書房陪駕,得知李衛國這件事情後,她找了個機會向咸豐求情道:“皇上,可還記得先皇年間的林則徐抗英一事?”

咸豐知道蘭貴人有話要說,於是問道:“朕自然記得,愛妃想說什麼?”

蘭貴人道:“當年之事跟今日之事何其相像,如果一開始先皇就全力支持林則徐的話,恐怕也不會最後落敗割地賠款。如今美利堅國可不如英國,李大人既然能夠消滅美利堅國的水師,怎知他不能贏得後面的戰爭呢?”

咸豐笑道:“也就是愛妃你敢這樣在朕的面前大膽說話。換了別人這樣的話,朕早就看了他的腦袋了。”

蘭貴人自從用上了李衛國進貢給她的面膜,皮膚越來越美白粉嫩,深得咸豐喜愛。也是侍寵傲嬌纔敢這樣說話,此刻聽到咸豐沒有怪罪,但蘭貴人還是心中緊張了一下,急忙告罪。

咸豐笑道:“愛妃你只是實話實說何罪之有!”

他頓了頓,續道:“若是沒有洪匪作亂。朕還真的欣賞李衛國的勇氣。只是如今朝廷內有叛亂,剿匪不力,若再跟洋人開戰,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了。所以朕不得不嚴懲李衛國,可又怕影響李衛國進剿叛軍的鬥志,於大局不利。”

蘭貴人已經把李衛國視作自己的外援,自然不願意看李衛國受罰降級,於是她想了想,說道:“皇上不必擔心,臣妾有一兩全其美的辦法。”

隨後蘭貴人說出了她的辦法。咸豐聽後頓時大喜,當即採納。

第二日早朝,咸豐下旨,命李衛國務必處理好跟美利堅國的事情,並確保英法等列強不介入,否則將嚴加懲處李衛國。

蘭貴人此時是後宮當紅妃子,她拜託大內總管太監指派她身邊的太監小春子前往上海宣旨,意在加強跟李衛國的聯繫。

幾天後,小春子攜帶聖旨抵達上海,李衛國領旨謝恩。而後將小春子讓進衙門後堂。

“春公公此番前來,路途遙遠,一定很辛苦,在下略備薄禮給春公公。還望春公公不要嫌棄!”

李衛國招招手,自有下人送上來一封十根金條和一萬人民幣,以及一口大箱子。

小春子今年不過十六歲,在宮中地位不高,撈不到錢,平日裡能有幾兩銀子的賞賜便十分興奮了。此刻更是第一次見到金條,而且還是十根。

“這——李大人——這個——奴才——奴才可怎敢收啊!”小春子激動的磕巴起來,他職位低,所以不敢在李衛國面前稱咱家,只能稱奴才。

李衛國笑道:“這十根金條和一萬人民幣是送給春公公的,至於旁邊那頂大箱子,則是孝敬給蘭貴人的,勞煩春公公了。”

“哪裡哪裡,李大人好爽,奴才就不推辭了,先謝過李大人了!”

小春子頓了頓,指了指那一打人民幣問道:“只是這人民幣爲何物?”

李衛國笑了笑,當即給小春子解釋一番。

“春公公帶着這人民幣進京,一路上也方便攜帶,不日在下就會在京城開一座亞投行分行,春公公若是需要用錢時,只管去銀行套現真金白銀即可。”

“奴才多謝李大人了!”小春子再次拜謝,而後把人民幣反過來複過去的看,越看越神奇,越看越覺得這人民幣紙幣真是精美,要比大清寶鈔好得多,甚至洋人的紙幣也難以媲美,一時間愛不釋手。

李衛國問道:“不知蘭貴人此番可有讓春公公傳話過來?”

小春子這纔想起來臨走前蘭貴人的交代,險些把正事忘了,頓時嚇得一身冷汗,急忙道:“多虧李大人問起,不然奴才把蘭貴人的正事給忘了可是死罪了!”

