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郵電分家

“我回來了!”

一個粗獷的聲音,打斷了客廳裡的靜謐。

夏雲傑下意識地擡頭一看,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正脫去風衣上下打量着自己。

不用說,這位肯定是子萱的父親——張致恆了。

“張叔叔!”

看到這位進了客廳,夏雲傑連忙站起身打招呼。

“你就是夏雲傑吧?唔,看上去倒是一表人才……”

中年男子微微頷首道。

“是~”

夏雲傑應了一聲,張致恆已經大馬金刀地落座了。

看到丈夫回來了,於文娟自然要留點時間和空間給這一老一少。

她笑吟吟開聲道,“老張,你陪小夏聊會兒,子萱你跟我來拾掇飯菜。”

張子萱有些猶豫,擔心地向夏雲傑望了過去。

看到女友這副關切的樣子,夏雲傑就是一哂。

他給子萱眨了眨眼,表示自己沒問題。

看到他這副從容淡定的樣子,張子萱這纔跟着母親起身去了廚房。

“看得出來,子萱對你很依賴啊!”

張致恆的第一句話,就非常直白。

夏雲傑心中一凜,忙不迭地解釋道,“張叔叔,子萱的能力很強,之前在大學裡就很能幹。她對我應該不算依賴,而是信賴。”

聽到這裡,張致恆的臉色稍霽。

這個夏雲傑的反應之快,還是讓他很滿意的。

而且,闡述的意思也很到位。

拋開家庭因素等方面來考量,這個年輕人倒夠格當自己的乘龍快婿。

不過,眼下他有一個非常強力的競爭者。

對方無論是家世,還是自己本身的能力,都很過硬。

夏雲傑雖然能力不會弱於對方,但是家庭對他事業的助力實在有限。

前途方面,肯定是不如那個競爭對手的。

這兩人之中,到底該如何抉擇,自己還要再考校一二。

夏雲傑當然不知道子萱父親這會兒在想什麼。

直覺告訴他,子萱的父親對自己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這個感覺,讓他稍稍鬆了口氣。

接下來的談話,基本上就是張致恆問,夏雲傑回答。

談話的內容很雜,從天文地理到國內時事,幾乎無所不包。

夏雲傑都有些沒想到,這位看上去有些粗獷的長輩,竟然懂得這麼多。

好在他前世懂的東西實在不少,總算沒有在對方面前露怯。

“可以開飯了!”

於文娟的一句話,讓夏雲傑暗暗鬆了口氣。

他倒不是怕子萱父親又問出什麼刁鑽的問題,只是覺得一老一少一直聊這些氣氛有些不夠緩和。

上了飯桌,張致恆就沒有再胡侃,而是鄭重其事地關心了幾句夏雲傑的工作。

“鎮黨委經發辦主任,這個職務分量可不輕啊。”

張致恆有些感慨地說道,“十多年前,我還在下面工程監督管理處工作的時候,經常和幾個鎮的黨政辦、經發辦幹部接觸。”

“這樣的職務看上去級別不高,可一點都不輕鬆。”

聽着這位張叔叔的侃侃而談,夏雲傑就默默點了點頭。

有着前世的經歷,他當然知道這位準岳父的身份——江城市鐵路局副局長。

90年代中葉的時候,鐵道部和鐵路總公司還沒有分制,權力那是相當大的。

鐵道部下面共有18個副部級的鐵路局,分別管着全國各省份的鐵路系統。

江城作爲副省級城市,又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交通要道,其境內的江城鐵路局,自然是18個副部級的鐵路局之一。

而張致恆這位副局長,赫然是正廳級幹部。

理論上來說,其職務和自己見過的陳世醒書記是平級。

當然了,鐵路局副局長和地委書記比起來,實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事實上,不光是子萱的父親,她母親的級別,同樣不低。

江城市郵電局副局長,那可比一般地級市、地區行署的局長級別還要高。

副省級城市因爲本身架構比地級市要高一格,其部委局辦爲副廳級。

部委局辦下面的各個二級部門,則爲正處級。

這種情況下,副局長如果也按慣例設置爲正處級的話,就存在領導不了下面二級部門的尷尬。

爲此,副省級城市的直屬部門副職,就多了一個特別的級別——正處副局級。

同理,副省級城市市轄區因爲也是副廳級架構,其四套班子的副職,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於文娟這個副局長,赫然是正處副局級領導,比一般地級市、地區行署的局長,還隱隱高出一格。

而郵電部門,在這個年代又熱門得緊。

於文娟這個副局長哪怕排名不高,分量可是一點都不輕。

飯桌上夏雲傑的沉穩、老練,讓張致恆、於文娟很是欣賞。

漸漸地,二人的話題也放開了許多。

給張子萱夾了口菜,於文娟就微笑着問出了一個問題。

“雲傑,最近有傳聞說,郵電要分家。這事兒你聽說過吧?”

