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得手

出了大牢,趙含章就把兩封信一併交給汲淵,當着縣令的面道:“聯繫他們,有多少馬就買多少,不拘是成馬還是馬駒,錢不是問題。”

柴縣令感動不已,一臉感激的看向趙含章。

汲淵接過, 應了一聲“是”。

趙含章扭頭和柴縣令道:“使者那裡就有勞縣君穩住,買馬還需要一段時間。”

想到趙含章給的錢和琉璃,柴縣令一口應下,表示沒問題。

趙含章當即便帶着汲淵離開,常寧看着她背影消失,幽幽嘆了一口氣, 出於幕僚的職業道德, 他還是提醒了柴縣令一句,“縣君, 趙三娘怕是不會把馬送來,不過她應該也不會讓使者就這麼回去,近日您還是不要請使者外出,縣城裡見到他們的人越少越好。”

柴縣令一臉驚悚,“你是說……”

常寧沉靜的點頭。

柴縣令打了一個寒顫,立即道:“不可能,那可是刺史的使者,趙三娘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殺人?”

常寧想,刺史現在陷在灈陽, 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問題,有什麼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趙含章真殺了使者又怎麼樣?刺史有證據嗎?

沒有證據, 他敢到上蔡或者西平來拿趙含章嗎?

常寧提醒道:“縣君, 上蔡伯的食邑在上蔡,在這裡, 趙三娘可以用的可不止莊園那點兒人,別說遠在灈陽的刺史, 就是您親自帶人,只怕也帶不走她。”

柴縣令臉色有點兒發白,心驚膽戰的回縣衙去了。

再面對使者,他兩腿就有點兒虛,不過還是扯出笑來招待他們,他拿出了趙含章給他的錢和琉璃。

使者們看見這等好東西,臉色總算是和緩了許多,不過依舊堅持兩百匹馬不肯鬆口,不管柴縣令怎麼說都沒用。

柴縣令沒想到自己給了他們這麼多好處,對方都不肯鬆口減一些,頓時也有些氣,乾脆露出口風,“趙氏的三娘已經在和人買馬,只是馬匹珍貴,未必能買來這麼多,還請使者們寬容一二,您看一百匹如何?”

柴縣令道:“本來馬場給郡守的馬應該是三十匹,其餘的則是各縣均分……”

“這是戰時, 誰跟你本來,本來的?”使者甚是傲氣,擡着下巴道:“上面說了要兩百匹便是兩百匹, 這馬場放在你們上蔡縣裡,你們既有本事挪用,就要給還回來!”

那也只挪用了九十八匹好不好,剩下的十匹本來就是他們上蔡縣的。

柴縣令被訓斥了一通,最後還是得賠着笑,等回到書房,他臉上的笑容就一落,忍不住狠狠的一拍書案,“欺人太甚!”

常寧若有所思道:“縣君,趙三娘顯然不懼刺史,她現在又佔了西平,將來和刺史的官司還多着呢,而上蔡情況特殊,您何不在此時選一方站定?”

“趙三娘不過一女流之輩,你讓我選她?”柴縣令喘着粗氣道:“刺史現在是被困,但他再被困,那也是一州刺史,免我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常寧才燃起的鬥志就又熄滅了,他又恢復了死人臉,嚴肅的點頭道:“縣君說的也有理。”

趙含章和汲淵都不急着去見馬商,既然要買馬,那自然要準備一些好東西。

“豫州地處中原,如今戰馬珍貴,很少能有大量的戰馬賣到這裡來,我們一直苦於沒有途徑,這一次總算是有了進展,”趙含章和汲淵道:“先生不要吝惜財物,一定要儘快摸清他們的底細,只要他們能給我們買馬,我們可以適當的多付出一些。”

汲淵也興奮的應下,“買下來的馬駒?”

“先收着,等馬頭出來,我想辦法把他們都弄到莊園裡來養馬,”趙含章道:“可以自己養,還是自己養比較好,不然總受限於人。”

汲淵嘆道:“可惜郎主的人脈都給了二太爺,不然和北邊的將領聯繫聯繫,從他們的途徑買馬也不錯。”

趙含章:“比如?”

汲淵想了想後道:“比如劉越石。”

趙含章摸着下巴沉思,“劉越石啊……”

趙含章決定回去找趙銘深入的談一談,“這件事我來辦,這邊買馬的事就交給先生了。”

汲先生表示沒問題,然後問道:“縣衙裡的使者怎麼處理?”

他可不會認爲趙含章真的會把買來的馬給使者。

趙含章道:“後日我回西平把他們都帶上。”

趙含章還是很禮貌的,她並不想平白無故的殺人,雖然汲淵和常寧都提議殺了才最安全。

但……

誰都是第一次做人,她特殊點兒,第二次做人,那就得更加珍惜生命的不易,所以她也願意珍惜別人的生命。

只要不是在戰場上,她願意對旁人慈悲心一些,於是她親自去縣衙,邀請上三位使者一起去西平取馬。

三位使者第一次見到趙含章,他們在到上蔡後不久就聽到了趙含章的大名。

知道她是趙氏的三娘,趙長輿的孫女,西平縣和趙氏塢堡被圍,是她和縣衙借兵去救,把馬場裡的馬也都給借走了。

不過他們沒想過找趙含章,畢竟他們只負責取馬,所以就盯着馬頭和柴縣令逼就行,至於他們怎麼完成如任務那是他們的事。

被趙含章找上門來,三個使者都有些意外,想了想後問道:“爲何不把馬送到上蔡來?”