原來蘭貴人有意跟李衛國結盟,蘭貴人在大內後宮,隨時隨地能見到皇上,並且是後宮內唯一能夠進出御書房幫皇帝代寫奏摺的後宮嬪妃。李衛國在外,統率數萬兵馬,滬軍可以說是大清國最精銳的軍隊,連洋人都能夠打敗,李衛國將來必然能夠成爲坐鎮一方的總督大員。

一個在大內,一個在地方,蘭貴人和李衛國結成聯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顧,只有這樣蘭貴人才能借助李衛國手中的實權坐穩後宮,在後宮殘酷的宮鬥中生存下來。而李衛國也能夠藉助蘭貴人在後宮的地位,套取皇帝的信任,坐穩地方大員。

這本就是李衛國最想要的結盟,如今蘭貴人因爲還沒有剩下皇子,所以她的地位不高,才能夠看的上李衛國的那點實力,甚至主動要求結盟。若是等到蘭貴人生下皇子進位貴妃時。那時候的蘭貴妃可不是容易巴結的,也不可能看得上李衛國區區一個四品小官。

李衛國心中大樂,爲穿越者的優勢感到高興。

“請春公公轉達蘭貴人,就說我李衛國願意爲蘭貴人馬首是瞻。今後不論自己官位成就高低,定當全力支持蘭貴人,助蘭貴人一路登上皇后之位。”

小春子急忙將李衛國的話牢記在心,而後又道:“此番李大人教訓洋人一事,肅順等朝中大臣一直抓着不放。要彈劾大人,要削大人兵權,甚至要治大人於死地。主子說了,她已經暫時勸說住了皇上,但李大人必須得確保美利堅人不會對大清發動戰爭,否則若真的跟美利堅國打起來,就算蘭貴人再怎麼求情,皇上也非殺李大人不可了。”

李衛國笑道:“春公公放心,我李衛國怎可能沒事自己找死?美利堅人不必放在心上,我可以保證。美國人絕對不敢跟大清開戰。另外,春公公沒來這段時間,我已經收回了美國租界,廢除了清美望廈條約,英法兩國公使也明確表態,不會介入此次事件,他們亦放棄了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

在李衛國跟美國人徹底翻臉之後,李衛國就想到把事情鬧大的好處,國民一直排外仇視洋人,於是李衛國索性直接收回美國租界。廢除望廈條約,讓國民們全都知道李衛國是愛國的民族英雄,替自己在咸豐面前加分。

同時,李衛國也考慮到強行收回美國租界和廢除望廈條約帶來的連鎖效應。那就是英法餓三國的態度。顯然英法俄三國都會想,他李衛國收回了美國租界,下一個會不會收回英法租界;他李衛國廢除了望廈條約,下一個會不會廢除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

當然俄國不在李衛國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爲俄國利益在北方,跟李衛國的地盤不接壤。所以李衛國不甩俄國人。

英國公使包令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聯合照會李衛國,對此事表示高度重視和深深的擔憂。李衛國知道他們擔心什麼,爲了不同時跟英法美三國敵對,李衛國向包令和布爾布隆表示,他只針對美國,不針對英法,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依然有效。

包令和布爾布隆當然不會輕易相信李衛國,作爲被委派到大清來的特權公使,他們都是英法兩國的政治精英,少不得威脅李衛國一番,想要嚇唬一下李衛國。

然而,李衛國直接說出了英法兩國此時正在克里米亞跟俄國人死磕的事情,英法兩國根本沒精力在遠東開闢戰場,如果英法兩國強行爲美國人出頭的話,恐怕清帝國會倒向沙俄。

包令和布爾布隆都是非常驚訝,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李衛國竟然知道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一事,對歐洲情況瞭如指掌,甚至很多地方都比他們這兩個駐華公使知道的都多。

李衛國雖然也在恐嚇包令和布爾布隆,但他的話是事實,若英法真的替美國人出頭,清帝國同時對抗英法美三國,肯定會向俄國求援,遠東將陷入另外一場大戰之中,因此包令和布爾布隆只好屈服,表明不幫着美國,甚至放棄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爲的就是不想過分刺激清帝國,怕清帝國倒向俄國。

小春子雖然沒有完全聽明白,但也能理解幾分,大致知道李衛國對美國人下死手,不但收回了之前被美國人強行在上海開闢的租界,更是廢除了望廈條約,而英法竟然選擇中立,甚至放棄了修改條約,這可一直是咸豐皇帝的心病之一,如今竟然被李衛國辦成了,真是難以置信。

“李大人放心,奴才一定把大人的原話帶回去,此番怕是李大人定當高升了,奴才提前祝賀李大人了!”

