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

現在燭龍王很焦躁。

在之前長達三個時辰的對戰中,他腳下半徑達千里的廣闊水域中,所有太霄神庭的痕跡,都給抹消,徹底變成了白地,沒有障礙,各方人影都一覽無餘。但說白了,也只是一個半而已。

他一個,諸陽在好不容易找到的暗影中喘息,算半個。

羅剎鬼王根本就沒有以本體到此,根本看不出來,但又是無處不在。

至於葉繽……除了羅剎鬼王以外,天知道她在哪兒。

隨着戰事的進展,戰場的拓開,葉繽的走位愈發飄忽不定,不管是在複雜地形下,還是在現在這種“白地”之中,都沒有例外。

這個女人,彷彿隨時都能在虛實之間任意轉換,那一口純之又純的劍意,又足以斬破一切障礙和迷網,無所不闢、無所不達。

這就是純化劍仙……而且是打破了虛實真幻壁障的純化劍仙。

燭龍王不知道羅剎鬼王現在是什麼感想。

雖然名號中都有個“王”字,但燭龍王最起碼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他和羅剎鬼王之間的差距,就像今天與葉繽交戰時的感覺一樣,看着是在眼前,卻根本捉摸不到。

這一場戰鬥到現在,只有羅剎鬼王才能跟得上葉繽的節奏。

如今的情況是,燭龍王和諸陽兩人傻跟着看熱鬧,等着羅剎鬼王給他們創造機會,直到葉繽被羅剎鬼王從虛空變幻的狀態中轟出來,兩人再一哄而上,刀兵相見。

這讓心高氣傲如燭龍王如何能忍!

但潛意識裡,他還是對真界強者有了一番全新的認識:

羅剎鬼王、大黑天佛母菩薩、幽燦等人不是真界的全部……在這廣袤的天地間,像葉繽這樣的強者,還有多少?

便在他神思不屬的時候,虛空氣爆,層層神意,直如驚濤駭浪,沖刷而過,葉繽身影由虛轉實,現身在數裡開外。

按照前面的經驗,她是被羅剎鬼王逼出來的,是機會就要上了!

燭龍王壓下心頭的焦躁情緒,猛踏幾步,就要衝擊上去。可是,這幾步過後,他才發現,一貫比他先一步發動的諸陽沒有動,這一下就把節奏弄得有點兒亂。

等燭龍王調整過來。葉繽已經再次位移,拉開距離。

諸陽到極限了。

這裡只有他一位大劫法宗師,又是葉繽的重點照顧對象,第一個掉隊是最符合情理的。

燭龍王沒有再衝上去的意思,因爲他感覺到,羅剎鬼王狂風暴雨般的攻勢也已消歇。

激戰突然間進入了一個緩衝階段。

遠方,葉繽身外菸氣繚繞,筆直站立,月白裙裳遍染桃花,玉潔額頭之上也留下劍痕,那是諸陽高度集中的一劍,險些就鑿穿顱骨。

但她身上,最嚴重的一處還是被燭龍王的血勾穿透,斜貫胸室,可能連肺部都給切去半邊。前面不顯,後面已經被血染得透了。

爲了這一擊,燭龍王被葉繽的劍氣打穿了脖頸,純化劍意的傷口最難癒合,磨人得緊,也讓他的情緒愈發不穩。

這一戰打到此時,燭龍王手下全歿,諸陽重創,不知還能否復起。

如果不是羅剎鬼王中途插手,他們很可能都要把臉丟到血獄鬼府去。

當然,地仙殺意傾注,大家都差不多,葉繽身上傷處,止血的也沒幾處,若非強韌的肉身造血能力也強,此時她的血液都要流乾掉。

可問題是,不管現狀如何,葉繽依舊是那讓人看了咬牙的從容恬淡模樣。

由內而外,也都是純粹靜澈,沒有因爲傷勢而泛起任何情緒,可那又不是死物般的僵硬,而是彷彿一泓清泉,映着靈動的波光,只有探手觸及,才能知其徹骨的寒意。

這正是燭龍王最爲煩躁之處:

難道到現還看不清葉繽的極限在哪兒嗎?

他甚至懷疑,以葉繽現在的狀態,就算把前面那般烈度的戰局重過一遍,最後的結果依然會是如此。

這等韌性、這等定力、這等城府,直讓那“清泉”內的寒意,慢慢滲到他心裡來。

羅剎鬼王的意念悠然而至:“燭龍王。”

“呃,鬼王有何吩咐?”

“你要記着了,這就是‘單人只劍半山島,砥礪東海浪滔滔’的葉島主,以我所見,此界女修,唯她一人能當個‘純’字。”

羅剎鬼王的意念沒有遮掩,衆人皆可收到。

葉繽神色不動,眼簾微垂,應該是抓緊一切機會調勻氣息。

燭龍王也知道,這個“純”字,決不是做“清純”講,而是“純粹”之意。

對一位劍仙,尤其是走“純化”路線的劍仙而言,這無疑是最高的褒獎。

若在事前,燭龍王也是姑且聽之,但如今,他已經沒資格反對了。

羅剎鬼王倒似是起了興致,繼續與他聊天:

“葉繽這個人很奇特,不論怎麼去染她、污她,最後她總能在不知不覺間澄淨下來,不受絲毫影響。當人之修行至於此處,與爾等就是天地之判。一爲寶玉,一爲瓦礫,如此而已。”

這話燭龍王就不愛聽了,他咬牙冷笑:“玉石俱焚之類,某還不屑爲之。當此大勢之下,真砸她個粉身碎骨,鬼王你也不要心疼。”

羅剎鬼王雖是形影不見,卻讓人感覺到她應該是笑眯眯的:

“燭龍王有這般豪氣,自然是好的。只是可惜了無妄劍……”

“呃?”