趙含章道:“使者們要求的馬匹數量多,我一時湊不出來,便和叔伯們借了一些,但叔伯們覺得我年紀小,怕不是被人騙了,所以一定要見到使者們才肯給,故只能勞煩使者們跟着走一趟了。”

使者一聽,本來蠢蠢欲動想去的,立即不想去了,“這是你們的事,我們只管取馬,現在距離限定的時間不差幾天了,伱們要是再拿不出來,休怪我們這裡不念情面。”

他們纔不去趙氏塢堡呢。

趙氏在汝南郡都是數得着的大戶,連刺史都要退一步,去了萬一被扣下,他們理都沒處說去。

趙含章見他們竟如此警覺,不由嘆息一聲,盯着他們問,“你們真的不去嗎?”

三人對上她的目光,忍不住對視一眼,都升起不好的預感來。

趙含章往後退了一步,兩根手指往前一點,秋武立即帶着部曲們撲上去……

第769章 飛箭第569章 將軍不懼死第725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09章 生死決策第494章 匯合第876章 討價還價第263章 勸說第439章 嚇死你第1015章 爭吵第326章 我要重用第831章 排除異己第1177章 私庫第1152章 均田制第841章 匯合第852章 呼延攸第24章 家底第242章 會殺了你第766章 金佛(恭迎陌顏)第350章 堅壁清野第1038章 加班衝鴨第1379章 番外 繼位(三)第50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251章 逃課第556章 罪己書第70章 匯合第823章 誘惑第905章 智商不穩定型第192章 盛裝第1370章 番外 歷練(二)第777章 賠罪第174章 邀請第1074章 養家第170章 不睡覺第596章 身份第392章 我們是一樣的第1277章 母親的愛第653章 打君鞭第35章 上策第540章 後悔第1355章 驛站(二)第768章 出兵第893章 大家都屬猴第197章 迴歸第693章 日常政務第1032章 造紙坊喲第581章 要錢第625章 我去第27章 悄悄(祝“思傾嵐語”生日快樂)第631章 追擊第119章 裡應外合第342章 集結第123章 追擊第446章 攻心之計第282章 詐第316章 招安一第1128章 剖白第1050章 李雄1398.第1383章 番外 陰間(四)第540章 後悔第256章 活動第448章 混進去第343章 夜襲第1347章 張寔第1192章 私宅被破第439章 嚇死你第1224章 美男子呀第1192章 私宅被破第24章 家底第1075章 和睦第1177章 私庫第768章 出兵第1083章 過關第1189章 大勝第808章 攻城第426章 碰見第120章 議和第335章 投奔第1370章 番外 歷練(二)第298章 共同的志向第902章 多疑第713章 跋扈第929章 單太后第756章 預警第42章 脫險第167章 何刺史第42章 脫險第322章 招賢令第1173章 餘崈第1293章 父慈子孝第548章 信任第1198章 用刑第1111章 選舉第206章 忽悠人抄書第590章 鼓動第219章 找人第239章 好面子第317章 招安二第171章 細作第454章 互挖牆角第651章 民心
第769章 飛箭第569章 將軍不懼死第725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09章 生死決策第494章 匯合第876章 討價還價第263章 勸說第439章 嚇死你第1015章 爭吵第326章 我要重用第831章 排除異己第1177章 私庫第1152章 均田制第841章 匯合第852章 呼延攸第24章 家底第242章 會殺了你第766章 金佛(恭迎陌顏)第350章 堅壁清野第1038章 加班衝鴨第1379章 番外 繼位(三)第50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251章 逃課第556章 罪己書第70章 匯合第823章 誘惑第905章 智商不穩定型第192章 盛裝第1370章 番外 歷練(二)第777章 賠罪第174章 邀請第1074章 養家第170章 不睡覺第596章 身份第392章 我們是一樣的第1277章 母親的愛第653章 打君鞭第35章 上策第540章 後悔第1355章 驛站(二)第768章 出兵第893章 大家都屬猴第197章 迴歸第693章 日常政務第1032章 造紙坊喲第581章 要錢第625章 我去第27章 悄悄(祝“思傾嵐語”生日快樂)第631章 追擊第119章 裡應外合第342章 集結第123章 追擊第446章 攻心之計第282章 詐第316章 招安一第1128章 剖白第1050章 李雄1398.第1383章 番外 陰間(四)第540章 後悔第256章 活動第448章 混進去第343章 夜襲第1347章 張寔第1192章 私宅被破第439章 嚇死你第1224章 美男子呀第1192章 私宅被破第24章 家底第1075章 和睦第1177章 私庫第768章 出兵第1083章 過關第1189章 大勝第808章 攻城第426章 碰見第120章 議和第335章 投奔第1370章 番外 歷練(二)第298章 共同的志向第902章 多疑第713章 跋扈第929章 單太后第756章 預警第42章 脫險第167章 何刺史第42章 脫險第322章 招賢令第1173章 餘崈第1293章 父慈子孝第548章 信任第1198章 用刑第1111章 選舉第206章 忽悠人抄書第590章 鼓動第219章 找人第239章 好面子第317章 招安二第171章 細作第454章 互挖牆角第651章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