李衛國笑了笑,道:“升官我到是沒指望,別降我的職砍我腦袋就好了。”

說到這裡,李衛國取出一份寫好的奏摺,交給小春子,委託他回京後交給恭親王奕欣。

這是一份彈劾兩江總督怡良和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的奏摺,上面寫滿了怡良干涉滬軍軍務差點引發滬軍譁變,吉爾杭阿強逼上海士紳商賈和普通老百姓捐款,導致上海商業罷市,老百姓怨聲載道。差點引起民變。

李衛國要求朝廷治怡良和吉爾杭阿的罪,實際上就是逼朝廷把他們兩個罷免或者調離上海,不讓他們再來李衛國的地盤干涉李衛國做事。

小春子頓時領命,因急着回去覆命。所以當天就離開上海返回京城。

幾天後,小春子回京,將李衛國的奏摺交給奕欣。然後回宮覆命,將李衛國的話和禮物帶給蘭貴人。

第二日早朝上,奕欣將奏摺遞給咸豐。咸豐先是在蘭貴人哪裡聽了關於李衛國的不少好話,此刻又得知李衛國不但收回了美國租界、廢除了望廈條約,更是讓英法兩國局外中立不干涉,還迫使英法放棄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前者揚了大清國威,後者更是讓咸豐高興,因爲他正頭疼英法兩國三天兩頭的要求修改條約,兩廣總督葉名琛已經多次拒絕英法公使照會,將英法要修改條約的事情上報給咸豐,使得咸豐一直很頭疼,如今李衛國給解決了問題。咸豐頓時大喜。

所以,當咸豐一看到李衛國彈劾兩江總督怡良和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的奏摺時,主觀的就認爲怡良和吉爾杭阿不對,當即下旨革了他們二人的職,打入天牢。

“皇上,此事只是李衛國一面之詞,不可草率決定,應將怡良和吉爾杭阿調回京詳查,在做聖裁。”

肅順急忙出來求情,畢竟怡良和吉爾杭阿都是他的人。一旦牽連出來可不是鬧着玩的,那叫結黨營私,犯皇家忌諱。

至於肅順爲何沒有直接替怡良和吉爾杭阿反駁李衛國彈劾之事,那是因爲肅順太清楚怡良和吉爾杭阿這兩人是什麼貨色了。這種事情八成是真的,所以沒敢出頭反駁,怕引火燒身,畢竟朝堂上還有一個死對頭奕欣在哪虎視眈眈,肅順不得不小小形式,防止被奕欣抓住機會攻擊他。

咸豐見肅順求情。也覺得有點道理,於是同意。

“諸位愛卿,李衛國立下這麼多功勞,你們覺得朕該如何賞賜他?”

一聽咸豐要賞賜,肅順一派人全都閉嘴,一臉不高興。

奕欣則最興奮了,他立即說道:“啓稟皇兄,臣弟覺得兩江總督怡良和江蘇巡撫吉爾杭阿行爲不端,有失官員體統,他們離職回京後,兩江三省無人節制,如今洪賊在江西勢大,兩江三省萬萬不可空缺,臣弟以爲可升李衛國爲兩江總督,以表其功勞,激勵三軍將士奮勇殺敵,早日掃平叛軍。”

咸豐正在高興的頭上,當即點頭,正要同意時,肅順一看不妙,嚇一跳,急忙跳出來阻止。

“萬萬不可!李衛國纔多大,還不到及冠之年就讓他當兩江總督,實在是笑話。再說了,李衛國之前擔任七品縣令不滿兩年就遷四品蘇鬆太兵備道員,這已經不和朝廷升遷之法度,如今他擔任蘇鬆太兵備道同樣還不到兩年,若再升他爲正一品的兩江總督,臣擔心李衛國太年輕,缺乏歷練,不適合兩江總督的位置。”

咸豐也知道朝廷官員升遷必須在一個任期內坐滿才行,比如縣令三年需坐滿才能考慮升遷,李衛國的確不足二十,讓他做兩江總督,咸豐也覺得不太放心。

奕欣眼見咸豐搖頭了,也知道自己着急了,不應該替李衛國叫那麼高的官職,恐怕引起咸豐猜忌反倒不妙了。

於是他退而求其次道:“剛纔是臣弟忘了李衛國年齡這點了,他的確不滿足兩江總督的條件,不過他現在兼職蘇鬆太兵備道和松江知府,在當地頗有建樹,成績斐然,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不是也空出位置了嗎,不如就讓李衛國做江蘇巡撫,皇上意下如何?”