羅剎鬼王的思路跳躍實在太快,燭龍王完全跟不上趟。只聽羅剎鬼王解釋道:

“當年在東華虛空,葉島主雖然一舉成就劍仙,然而性命交關的無妄劍,不知爲何譭棄,如今她這柄‘煙水虹霓’,還是我當年送她的。我可是有自知之明,這劍固然可以變化煙水之質,分合自如,但較之無妄劍,還差了一截。

“若非如此,諸陽,你可就已經死透了!”

暗影中傳來低啞笑聲,諸陽的心態似乎比燭龍王還要平靜一些:

“虧得鬼王還記得我。但有說這些話的空當,何不再加一把力?”

“那你可太看得起我了,我可不像你們,一心要砍人,眼下操心的事兒多,真真是個大忙人呢!”

或許,在衆人目光難及的位置,那一位正扳着指頭計算:

“且不說葉島主這純化到極致的劍意是何其難得,真實之域上,那位羽宮主心性雖要遜色一些,失之於柔,卻是洞徹天理法度,且心中若有所本,便如藤繞樹,剛柔並濟,更難應付。這兩項就很麻煩,此外麼……”

語氣有了一個微妙的轉化,她突兀地笑起來:

“哦?那個總卡人喉嚨的小神棍,又搞什麼奇思妙想了?”

那奇妙的語氣,讓燭龍王和諸陽都覺得,羅剎鬼王這根本不是奇怪,而是期待。

便在意念顯化後不久,整個水域都是一震,處處自生渦旋。

有的大小僅如氣泡,有的卻是闊及數裡,且是上下左右倒顛,攪得水流毫無規律可言。

在場的都是一等一的強者,一看便知,這是法則體系的變動。

在他們的感應中,法則體系扭曲的程度更厲害,幅度也更大了,否則決不至於有這種顯化的異象。

燭龍王琢磨:是全面對撞?

但很快又否定,若真如此,會比眼下還要激烈得多,但法則扭曲的範圍卻不會這麼大,形式也會以爆炸式的衝擊爲主。

最關鍵的是,目前法則體系中呈現出的某些元素,看上去非常眼熟……

“嗬,怎麼搞的?”

燭龍王明白過來,當然眼熟——這根本就是他們最爲熟悉的,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爲結構上被扭曲的太厲害,才一時眼拙。

與之同時,諸陽也讓目前的變化驚了一下,嘖嘖嘆道:

“真界體系?這是惟恐天下不亂……怎麼接進來的?”

兩人都沒有答案,只是作爲對相關計劃頗爲了解的知情人,他們猛然間都是明白:

大黑天佛母菩薩這回麻煩了。

那位淵虛天君的手段,當真是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的淵虛天君”,此時確實搞出了好大局面。

心內虛空的大羅天,就是餘慈的自闢天地與真界法則體系的接口,也是雙方妥協的平衡點,這是毋庸置疑的。

大羅天如果出了問題,餘慈的心內虛空絕不會好過,所以一般而言,餘慈對其都是敬而遠之,只在平等天以下的區域遊走。反正內外天地的細微平衡,也不需要他過多參與,完全可以在平日的氣機交換中自我實現。

那麼,當餘慈的神意突然一反常態,大搖大擺從這裡“穿過去”,與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相接的時候,對天地法則意志來講,會是怎麼一番“感想”呢?

任何一個長生中人,對於天地法則意志而言,都是禍亂之源,決不會因爲一時的“和平協議”而在本質上有所改變。

特別是當某人主動跨出藩籬,以極度魯莽的方式,進入“協議”決不允許的範圍裡去的時候,對天地法則意志來說,這毫無疑問就是挑釁!

對這種行爲,天地法則意志只有一種做法:

動手抹殺!

第80章 信衆第184章 種液妖樹 外道入界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230章 算計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46章 蠢貨第264章 挪移之術 根腳之疑(上)第264章 挪移之術 根腳之疑(上)第42章 還原第55章 傻子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313章 活路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三)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上)第249章 途中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179章 安睡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下)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上)第265章 長驅直入 利刃剖心(下)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四)第32章 縫隙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下)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第197章 月映千界 火煉星河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第44章 崇拜第284章 奔走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324章 血磨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上)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上)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下)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三)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98章 多面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222章 着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五)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六)第367章 失算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上)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53章 陽光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下)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上)第272章 入園第248章 投影三垣 半步登天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中)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69章 超限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一百一七十章 心煉困鎖三界變動下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209章 開宴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上)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完)後記之二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中)第49章 內丹第301章 拓印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完)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156章 佛骨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148章 刑臺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55章 追求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下)
第80章 信衆第184章 種液妖樹 外道入界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230章 算計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46章 蠢貨第264章 挪移之術 根腳之疑(上)第264章 挪移之術 根腳之疑(上)第42章 還原第55章 傻子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313章 活路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三)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上)第249章 途中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179章 安睡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下)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上)第265章 長驅直入 利刃剖心(下)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四)第32章 縫隙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下)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第197章 月映千界 火煉星河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第44章 崇拜第284章 奔走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324章 血磨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上)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上)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下)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三)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98章 多面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222章 着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五)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六)第367章 失算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上)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53章 陽光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下)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上)第272章 入園第248章 投影三垣 半步登天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中)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69章 超限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一百一七十章 心煉困鎖三界變動下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209章 開宴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上)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完)後記之二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中)第49章 內丹第301章 拓印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完)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156章 佛骨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148章 刑臺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55章 追求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