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臥虎藏龍》在京城舉行盛大的首映式。
好夢公司邀請了各路明星、影評人和觀衆,這已經成爲國內電影行業的慣例,大導演的作品都要有首映式。
李桉和主演們從戛納趕了回來,在臺上接受記者的採訪。
看得出,電影在戛納受歡迎給了李桉信心,回答問題有了底氣。
以往他談到奧斯卡的時候會比較保守,現在心態放開了。
“李導,《臥虎藏龍》在戛納好評如潮,你有什麼感想?”有記者提問道。
“我覺得參加影展就像是選美,電影靠的是一股人氣,影展和選美都是凝聚人氣的活動,電影在本質上是都市屬性,就是要把人氣、把新聞炒起來,所以纔要宣傳。”李桉迴應道,“影片能在戛納得到認可,我感到很高興,這一年多的功夫沒有白費。”
這種觀念是好萊塢式的,內地導演對宣傳炒作並不熱衷。
你要說某位大導演在炒作自己的電影,他會以爲你在罵他,實際上在好萊塢,宣傳炒作是正常的營銷手段。
只要不是那種惡意的炒作就行。
“爲什麼不參加戛納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呢?”記者好奇道。
“我天性競爭不強,碰到競賽會想着退縮,跟我自己競爭沒問題,跟別人競爭我會很不自在。”李桉解釋道,“我比較喜歡沒有競賽的影展,選上是一種榮譽,觀衆來參加是喜歡看電影。”
“有競賽的話,場面會弄得隆重一點,讓你感覺自己很重要,其實也都是人造出來的,當然你可以享受一下。”李桉微笑道,“主要還是看電影公司的安排,我現在也皮了,一切順其自然。”
“《臥虎藏龍》會參加明年奧斯卡的角逐麼?您估計影片能拿到獎項麼?”有記者提出了一個媒體關心的話題。
“怎麼說呢,人在參賽的時候會被競爭的氣氛影響,我也沒辦法做到無動於衷,就是一種欲拒還迎的心情,大部分的電影工作者對影展都有這種心情,尤其是奧斯卡,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李桉回答道。
“包括世界名導都是如此,你以爲他清高不在乎,得不得獎瀟灑的很,其實不然,而且大家都知道奧斯卡並不是以藝術作爲絕對的判斷指標,得獎了也不能說你的片子藝術性就比別人強,但對奧斯卡大家卻都放不下,少有例外。”李桉繼續道。
“人人都想受到肯定,拿到奧斯卡獎盃,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出風頭。”李桉舉例道,“比如大導演庫布裡克配合角逐過一次,整個人被帶到了那種氛圍裡,結果沒拿到,後來他再也不去了。”
“拍電影,帶影片參展,爲的就是爭取最大的回報,既然參加了再講什麼都是多餘的,你就不能不在乎,只能是全力配合。”李桉總結道,“我對奧斯卡有期待,但勝負不是自己說了算。”
李桉的這番話相當坦誠,他不迴避想要拿奧斯卡獎。
他拿過寶島的金馬獎,也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但作爲一位好萊塢導演,只有拿到奧斯卡纔算真的被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圈接納。
爲了這個目標,李桉非常賣力,日程排得很滿。
六月到七月是亞洲的巡迴宣傳,八月份開始是歐美宣傳。
通常非英語片導演多半參加幾個主要區域的影展,做幾個採訪就可以了。
好萊塢是標準的宣傳模式,把世界各地集中到一個地點做訪問,再來幾個重量級雜誌的專訪。
由於是新類型的華語片,《臥虎藏龍》的宣傳較爲密集。
歐美地區除了各大影展,歐洲各國,美國各地區還要分別做採訪,把宣傳做的極爲細緻,加強影片的影響。
一個是爲了電影票房,還要替奧斯卡之路造勢。
從八月到十二月,李桉會轉戰歐美各國,不停歇的跑行程。
到了十二月纔是奧斯卡的衝刺階段,李桉會把重點放在洛杉磯,參加各種訪問,上電視節目,在酒會上和奧斯卡評委聊天。
這是衝擊奧斯卡的固定程序。
在接受訪問前要了解每一家媒體的性質和讀者羣,有走娛樂路線的,也有專業的電影雜誌,還有時髦前衛的網絡媒體。
他要針對不同的媒體調整談話的內容,吸引不同層次的觀衆。
能不能拿到奧斯卡獎一方面看電影,一方面靠公關。
李桉有過類似的經歷,他清楚能不能拿奧斯卡獎不是以藝術作爲判定標準,奧斯卡更像是一門生意。
既然有拿獎的野心,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記者問了演員一些問題。
《臥虎藏龍》在戛納的成功讓幾位主演獲得了關注,尤其是俞菲鴻和徐晶蕾。
兩人在影片中精彩的對打贏得了外國女性觀衆的好感,以前的武俠片以男人爲主,較爲陽剛,女性觀衆很難接受。
男性觀衆同樣喜歡看兩位女演員的打戲,感覺賞心悅目。
在外媒的報道中,兩位女演員佔據了大量的篇幅。
採訪結束,電影開始放映。
林子軒和馮曉剛坐在一起,他們已經看過這部片子了。
“我實在弄不懂,這麼拍老外真會喜歡看麼?”聽着電影裡不中不西的對白,馮曉剛覺得難以理解。
《大腕的葬禮》在北美的票房失利讓他鬱悶不已。
不過馮曉剛有一點挺好,就是肯學習借鑑,借鑑其他導演的長處。
他抱着學習的態度看了《臥虎藏龍》,感覺這片子太不接地氣了,他是玩俗的好手,對於文藝腔興趣不大。
在他看來,李桉的這部片子有點拿腔捏調了,更像是舞臺劇。
“老外看的是熱鬧,弄太複雜了他們不明白,越簡單越好。”林子軒接茬道,“咱們就按照這個套路來,情節簡單流暢,打的好看,一氣呵成。”
“你這一說老外挺好糊弄的,我覺得沒那麼簡單。”馮曉剛琢磨道。
“也就是個新鮮感,讓老外看多了就沒意思了,咱們跟風拍一兩部就行,拍多了容易賠錢。”林子軒如此說道。
姜聞違規參加戛納電影節,事情鬧大了,總局肯定會對他進行處罰。
馮曉剛成了《英雄》的導演,他或許不能像李桉那樣精準把握西方人的心態,但模仿這種風格沒有問題。
:訪問網站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