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炮戰(上)

bookmark

感謝睡來歲去、御幻幽塵、唐老鴨吃湯圓、蝦米吃大鯊、曖昧與你12等兄弟的打賞!

兄弟們真給力!已經上升到新書榜第五了。

——————

夏鈞不知道的是,閩西北自治已經引發了全中國的關注,甚至是列強都在關注着閩西北的情況。

不過列強並不是太關心閩西北的情況,因爲閩西北並沒有太多的利益存在,這些列強更關注的還是長江流域。

特別是英國!

長江流域的穩定就等於是英國佬的利益,一旦長江地區亂起,那麼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

不過美國卻是很關注福建的勢態,因爲福建是美國的勢力範圍,雖然不是一塊太肥的肉,但美國還是比較在意福建的市場。

因爲夏鈞即沒有發出什麼告文,只是通電自治。保路運動也還未爆發,因此此時中國地方還未對滿清離心到辛亥革命時那般的程度。

所以無人響應夏鈞的自治,滿清雖然震驚,但也不是太驚慌,畢竟這只是自治,現在清廷正在搞自治,不過是農村自治,閩西北則上升到大範圍的地方自治,這是清廷所不願看到的,因此只是讓鬆壽前去平定閩西北。

此時鬆壽滿腔怒火,三萬清軍水陸並進,沿着閩江逆流而上,還調動了洋人的小火輪忙幫運輸。

不過這些小火輪到達南平後就不敢再向上了,建溪的水流太湍急了,素來有‘上下三十六灘,灘灘都是鬼門關’之說,只有經驗老到的船伕纔敢開着麻雀船(3~5噸小木船)在建溪行走。1905年,洋人開通了從閩江口到沙縣的路線,但卻沒有開通到建安的路線。

鬆壽親自上陣,誓要將建州保安團剿滅,以報殺子之仇。隨行的還有新軍第十鎮統領孫道仁。

福建並非沒有新軍,有一個暫編的第十鎮,第十鎮分成兩部分駐守,一部分駐守在福州,另一部分駐守在寧德。而裝備上北洋各軍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各國的武器都有(北洋六鎮的裝備比較統一)。

而在炮營方面,北洋軍採取了比較先進的‘六炮製’,即一個炮兵連的編制爲6門火炮,一般一個軍有三個炮兵營,九個炮兵連,火炮54門。

每個炮兵營擁有火炮18門,這18門火炮分野炮9門,山炮9門。不過有些北洋軍的炮兵並不是這個比例,有的野炮多,山炮少,有的山炮多野炮少。

六炮製的好處就是火力猛,不容易因爲損失一兩門火炮而退出戰鬥,缺點就是對地形的要求較高,沒有四炮製好隱蔽。而第十鎮並沒有標準的三個炮營,只有一個,其中山炮較多。

孫道仁的五千新軍平時主要是防禦福州,滿清對地方的控制力非常薄弱,若是福州失守,基本上整個福建都會易幟。

由於同盟會在廣東發起了數次起義,清廷上下都認爲起義遲早將會波及到福建,因此將孫道仁調到了福州,三千新軍負責福州防禦。

之所以選擇孫道仁,是因爲滿人認爲孫道仁深受皇恩,革命黨始終是外人,把福州防衛交給孫道仁絕對萬無一失。

不過辛亥革命中,恰恰是這個孫道仁倒戈一擊,福建才脫離滿清的統治。

孫道仁並非一個革命黨,是否革命還得看風向,夏鈞此時並未引起聲勢浩大的革命,爲此鬆壽任命其爲前鋒部隊,他沒有絲毫猶豫,除了留兩千新軍,讓許崇智留守福州外,另外三千人則跟着孫道仁進剿建州保安團。

那個建州保安團的實力看上去貌似不錯,不過孫道恩自信,他的部隊可是正規軍,地方上小小保安團再怎麼跳,也跳不過正規軍吧!這對於曾考察過日本,又是正規武備學堂畢業的孫道仁來說,自信拿下小小保安團不是問題。