聽到這裡,夏雲傑心中就是一動。

確實,前一世在98年,郵電部被分拆成兩個獨立的部門。

電信政企徹底分離,組建成立信息產業部,負責電信行業的管理。

而郵政方面的業務,則歸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管轄。

而華夏聯通,則成了全國第一家副部級的移動企業。

由此,也拉開了國內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

後來隨着華夏電信、華夏移動總公司的分別成立,國內的移動通信三巨頭正式確立。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專業化、分業經營是建立市場體制的重要思路之一。

華夏聯通可以說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條件簡直太優越了。

但是當時電信企業並沒有充分考慮到未來的競爭。

特別是沒有人能事先預測到幾年後移動通信的飛躍式發展,以至於華夏移動通信行業錯過了和歐美競爭的最好時間。

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理念上,都在這一時期落在了人家身後。

而這一落後,就足足落後了20年。

此時聽子萱母親提及“郵電”分家的事兒,夏雲傑就有好多話,感覺不吐不快。

看到夏雲傑這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於文娟心中不禁一動。

第185章 各有想法第91章 高談闊論第196章 地委委員會議第99章 縣委常委會3第101章 縣委常委會5第46章 邱梅的想法第127章 二女相見第194章 小王村出事了第90章 梅蘭第206章 縣委全委會第3章 養蠶第4章 請客第66章 繼續下一個考察點第183章 開工第26章 縣長姜浩然第21章 提點第10章 陳老闆第71章 詳盡的數據第103章 無法阻止第13章 白老師第31章 前塵往事第91章 高談闊論第110章 被批了第88章 有緣第188章 暗流涌動第74章 親自召見第97章 縣委常委會1第114章 鬱悶的阮鎮長第58章 見父母第45章 侯軍的決定第39章 阮大牛的小心思第25章 釋疑第二章 調研第81章 張郭村之行第90章 梅蘭第161章 目的達成第73章 桑蠶養殖專家第27章 定計第67章 列席會議第129章 兩個方案第177章 宜州之行第160章 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第95章 興師問罪第7章 反對意見第178章 合作的機會第176章 夏雲傑的點子第75章 桑蠶養殖業的未來第75章 桑蠶養殖業的未來第205章 姜書記的要求第5章 楊紅苕的心思第210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2章 成年舊事第180章 可行性報告第175章 普遍問題第16章 救人第134章 找茬的第43章 簽約儀式1第140章 彙報工作第78章 鄭西坡的想法第29章 接機第59章 兩地分居的問題第9章 難以抉擇第25章 釋疑第116章 夏雲傑的指點第108章 姜縣長的想法第54章 志得意滿的姜浩然第117章 再見梅蘭第133章 姜縣長的指示第40章 桑蠶養殖合作社第141章 姜縣長的要求第193章 夏雲傑的顧慮第126章 董文濤的心思第197章 孫專員的想法第25章 釋疑第101章 縣委常委會5第7章 反對意見第209章 侃侃而談第193章 夏雲傑的顧慮第24章 鄭西坡的決斷第81章 張郭村之行第138章 梅蘭的身份第122章 談話第23章 面見鄭書記第205章 姜書記的要求第182章 接待建築商第129章 兩個方案第43章 簽約儀式1第162章 大企業家第二章 調研第59章 兩地分居的問題第34章 投資的理由第80章 張郭村的鎢礦第133章 姜縣長的指示第160章 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第143章 領導問話第53章 上門勸說第183章 開工第41章 藍圖第42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196章 地委委員會議
第185章 各有想法第91章 高談闊論第196章 地委委員會議第99章 縣委常委會3第101章 縣委常委會5第46章 邱梅的想法第127章 二女相見第194章 小王村出事了第90章 梅蘭第206章 縣委全委會第3章 養蠶第4章 請客第66章 繼續下一個考察點第183章 開工第26章 縣長姜浩然第21章 提點第10章 陳老闆第71章 詳盡的數據第103章 無法阻止第13章 白老師第31章 前塵往事第91章 高談闊論第110章 被批了第88章 有緣第188章 暗流涌動第74章 親自召見第97章 縣委常委會1第114章 鬱悶的阮鎮長第58章 見父母第45章 侯軍的決定第39章 阮大牛的小心思第25章 釋疑第二章 調研第81章 張郭村之行第90章 梅蘭第161章 目的達成第73章 桑蠶養殖專家第27章 定計第67章 列席會議第129章 兩個方案第177章 宜州之行第160章 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第95章 興師問罪第7章 反對意見第178章 合作的機會第176章 夏雲傑的點子第75章 桑蠶養殖業的未來第75章 桑蠶養殖業的未來第205章 姜書記的要求第5章 楊紅苕的心思第210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2章 成年舊事第180章 可行性報告第175章 普遍問題第16章 救人第134章 找茬的第43章 簽約儀式1第140章 彙報工作第78章 鄭西坡的想法第29章 接機第59章 兩地分居的問題第9章 難以抉擇第25章 釋疑第116章 夏雲傑的指點第108章 姜縣長的想法第54章 志得意滿的姜浩然第117章 再見梅蘭第133章 姜縣長的指示第40章 桑蠶養殖合作社第141章 姜縣長的要求第193章 夏雲傑的顧慮第126章 董文濤的心思第197章 孫專員的想法第25章 釋疑第101章 縣委常委會5第7章 反對意見第209章 侃侃而談第193章 夏雲傑的顧慮第24章 鄭西坡的決斷第81章 張郭村之行第138章 梅蘭的身份第122章 談話第23章 面見鄭書記第205章 姜書記的要求第182章 接待建築商第129章 兩個方案第43章 簽約儀式1第162章 大企業家第二章 調研第59章 兩地分居的問題第34章 投資的理由第80章 張郭村的鎢礦第133章 姜縣長的指示第160章 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第143章 領導問話第53章 上門勸說第183章 開工第41章 藍圖第42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196章 地委委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