咸豐見奕欣這樣說,心中剛剛升起了一絲忌憚又消失了,正要點頭同意,不料肅順再次跳出來阻止。

“皇上,江蘇巡撫一職並不適合李衛國。因爲長江將江蘇分作蘇南和蘇北兩地,李衛國在蘇南,統帶江東大營和江南大營,但在蘇北,勝保掌握江北大營,節制蘇北各地,若是李衛國擔任江蘇巡撫。恐怕會讓江北大營的補給減少,畢竟李衛國會優先供應江南大營和江東大營,這不利於朝廷兜剿叛軍的大局。”

咸豐想想也是,結果又點點頭。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清楚還是故意再看肅順和奕欣互掐。

奕欣惡狠狠的瞪着肅順,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肅順已經被奕欣蹂躪死幾百次了。

肅順也是滿臉堆笑,挑釁似的回敬奕欣。

咸豐見肅順和奕欣目光都碰出火花了,臉上忍不住露出神秘的帝王式微笑。他說道:“朕看不如這樣,蘇北依然歸江蘇巡撫提督,輔助江北大營,另選他人擔任。蘇南從江蘇轄地單獨劃出去,成立江南行省,任命李衛國爲江南巡撫,總督蘇南地區,二位愛卿意下如何啊?”

高,真他媽高!

肅順和奕欣心中同時這樣喊道,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低估了咸豐的智商。沒想到咸豐竟然有如此高明的策略,打了肅順和奕欣一個措手不及。

蘇南除了金陵和江寧府在太平天國手中之外,其他地方本就在李衛國的管控之下,任命李衛國爲江南巡撫,只是官職升了一級,堵住了奕欣的嘴,而實際地盤卻沒有絲毫變化,因爲蘇北還在江蘇巡撫手中,不歸李衛國管,又滿足了肅順的心意。

不過肅順還是厲害。他不甘心李衛國官升一級至巡撫,頓時道:“皇上英明,現在是戰時狀態,可以事急從權。將蘇南單獨劃出去成立江南行省,意在支持李衛國的江東大營和江南大營對敵作戰,等到平定叛亂之後,這江南行省再劃回江蘇省即可。”

咸豐笑了,還是肅順能夠猜到他的意圖。

沒錯,咸豐的確就是這個目的。把蘇南單獨成立一個行省。任命李衛國爲巡撫。這樣一來,李衛國就有責任儘快驅逐太平軍,收復金陵和江寧府,因爲江寧府正是在江南行省之內,假如有一天咸豐要動李衛國時,完全可以藉口李衛國沒有收復失地而加罪給李衛國。

這就是帝王心術,肅順看明白了,拍咸豐一個馬屁,而奕欣也看明白了,卻不敢再多嘴了。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聖旨很快傳到上海。

李衛國領旨謝恩後,召集一干幕僚團成員開會。

“恭喜大人升任江南巡撫!”

一干幕僚們紛紛給李衛國道喜,他們非常高興,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看着李衛國一步步高昇,他們這些幕僚們的身份和地位也都水漲船高跟着升官,對未來更是充滿了盼頭,自然喜氣洋洋了。

李衛國也很高興,從二品的江南巡撫,好歹也是省級幹部了,值得慶賀。

只是吳庸卻給李衛國潑冷水道:“大人,你可知皇上此意爲何?他爲何不直接給大人江蘇巡撫,而是把江蘇一分爲二新成立一個江南省給大人?”

李衛國笑道:“吳先生覺得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吳庸微笑道:“大人難道沒看出來皇上對你已經有忌憚之心了嗎?”

李衛國冷哼一聲,不屑道:“不遭人忌憚是庸才!皇上忌憚我又如何?他現在都只能忌憚我一下罷了,卻不敢不給我升官,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也不敢輕易動我,現在都不敢動我,那將來他就更沒有機會了!”

李衛國這話相當的囂張,雖然沒有明說造反,可是不服王道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一干幕僚們頓時興奮起來,他們可不在乎李衛國造不造反,既然加入李衛國的幕僚團,大家的利益就連接在一起了,李衛國爬的越高,他們也就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說白了,如果有一天李衛國有實力問鼎九五,那麼就算李衛國不造反,這些幕僚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也會逼着李衛國造反,給李衛國黃袍加身的。

見李衛國如此有信心,吳庸頓時笑了,他不過也是試探一下李衛國的心志是否堅定,如今聽到李衛國的回答,吳庸非常滿意。

不過很快吳庸又皺眉道:“大人,太平天國的都城就設在金陵,江寧府是大人名義上的轄地,若是一直任由太平軍佔據着,朝廷難免不說閒話。”

李衛國點點頭,反問道:“你的意思是?”

