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從頭再來

媒體試圖找出這兩部影片在國外獲獎的原因,除了導演和演員的因素外,他們現小城之春和一聲嘆息都是有關婚外戀題材的影片。

於是,有人猜測莫非這類題材的影片在國外的電影節更容易獲獎。

記者還現這兩部片子的編劇中都有林子軒的名字,或者說好夢公司的電影都和林子軒有關,是林子軒創作了這個故事。

張國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了兩部影片的聯繫。

一聲嘆息是小城之春在現代的翻版,就是把一個故事搬到現代再講一遍。

雖說故事類似,不過因爲時代不同,其中的細節自然不同,說起來應該是兩個故事。

這是經過林子軒同意的,趁着電影獲獎,好夢公司的宣傳攻勢要跟上來。

一聲嘆息這部影片不在賀歲檔上映,而是放到過年之後,避開那些衝擊賀歲檔的喜劇片,興許能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今年的賀歲檔競爭相當激烈,爲了爭取院線的排片量,各大影視公司使盡渾身解數。

就連花城的陳常樂都坐不住了,跑到京城,想找找關係。

事實上,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片子只要能在粵省拿下大部分影院的排片場次,就能取得不俗的票房,但人心不足,陳常樂覺得還可以爭取一下。

大家都是這麼想的,當初馮曉剛的賀歲片,林子軒就想着怎麼打入南方的電影市場。

可結果呢,效果不大,這種帶有濃重地域色彩的片子很難在全國鋪開。

林子軒勸陳常樂冷靜下來,這只是第一部電影,要把根基打牢。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根基在哪兒,就在粵省,只要抓住這一點,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他做了三年京味賀歲片得到的寶貴經驗,別太貪心,要一步步的來。

對於一聲嘆息這部片子,宣傳工作可以展開了,開羅國際電影節的獎項雖說含金量不高,圈內人不怎麼看重,不過糊弄媒體和觀衆足夠了。

再說,這次拿的獎有點多,數量上佔了優勢,媒體喜歡報道。

張國粒和徐繁拿到了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和影后,身價要漲起來了,他們倆是宣傳的重點。

慕姍姍的姍姍訪談錄將邀請一聲嘆息的主創們做客。

大家是朋友,沒什麼不能聊的,只是慕姍姍還是避免過多提及婚外情方面的話題。

“我怕會尷尬,徐姐和馮哥倆人這個樣子,問太深入了不好。”慕姍姍體諒道。

“這部片子講的就是婚外情,你不問這個問什麼?”林子軒好奇道,“他們是專業的,應該沒多大問題,只要不是太尖銳就好。”

“那你呢?你怎麼想的?”慕姍姍詢問道,“媒體上說能寫出這類題材的劇本,說明你心裡有這種想法,或者是潛意識裡有這個念頭。”

“那些不良媒體,純屬瞎扯,我都想告他們誹謗。”林子軒鬱悶道,“藝術來源於生活,不一定是自己的想法,平時聽到的,看到的,都能拿來放到劇本里。”

有媒體分析了小城之春和一聲嘆息後,猜測林子軒能把婚外戀這個題材寫的這麼細膩感人,估計心裡有這種想法,或者有這種經歷。

這屬於娛樂八卦。

“別解釋了,人家誇你寫的好呢。”慕姍姍取笑道。

“這真冤枉我了,我就弄一大綱,細節都是馮哥填進去的,這片子能成功,是馮哥的功勞,他那是真有生活。”林子軒說笑道。

“我看他們這麼僵着挺不好受的,還是快點解決的好。”慕姍姍搖頭道。

慕姍姍和馮曉剛的愛人認識,實在是不好說什麼。

馮曉剛拍完一聲嘆息後,準備休息一段時間,明年沒安排拍攝計劃,一個是爲了解決家庭問題,還有身體負荷運轉,需要休養。

導演和演員都屬於生活不規律的職業。

沒出名的時候拼命拍戲想出名,出名之後爲了保持名氣還是要拍戲做宣傳,比以前更忙。

在演藝圈生存,心態很重要。

無論是不是出名,都用平常心對待,不浮躁,這樣才能紅的長久,否則只能是曇花一現。

“放心吧,馮哥這人咱們瞭解,平時說話或許不太靠譜,不過做不出太離譜的事兒,肯定能給妥善安排。”林子軒保證道。

“希望如此吧,曉玲的短片你看了麼?我覺得還行。”慕姍姍轉移話題道。

林曉玲的短片拍了出來,雖說和當初的意圖差別很大,可看着還不錯。

“這麼拍的話觀衆看的時候會把重點放在下崗工人身上,和電影的關係就不大了,起不到宣傳電影的效果,而且時間太長,不適合做成公益廣告,還是弄一個公益短片算了。”林子軒安排道。

如今下崗是社會的熱門話題,觀衆看到這段短片,會把注意力放在下崗工人身上,從而忽視女犯人的遭遇。

“那不如分成三支公益公告,這樣觀衆就不會弄混了。”慕姍姍提議道。

“這樣也行,讓曉玲做出來看看吧。”林子軒同意道。

林曉玲把三個故事分開,每一個故事大概三分鐘的時間,這樣一來,重點就突出了。

“老哥,這樣重點是突出了,可我的主題是時代和生活,只有放在一起纔有感染力,這樣結構太鬆散了,觀衆不知道講什麼的啊。”林曉玲抱怨道。

“要不用音樂吧,用同一歌曲把三支公益廣告的主題聯繫起來。”林子軒如此說道。

他看到其中下崗工人的片段,不由得想起了一歌曲,叫做從頭再來。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這歌曲和這部短片貼合,無論是女犯人還是下崗職工,他們都需要從頭再來。

在時代的洪流中,就算什麼都沒有了,可只要人還在,家庭還在,親情還在,那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大不了重新開始。

這歌曲具有極強的激勵作用,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歌曲。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五百六十五章 旅遊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四百章 生活裡沒有如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三百七十八章 特立獨行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標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五百三十一章 配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導演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紀新聞大戰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流第四百四十八章 評語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四百零九章 紀實風格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話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二百七十八章 滿月酒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第七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星第三百七十章 見證歷史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四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二百零四章 相識於微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門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章 賣座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二百九十三章 靈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學少女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七百九十章 表率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七百一十三章 悶片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員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入股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低調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十六章 選角第六百八十二章 過往第六百一十八章 倔強第七百九十章 表率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門磚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五十六章 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研討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六百九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製片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導演
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五百六十五章 旅遊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四百章 生活裡沒有如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三百七十八章 特立獨行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標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五百三十一章 配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導演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紀新聞大戰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流第四百四十八章 評語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四百零九章 紀實風格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話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二百七十八章 滿月酒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第七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星第三百七十章 見證歷史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四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二百零四章 相識於微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門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章 賣座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二百九十三章 靈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學少女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七百九十章 表率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七百一十三章 悶片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員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入股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低調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十六章 選角第六百八十二章 過往第六百一十八章 倔強第七百九十章 表率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門磚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五十六章 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研討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六百九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製片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