三千新軍沿着官道一路前行,這官道現在好走了許多,聽說被保安團給擴寬了。上次孫道仁進剿蒲城縣太平天國餘孽起義的時候,可沒這麼好走,也正是那次進剿,他得到了滿清的賞識。

鬆壽這次拼湊的三萬大軍,只有孫道仁這三千新軍較爲有戰鬥力,其他的八旗兵有三千人,從各城東拼西湊的綠營兵有一萬五千人,其餘軍官、文書、腳伕等人員九千。

在鬆壽的催促下,三萬清軍行軍速度較快。僅六天時間,就行到了建安地界。

爲此大大出乎夏鈞的意料,隨即命令各營立即進入作戰狀態。

7月18日,三萬清軍擺着長蛇陣通過白水源,夏鈞隨即在當日下午3點20分,通過對講機向大洋山炮兵陣地下令,對清軍展開試探性炮擊。

大洋山炮兵陣地上,六門75毫米速射炮已經找好掩藏地形,並且構築了一些防禦工事,接到炮擊命令後,六門速射炮露出了猙獰的獠牙,對着遠處排成長龍前進的清軍發起了兇猛的炮擊。

砰砰砰砰……

咿喲……

轟……轟……轟……轟……

炮彈劃破晴空,朝着前進中的清軍呼嘯而下,炮彈陸續炸響,在炮兵陣地上只見遠處升起一道道爆炸產生的煙塵。

第一發炮彈,大部分都沒打中。

大洋山上的指揮官用望遠鏡看着炮擊效果,然後向山下平地上的各炮進行目標目測指引。

“矯正諸元,09,03。”

“諸元矯正完畢。”

“諸元矯正完畢。”

“諸元矯正完畢。”

“射擊。”

指揮官目測着偏差距離,待諸元矯正後,便下令射擊。

炮擊繼續持續,每們火炮都有一個指揮官,炮兵科第一屆就這十個抓鬮出來的學生,這次作戰有六人各指揮一門火炮進行諸元矯正。

炮彈落下,依舊有近半炮彈打到了建溪河面上,炮兵連剛成立不過五天時間,只有五天的訓練……

不過當打到第四發炮彈時,六門火炮都矯正了正確的諸元,打到了官道上行進的清軍。

下面的清軍遭到炮擊後,馬上亂成一團。

那些八旗兵、綠營兵以及腳伕亂得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躥,場面極度混亂。

相比之下,在最前面的三千名第十鎮新軍卻顯得沉着許多,在受到炮擊後雖然出現了慌亂,但很快被孫道仁壓制了下去。

孫道仁雖然詫異這個小小的保安團竟然有火炮,而且火力如此兇猛,不過孫道仁很快發現保安團的火炮沒多少準頭。

緊接着,孫道仁立即組織炮營還擊。

——————

第二更到!

兄弟們還有票嗎?

第22章 收買報界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1章 下鄉資農第93章 威壓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73章 光復會第13章 土匪投降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61章 秋收!第48章 合圍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26章 三酸二鹼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9章 鞏固地盤第89章 炮臺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7章 水利專家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30章 阿布洛特第67章 增發紙幣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53章 水利工程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81章 修鐵路第89章 炮臺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23章 收買民心第162章 登陸演習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87章 聯盟協議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03章 新氣象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133章 14年秋收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18章 自治議會第31章 下鄉資農第62章 航道開通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8章 兌換裝備
第22章 收買報界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1章 下鄉資農第93章 威壓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73章 光復會第13章 土匪投降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61章 秋收!第48章 合圍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26章 三酸二鹼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9章 鞏固地盤第89章 炮臺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7章 水利專家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30章 阿布洛特第67章 增發紙幣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53章 水利工程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81章 修鐵路第89章 炮臺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23章 收買民心第162章 登陸演習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87章 聯盟協議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03章 新氣象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133章 14年秋收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18章 自治議會第31章 下鄉資農第62章 航道開通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8章 兌換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