吳庸道:“屬下以爲,當發動一次大規模會戰,至少收復江寧府大部分地區,做給朝廷看看,證明大人是在盡忠職守,不要輕易給政敵們藉口發難,尤其是現在皇上起了忌憚之心,就更加得小心了。”

一旁傅學賢道:“吳先生所言極是,可問題是這樣一來咱們跟太平軍可就要攤牌了,今後戰火連綿,軍費激增,對咱們而言並不是好事,還是維持現狀,一心積攢實力爲好,那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吳庸笑道:“傅大人不必擔心,吳庸已有妙計,可以繼續跟太平軍演一場戲,我們收復江寧府大部地區,做給朝廷看。爲了讓太平軍甘心配合,我們允許太平軍南下浙江湖州府,讓給他們幾座縣城,作爲交換即可。”

傅學賢道:“這浙江可是我們的戰略腹地,怎能輕易給太平軍?”

李衛國突然眼前一亮,頓時笑道:“吳先生莫不是一箭雙鵰?”

吳庸頓時驚訝,旋即笑問道:“大人何以認爲是一箭雙鵰?”

李衛國笑道:“這還不簡單,跟太平軍交換地盤,我們收復江寧府大部地區,做樣子給朝廷看,此其一。其二,我們雖然視浙江爲腹地,可一直沒有藉口出兵佔據,如果太平軍大聚入侵浙江省,那我不就有藉口出兵浙江,然後把浙江收入囊中了嗎?先生以爲我說的對否?”

吳庸頓時深深一揖到底,朗聲道:“大人英明,吳庸佩服。吾等有大人領導,何愁霸業不成!”

其他幕僚們也對李衛國的智慧感到佩服,更加堅定了追隨之心,頓時興奮起來,紛紛一揖到底,齊聲道:“吾等願誓死效忠大人!”

李衛國頓時哈哈大笑道:“我李衛國何其幸運,有諸位人才相助,何愁霸業不成!”(。)

第624章 秒殺滿血戰巡第524章 華盛頓會戰第483章 德意志帝國的警覺第203章 第一艘鐵甲艦海試第587章 強大的艦隊防空火力網第340章 伏擊不成,調虎離山第358章 橫掃馬來亞第105章 英國人哭慘了第33章 抄家容易上癮第504章 甲午海戰——美日的國殤第438章 同盟國擴張第266章 再戰雅克薩第291章 先贏一回合第164章 時局第525章 陸海空天,中華帝國無處不在的強大第406章 溫水煮英國第17章 空手套狼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320章 越南新娘愛逃跑第248章 要不要再坑老李一次第653章 扮豬吃虎的英王第1章 重生清末第644章 聲東擊西,空襲放大招第567章 激戰仙台海岸線第74章 變市級幹部了第348章 第三波第525章 陸海空天,中華帝國無處不在的強大第413章 德國也想玩吊打第379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二)第183章 決策第211章 滅太平天國第447章 被逼上絕路的日本帝國第214章 喚醒第111章 三十六計之笑裡藏刀第134章 雨花臺絞肉機第486章 科威特危機第560章 給烈寧的最後通牒第258章 滅清第439章 巴爾幹吙藥桶第378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第613章 給希特勒挖坑第145章 圍鈔二次出擊第108章 黃浦江上的炮聲第459章 英軍慘敗第335章 阿三的反擊第451章 遷都第125章 戰西安第418章 搶大英帝國的客戶第36章 夫子廟的約定(中)第208章 石達開投降第517章 麥克阿瑟的野望第327章 關島遭遇第126章 鬥智鬥勇計中計第136章 悲催的秦日剛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0章 陸建英要放大招了第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第423章 爲一戰提前做準備第409章 沒有最坑只有更坑第384章 熱氣球和未來空軍規劃第1章 相依爲命第515章 紐約會戰第二季,麥克阿瑟的秘密第482章 名爲談判,實爲備戰第76章 吞併太倉州第372章 驅逐艦誕生第278章 大封功臣第494章 偷襲珍珠港第523章 F16戰鬥機出動第234章 狡猾的狐狸終於上鉤了第175章 左宗棠氣吐血第607章 反潛新時代第622章 蒙羅維亞灣的炮聲第13章 智鬥總督第507章 反偷襲第273章 鄭和號發飆吊打小日本第146章 三年潛伏發展——修路篇第573章 巴卡娜!藏王山戰役大逆轉第357章 大反攻嚇尿敵人第259章 兩個無主的年輕漂亮皇太后腫麼辦第188章 淞滬會戰第578章 淪爲炮灰的美軍第253章 初三繼續吊打英法小盆友給大家拜年啦!第508章 D-DAY燃燒的美利堅第419章 海航、陸航的意外誕生第461章 未雨綢繆第101章 鬥智鬥勇(下)第529章 開挖秦始皇陵第63章 團練諭令下達第270章 吊打林肯小盆友第425章 扎入美利堅的釘子第271章 美國版三八線第149章 滬軍八鎮第98章 吃蘇三孃的豆腐第486章 科威特危機第649章 喀秋莎、風琴、密集陣登上歷史舞臺第463章 案中案,套中套第537章 沙漠中的那一片片飄紅第329章 關島攻防戰第119章 吞併浙江
第624章 秒殺滿血戰巡第524章 華盛頓會戰第483章 德意志帝國的警覺第203章 第一艘鐵甲艦海試第587章 強大的艦隊防空火力網第340章 伏擊不成,調虎離山第358章 橫掃馬來亞第105章 英國人哭慘了第33章 抄家容易上癮第504章 甲午海戰——美日的國殤第438章 同盟國擴張第266章 再戰雅克薩第291章 先贏一回合第164章 時局第525章 陸海空天,中華帝國無處不在的強大第406章 溫水煮英國第17章 空手套狼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320章 越南新娘愛逃跑第248章 要不要再坑老李一次第653章 扮豬吃虎的英王第1章 重生清末第644章 聲東擊西,空襲放大招第567章 激戰仙台海岸線第74章 變市級幹部了第348章 第三波第525章 陸海空天,中華帝國無處不在的強大第413章 德國也想玩吊打第379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二)第183章 決策第211章 滅太平天國第447章 被逼上絕路的日本帝國第214章 喚醒第111章 三十六計之笑裡藏刀第134章 雨花臺絞肉機第486章 科威特危機第560章 給烈寧的最後通牒第258章 滅清第439章 巴爾幹吙藥桶第378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第613章 給希特勒挖坑第145章 圍鈔二次出擊第108章 黃浦江上的炮聲第459章 英軍慘敗第335章 阿三的反擊第451章 遷都第125章 戰西安第418章 搶大英帝國的客戶第36章 夫子廟的約定(中)第208章 石達開投降第517章 麥克阿瑟的野望第327章 關島遭遇第126章 鬥智鬥勇計中計第136章 悲催的秦日剛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0章 陸建英要放大招了第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第423章 爲一戰提前做準備第409章 沒有最坑只有更坑第384章 熱氣球和未來空軍規劃第1章 相依爲命第515章 紐約會戰第二季,麥克阿瑟的秘密第482章 名爲談判,實爲備戰第76章 吞併太倉州第372章 驅逐艦誕生第278章 大封功臣第494章 偷襲珍珠港第523章 F16戰鬥機出動第234章 狡猾的狐狸終於上鉤了第175章 左宗棠氣吐血第607章 反潛新時代第622章 蒙羅維亞灣的炮聲第13章 智鬥總督第507章 反偷襲第273章 鄭和號發飆吊打小日本第146章 三年潛伏發展——修路篇第573章 巴卡娜!藏王山戰役大逆轉第357章 大反攻嚇尿敵人第259章 兩個無主的年輕漂亮皇太后腫麼辦第188章 淞滬會戰第578章 淪爲炮灰的美軍第253章 初三繼續吊打英法小盆友給大家拜年啦!第508章 D-DAY燃燒的美利堅第419章 海航、陸航的意外誕生第461章 未雨綢繆第101章 鬥智鬥勇(下)第529章 開挖秦始皇陵第63章 團練諭令下達第270章 吊打林肯小盆友第425章 扎入美利堅的釘子第271章 美國版三八線第149章 滬軍八鎮第98章 吃蘇三孃的豆腐第486章 科威特危機第649章 喀秋莎、風琴、密集陣登上歷史舞臺第463章 案中案,套中套第537章 沙漠中的那一片片飄紅第329章 關島攻防戰第119章 吞併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